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更宪专利>正文

一种自加热线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1867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加热线缆,涉及线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线缆,线缆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有的内芯、保温层和防护层,防护层内等间距分布有若干加热组件,加热部包括发热部、供电部和温度传感部,发热部和温度传感部均设有若干个,同时发热部与温度传感部沿环状间隔分布;发热部与供电部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加热部中的温度传感部中凸环与管体构成一密闭的空腔,空腔内填充有水溶液,在寒冷的天气中,水溶液发生凝固从而使得体积膨胀,推动管体的外侧环状安装有若干伸缩机构向外侧扩张,伸缩机构与滑动杆连接,实现推动滑动杆向两侧运动,实现发热线圈的供电电路连通,发热线圈发热完成对产生的冰层的融化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加热线缆
本专利技术属于线缆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加热线缆。
技术介绍
线缆一般包括线芯以及用于包覆该线芯的外被绝缘层。由于线芯自身具有电阻,当有电流通过时,线芯会在自身电阻的作用下发热。现有的线缆的自热量低。现有的高海拔地区的昼夜温差大,在寒冷潮湿的天气中,易在架设的供电线缆的外侧覆盖厚厚的冰层,从而增加线缆的负重,易造成线缆的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加热线缆,通过在加热部中的温度传感部中凸环与管体构成一密闭的空腔,空腔内填充有水溶液,在寒冷的天气中,水溶液发生凝固从而使得体积膨胀,推动管体的外侧环状安装有若干伸缩机构向外侧扩张,伸缩机构与滑动杆连接,实现推动滑动杆向两侧运动,实现导电杆与金属球接触,实现发热线圈的供电电路连通,实现发热线圈发热完成对产生的冰层的融化清理,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相关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自加热线缆,包括线缆,所述线缆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有的内芯、保温层和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内等间距分布有若干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发热部、供电部和温度传感部,所述发热部和温度传感部均设有若干个,同时所述发热部与温度传感部沿环状间隔分布;所述发热部与供电部电性连接,同时所述温度传感部内设有使得发热部与供电部连通的导电部。进一步地,所述发热部有若干相互串联的发热线圈,串联的发热线圈的中部断开,两断开端分别与导线一和导线二连接;所述导线一的末端连接有金属球,金属球固定在滑道的端部,并于滑道的另一端滑动安装有导电杆,所述导电杆上连通有导线二,同时所述导电杆上还套接有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推动导电杆的端部远离金属球。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部包括金属骨架、管体和塞体;所述金属骨架包括圆盘、导热杆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均布有若干圆盘构成框体结构,框体结构复合安装在防护层内,同时所述圆盘上延伸有伸出防护层的导热杆,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堆成安装有塞体,所述圆盘和塞体的端面上均设有凸环;相对分布的两所述凸环之间套接有管体,两所述凸环与管体构成一密闭的空腔,空腔内填充有水溶液。进一步地,所述金属骨架的底部开有滑动槽,该滑动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上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推动滑动杆向中间滑动;相邻的两所述滑动杆相互接触,同时位于外侧的滑动杆的末端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端部与导电杆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管体的外侧环状安装有若干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两伸缩杆一和两伸缩杆二,两所述伸缩杆一的端部通过销轴铰接,一所述伸缩杆一的另一端部滑动安装在一伸缩杆二设有的滑动槽内,滑动槽内还安装有推动伸缩杆一伸出的弹簧,所述伸缩杆二远离伸缩杆一的端部转动安装在管体的外侧面上,任意一所述伸缩杆一通过连杆与对应的滑动杆转动连接。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线缆的防护层内等间距分布有若干加热组件,在加热部中的温度传感部中凸环与管体构成一密闭的空腔,空腔内填充有水溶液,在寒冷的天气中,水溶液发生凝固从而使得体积膨胀,推动管体的外侧环状安装有若干伸缩机构向外侧扩张,伸缩机构与滑动杆连接,实现推动滑动杆向两侧运动,实现导电杆与金属球接触,实现发热线圈的供电电路连通,实现发热线圈发热完成对产生的冰层的融化清理。2、本专利技术温度传感部内均布有若干个管体,不同的管体上均安装有伸缩机构,任意一管体中的水溶液发生凝固从而使得体积膨胀,推动管体的外侧环状安装有若干伸缩机构向外侧扩张,实现发热线圈的供电电路连通,有效的解决在雨雪天气线缆的迎风面上覆盖有冰层的清理,同时提高检测的准确性。3、本专利技术温度传感部内均布有若干个管体,有效的减少同一管体内水溶液的体积,有效的减小水溶液发生凝固后体积膨胀的大小,有效的缓解在使用的过程中易导致管体的中部膨胀量过大,造成管体中部破裂的问题。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图3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线缆,2-防护层,3-保温层,4-内芯,5-发热部,501-导线一,502-导线二,6-供电部,7-温度传感部,701-金属骨架,7011-凸环,,702-管体,703-塞体,8-伸缩机构,801-伸缩杆一,802-伸缩杆二,803-连杆,9-滑动杆,10-弹簧,11-推杆,12-导电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自加热线缆,包括线缆1,线缆1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有的内芯4、保温层3和防护层2,防护层2内等间距分布有若干加热组件,加热部包括发热部5、供电部6和温度传感部7,发热部5和温度传感部7均设有若干个,同时发热部5与温度传感部7沿环状间隔分布;发热部5与供电部6电性连接,同时温度传感部7内设有使得发热部5与供电部6连通的导电部。发热部5有若干相互串联的发热线圈,串联的发热线圈的中部断开,两断开端分别与导线一501和导线二502连接;导线一501的末端连接有金属球,金属球固定在滑道的端部,并于滑道的另一端滑动安装有导电杆12,导电杆12上连通有导线二502,同时导电杆12上还套接有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推动导电杆12的端部远离金属球。温度传感部7包括金属骨架701、管体702和塞体703;金属骨架701包括圆盘、导热杆和连接板,连接板的一侧均布有若干圆盘构成框体结构,框体结构复合安装在防护层2内,同时圆盘上延伸有伸出防护层2的导热杆,连接板的两侧堆成安装有塞体703,圆盘和塞体703的端面上均设有凸环7011;相对分布的两凸环7011之间套接有管体702,两凸环7011与管体702构成一密闭的空腔,空腔内填充有水溶液。金属骨架701的底部开有滑动槽,该滑动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动杆9,滑动杆9上套接有弹簧10,弹簧10推动滑动杆9向中间滑动;相邻的两滑动杆9相互接触,同时位于外侧的滑动杆9的末端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加热线缆,包括线缆(1),所述线缆(1)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有的内芯(4)、保温层(3)和防护层(2),其特征在于:/n所述防护层(2)内等间距分布有若干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发热部(5)、供电部(6)和温度传感部(7),所述发热部(5)和温度传感部(7)均设有若干个,同时所述发热部(5)与温度传感部(7)沿环状间隔分布;/n所述发热部(5)与供电部(6)电性连接,同时所述温度传感部(7)内设有使得发热部(5)与供电部(6)连通的导电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加热线缆,包括线缆(1),所述线缆(1)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有的内芯(4)、保温层(3)和防护层(2),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层(2)内等间距分布有若干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发热部(5)、供电部(6)和温度传感部(7),所述发热部(5)和温度传感部(7)均设有若干个,同时所述发热部(5)与温度传感部(7)沿环状间隔分布;
所述发热部(5)与供电部(6)电性连接,同时所述温度传感部(7)内设有使得发热部(5)与供电部(6)连通的导电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加热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5)有若干相互串联的发热线圈,串联的发热线圈的中部断开,两断开端分别与导线一(501)和导线二(502)连接;
所述导线一(501)的末端连接有金属球,金属球固定在滑道的端部,并于滑道的另一端滑动安装有导电杆(12),所述导电杆(12)上连通有导线二(502),同时所述导电杆(12)上还套接有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推动导电杆(12)的端部远离金属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加热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部(7)包括金属骨架(701)、管体(702)和塞体(703);
所述金属骨架(701)包括圆盘、导热杆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均布有若干圆盘构成框体结构,框体结构复合安装在防护层(2)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更宪
申请(专利权)人:周更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