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加热空气炸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19910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体加热空气炸锅,所述的空气炸锅的内部设置有烹饪腔,所述的烹饪腔的顶部设有风道板、发热管和循环风扇,所述的风道板的下方设置有导风罩,所述的风道板与导风罩之间形成热风腔,所述发热管和循环风扇位于热风腔中,所述的导风罩的一侧与风道板封闭固定,另一侧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延伸侧壁,所述的延伸侧壁与烹饪腔侧壁之间形成热空气通道,所述热空气通道延伸至烹饪腔的下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形成一个对烹饪腔内食物加热的完整的空气循环路径,可实现立体加热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加热空气炸锅
本技术涉及空气炸锅领域,具体为一种立体加热空气炸锅。
技术介绍
空气炸锅是现在人们都很喜爱的厨房电器,现有空气炸锅的烹饪腔体的顶部一般设有发热管和循环风扇,发热管对空气进行加热,循环风扇吹动热空气在烹饪腔体内循环。由于在烹饪过程中,烹饪腔体内往往装了大量的食物,风扇在向烹饪腔内吹热空气时,因为食物对热空气的阻挡,热量难以到达食物底部,即对食物起不到立体加热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立体加热空气炸锅,形成一个对烹饪腔内食物加热的完整的空气循环路径,可实现立体加热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体加热空气炸锅,所述的空气炸锅的内部设置有烹饪腔,所述的烹饪腔的顶部设有风道板、发热管和循环风扇,所述的风道板的下方设置有导风罩,所述的风道板与导风罩之间形成热风腔,所述发热管和循环风扇位于热风腔中,所述的导风罩的一侧与风道板封闭固定,另一侧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延伸侧壁,所述的延伸侧壁与烹饪腔侧壁之间形成热空气通道,所述热空气通道延伸至烹饪腔的下部。导风罩与风道板之间的热风腔中可以流动热空气,热空气可以通过热空气通道流动到烹饪腔的下部,实现立体加热。作为优选,所述的导风罩上与循环风扇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进风孔,不会阻碍循环风扇将热空气直接送入到导风罩内。作为优选,所述的烹饪腔内部设置有炸篮,所述热空气通道的下部形成与炸篮下部相通的出风口,使热空气通道内的热气流可以顺利地进入到炸篮底部对食物进行加热。作为优选,所述的炸篮的侧壁上沿呈倾斜设计,所述的导风罩的下沿也为与炸篮对应的倾斜设计,且导风罩的下沿和炸篮的上沿错开,热空气可通过错开的间隙顺着炸篮的侧壁吹入炸篮中,实现从多个角度对炸篮内的食物加热。作为优选,所述的炸篮的侧壁低于导风罩的延伸侧壁,所述的炸篮的侧壁与导风罩的延伸侧壁之间的间隙形成出风口,从出风口流出的热空气直接吹入炸篮中。进一步的,所述的导风罩的延伸侧壁位于炸篮的侧壁内侧,且其下沿与炸篮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形成出风口,出风口流出的热空气通过该间隙吹入炸篮中。作为优选,所述的导风罩的延伸侧壁位于炸篮的侧壁外侧且与炸篮的侧壁之间留有间隙形成出风口,所述的导风罩的延伸侧壁的下沿低于炸篮的侧壁上沿,出风口流出的热空气通过该间隙吹入炸篮中。作为优选,所述的烹饪腔的底部与延伸侧壁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热空气通道相连通的下凹部,使热空气通道内的热气流可以从下凹部进入到炸篮的底部。作为优选,所述的炸篮的底部设置有与下凹部相对应的通风孔作为出风口,方便热气流地进入。作为优选,所述的炸篮的侧壁和/或底部设置有通风口,通风口呈均匀布置,通风口可以使炸篮内的气流形成乱流,产生更好的立体加热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传统空气炸锅的发热管和循环风扇下方设导风罩,导风罩和风道板之间围城一个热风腔,导风罩的一侧与风道板封闭固定,另一侧向下延伸并与烹饪腔的腔壁之间形成热空气通道,将热空气引导至烹饪腔的底部,并在底部设有出风口将热空气导入炸篮的底部;进入炸篮底部的热空气对食物加热后,又通过进风口进入热风腔中加热,由此形成一个对炸蓝内食物加热的完整的空气循环路径,可实现立体加热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种结构的简化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种结构的主视半剖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立体加热空气炸锅,所述的空气炸锅的内部设置有烹饪腔1,所述的烹饪腔1的顶部设有风道板8、发热管5和循环风扇4,所述的风道板8的下方设置有导风罩3,所述的风道板8与导风罩3之间形成热风腔6,所述发热管5和循环风扇4位于热风腔6中,所述的导风罩3的一侧与风道板8封闭固定,另一侧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延伸侧壁12,所述的延伸侧壁12与烹饪腔1侧壁之间形成热空气通道10,所述热空气通道10延伸至烹饪腔1的下部。发热管5将空气加热,产生热空气,在循环风扇4的作用下,导风罩3与风道板8之间的热风腔6中可以流动热空气,导风罩3可以起到很好的导流效果,热空气可以通过热空气通道10流动到烹饪腔1的下部,实现立体加热。其中,所述的导风罩3上与循环风扇4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进风孔7,不会阻碍循环风扇4将热空气直接送入到导风罩3内,所述的烹饪腔1内部设置有炸篮2,所述热空气通道10的下部形成与炸篮2下部相通的出风口11,使热空气通道10内的热气流可以顺利地进入到炸篮2底部对食物进行加热,同时,进风孔7和出风口11以及热空气通道10就形成了立体的加热循环。作为炸篮2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的炸篮2的侧壁上沿呈倾斜设计,所述的导风罩3的下沿也为与炸篮2对应的倾斜设计,且导风罩3的下沿和炸篮2的上沿错开,热空气可通过错开的间隙顺着炸篮的侧壁吹入炸篮中,实现从多个角度对炸篮内的食物加热。其中,作为炸篮2和延伸侧壁12的第一种具体的实施结构,所述的炸篮2的侧壁低于导风罩3的延伸侧壁12,所述的炸篮2的侧壁与导风罩3的延伸侧壁12之间的间隙形成出风口11,从出风口11流出的热空气直接吹入炸篮2中。作为炸篮2和延伸侧壁12的第二种具体的实施结构,所述的导风罩3的延伸侧壁12位于炸篮2的侧壁内侧,且其下沿与炸篮2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出风口11流出的热空气通过该间隙吹入炸篮2中。作为炸篮2和延伸侧壁12的第三种具体的实施结构,所述的导风罩3的延伸侧壁12位于炸篮2的侧壁外侧且与炸篮2的侧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的导风罩3的延伸侧壁12的下沿低于炸篮2的侧壁上沿,出风口11流出的热空气通过该间隙吹入炸篮2中。如图1所示,所述的烹饪腔1的底部与延伸侧壁12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热空气通道10相连通的下凹部13,使热空气通道10内的热气流可以从下凹部13和出风口11进入到炸篮的底部。作为优选,所述的炸篮2的底部设置有与下凹部13相对应的通风孔15作为出风口,方便热气流从通风孔15直接进入。总之,不论上述哪种布置结构都可实现将热风腔中的热空气导流至炸篮2的底部。如图2所示,所述的炸篮2的侧壁和/或底部设置有通风口14,通风口14呈均匀布置,通风口14可以使炸篮2内的气流形成乱流,产生更好的立体加热效果,当然,在以上各个实施方式中,炸篮2的侧壁上均可以设置通风口14,并不影响其他结构的功能效果,而且侧壁的通风口14优选设置在炸篮2的下部。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技术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加热空气炸锅,所述的空气炸锅的内部设置有烹饪腔(1),所述的烹饪腔(1)的顶部设有风道板(8)、发热管(5)和循环风扇(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道板(8)的下方设置有导风罩(3),所述的风道板(8)与导风罩(3)之间形成热风腔(6),所述发热管(5)和循环风扇(4)位于热风腔(6)中,所述的导风罩(3)的一侧与风道板(8)封闭固定,另一侧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延伸侧壁(12),所述的延伸侧壁(12)与烹饪腔(1)侧壁之间形成热空气通道(10),所述热空气通道(10)延伸至烹饪腔(1)的下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加热空气炸锅,所述的空气炸锅的内部设置有烹饪腔(1),所述的烹饪腔(1)的顶部设有风道板(8)、发热管(5)和循环风扇(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道板(8)的下方设置有导风罩(3),所述的风道板(8)与导风罩(3)之间形成热风腔(6),所述发热管(5)和循环风扇(4)位于热风腔(6)中,所述的导风罩(3)的一侧与风道板(8)封闭固定,另一侧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延伸侧壁(12),所述的延伸侧壁(12)与烹饪腔(1)侧壁之间形成热空气通道(10),所述热空气通道(10)延伸至烹饪腔(1)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加热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风罩(3)上与循环风扇(4)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进风孔(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加热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烹饪腔(1)内部设置有炸篮(2),所述热空气通道(10)的下部形成与炸篮(2)下部相通的出风口(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加热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炸篮(2)的侧壁上沿呈倾斜设计,所述的导风罩(3)的下沿也为与炸篮(2)对应的倾斜设计,且导风罩(3)的下沿和炸篮(2)的上沿错开。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立体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一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嘉乐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