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传送记帐指令的通信系统具有中心及分散装置。对由用户个人在分散装置上输入的记帐指令进行其资格确认检验并再传送给中心装置用于处理。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该通信装置具有:至少实际形成网络的装置;一个独立的第二通信系统(2)的装置,它具有固定装置(21、22/1、22/2)及与它们编码通信的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23)。第二通信系统(2)的固定装置(21、22/1、22/2)可与第一通信系统(1)的中心装置(11)至少暂时的连接。用第二通信系统(2)的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23)输入的用户个人记帐指令可在第一通信系统的一个中心装置(11)中被预确认。预确认的编码记帐码至少暂时地被存储在第二通信系统(2)的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23)中;为了真实记帐,预确认的编码记帐码与第一及第二通信系统(1、2)无关地被传送到第一通信系统的一个分散装置(12/1至12/3)中。(*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用于传送记帐指令的通信系统。这种通信系统通过显然的在先使用而已公知。对此已有多种含币值的芯片卡,如电话卡、用户卡、信用卡等在流通中,通过将它们暂时地插入到离开中心记帐装置分设在现场的分散装置中用来对物品或服务付款。其缺点在于,这些含币值的芯片卡通常限于窄的应用目的,例如电话卡仅能在使用某一电话公司终端装置的情况下用于打电话,并要与各种便利装置的分散装置相联系地使用。此外,这种含币值的芯片卡的丢失伴随着钱币的损失。此外,出于责任原因这种芯片卡在款额上受到限制,这就进一步限制了其使用性。此外,以所谓“家庭银行事务”的概念公知了一种用于传送记帐指令的通信系统,其中该系统的用户使用个人计算机及调制解调器通过电话连接向一个中心记帐装置传送记帐指令。对此所需的技术装置在携带上受到限制。此外,这种方法缺乏现金支付的可能性。另外至少缺乏对未确认资格的存取的预防性保护措施。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因此在于,给出一种所述类型的通信系统,它能以防止未确认资格存取的最大可靠性实现便利的存取及易取得广泛的认可。根据本专利技术,该任务将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装置的第一种方案来解决。本专利技术第一方案的有利构型被描述在权利要求2至6中。本专利技术据此从一个本身公知的用于传送记帐指令的通信系统出发,该系统包括彼此间至少实际上形成网络的中心装置及分散装置,其中在分散装置上对可由用户个人输入的记帐指令进行资格确认检验并再传送到中心装置用于处理。本专利技术的核心在于设有一个独立的第二通信系统,它由固定位置的装置及与其编码通信的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组成。在此情况下第二通信系统的固定位置装置与用于传送记帐指令的通信系统的中心装置至少暂时地连接。用第二通信系统的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输入的用户个人记帐指令在用于传送记帐指令的通信系统的中心装置中被预确认。此外还有预确认的编码记帐码至少暂时地被存储在第二通信系统的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中,及为了真实记帐,预确认的编码记帐码与第一及第二通信系统无关地被传送到第一通信系统的一个分散装置中。一个由一用户启动的记帐指令将借助第二通信系统的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来输入。对此该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设有键盘并最好设有显示装置。该记帐指令在第二通信系统的内部用第二通信系统固有的编码传送到第二通信系统的固定位置装置,并再传送到用于传送记帐指令的通信系统的中心装置。用户进入第二通信系统的服务通过多级识别程序来防止未确认资格的存取。为此将在第二通信系统固定位置的装置侧询问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的终端装置码、存储在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内的可更换模块中的用户使用号码及用户个人识别号码。由于该多级的识别程序,在按规定使用的情况下将排除对第二通信系统未确认资格的访问。该第二通信系统最好是基于GSM标准的移动式通信系统。有利的是,在防止未确认资格存取的最大可能的可靠性的情况下实现了高的便利舒适度,因为公知的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具有如此小的体积,以致可能始终随身携带。可视为附带积极效果的是,使用一个单独的可随身携带的、业已广泛流行的用于口头及数据通信的装置可以进行附加的记帐业务。根据本专利技术,该任务也通过是有权利要求7装置的第二种方案来解决。本专利技术第二方案的有利构型被描述在权利要求8至12中。本专利技术据此从一个本身公知的用于传送记帐指令的通信系统出发,该系统包括彼此间至少实际上形成网络的中心装置及分散装置,其中在分散装置上对可由用户个人输入的记帐指令进行资格确认检验并再传送到中心装置用于处理。本专利技术的核心在于设有一个独立的第二通信系统,它由固定位置的装置及与其编码通信的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组成。在此情况下第二通信系统的固定位置装置与用于传送记帐指令的通信系统的中心装置至少暂时地连接。用第二通信系统的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输入的用户个人记帐指令可在用于传送记帐指令的通信系统的分散装置中启动其资格确认。在该情况下用户资格确认是当它访问第二通信系统期间进行的。用户进入第二通信系统的服务通过多级识别程序来防止未确认资格的存取。为此将在第二通信系统固定位置的装置侧询问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的终端装置码、存储在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内的可更换模块中的用户使用号码及用户个人识别号码。由于该多极识别程序,在按规定使用的情况下将排除对第二通信系统未确认资格的访问。该第二通信系统最好是基于GSM标准的移动式通信系统。有利的是可取消另外的资格确认。此外还有被启动及确认的记帐指令作为记帐码从第一通信系统的分散装置出发经过第二通信系统的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可传送到第二通信系统的固定位置装置。为了真实记帐,记帐码从第二通信系统的固定位置装置传送到第一通信系统的中心装置。在此情况下有利的是,可以不将第一通信系统的中心装置及分散装置连接成网络。一个由一用户启动的记帐指令将借助第二通信系统的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来输入。对此该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设有键盘并最好设有显示装置。该记帐指令在用于传送记帐指令的通信系统的分散装置内被转换成记帐码,该记帐码通过第二通信系统的各装置被编码传送。记帐码可在一固定位置的装置中被累计并可与第二通信系统业务要求的用户个人结算一起对用户进行结算。在此情况下可视为优点的是,用户周期地还获得一个单独的总体结算,用于不但对第二通信系统的业务要求而且对用于传送记帐指令的通信系统的分散装置输入或输出的物品及服务收款进行了解及检验。此外有利的是,在防止未确认资格存取的最大可能的可靠性的情况下实现了高的便利舒适度,因为公知的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具有如此小的体积,以致可始终随身携带。可视为附带积极效果的是,使用一个单独的可随身携带的,业已广泛流行的用于口头及数据通信的装置可以进行附加的记帐业务。以下将借助在附图说明图1及2中所示的各个实施例对于两种变型并考虑其有利构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中表示具有一个中心装置11及三个分散装置12/1至13/3的用于传送记帐指令的通信系统1,它们彼此这样地连接成网络,即每个分散装置12/1至12/3均与中心装置11相连接。这种连接可持续地或根据要求暂时地构成。此外表示出第二个通信系统2,它具有固定位置的装置21、22/1及22/2和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23,该系统作为移动式通信系统实施。其中固定位置装置21、22/1及22/2彼此永久性连接。在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23及固定位置装置21/1及22/2中的一个之间将根据需要按规定形成连接,该连接是一种使用编码数据传送的无线电连接。通信系统2的固定位置装置21与传送记帐指令的通信系统1的中心装置形成连接。这个连接可永久地或根据要求暂时地构成。用户个人的记帐指令在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23的键盘上输入并通过移动通信系统2的固定位置装置22/1及21传送给用于传送记帐指令的通信系统1的中心装置11。在用户当前访问用于传送记帐指令的通信系统1的前提下,接收的记帐指令被中心装置11预确认并作为预确认记帐码通过移动式通信系统的固定位置装置21及22/1传送给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23并至少暂时地中间存储在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中。因为用户资格确认已在访问移动式通信系统2时被多级地验证,故相对用于传送记帐指令的通信系统1的中心装置11对用户的附加确认可有利地被免除。另外可视为优点的是,由用户识别的存取及识别码的数目减少了,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传送记帐指令的通信系统,它包括中心装置及分散装置,其中可对在分散装置上由用户个人输入的记帐指令进行其资格确认的检验并继续传送到中心装置用于处理,其特征在于: -设有彼此间至少实际形成网络的装置, -设有一个独立的第二通信系统(2)的装置,它具有固定位置的装置(21、22/1、22/2)及与它们编码通信的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23), -第二通信系统(2)的固定位置装置(21、22/1、22/2)与第一通信系统(1)的中心装置(11)至少暂时地连接, -用第二通信系统(2)的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23)输入的用户个人记帐指令在第一通信系统(1)的中心装置(11)中被预确认, -预确认的、编码的记帐码至少暂时地被存储在第二通信系统(2)的便携式通信终端装置(23)中, -为了真实记帐,预确认的编码记帐码可与第一及第二通信系统(1、2)无关地被传送到第一通信系统(1)的一个分散装置(12/1至12/3)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皮特米哈西,
申请(专利权)人:沃达弗纳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