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上乐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2234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上乐园,包括漂浮主体、高台、蹦床组件、滑梯和扶梯;所述漂浮主体漂浮在水面上;所述高台固设在漂浮主体的上方,并通过第一梯子与漂浮主体的上表面连接;所述蹦床组件设置在漂浮主体上并位于高台的一侧;所述滑梯的上端设置在高台的另一侧上,下端外伸出漂浮主体;所述扶梯的上端与漂浮主体固接,下端插进水中。通过在漂浮主体上设有高台,实现在高台上进行各种静态活动;通过设有蹦床组件、滑梯和扶梯,从而可进行多种动态活动,避免结构单一、枯燥乏味。而且其结构简易,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上乐园
本技术涉及水上娱乐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上乐园。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一些近海、港湾或江边上,常会设一些水上娱乐运动场所,例如水上娱乐场、豪华游艇。然而,前者占地面积大、工程大耗时长、耗资巨大,后者空间小、结构单一、运动项目少、造价高昂,因此难以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上乐园,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结构单一、项目少、成本高的缺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水上乐园,包括漂浮主体、高台、蹦床组件、滑梯和扶梯;所述漂浮主体漂浮在水面上;所述高台固设在漂浮主体的上方,并通过第一梯子与漂浮主体的上表面连接;所述蹦床组件设置在漂浮主体上并位于高台的一侧;所述滑梯的上端设置在高台的另一侧上,下端外伸出漂浮主体;所述扶梯的上端与漂浮主体固接,下端插进水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上乐园,通过在漂浮主体上设有高台,实现在高台上进行各种静态活动;通过设有蹦床组件、滑梯和扶梯,从而可进行多种动态活动,避免结构单一、枯燥乏味。而且其结构简易,成本较低。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梯子的转角处设有第一平台;所述第一平台的一端固设在漂浮主体的上方,另一端外伸出漂浮主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蹦床组件包括固设在漂浮主体上方的第一蹦床;所述高台的四周设有围栏,所述围栏靠近第一蹦床的一侧开设有缺口。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蹦床组件包括第二蹦床;所述漂浮主体的一端向外延伸出一凸台;所述第二蹦床固设在所述凸台上;所述漂浮主体上设有第二平台;所述第二平台的一侧为第二蹦床,另一侧设有与漂浮主体的上表面连接的第二梯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蹦床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30°;所述第二蹦床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3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蹦床的位置高于第二蹦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蹦床的外周悬挂有兜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水上乐园还包括遮阳伞;所述遮阳伞设置在高台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水上乐园还包括具有弹性的跳板;所述跳板的一端与高台固接,另一端外伸出高台。在一些实施例方式,所述水上乐园还包括绳降组件;所述绳降组件包括支架、轴体、延伸臂和绳子;所述支架固设在高台上;所述轴体设置在支架顶端;所述延伸臂的一端与轴体转动连接,另一端外伸出高台;所述绳子的上端与延伸臂连接,下端插进水中。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水上乐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水上乐园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水上乐园的另一立体结构俯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水上乐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漂浮主体;2-高台;3-蹦床组件;31-第一蹦床;32-第二蹦床;4-滑梯;5-扶梯;6-第一梯子;7-第一平台;8-第二平台;9-第二梯子;10-跳板;11-支架;12-轴体;13-延伸臂;14-绳子。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上乐园,包括漂浮主体1、高台2、蹦床组件3、滑梯4和扶梯5。其中,漂浮主体1漂浮在水面上。高台2固设在漂浮主体1的上方,并通过第一梯子6与漂浮主体1的上表面连接。蹦床组件3设置在漂浮主体1上并位于高台2的一侧。滑梯4的上端设置在高台2的另一侧上,下端外伸出漂浮主体1。扶梯5的上端与漂浮主体1固接,下端插进水中。通过在漂浮主体1上设有高台2,实现在高台上进行各种静态活动;通过设有蹦床组件3、滑梯4和扶梯5,从而可进行多种动态活动,避免结构单一、枯燥乏味。而且其结构简易,成本较低。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漂浮主体1为板状的漂浮板体。在其他实施例中,漂浮主体1还可以是漂浮气囊。一同参考图2,高台2通过支柱支撑在漂浮主体1的上方。本实施例的高台2呈矩形,空间充裕,能容纳多人。继续参考图1,第一梯子6的转角处设有第一平台7。其中,第一平台7的一端通过支柱固设在漂浮主体1的上方,另一端外伸出漂浮主体1,可在上面进行垂钓、拖网或拖拽其他配套的娱乐设备。参考图3,蹦床组件3包括固设在漂浮主体1上的第一蹦床31。其中,第一蹦床31通过支柱固设在漂浮主体1的上方,本实施例的第一蹦床31呈矩形。上述高台2的四周设有用于提高安全性的围栏,所述围栏靠近第一蹦床31的一侧开设有缺口,这样使用者可以从高台2的缺口位置上跳到第一蹦床31上,然后再从第一蹦床31上跳进海里。一同参考图3、图4,蹦床组件3还包括第二蹦床32。其中,第二蹦床32也是通过支柱固设在漂浮主体1的上方。漂浮主体1的一端向外延伸出一个凸台,第二蹦床32位于该凸台上。漂浮主体1上设有第二平台8。第二平台8的一侧为第二蹦床32,另一侧设有与漂浮主体1的上表面连接的第二梯子9。这样使用者从第二梯子9走上第二平台8,再从第二平台8跳到第二蹦床32上,然后从第二蹦床32上跳进海里。同理,为了提高安全性,第一平台7和第二平台8上均设有栏杆。但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蹦床31和第二蹦床32也可以用于晒太阳。进一步地,第一蹦床3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30°,第二蹦床3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30°。此坡度较小,既提供了弹跳方向,又不易在跳动或躺卧时发生滑倒、滑落。继续参考图2,本实施例的第一蹦床31的位置高于第二蹦床32,因而能提供不同高度的弹跳体验,增添了趣味性。再次参考图3,第一蹦床31的外周悬挂有兜网,兜网的下端延伸进水里。使用者可顺着兜网从海上爬上第一蹦床31处。在本实施例中,滑梯4呈“S”状。在其他实施例中,滑梯4还可以是螺旋状、7字状等。在一些实施例中,高台2上还设有遮阳伞(图未示),替高台2上的使用者遮挡猛烈的阳光或者大雨。继续参考图3、图4,进一步地,水上乐园还包括具有弹性的跳板10,该跳板10的一端与高台2固接,另一端外伸出高台2。使用者通过该跳板10可进行专业的跳水运动。再进一步地,水上乐园还包括绳降组件。其中,绳降组件包括支架11、轴体12、延伸臂13和绳子14。所述支架11固设在高台2上。轴体12设置在支架11顶端。延伸臂13的一端与轴体12转动连接,另一端外伸出高台2。绳子14的上端与延伸臂13连接,下端插进水中。在使用时,将延伸臂13的一端转出高台2外,并将绳子14扔进海里。随后使用者可沿着绳子14进行绳降运动,如徒手爬上或者下降。更佳地,漂浮主体1上还可以设置有水上浮毯、橡皮划艇、橡皮船,当需要使用时先充气再放进水上即可。以及,还配套有可以直接放到水上使用的漂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上乐园,其特征在于,包括漂浮主体、高台、蹦床组件、滑梯和扶梯;所述漂浮主体漂浮在水面上;所述高台固设在漂浮主体的上方,并通过第一梯子与漂浮主体的上表面连接;所述蹦床组件设置在漂浮主体上并位于高台的一侧;所述滑梯的上端设置在高台的另一侧上,下端外伸出漂浮主体;所述扶梯的上端与漂浮主体固接,下端插进水中;/n所述水上乐园还包括绳降组件;/n所述绳降组件包括支架、轴体、延伸臂和绳子;所述支架固设在高台上;所述轴体设置在支架顶端;所述延伸臂的一端与轴体转动连接,另一端外伸出高台;所述绳子的上端与延伸臂连接,下端插进水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上乐园,其特征在于,包括漂浮主体、高台、蹦床组件、滑梯和扶梯;所述漂浮主体漂浮在水面上;所述高台固设在漂浮主体的上方,并通过第一梯子与漂浮主体的上表面连接;所述蹦床组件设置在漂浮主体上并位于高台的一侧;所述滑梯的上端设置在高台的另一侧上,下端外伸出漂浮主体;所述扶梯的上端与漂浮主体固接,下端插进水中;
所述水上乐园还包括绳降组件;
所述绳降组件包括支架、轴体、延伸臂和绳子;所述支架固设在高台上;所述轴体设置在支架顶端;所述延伸臂的一端与轴体转动连接,另一端外伸出高台;所述绳子的上端与延伸臂连接,下端插进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乐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梯子的转角处设有第一平台;所述第一平台的一端固设在漂浮主体的上方,另一端外伸出漂浮主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乐园,其特征在于,所述蹦床组件包括固设在漂浮主体上方的第一蹦床;所述高台的四周设有围栏,所述围栏靠近第一蹦床的一侧开设有缺口。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域境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