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样品瓶内壁溶质自动溶解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62536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分析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样品瓶清洗系统。一种样品瓶内壁溶质自动溶解系统,托架上设有固定桶,样品瓶放置在固定桶内;固定桶在第一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带动样品瓶自身旋转;托架在第二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带动固定桶及样品瓶摆动。清洗时,首先在样品瓶内加入一定量的溶剂,之后启动第一驱动装置,样品瓶旋转,溶剂对其覆盖区域进行清洁,此时,覆盖区域为样品瓶底部;启动第二驱动装置,样品瓶在旋转的同时缓慢向一个方向倾斜,调整溶剂覆盖区域,对样品瓶的瓶壁不同区域进行清洁;最终实现溶剂能够完全浸润、溶解样品瓶内壁分散的溶质。本系统边旋转边摇摆能够让样品瓶内壁分散的溶质溶解更完全,保证分析结果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样品瓶内壁溶质自动溶解系统
本技术属于分析测试
,特别涉及一种样品瓶清洗系统。
技术介绍
在进行样品中物质含量测试前,一般需要采用旋转蒸发仪、平行蒸发仪对样品进行浓缩。样品浓缩以后,需要用1ml左右的溶剂对样品瓶的内壁进行清洗,这个清洗环节通常称之为“复溶”。当前的清洗步骤需要人工完成,加入1ml左右的溶剂后,转动样品瓶,并不断变换角度,令加入的溶剂顺着样品瓶内壁流动,实现溶剂完全浸润样品瓶内壁,以达到分散在样品瓶内壁上的溶质被加入的溶剂完全溶解的目的。人工清洗的方式不仅耗时,而且还不能保证样品瓶内壁的溶剂被完全溶解,经常会导致分析结果出现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样品瓶内壁溶质自动溶解系统,以达到自动完成复溶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样品瓶内壁溶质自动溶解系统,它包括:托架、固定桶、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第二驱动装置;固定桶设置在托架上,样品瓶放置在固定桶内;固定桶在第一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带动样品瓶自身旋转;托架在第二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带动固定桶及样品瓶前后摆动。初始状态时,样品瓶瓶口向上。清洗时,首先在样品瓶内加入一定量的溶剂,之后,启动第一驱动装置,样品瓶旋转,溶剂对其覆盖区域进行清洁,此时,覆盖区域为样品瓶底部;启动第二驱动装置,样品瓶在旋转的同时缓慢向一个方向倾斜,调整溶剂覆盖区域,对样品瓶的瓶壁不同区域进行清洁,倾斜方向可以是向前或向后,最大摆动角度为90°;最终实现溶剂能够完全浸润、溶解样品瓶内壁分散的溶质。上述方案中,具体的,第一驱动装置为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与固定桶的底部连接。上述方案中,具体的,第二驱动装置为摇摆电机,摇摆电机的输出端设有同步带轮A,同步带轮A通过传动带将摇摆电机的输出传递至同步带轮B;托架的一端与同步带轮B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溶解系统还包括:壳体;摇摆电机、同步带轮A、同步带轮B安装在壳体内。另外,壳体设有用于对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进行设定的操作面板,通过操作面板可以对样品瓶旋转的时间及摆动的角度进行设定。进一步的,为实现多个样品瓶的同时清洗,托架为条状结构,其上可设置多个呈一字型排列的固定桶;或者,托架为两级或两级以上的阶梯结构,在每层托架上可设置多个固定桶。上述方案中,具体的,固定桶内设有弹簧,在固定桶的开口处设有井字形封口;样品瓶置于固定桶内,瓶口从井字形封口处伸出;样品瓶挤压弹簧,在弹簧作用下,样品瓶的肩部顶靠在井字形封口处,形成固定。样品瓶通常为圆底或收缩尖底结构,当使用圆底的样品瓶时,样品瓶的底面直接挤压弹簧;当使用收缩尖底的样品瓶时,弹簧为锥形结构,样品瓶的底部探入弹簧内,锥形的弹簧对样品瓶的底部形成包裹性支撑。进一步的,为方便观察,在固定桶的桶壁处设有观察窗。有益效果:本系统边旋转边摇摆能够让样品瓶内壁分散的溶质溶解更完全,保证分析结果准确性。本系统替代人工操作,可同时对多个样品瓶进行清洁,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简图;图2为本技术竖直状态时的原理简图;图3为本技术平躺状态时的原理简图;图4为实施例2中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3中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4中样品瓶与固定桶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托架、2-固定桶、2.1-弹簧、2.2-井字形封口、2.3-观察窗、3-样品瓶、4-旋转电机、5-摇摆电机、6-同步带轮A、7-传动带、8-同步带轮B、9-壳体、10-操作面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见附图1,一种样品瓶内壁溶质自动溶解系统,它包括:托架1、固定桶2、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第二驱动装置;固定桶2设置在托架1上,样品瓶3放置在固定桶2内;固定桶2在第一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带动样品瓶3自身旋转;托架1在第二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带动固定桶2及样品瓶3前后摆动。初始状态时,样品瓶3瓶口向上。清洗时,首先在样品瓶3内加入一定量的溶剂,之后,启动第一驱动装置,样品瓶3旋转,溶剂对其覆盖区域进行清洁,如图2所示,此时,覆盖区域为样品瓶3底部;启动第二驱动装置,如图3所示,样品瓶在旋转的同时缓慢向一个方向倾斜,调整溶剂覆盖区域,对样品瓶3的瓶壁不同区域进行清洁,倾斜方向可以是向前或向后,最大摆动角度为90°;最终实现溶剂能够完全浸润、溶解样品瓶3内壁分散的溶质。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的组成及托架1的结构做具体限定:参见附图4,第一驱动装置为旋转电机4,旋转电机4的输出端与固定桶2的底部连接。第二驱动装置为摇摆电机5,摇摆电机5的输出端设有同步带轮A6,同步带轮A6通过传动带7将摇摆电机5的输出传递至同步带轮B8;托架1的一端与同步带轮B8固定连接。为实现多个样品瓶3的同时清洗,托架1为条状结构,其上可设置多个呈一字型排列的固定桶2;或者,托架1为两级或两级以上的阶梯结构,在每层托架1上可设置多个固定桶2。本例中,托架1分为上下两层,每层设有2个固定桶2,实现同时对4个样品瓶3的清洁。实施例3,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参见附图5,溶解系统还包括:壳体9;摇摆电机5、同步带轮A6、同步带轮B8安装在壳体9内。另外,壳体9设有用于对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进行设定的操作面板10,通过操作面板10可以对样品瓶3旋转的时间及摆动的角度进行设定。实施例4,在实施例1或2或3的基础上,对固定桶2的结构做进一步限定:参见附图6,固定桶2内设有弹簧2.1,在固定桶2的开口处设有井字形封口2.2;样品瓶3置于固定桶2内,瓶口从井字形封口2.2处伸出;样品瓶3挤压弹簧2.1,在弹簧2.1作用下,样品瓶3的肩部顶靠在井字形封口2.2处,形成固定。样品瓶3通常为圆底或收缩尖底结构,当使用圆底的样品瓶3时,样品瓶3的底面直接挤压弹簧2.1;当使用收缩尖底的样品瓶3时,弹簧2.1为锥形结构,样品瓶3的底部探入弹簧2.1内,锥形的弹簧2.1对样品瓶3的底部形成包裹性支撑。为方便观察,在固定桶2的桶壁处设有观察窗2.3。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技术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样品瓶内壁溶质自动溶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托架(1)上设有固定桶(2),样品瓶(3)放置在所述固定桶(2)内;所述固定桶(2)在第一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带动所述样品瓶(3)自身旋转;所述托架(1)在第二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带动所述固定桶(2)及所述样品瓶(3)前后摆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样品瓶内壁溶质自动溶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托架(1)上设有固定桶(2),样品瓶(3)放置在所述固定桶(2)内;所述固定桶(2)在第一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带动所述样品瓶(3)自身旋转;所述托架(1)在第二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带动所述固定桶(2)及所述样品瓶(3)前后摆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样品瓶内壁溶质自动溶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旋转电机(4),所述旋转电机(4)的输出端与所述固定桶(2)的底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样品瓶内壁溶质自动溶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摇摆电机(5),所述摇摆电机(5)的输出端设有同步带轮A(6),所述同步带轮A(6)通过传动带(7)将所述摇摆电机(5)的输出传递至同步带轮B(8);所述托架(1)的一端与所述同步带轮B(8)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样品瓶内壁溶质自动溶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解系统还包括:壳体(9);所述摇摆电机(5)、所述同步带轮A(6)、所述同步带轮B(8)安装在所述壳体(9)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玢寇怀江彭红顺张葛荣蒋立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澳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