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割涤纶混纺面料背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1730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割涤纶混纺面料背包,属于背包技术领域,包括包体,所述包体包括基体层,所述基体层表面一侧粘接有缓冲层,所述基体层表面远离缓冲层一侧交织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表面远离基体层一侧交织有耐磨层,所述包体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其采用基体层作为背包材质的主要构成部分,基体层材质为涤纶混纺纤维,可以提高背包材质的整体强度,缓冲层位于包体内部接触物品,材质为海绵,具有很好的缓冲和减振特性,阻燃层材质为改性粘胶纤维,具有阻燃和隔热的特点,耐磨层材质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具有极高的强度和比模量,可以起到很好的防割耐磨性,减少使用过程中的剐蹭和摩擦对包体的影响,提高包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割涤纶混纺面料背包
本技术涉及背包
,尤其涉及一种防割涤纶混纺面料背包。
技术介绍
背包,指背在背上的包,材质以多样化,真皮、塑料材质、涤纶、帆布、尼龙,棉麻等质地的箱包引领时尚潮流,在越来越标榜个性的时期,简约、复古、卡通等各类风格也从不同侧面迎合时尚人士张扬个性的需求,在生活中的运用十分广泛。专利号为CN2850394Y的专利公布了一种背包,具有设计合理、制造容易、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的特点。上述背包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1、上述背包其面料和功能性单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背包的外壁容易因剐蹭和摩擦等原因发生刮破和产生刮痕的情况,影响背包的使用质量;2、传统的背包在背动过程中,背包表面一面直接贴于人体后背,尤其在夏天等天热环境中使用时,背包与人体的接触面不透气,容易出汗,影响使用体验,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割涤纶混纺面料背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防割涤纶混纺面料背包,旨在可以提高背包的耐磨防割性,同时在背动时可以减少背包与背部接触面积,进而减少出汗。本技术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割涤纶混纺面料背包,包括包体,所述包体包括基体层,所述基体层表面一侧粘接有缓冲层,所述基体层表面远离缓冲层一侧交织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表面远离基体层一侧交织有耐磨层,所述包体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部开设有螺纹孔A,所述固定块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内部开设有与螺纹孔A位置对应的螺纹孔B,所述螺纹孔A和螺纹孔B之间配合连接有螺杆。>可选的,所述包体表面一侧缝接有背带且背带为两个。可选的,所述基体层材质为涤纶混纺纤维,所述缓冲层材质为海绵。可选的,所述阻燃层材质为改性粘胶纤维,所述耐磨层材质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包体材质由多层面料纤维复合而成,采用基体层作为背包材质的主要构成部分,基体层材质为涤纶混纺纤维,是采用涤纶为基体添加其他纤维混纺而成,涤纶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可以提高背包材质的整体强度,基体层的表面粘接有缓冲层,缓冲层位于包体内部接触物品,材质为海绵,具有很好的缓冲和减振特性,可以减少晃动时对内部物体的影响,阻燃层材质为改性粘胶纤维,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对粘胶纤维进行加工,使无机高分子阻燃剂在粘胶纤维有机大分子中以纳米状态或以互穿网络状态存在,既保证了纤维优良的物理性能,又实现了低烟、无毒、无异味等特性,具有阻燃和隔热的特点,提高背包的使用安全性,耐磨层材质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是分子量在100万~500万的聚乙烯所纺出的纤维,具有极高的强度和比模量,作为包体的外表层,可以起到很好的防割耐磨性,减少使用过程中的剐蹭和摩擦对包体的影响,提高包体的使用寿命。2、包体的背面固定有固定块,固定块位于包体表面四角位置,正常背动包体时,固定块位于人体背部两侧,不影响正常使用,在夏天或高温环境下使用时,可以选用支板,将螺纹孔B与固定块内部的螺纹孔A对齐并拧入螺杆,通过螺杆固定住支板位置,在背动包体时,支板直接接触背部,同时将包体撑起,使得包体与背部之间存在间距,便于空气流通,减少背部的出汗,通过拧动调节螺杆,可以调节支板的位置,避免背部某一位置长时间受压,使用灵活,调节方便,使用后可以将支板和螺杆拆除并收于包体内部,方便携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割涤纶混纺面料背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割涤纶混纺面料背包的包体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割涤纶混纺面料背包的包体材料结构示意图。图中:1、包体;101、背带;2、基体层;3、缓冲层;4、阻燃层;5、耐磨层;6、固定块;601、螺纹孔A;7、支板;701、螺纹孔B;8、螺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将结合图1~图3对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割涤纶混纺面料背包进行详细的说明。参考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割涤纶混纺面料背包,包括包体1,所述包体1包括基体层2,所述基体层2表面一侧粘接有缓冲层3,所述基体层2表面远离缓冲层3一侧交织有阻燃层4,所述阻燃层4表面远离基体层2一侧交织有耐磨层5,所述包体1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内部开设有螺纹孔A601,所述固定块6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支板7,所述支板7内部开设有与螺纹孔A601位置对应的螺纹孔B701,所述螺纹孔A601和螺纹孔B701之间配合连接有螺杆8。示例的,采用基体层2作为背包材质的主要构成部分,基体层2材质为涤纶混纺纤维,可以提高背包材质的整体强度,缓冲层3位于包体内部接触物品,材质为海绵,具有很好的缓冲和减振特性,阻燃层4材质为改性粘胶纤维,具有阻燃和隔热的特点,耐磨层5材质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具有极高的强度和比模量,可以起到很好的防割耐磨性,减少使用过程中的剐蹭和摩擦对包体1的影响,提高包体1的使用寿命,将螺纹孔B701与固定块6内部的螺纹孔A601对齐并拧入螺杆8,通过螺杆8固定住支板7位置,在背动包体1时,支板7直接接触背部,同时将包体1撑起,使得包体1与背部之间存在间距,便于空气流通,减少背部的出汗。参考图1所示,所述包体1表面一侧缝接有背带101且背带101为两个。示例的,通过在包体1表面缝接的背带101可以方便背动包体1进行移动。使用时,包体1材质由多层面料纤维复合而成,采用基体层2作为背包材质的主要构成部分,基体层2材质为涤纶混纺纤维,是采用涤纶为基体添加其他纤维混纺而成,涤纶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可以提高背包材质的整体强度,基体层2的表面粘接有缓冲层3,缓冲层3位于包体1内部接触物品,材质为海绵,具有很好的缓冲和减振特性,可以减少晃动时对内部物体的影响,阻燃层4材质为改性粘胶纤维,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对粘胶纤维进行加工,使无机高分子阻燃剂在粘胶纤维有机大分子中以纳米状态或以互穿网络状态存在,既保证了纤维优良的物理性能,又实现了低烟、无毒、无异味等特性,具有阻燃和隔热的特点,提高背包的使用安全性,耐磨层5材质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是分子量在100万~500万的聚乙烯所纺出的纤维,具有极高的强度和比模量,作为包体1的外表层,可以起到很好的防割耐磨性,减少使用过程中的剐蹭和摩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割涤纶混纺面料背包,包括包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1)包括基体层(2),所述基体层(2)表面一侧粘接有缓冲层(3),所述基体层(2)表面远离缓冲层(3)一侧交织有阻燃层(4),所述阻燃层(4)表面远离基体层(2)一侧交织有耐磨层(5),所述包体(1)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内部开设有螺纹孔A(601),所述固定块(6)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支板(7),所述支板(7)内部开设有与螺纹孔A(601)位置对应的螺纹孔B(701),所述螺纹孔A(601)和螺纹孔B(701)之间配合连接有螺杆(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割涤纶混纺面料背包,包括包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1)包括基体层(2),所述基体层(2)表面一侧粘接有缓冲层(3),所述基体层(2)表面远离缓冲层(3)一侧交织有阻燃层(4),所述阻燃层(4)表面远离基体层(2)一侧交织有耐磨层(5),所述包体(1)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内部开设有螺纹孔A(601),所述固定块(6)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支板(7),所述支板(7)内部开设有与螺纹孔A(601)位置对应的螺纹孔B(701),所述螺纹孔A(601)和螺纹孔B(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中
申请(专利权)人:平湖立派箱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