一种纤维树脂混合板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2995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纤维树脂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纤维树脂混合板材,为了提高纤维树脂板的牢固使用性,所述下树脂板架的上方连接有加强肋机构,所述加强肋机构的上方连接有弹性增强层,所述弹性增强层的上方连接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上方铺设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的上方连接有上树脂板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加强肋机构与弹性增强层的配套组合,能够提高纤维树脂板的抗压能力,加强纤维树脂板的抗压回复性能,且在对纤维树脂板进行开槽、开孔过程中,通过阻燃层内胶水层与耐高温层的紧密粘合,不仅能够提高纤维树脂板的耐高温性能,同时能够避免纤维树脂板在开槽、开孔过程中出现孔壁脱粉、连接不紧密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纤维树脂混合板材
本技术涉及纤维树脂板
,具体是一种纤维树脂混合板材。
技术介绍
纤维树脂板具有突出的韧性和高抗冲击强度,并具有很宽的加工范围,高的机械强度和优异的柔性,其抗冲击性能优异,特别适宜成型厚壁制品,其加工成型性能极佳,能够按照设计者的意图进行任意形状的设计,可以采用传统的挤出、注塑、吹塑及吸塑等成型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板片材、高性能收缩膜、瓶用及异型材等市场,同时其二次加工性能优良,可以进行常规的机加工修饰。但是目前市场上关于纤维树脂混合板材存在着一些缺点,传统的纤维树脂板在二次加工过程中,由于对板材内部进行开槽或开孔处理,其壁厚变薄,抗压强度较低,且在加工过程中,其开槽、开孔部位极易出现脱落、连接不紧密的情况。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纤维树脂混合板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纤维树脂混合板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纤维树脂混合板材,包括下树脂板架,所述下树脂板架的上方连接有加强肋机构,所述加强肋机构的上方连接有弹性增强层,所述弹性增强层的上方连接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上方铺设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的上方连接有上树脂板架。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强肋机构包括加强肋框,所述加强肋框的内部设置有横向加强筋,且加强肋框的内部位于横向加强筋的一侧设置有纵向加强筋。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横向加强筋与纵向加强筋呈十字交叉对称排列,且横向加强筋与纵向加强筋构成栅形结构。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阻燃层包括胶水层,所述胶水层的上方铺设有耐高温层。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胶水层采用绝缘胶水材质构件,所述耐高温层采用氧化镁材质构件,所述胶水层与耐高温层的数量均不少于两层。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增强层采用碳纤维材质构件,所述防水层采用PET材质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加强肋机构与弹性增强层的配套组合,能够提高纤维树脂板的抗压能力,加强纤维树脂板的抗压回复性能,且在对纤维树脂板进行开槽、开孔过程中,通过阻燃层内胶水层与耐高温层的紧密粘合,不仅能够提高纤维树脂板的耐高温性能,同时能够避免纤维树脂板在开槽、开孔过程中出现孔壁脱粉、连接不紧密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纤维树脂混合板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纤维树脂混合板材的爆炸图;图3为一种纤维树脂混合板材中加强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纤维树脂混合板材中阻燃层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树脂板架;2、加强肋机构;21、加强肋框;22、横向加强筋;23、纵向加强筋;3、弹性增强层;4、防水层;5、阻燃层;51、胶水层;52、耐高温层;6、上树脂板架。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纤维树脂混合板材,包括下树脂板架1,下树脂板架1的上方连接有加强肋机构2,加强肋机构2包括加强肋框21,加强肋框21的内部设置有横向加强筋22,且加强肋框21的内部位于横向加强筋22的一侧设置有纵向加强筋23,横向加强筋22与纵向加强筋23呈十字交叉对称排列,且横向加强筋22与纵向加强筋23构成栅形结构,在纤维树脂板使用过程中,加强肋机构2内的加强肋框21能够对纤维树脂板边框进行加强定位,确保纤维树脂板结构的良好稳定性,且十字交叉对称排列的横向加强筋22与纵向加强筋23能够与加强肋框21形成一体式受力结构,对纤维树脂板整体结构进行良好的加强支撑。加强肋机构2的上方连接有弹性增强层3,弹性增强层3的上方连接有防水层4,弹性增强层3采用碳纤维材质构件,防水层4采用PET材质构件,在纤维树脂板使用过程中,碳纤维材质的弹性增强层3具有良好的抗压、回复性能,能够提高纤维树脂板的弹性抗压能力,PET材质的防水层4具有良好的防水隔绝性,能够避免外界污水侵蚀。防水层4的上方铺设有阻燃层5,阻燃层5的上方连接有上树脂板架6,阻燃层5包括胶水层51,胶水层51的上方铺设有耐高温层52,胶水层51采用绝缘胶水材质构件,耐高温层52采用氧化镁材质构件,胶水层51与耐高温层52的数量均不少于两层,在纤维树脂板材加工使用过程中,将加强肋机构2固定连接在下树脂板架1上,进而依次将弹性增强层3、防水层4铺设在加强肋机构2上,同步的对胶水层51、耐高温层52进行依次铺设处理,通过胶水层51与耐高温层52粘结堆叠,使阻燃层5牢固的粘合在防水层4上,进而将上树脂板架6铺设在阻燃层5上,通过阻燃层5内胶水层51与耐高温层52的紧密粘合,不仅能够提高纤维树脂板的耐高温性能,同时能够避免纤维树脂板在开槽、开孔过程中出现孔壁脱粉、连接不紧密的情况。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纤维树脂板材加工使用过程中,将加强肋机构2固定连接在下树脂板架1上,进而依次将弹性增强层3、防水层4铺设在加强肋机构2上,同步的对胶水层51、耐高温层52进行依次铺设处理,通过胶水层51与耐高温层52粘结堆叠,使阻燃层5牢固的粘合在防水层4上,进而将上树脂板架6铺设在阻燃层5上,通过阻燃层5内胶水层51与耐高温层52的紧密粘合,不仅能够提高纤维树脂板的耐高温性能,同时能够避免纤维树脂板在开槽、开孔过程中出现孔壁脱粉、连接不紧密的情况,进一步的在纤维树脂板使用过程中,加强肋机构2内的加强肋框21能够对纤维树脂板边框进行加强定位,确保纤维树脂板结构的良好稳定性,且十字交叉对称排列的横向加强筋22与纵向加强筋23能够与加强肋框21形成一体式受力结构,对纤维树脂板整体结构进行良好的加强支撑,同步的碳纤维材质的弹性增强层3具有良好的抗压、回复性能,能够提高纤维树脂板的弹性抗压能力,PET材质的防水层4具有良好的防水隔绝性,能够避免外界污水侵蚀。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纤维树脂混合板材,包括下树脂板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树脂板架(1)的上方连接有加强肋机构(2),所述加强肋机构(2)的上方连接有弹性增强层(3),所述弹性增强层(3)的上方连接有防水层(4),所述防水层(4)的上方铺设有阻燃层(5),所述阻燃层(5)的上方连接有上树脂板架(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树脂混合板材,包括下树脂板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树脂板架(1)的上方连接有加强肋机构(2),所述加强肋机构(2)的上方连接有弹性增强层(3),所述弹性增强层(3)的上方连接有防水层(4),所述防水层(4)的上方铺设有阻燃层(5),所述阻燃层(5)的上方连接有上树脂板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树脂混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机构(2)包括加强肋框(21),所述加强肋框(21)的内部设置有横向加强筋(22),且加强肋框(21)的内部位于横向加强筋(22)的一侧设置有纵向加强筋(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纤维树脂混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加强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瑞谦
申请(专利权)人:大御阔府海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