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茶籽油的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0941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用油生产领域,具体是一种油茶籽油的制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中心杆,所述中心杆的另一端连接有一号固定杆,所述一号固定杆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二号固定圈,所述二号固定圈上安装有伸缩泵,中心杆的中心处还设置有二号固定杆,所述二号固定杆的左右两端也分别连接有一号固定圈,所述一号固定圈上均固定安装有收集筒,所述伸缩泵的输出端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部连接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的下侧设置有多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多个挤压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在提高产品油收集效率的同时也能对残渣内残余的油脂进行收集,避免了生产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茶籽油的制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油生产领域,具体是一种油茶籽油的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油茶籽油营养价值较高,不仅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还含有丰富的功能性营养成分,如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植物甾醇、VD、VK、VE、类胡萝卜素、茶多酚、山茶甙、角鲨烯等。油茶籽油素有“月子油”的雅号,孕产妇母体应该着重补充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孕妇在孕期食用茶籽油,不仅可以增加母乳,而且对胎儿的正常发育十分有益。现有的油茶籽油生产装置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加工收集效率低下,且无法对生产残渣内的残余油进行有效收集。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油茶籽油的制备装置,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茶籽油的制备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茶籽油的制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中心杆,所述中心杆的另一端连接有一号固定杆,所述一号固定杆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二号固定圈,所述二号固定圈上安装有伸缩泵,中心杆的中心处还设置有二号固定杆,所述二号固定杆的左右两端也分别连接有一号固定圈,所述一号固定圈上均固定安装有收集筒,所述伸缩泵的输出端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部连接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的下侧设置有多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多个挤压机构。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集筒的上半部分为圆环形,收集筒的下半部分为半径从上至下依次减小的圆柱形,且收集筒的上半部分内壁开设有收集竖槽,所述收集筒的下半部分内壁开设有螺纹漏槽,所述纹漏槽的出口处连接有过滤片,收集筒的底部设置有漏油口且漏油口通过油管与收集罐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挤压机构包括有中心柱,所述中心柱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多个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端连接有螺帽,所述螺帽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卡环,所述卡环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挤压片且多个挤压片聚拢在一起构成圆筒形结构,卡环与安装杆之间还设置有扭力弹簧。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集筒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加工盘,所述加工盘上侧开设有多个压榨孔,,压榨孔的底部内壁设置有多个用于将油漏出的漏料孔,所述加工盘的下侧设置有多个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内壁设置有螺纹槽和能够与螺纹槽配合螺纹连接的收集管,所述收集管的外侧套接有传动齿轮,收集管内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连接管。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榨孔与设置在安装盘下侧的挤压机构上下一一相对,压榨孔为半径从上至下依次增大的圆台形。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管内塞有能够对油起到导流作用的导油介质,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渗透管,所述渗透管的出油端连接有收集罐,且渗透管内也填充有导油介质,所述收集罐固定在底座的上侧。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工盘的下侧还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齿轮且主动齿轮能够与传动齿轮配合啮合连接,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还设置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外侧嵌有多个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通过气管连接有吹风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一,通过设置伸缩泵带动伸缩杆和安装盘向下运动,多个挤压片聚拢在一起构成从上至下半径依次减小的圆台形结构,挤压片构成的结构在进入压榨孔内时与压榨孔的形状相契合,随着安装盘带着挤压片不断向下移动,挤压片就会挤压放置在压榨孔内的物料,以此产生产品油,此时挤压片被挤压并向着中间位置靠拢,以此对扭力弹簧、卡环和连接杆产生挤压力,当通过伸缩泵带动安装盘和挤压片向上脱离时,通过扭力弹簧的回复力带动挤压片、连接杆和卡环复位,以此完成挤压片与压榨孔的脱离,方便后续对装置的加料和清理;其二,通过设置转动电机带动主动齿轮带动传动齿轮旋转,传动齿轮旋转带动收集管从安装筒内旋出,与此同时安装筒的输出端带动转动环和设置在转动环上气泵和吹风头转动,气泵对吹风头产生气体,随着吹风头的转动,可以利用气体将刚从安装筒上旋出的收集管上的压榨残渣吹进收集筒内,残渣进入到收集竖槽和螺纹漏槽内,随着残渣在螺纹漏槽内的螺旋下落,在下落地过程中受到吹风头内产生气体影响,油脂与残渣因为密度和质量不同,受到风力影响时的下落速度也会不同,以此增大油脂与残渣的分离速度,增大了收集效率,并避免了残渣内油脂的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挤压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安装筒与收集管连接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收集筒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压榨孔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中心杆、3一号固定圈、4二号固定圈、5安装盘、6伸缩泵、7加工盘、8收集筒、9收集罐、10收集竖槽、11螺纹漏槽、12渗透管、13收集管、14传动齿轮、15吹风头、16气泵、17转动环、18挤压片、19安装杆、20扭力弹簧、21转动轴、22卡环、23过滤片、24转动电机、25安装筒、26压榨孔、27漏料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实施例1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油茶籽油的制备装置,主要包括有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中心杆2,所述中心杆2的另一端连接有一号固定杆,所述一号固定杆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二号固定圈4,所述二号固定圈4上安装有伸缩泵6,中心杆2的中心处还设置有二号固定杆,所述二号固定杆的左右两端也分别连接有一号固定圈3,所述一号固定圈3上均固定安装有收集筒8。所述收集筒8的上半部分为圆环形,收集筒8的下半部分为半径从上至下依次减小的圆柱形,且收集筒8的上半部分内壁开设有收集竖槽10,所述收集筒8的下半部分内壁开设有螺纹漏槽11,所述纹漏槽11的出口处连接有过滤片23,收集筒8的底部设置有漏油口且漏油口通过油管与收集罐9相连接。所述伸缩泵6的输出端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部连接有安装盘5,所述安装盘5的下侧设置有多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多个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有中心柱,所述中心柱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多个安装杆19,所述安装杆19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1,所述转动轴21的外端连接有螺帽,所述螺帽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卡环22,所述卡环22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挤压片18且多个挤压片18聚拢在一起构成圆筒形结构,卡环22与安装杆19之间还设置有扭力弹簧20。实施例2在实施例1记载的油茶籽油的制备装置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收集筒8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加工盘7,所述加工盘7上侧开设有多个压榨孔26,所述压榨孔26与设置在安装盘5下侧的挤压机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茶籽油的制备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n所述底座(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中心杆(2),所述中心杆(2)的另一端连接有一号固定杆,所述一号固定杆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二号固定圈(4),所述二号固定圈(4)上安装有伸缩泵(6),中心杆(2)的中心处还设置有二号固定杆,所述二号固定杆的左右两端也分别连接有一号固定圈(3),所述一号固定圈(3)上均固定安装有收集筒(8);/n所述伸缩泵(6)的输出端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部连接有安装盘(5),所述安装盘(5)的下侧设置有多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多个挤压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茶籽油的制备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中心杆(2),所述中心杆(2)的另一端连接有一号固定杆,所述一号固定杆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二号固定圈(4),所述二号固定圈(4)上安装有伸缩泵(6),中心杆(2)的中心处还设置有二号固定杆,所述二号固定杆的左右两端也分别连接有一号固定圈(3),所述一号固定圈(3)上均固定安装有收集筒(8);
所述伸缩泵(6)的输出端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部连接有安装盘(5),所述安装盘(5)的下侧设置有多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多个挤压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籽油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筒(8)的上半部分为圆环形,收集筒(8)的下半部分为半径从上至下依次减小的圆柱形,且收集筒(8)的上半部分内壁开设有收集竖槽(10),所述收集筒(8)的下半部分内壁开设有螺纹漏槽(11),所述纹漏槽(11)的出口处连接有过滤片(23),收集筒(8)的底部设置有漏油口且漏油口通过油管与收集罐(9)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籽油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构包括有中心柱,所述中心柱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多个安装杆(19),所述安装杆(19)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1),所述转动轴(21)的外端连接有螺帽,所述螺帽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卡环(22),所述卡环(22)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挤压片(18)且多个挤压片(18)聚拢在一起构成圆筒形结构,卡环(22)与安装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心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杰心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