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包月清专利>正文

飞行器反束互支四独立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0751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反束互支四独立底盘方案,提供了可当做飞行器无扭矩四触点底盘的便于移动和强于稳定的两种实例;反束互支四独立底盘的特征在于:由框架部件、支撑部件、限定部件、触地部件等四类部件组成,支撑部件支腿与限定部件反束臂之间通过拉杆互动连接,反束臂沿束芯轴扭转以拉紧或推松的方式增加一对斜对角支腿的支撑高度同时降低另一对斜对角支腿的支撑高度来适应地面,打破传统四触点设备的不能改变四腿支撑高度而依赖平地的缺点,支撑部件之间不会产生力矩不会扭矩框架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四触点底座兼顾平地与凹凸地面上的稳当放置,可当做旋翼飞行器或垂直飞行器底座,也能胜任充当其他设备的底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飞行器反束互支四独立底盘
本专利技术隶属于四轮底盘以及四触点底座的无扭矩力支撑
,针对飞行器起降架机械结构底盘。
技术介绍
自古三腿椅子结构简单又不挑剔地面但始终无法取代四腿椅子,因为平地上放置时稳定支撑的程度上腿身一体的三触点弱于紧贴地面的腿身一体四触点,可是身腿固定成一体的四触点也有无法兼顾不平地面上放置的缺点,原因是地面的四处落差让四触点设备的双双支点之间产生一股力矩,四腿支撑不均匀,扭矩自身争夺重心,无法稳当放置;由于上述原因,当前飞行器很少采用四轮底盘以及四触点底座,因为缺少兼顾平地与凹凸不平地面的稳定支撑同时自身不产生扭矩力的四触点支撑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能够兼顾平地与不平地面上起降的增强飞行器自由应用程度的无扭矩力四触点支撑方案——“反束互支四独立底盘”,其特征在于:由框架部件、支撑部件、限定部件、触地部件等四类部件组成,框架部件设立若干接口安装支撑部件和限定部件,支撑部件下端安装触地部件,支撑部件支腿与限定部件反束臂之间通过拉杆互动连接,把四股支撑力限定成双路相扯力矩并同步反向约束联动,反束臂沿束芯轴扭转以拉紧或推松的方式增加一对斜对角支腿的支撑高度同时降低另一对斜对角支腿的支撑高度的方式来适应地面,打破传统四触点设备的不能改变四腿支撑高度而依赖平地的缺点,支撑部件之间不会产生力矩不会扭矩框架部件;支撑部件联动方式是对角两个支撑部件的高度齐步增减,相邻两个触地部件一浮一沉反向同步,即是正比增减对角支撑高度反比增减相邻双角支撑高度的四支点反束互支支撑方式,让方形框架某一边两个相邻支腿的平均高度来分担支撑框架这一边的中心点,以四个触地部件的双双平均高度作为框架的基础倾斜值;实例一:触地部件设为轮胎便于移动的实例为双束互支四轮底盘(请见图1),双反束臂相交的铰动处安装束中弹簧,弹性缓冲每个支腿的向上浮动行程,束中弹簧的长短变化让四部支腿的支撑高度同时增减,伸张则升高底盘高度,萎缩变短则降低底盘高度;限定部件主动平衡盘以人工或电子控制束芯轴的前后左右位置,主动调整框架的倾斜值近水平;实例二:为了加强不平地面上的稳固性把支撑部件和触地部件设为双节支腿加牵杆配三趾座,实例为单束互支四腿底座(请见图7),限定部件相比实例一取消了束中弹簧和主动平衡盘,把单个反束臂直接固定在框架中心处,双节支腿加牵杆的支撑部件特点是在触地部件浮动时牵杆(10)分配双支腿的关节角度,保持触地部件的垂直性画弧,触地部件三趾座的贴地附着力比轮胎强;两种实例相辅相成,支撑部件换着搭配两种触地部件以及限定部件都可以无扭矩的形式兼顾平地与凹凸地面上的放置,支撑部件双节支腿加触地部件三趾座的不平地面上的稳定性能强,但限定部件双束互支的功能多样化,因此优选实例一双束互支四轮底盘当作本专利技术方案的实施实例来讲解;专利技术优点:改善强化四触点底座,兼顾平地与凹凸地面上的稳定放置,凹凸地面上不会发生扭曲自身以及触地端离地等现象,总合优异性能可当做旋翼飞行器或垂直飞行器底座(请见图8、图9、图10),也能胜任充当其他设备的底盘的。附图说明图1是实例一“双束互支四轮底盘”整体示意图;图2是实例一“双束互支四轮底盘”的分解示意图,可把图案当一张图来阅读;图3是实例一“双束互支四轮底盘”的框架部件示意图;图4是实例一“双束互支四轮底盘”的限定部件主动平衡盘和束芯轴示意图;图5是实例一“双束互支四轮底盘”的支撑部件和触地部件示意图;图6是实例一“双束互支四轮底盘”的限定部件双反束臂和束中弹簧示意图;图7是实例二“单束互支四腿底座”的分解示意图;图8是实例一“双束互支四轮底盘”的装配到一种飞行器的示意图;图9是实例二“单束互支四腿底座”的装配到一种飞行器的示意图;图10是实例二“单束互支四腿底座”的装配到另一种飞行器的示意图;如图所示:1:框架,2:束芯轴,3:主动平衡盘,4:支腿,5:拉杆,6:轮胎,7:反束臂,8:束中弹簧,9:三趾座,10:牵杆;其中1属于框架部件;2、3、5、7、10属于限定部件;4、8属于支撑部件;6、9属于触地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双束互支四轮底盘(请见图1),其特征在于:由框架部件、限定部件、支撑部件、触地部件等四类部件组成;方形的框架(1)设立若干接口(请见图3)安装支撑部件四部支腿(4);限定部件双反束臂(7)被束芯轴(2)栓串固定于框架(1)中心处的主动平衡盘(3)下(请见图2);四部支腿(4)设立垂直小支臂连接拉杆(5),把垂直方向的支撑力变成水平方向的拉扯力通过拉杆(5)连接到反束臂(7)两端(请见图4、图5);把四股拉杆(5)的拉力约束成双路同步反向联动的力矩,在双反束臂(7)相交的铰动处安装一部束中弹簧(8),用束中弹簧(8)的挺力来牵住左右两侧的一对拉杆(5),优选设定双反束臂(7)的各力臂长度一致(请见图6);放置底盘时,某一轮胎(6)先触地后拉动相邻两轮胎(6)尽快相继触地,双反束臂(7)连同束中弹簧(8)一起围绕束芯轴(2)同方向扭转,以拉紧或推松的方式增加一对斜对角支腿(4)的支撑高度同时降低另一对斜对角支腿(4)的支撑高度的方式来适应地面的落差,部件之间不会产生落差支撑的扭矩力,让全部触地部件轮胎(6)贴合地面,所有支腿(4)和轮胎(6)立地挺起,但框架(1)仍然持续下降,拉杆(5)牵动双反束臂(7)反方向围绕束芯轴(2)扭转闭合而挤压束中弹簧(8),让束中弹簧(8)挺住框架(1)重量;放置完成后,方形框架(1)某一边两个支腿(4)与其触地部件两轮胎(6)平分支撑这一边中心点重量同时以这两个支撑高度的平均高度来定义这一边中心点的高度,框架(1)四边的四个中心点的高度既是底盘的基础倾斜值,四个中心点的平均高度既是底盘的基础高度值;基础倾斜值上主动平衡盘(3)以人工或电子控制电动丝杆来微调束芯轴的前后左右方向的固定位置后得到底盘的最终倾斜值;如果把束中弹簧(8)换成可伸缩的气压弹簧,变长则双反束臂(7)张开牵动四个拉杆(5)让四部支腿(4)同时挺起致使底盘比基础高度升高,缩短则底盘高度降低;主动平衡盘(3)以束芯轴(2)的位移来调整底盘的倾斜值但不影响底盘高度值,束中弹簧(8)的长度变化会影响底盘的基础高度值但不影响底盘倾斜值。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以专利技术者独自观点来描述,如果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反束互支四独立底盘,其特征在于:/n由框架部件、支撑部件、限定部件、触地部件等四类部件组成,支撑部件支腿(4)与限定部件反束臂之间通过拉杆(5)互动连接,反束臂(7)沿束芯轴(2)扭转以拉紧或推松的方式增加一对斜对角支腿(4)的支撑高度同时降低另一对斜对角支腿(4)的支撑高度来适应地面,正比增减对角支撑高度反比增减相邻双角支撑高度的四支点反束互支支撑方式,让方形框架(1)某一边两个相邻支腿(4)的平均高度来分担支撑框架(1)这一边的中心点,以四个触地部件的双双平均高度作为框架的基础倾斜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反束互支四独立底盘,其特征在于:
由框架部件、支撑部件、限定部件、触地部件等四类部件组成,支撑部件支腿(4)与限定部件反束臂之间通过拉杆(5)互动连接,反束臂(7)沿束芯轴(2)扭转以拉紧或推松的方式增加一对斜对角支腿(4)的支撑高度同时降低另一对斜对角支腿(4)的支撑高度来适应地面,正比增减对角支撑高度反比增减相邻双角支撑高度的四支点反束互支支撑方式,让方形框架(1)某一边两个相邻支腿(4)的平均高度来分担支撑框架(1)这一边的中心点,以四个触地部件的双双平均高度作为框架的基础倾斜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束互支四独立底盘,其特征在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月清
申请(专利权)人:包月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