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气相过滤材料过滤效果的装置和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1311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气相过滤材料过滤效果的装置和使用方法,其中,该装置包括上游混合舱、下游对比舱和过滤材料载具,过滤材料载具设置在上游混合舱和下游对比舱之间,过滤材料载具分别和上游混合舱、下游对比舱密封连接,过滤材料载具用于装载纸膜材料和颗粒类材料。能在同一装置上快速验证滤材对颗粒物、气态污染物等的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气相过滤材料过滤效果的装置和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气相过滤材料过滤效果的装置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空气净化领域中,颗粒物过滤材料和纸膜材料无法使用同一个测试装置进行进行快速测试,往往需要很多工装来进行更换,增加了工装数量且多次更换载具无法保证气密性。同时现有的装置结构复杂,检测方法步骤繁多,无法让非专业人士快速验证滤材、过滤技术及辅助过滤技术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测试气相过滤材料过滤效果的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检测气相过滤材料过滤效果的装置,包括上游混合舱、下游对比舱和过滤材料载具,所述过滤材料载具设置在上游混合舱和下游对比舱之间,所述过滤材料载具分别和上游混合舱、下游对比舱密封连接,所述过滤材料载具用于装载纸膜材料和颗粒类材料。进一步地,所述上游混合舱包括第一舱体,所述第一舱体上设有进物口、第一采样口、气阀以及混合风扇;所述下游对比舱包括第二舱体,所述第二舱体上设有风动力装置、排气口以及第二采样口。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的体积相同,均为V。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采样口、第二采样口和进物口的端口能够与软管连接,所述第一采样口和第二采样口通过软管与所需检测的检测仪器、工装或设备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材料载具包括相配合的公框体和母框体,所述母框体内设置有填料层,所述公框体的上端设有风速传感器探头,所述公框体和母框体的咬合面上设有用于固定纸膜材料的咬合结构,所述公框体和母框体的外壁上设有配合的锁扣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母框体与下游对比舱密封连接,所述公框体与上游混合舱密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填料层包括蜂窝结构层和固定网,所述固定网连接在所述蜂窝结构层的下端,所述蜂窝结构层的孔径形状为矩形、三角形、五边形、六边形或多边形。进一步地,还包括杂物舱,所述杂物舱设置在上游混合舱和下游对比舱的下端,所述杂物舱用于放置控制板、传感器线路、主控板和电源装置。一种使用方法,包括:步骤S1,将整个装置竖起,下游对比舱平放在平台上,打开过滤材料载具,将待测过滤材料A加载在载具上,关闭锁扣结构,保持整个装置竖直摆放,从上到下依次是上游混合舱、过滤材料载具、下游对比舱;步骤S2,开启风动力装置,开启气阀,使上游混合舱中得气压与下游对比舱中的气压一致,之后关闭风动力装置,待风动力装置完全关闭后,关闭气阀;步骤S3,注入体积量为P的气相污染物,开启混合风扇,在上游混合舱中混合气相污染物后关闭混合风扇,静置一段时间,在第一采样口采样,记录此时样品的浓度C1;步骤S4,再开启气阀,打开风动力装置,记录风速v,T秒之后同时关闭风动力装置和气阀;步骤S5,在第二采样口采样,记录此时样品的浓度C2;步骤S6,计算一次性过滤效率η=1-(C1-C2)/C1。进一步地,将过滤材料A换成过滤材料B,重复步骤S1到S6,比较两个η值的大小,直接判断过滤材料A、B的净化效果的高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快速测试气相过滤材料过滤效果的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能在同一装置上快速验证滤材对颗粒物、气态污染物等的过滤效果。2、对被测过滤材料的兼容性大,可调整为同一过滤速度,方便进行对同种类同浓度污染物的横向对比;可同时在同一过滤面速度下,得到过滤效果的定量测试数据和风阻的定性测试数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过滤材料载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的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而且,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参考说明书附图,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测气相过滤材料过滤效果的装置,包括上游混合舱10、下游对比舱20和过滤材料载具30,过滤材料载具设置在上游混合舱和下游对比舱之间,过滤材料载具分别和上游混合舱、下游对比舱密封连接,其中过滤材料载具用于装载纸膜材料和颗粒类材料;在上游混合舱和下游对比舱的下端还设置有杂物舱40,杂物舱可以用来放置控制板、传感器线路、主控板和电源装置等。具体地,上游混合舱包括第一舱体11,第一舱体上设有进物口12、第一采样口13、气阀14以及混合风扇(图中未展示);下游对比舱包括第二舱体21,第二舱体上设有风动力装置22、排气口23以及第二采样口24。其中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的体积相同,且体积均大于1L,以保证充足的过滤量。进一步地,上游混合舱和下游对比舱上连接的采样口和进物口通常可以连接软管,方便气溶胶进出。采样口软管另一端通常连接TSI颗粒物测试仪、颗粒物传感器、化学测试所用药剂或存放样品容器、化学污染物传感器等所需测试检测仪器、工装或者设备。进一步地,过滤材料载具是测试工装用的纸膜材料和填料一体的载具,该载具包括相配合的公框体31和母框体32,母框体内设置有填料层33,公框体和母框体的咬合面上设有用于固定纸膜材料的咬合结构34,公框体和母框体的外壁上设有配合的锁扣结构35。公框体的上端设有风速传感器探头36,风速传感器探头一般布置不少于2个,通常在公框体的四周各设一个,布置位置位于公框体纸膜材料的前面,探头到公框体内壁的距离大于10mm。其中,公、母框体的形状可以是矩形、圆形、不规则形等,公、母框体的内壁厚度大于7mm。具体地,公、母框体的咬合面通常是平的,也可以是同弧度弧形的。在公、母框体的咬合面上放置整体覆盖且略大于公、母框体内壁厚度的软垫37,通过软垫来使公、母框体的咬合更加紧固,其中软垫厚度0.5-3mm。该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气相过滤材料过滤效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游混合舱、下游对比舱和过滤材料载具,所述过滤材料载具设置在上游混合舱和下游对比舱之间,所述过滤材料载具分别和上游混合舱、下游对比舱密封连接,所述过滤材料载具用于装载纸膜材料和颗粒类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气相过滤材料过滤效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游混合舱、下游对比舱和过滤材料载具,所述过滤材料载具设置在上游混合舱和下游对比舱之间,所述过滤材料载具分别和上游混合舱、下游对比舱密封连接,所述过滤材料载具用于装载纸膜材料和颗粒类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气相过滤材料过滤效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混合舱包括第一舱体,所述第一舱体上设有进物口、第一采样口、气阀以及混合风扇;所述下游对比舱包括第二舱体,所述第二舱体上设有风动力装置、排气口以及第二采样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测气相过滤材料过滤效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的体积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测气相过滤材料过滤效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采样口、第二采样口和进物口的端口能够与软管连接,所述第一采样口和第二采样口通过软管与所需检测的检测仪器、工装或设备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气相过滤材料过滤效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材料载具包括相配合的公框体和母框体,所述母框体内设置有填料层,所述公框体的上端设有风速传感器探头,所述公框体和母框体的咬合面上设有用于固定纸膜材料的咬合结构,所述公框体和母框体的外壁上设有配合的锁扣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检测气相过滤材料过滤效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框体与下游对比舱密封连接,所述公框体与上游混合舱密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原宋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威霖住宅设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