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风系统用热交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61244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风系统用热交换系统,属于新风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新风系统用热交换系统,包括:管道,包括一字排开、首尾端依次卡合的若干段热交换管道,且每段热交换管道包括用以始终通冷风的外管,位于所述外管内、且用以始终通暖风的内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外管内壁与所述内管之间的固定组件;风向变动组件;连通设置在所述管道与新风机之间;以及端头连接组件,位于所述风向变动组件与所述管道之间、且用以连通所述管道与所述风向变动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其独特的热交换系统,满足新风系统的热交换的功能,提高了新风系统内的热交换的效率,有效地解决了现有室内温差变化大的问题;同时减少对建筑的墙体或者梁体的损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个建筑的美观性;同样通过其独特的风向变动组件解决了管道内的冷凝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风系统用热交换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风
,尤其涉及一种新风系统用热交换系统。
技术介绍
近20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环境健康的认识和要求也日益提高,由此,新风系统也是现在建筑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尤其是一些超高层的建筑,在无法进行自然通风的前提下,一般均是在超高层建筑中专门设置有适用于整个超高层建筑的新风系统。但是该新风系统的一般采用送风与排风相结合的方式来满足建筑内的空气流通,而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的新风系统的外机是设置在室内空间外的,由该外机同一分配到每家住户中,而在室内外温度变化较大的季节内,如果仅采用原有的送排风的方式,会使得原有的室内温度的调节出现较大的变化,此外,就是现有结构十分容易导致管道内外壁或者内壁积水,进而影响到整个风管壁中的使用寿命。此外,就是在进行建筑制作时,需要预留相关的新风系统的处理室,并且要对大量的风管进行管道的额预埋,这样不仅会使得整个管道的建设成本增加,另外,如果预埋位置不正确,会导致整个分管排布出错,进而需要进行调整,而在调整过程中,容易找车建筑墙体会这梁体的损坏,甚至于承重墙,或者说是承重梁的损坏,进而导致整个建筑物具有一定危险性,另外,管道排布也会影响到整个建筑的美观性。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是本专利技术面临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风系统用热交换系统,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新风系统用热交换系统,包括:管道,包括一字排开、首尾端依次卡合的若干段热交换管道,且每一段热交换管道包括用以始终通冷风的外管,位于所述外管内、且用以始终通暖风的内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外管内壁与所述内管之间的固定组件;风向变动组件,连通设置在所述管道与新风机之间,用以调整所述外管中的风向和所述内管中的风向;以及端头连接组件,位于所述风向变动组件与所述管道之间、且用以连通所述管道与所述风向变动组件;其中,所述内管两端端分别与所述外管相对应的端部共面。进一步的,所述管道还包括设置在相邻两内管之间的内管连接件,以及设置在相邻两外管之间的外管连接件,用以进一步的加强相邻两管道的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内管包括呈螺旋状的螺旋管,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螺旋管两端部的两连接管。本专利技术具体的特点还有,所述端头连接组件:固定板,板面上分别开设贯穿其两侧面的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板面一侧设有第一固定套筒和第二固定套筒,其中第一连通孔与第二连通孔均位于第二固定套筒内,第一固定套筒与第二连通孔相连通;两连通管,一端部分别与所述固定板板面另一侧相连,其中一个所述连通管与第一连通孔相连通,另一个所述连通管与第二连通孔相连通。本专利技术具体的特点还有,所述风向变动组件包括:箱体,相对的两侧面上均开设有两连接孔,一侧面上设有连接孔A、连接孔B,另一侧面上开设有连接孔C、连接孔D;其中,所述连接孔A与所述外管相连通、连接孔B与所述内管相连通,所述连接孔C与所述新风机的输入端相连通、连接孔D与所述新风机的输出端相连通;以及变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用以同时连通连接孔A与连接孔C之间、连接孔B与连接孔D之间,或同时连通连接孔A与连接孔D之间、连接孔B与连接孔C之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孔位于箱体内的端部设置有可拆卸式连通座,所述变动组件包括两连接软管。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孔A的轴线与所述连接孔B的轴线水平且共面设置,所述连接孔A的轴线与所述连接孔C的轴线共线,所述连接孔B的轴线与所述连接孔D的轴线共线,所述变动组件包括:旋转轴,轴线垂直于所述连接孔的轴线且与所述连接孔A的轴线共面,两端与所述箱体转动配合,沿径向开设分别与所述连接孔A、所述连接孔B相对应的两夹持孔,且两夹持孔的轴线相互平行;两直通管,分别贯穿两个所述夹持孔,且与相对应的夹持孔固定连接;两交换管,相互间错绕接固定在所述旋转轴上,当其中一个所述交换管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孔A相配合、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孔D相配合时,另一个所述交换管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孔B相配合、另与所述连接孔C相配合,且此时,直通管的轴线与所述连接孔A的轴线交叉;以及驱动组件,用以驱动旋转轴转动。进一步的,所述变动组件包括:旋转齿轮,转轴与所述旋转轴同轴;伸缩式气缸,固定在所述箱体的底壁上,伸缩方向沿竖直方向;套筒,顶端封堵,套设在所述伸缩式气缸的伸缩端,且侧面设有与所述旋转齿轮相啮合、呈环形的齿牙部。进一步的,所述管道的另一端处设有与所述内管相配合的电加热器。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13设置为缓冲套筒,所述缓冲套筒采用海绵制作而成。本专利技术通过其独特的热交换系统,满足新风系统的热交换的功能,提高了新风系统内的热交换的效率,有效地解决了现有室内温差变化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内外管布置的方式来进行室内空气的送排风,使得由原来的两根管道变为同一根管道,进而使得通风管道进行送排风的时候,增加其热交换的距离,提高整个热交换系统的热交换的效率,同时减少了对于外设管道的套管等结构的铺设,进而减少对建筑的墙体或者梁体的损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个建筑的美观性;本专利技术通过其独特的风向变动组件,实现了管内风向变动,使得内管内始终通暖风,外管内始终通热风,减少了暖风的热量损耗,增加了热量交换的热量总量,进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个热交换的效率,同样解决了管道内的冷凝水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管道与端头连接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管道与端头连接组件结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端头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风向变动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变动组件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管道;11、外管;12;内管;121、螺旋管;122、连接管;13、固定组件;2、风向变动组件;21、箱体;211,连接孔A;212、连接孔B;213、连接孔C;214、连接孔D;22、变动组件;221、旋转轴;222、直通管;223、交换管;224、旋转齿轮;225;驱动组件;225-1、伸缩式气缸、225-2、套筒;3、端头连接组件;31、固定板;311、第一固定套筒;312、第二固定套筒;313、第一连通孔;314、第二连通孔;32、连通管;。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参见图1至图6,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新风系统用热交换系统,包括:管道1,包括一字排开、首尾端依次卡合的若干段热交换管道,且每一段热交换管道包括用以始终通冷风的外11,位于所述外管内、且用以始终通暖风的内管12,以及设置在所述外管11内壁与所述内管之间的固定组件13;风向变动组件2,连通设置在所述管道与新风机之间,用以调整所述外管中的风向和所述内管中的风向;以及端头连接组件3,位于所述风向变动组件与所述管道之间、且用以连通所述管道与所述风向变动组件;其中,所述内管两端端分别与所述外管相对应的端部共面。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风系统用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管道(1),包括一字排开、首尾端依次卡合的若干段热交换管道,且每一段热交换管道包括用以始终通冷风的外管(11),位于所述外管内、且用以始终通暖风的内管(12),以及设置在所述外管(11)内壁与所述内管之间的固定组件(13);/n风向变动组件(2),连通设置在所述管道与新风机之间,用以调整所述外管中的风向和所述内管中的风向;/n以及端头连接组件(3),位于所述风向变动组件与所述管道之间、且用以连通所述管道与所述风向变动组件;/n其中,所述内管两端端分别与所述外管相对应的端部共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系统用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道(1),包括一字排开、首尾端依次卡合的若干段热交换管道,且每一段热交换管道包括用以始终通冷风的外管(11),位于所述外管内、且用以始终通暖风的内管(12),以及设置在所述外管(11)内壁与所述内管之间的固定组件(13);
风向变动组件(2),连通设置在所述管道与新风机之间,用以调整所述外管中的风向和所述内管中的风向;
以及端头连接组件(3),位于所述风向变动组件与所述管道之间、且用以连通所述管道与所述风向变动组件;
其中,所述内管两端端分别与所述外管相对应的端部共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系统用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还包括设置在相邻两内管之间的内管连接件,以及设置在相邻两外管之间的外管连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风系统用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包括呈螺旋状的螺旋管(121),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螺旋管两端部的两连接管(122)。


4.根据权利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风系统用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连接组件包括:
固定板(31),板面上分别开设贯穿其两侧面的第一连通孔(313)和第二连通孔(314),板面一侧设有第一固定套筒(311)和第二固定套筒(312),其中第一连通孔(313)与第二连通孔(314)均位于第二固定套筒(312)内,第一固定套筒与第二连通孔(314)相连通;
两连通管(32),一端部分别与所述固定板板面另一侧相连,其中一个所述连通管与第一连通孔相连通,另一个所述连通管与第二连通孔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风系统用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向变动组件包括:
箱体(21),相对的两侧面上均开设有两连接孔,一侧面上设有连接孔A(211)、连接孔B(212),另一侧面上开设有连接孔C(213)、连接孔D(214);其中,所述连接孔A与所述外管相连通、连接孔B与所述内管相连通,所述连接孔C与所述新风机的输入端相连通、连接孔D与所述新风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王良超马利振李宗棣刘尚斌邓波曲晓宁张青臣白淑鑫任中杰王亚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