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曲轴油道孔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2718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自动化曲轴油道孔加工装置,具体涉及曲轴油道孔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活动座、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所述左固定板内侧设有左转动柱,所述右固定板内侧设有右转动柱,所述左转动柱和右转动柱另一端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部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三个弧形固定块,所述弧形固定块内端固定设有防滑垫,所述弧形固定块外端设有螺纹杆,所述弧形固定块两端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部设有弧形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可以牢固的将曲轴的两端固定住,且不会压伤曲轴端部外表面,避免了重新打磨曲轴端部外表面的情况发生,减少了工作量和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化曲轴油道孔加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曲轴油道孔加工
,具体涉及自动化曲轴油道孔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曲轴是发动机中最重要的部件。它承受连杆传来的力,并将其转变为转矩通过曲轴输出并驱动发动机上其他附件工作。曲轴受到旋转质量的离心力、周期变化的气体惯性力和往复惯性力的共同作用,使曲轴承受弯曲扭转载荷的作用。因此要求曲轴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轴颈表面需耐磨、工作均匀、平衡性好。曲轴斜油孔的加工是曲轴加工的重要工序之一,斜油孔作为润滑油的通道,起润滑作用,曲轴箱里面的机油进入油道,进入连杆颈主轴颈,润滑轴瓦与曲轴接触部分。现有的曲轴油道孔加工装置在对曲轴的两端进行夹持时,大多是在圆周方向上使用三个活动夹持块将曲轴两端夹持住,此方式夹持较为牢固,但是由于夹持块直接对曲轴两端的外表面用力,加工曲轴油道孔后会发现曲轴两端外表面会有压痕,这就需要再次将压痕打磨,增加了加工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供自动化曲轴油道孔加工装置,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可以牢固的将曲轴的两端固定住,且不会压伤曲轴端部外表面,避免了重新打磨曲轴端部外表面的情况发生,减少了工作量和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曲轴油道孔加工装置的夹持块直接对曲轴两端的外表面用力,加工曲轴油道孔后会发现曲轴两端外表面会有压痕导致需要再次将压痕打磨,增加了加工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自动化曲轴油道孔加工装置,包括底座、活动座、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所述活动座设在底座顶端,所述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均固定设在活动座顶端,所述左固定板设在右固定板一侧,所述左固定板内侧设有左转动柱,所述左转动柱一端穿过左固定板内侧并与左固定板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右固定板内侧设有右转动柱,所述右转动柱一端穿过右固定板内侧并与右固定板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左转动柱和右转动柱另一端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部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三个弧形固定块,所述弧形固定块设在固定槽内部,所述弧形固定块外侧与固定槽内侧壁相接触,所述弧形固定块内端固定设有防滑垫,所述弧形固定块外端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一端与弧形固定块外端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其中一个固定机构中的所述螺纹杆另一端穿过右转动柱外端并与右转动柱之间螺纹连接,另一个固定机构中的所述螺纹杆另一端穿过左转动柱外端并与左转动柱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弧形固定块两端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部设有弧形弹簧,三个所述弧形固定块之间通过弧形弹簧相连接,所述固定槽内侧壁上开设有三个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部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外侧与弧形固定块内侧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右转动柱一端开设有齿轮槽。进一步地,所述右转动柱一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一端延伸入齿轮槽内部。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外端固定设有齿轮,所述齿轮槽内壁上固定设有固定齿,所述齿轮与固定齿之间相互啮合。进一步地,所述底座顶端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部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顶端与活动座底端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座顶端设有四个固定螺栓,四个所述固定螺栓分别设在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前后侧,所述固定螺栓一端穿过活动座并与底座顶端相接触,所述固定螺栓与活动座之间螺纹连接。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转动螺纹杆,螺纹杆向内侧运动,螺纹杆带动弧形固定块向内侧运动,弧形固定块带动防滑垫向内侧运动,三个防滑垫与曲轴端部外表面相接触,持续转动螺纹杆直到将曲轴端部牢固的固定在三个防滑垫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牢固的将曲轴的两端固定住,且不会压伤曲轴端部外表面,避免了重新打磨曲轴端部外表面的情况发生,减少了工作量和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2、本技术通过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固定齿转动,固定齿带动右转动柱转动,右转动柱通过固定机构带动曲轴转动,旋松固定螺栓,可以拉动活动座在底座上左右滑动,活动座带动曲轴左右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加工不同位置和方向的油道孔。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整体左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固定机构右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图1中A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一滑块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活动座、3左固定板、4右固定板、5左转动柱、6右转动柱、7固定槽、8弧形固定块、9防滑垫、10螺纹杆、11连接槽、12弧形弹簧、13第一滑槽、14第一滑块、15齿轮槽、16电机、17转动杆、18齿轮、19固定齿、20第二滑槽、21第二滑块、22固定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说明书附图1-5,该实施例的自动化曲轴油道孔加工装置,包括底座1、活动座2、左固定板3和右固定板4,所述活动座2设在底座1顶端,所述左固定板3和右固定板4均固定设在活动座2顶端,所述左固定板3设在右固定板4一侧,所述左固定板3内侧设有左转动柱5,所述左转动柱5一端穿过左固定板3内侧并与左固定板3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右固定板4内侧设有右转动柱6,所述右转动柱6一端穿过右固定板4内侧并与右固定板4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左转动柱5和右转动柱6另一端均开设有固定槽7,所述固定槽7内部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三个弧形固定块8,所述弧形固定块8设在固定槽7内部,所述弧形固定块8外侧与固定槽7内侧壁相接触,所述弧形固定块8内端固定设有防滑垫9,所述弧形固定块8外端设有螺纹杆10,所述螺纹杆10一端与弧形固定块8外端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其中一个固定机构中的所述螺纹杆10另一端穿过右转动柱6外端并与右转动柱6之间螺纹连接,另一个固定机构中的所述螺纹杆10另一端穿过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自动化曲轴油道孔加工装置,包括底座(1)、活动座(2)、左固定板(3)和右固定板(4),所述活动座(2)设在底座(1)顶端,所述左固定板(3)和右固定板(4)均固定设在活动座(2)顶端,所述左固定板(3)设在右固定板(4)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固定板(3)内侧设有左转动柱(5),所述左转动柱(5)一端穿过左固定板(3)内侧并与左固定板(3)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右固定板(4)内侧设有右转动柱(6),所述右转动柱(6)一端穿过右固定板(4)内侧并与右固定板(4)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左转动柱(5)和右转动柱(6)另一端均开设有固定槽(7),所述固定槽(7)内部设有固定机构;/n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三个弧形固定块(8),所述弧形固定块(8)设在固定槽(7)内部,所述弧形固定块(8)外侧与固定槽(7)内侧壁相接触,所述弧形固定块(8)内端固定设有防滑垫(9),所述弧形固定块(8)外端设有螺纹杆(10),所述螺纹杆(10)一端与弧形固定块(8)外端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其中一个固定机构中的所述螺纹杆(10)另一端穿过右转动柱(6)外端并与右转动柱(6)之间螺纹连接,另一个固定机构中的所述螺纹杆(10)另一端穿过左转动柱(5)外端并与左转动柱(5)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弧形固定块(8)两端均开设有连接槽(11),所述连接槽(11)内部设有弧形弹簧(12),三个所述弧形固定块(8)之间通过弧形弹簧(12)相连接,所述固定槽(7)内侧壁上开设有三个第一滑槽(13),所述第一滑槽(13)内部设有第一滑块(14),所述第一滑块(14)外侧与弧形固定块(8)内侧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化曲轴油道孔加工装置,包括底座(1)、活动座(2)、左固定板(3)和右固定板(4),所述活动座(2)设在底座(1)顶端,所述左固定板(3)和右固定板(4)均固定设在活动座(2)顶端,所述左固定板(3)设在右固定板(4)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固定板(3)内侧设有左转动柱(5),所述左转动柱(5)一端穿过左固定板(3)内侧并与左固定板(3)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右固定板(4)内侧设有右转动柱(6),所述右转动柱(6)一端穿过右固定板(4)内侧并与右固定板(4)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左转动柱(5)和右转动柱(6)另一端均开设有固定槽(7),所述固定槽(7)内部设有固定机构;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三个弧形固定块(8),所述弧形固定块(8)设在固定槽(7)内部,所述弧形固定块(8)外侧与固定槽(7)内侧壁相接触,所述弧形固定块(8)内端固定设有防滑垫(9),所述弧形固定块(8)外端设有螺纹杆(10),所述螺纹杆(10)一端与弧形固定块(8)外端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其中一个固定机构中的所述螺纹杆(10)另一端穿过右转动柱(6)外端并与右转动柱(6)之间螺纹连接,另一个固定机构中的所述螺纹杆(10)另一端穿过左转动柱(5)外端并与左转动柱(5)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弧形固定块(8)两端均开设有连接槽(11),所述连接槽(11)内部设有弧形弹簧(12),三个所述弧形固定块(8)之间通过弧形弹簧(12)相连接,所述固定槽(7)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彩霞杨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吉安辉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