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液装置及液体运输工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070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储液装置及液体运输工具,其中储液装置具有能够容纳液体的回转壳体,能够作为液体运输工具的轮子,从而在不需要增加储液箱体容积情况下,提升了液体的运输容量,同时,由于轮子作为液体运输工具位置最低的部件,能够实现提升运输容量的同时降低运输工具的重心,解决了液体运输工具在道路状态不佳,容易出现崎岖颠簸的路面上行驶容易发生侧翻的技术问题,提高液体运输过程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液装置及液体运输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体运输
,特别涉及一种储液装置及液体运输工具。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装备已逐步进入现代农业和生态治理方方面面,但特殊复杂的地区现代装备环节依然较为薄弱。众所周知,农业和生态治理种植作物及植被恢复需要用水、用营养液等浇灌提高农作物及植被的成活率;需要用油等液体燃料物质进行机械化种植作业等。现有技术中提供了通过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例如汽车)来运输液体的方式,这种运输液体的方式,其通过汽车和安装在汽车上的储液装置(一般为储液箱体)共同完成运输液体的任务。但是,通过汽车单次运输液体的容量受到储液箱体容积限制,一般只能够通过增大储液箱体的容积来提升单次运输液体容量,这导致了通过汽车运输液体存在以下不足:对于复杂的地质地貌以及沙漠地区,其固有的地形地貌导致行驶的道路状态不佳,容易出现崎岖颠簸的路面,而提升储液箱体容积则会相应升高汽车重心的高度,容易导致汽车在崎岖不平路面发生倾覆、侧翻,给汽车运输液体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储液装置及液体运输工具,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汽车等交通工具运输液体过程中,提升储液装置容量而造成的汽车重心升高、容易导致汽车发生侧翻的技术问题,提高液体运输过程的安全性。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储液装置,所述储液装置包括:回转壳体,内部具有用于容纳液体的储液腔,所述回转壳体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储液腔连通的回转孔;连通轴,内部具有连通通道,连通轴的一端伸入到所述回转壳体的回转孔中,与回转壳体同轴连接;进排液管,一端位于所述储液腔中,另一端穿过所述连通通道伸出所述储液腔外。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液装置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设置在回转孔中并套设于连通轴外侧,用于实现连通轴与回转壳体的同轴转动连接。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轴承与连通轴外侧之间的间隙、以及轴承与回转壳体上用于围构成所述回转孔的边框之间的间隙均分别设置有密封结构。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液装置还包括: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回转壳体内部,用于检测回转壳体内部液体的液位并产生对应的液位信号。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液装置还包括:排气管,一端位于储液腔中并高于储液腔中液体的液位,另一端穿过所述连通通道伸出储液腔外并与大气连通。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液装置还包括:第一过滤器,设置在所述回转壳体内部,所述第一过滤器连接在进排液管位于所述储液腔中的一端。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液装置还包括:液体取用管路,包括取用管以及连接在取用管上的单向阀和液体泵,取用管的进口端用于与进排液管伸出所述储液腔外的所述的另一端连接。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液装置还包括:液体补充管路,包括补充管以及连接在补充管上的单向阀、液体泵和第二过滤器,补充管的出口端用于与进排液管伸出所述储液腔外的所述的另一端连接。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液装置还包括:反冲洗管路,包括反冲洗管以及连接在补充管上的单向阀和液体泵,反冲洗管路的进口端用于与进排液管伸出所述储液腔外的所述的另一端连接,出口端用于连接所述液体补充管路的第二过滤器。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体运输工具,包括驱动机构、传动机构以及上述的储液装置,所述传动机构用于传动连接在所述储液装置和驱动机构之间。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储液装置及液体运输工具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储液装置及液体运输工具中的储液装置,其具有能够容纳液体的回转壳体,能够作为液体运输工具的轮子,从而在不需要增加储液箱体容积情况下,提升了液体的运输容量,同时,由于轮子作为液体运输工具位置最低的部件,能够实现提升运输容量的同时降低运输工具的重心,解决了液体运输工具在道路状态不佳,容易出现崎岖颠簸的路面上行驶容易发生侧翻的技术问题,提高液体运输过程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储液装置局部结构的正面剖视图。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储液装置局部结构的侧面剖视图。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储液装置的液体输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储液装置的正面剖视图。附图标记:1、轴承;2、回转壳体;3、第一过滤器;4、液位传感器;5、从动链轮;6、固定法兰;7、连通轴;8、进排液管;9、排气管;10、密封结构;11、液体泵;12、三通球阀;13、液体需求管;14、流动开关;15、单向阀;16、三通;17、第二过滤器;18、注液管。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多个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储液装置及液体运输工具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储液装置,所述储液装置包括回转壳体2、连通轴7以及进排液管8。其中,回转壳体2为一圆柱型,该圆柱的轴线为回转壳体2的回转轴,回转壳体2内部具有用于容纳液体的密封的储液腔,圆柱形回转壳体2端部为一圆形,圆形侧壁的圆心位置开设有与所述储液腔连通的回转孔。其中,连通轴7为一圆柱型,其内部具有连通通道,连通轴7的一端伸入到所述回转壳体2的回转孔中,与回转壳体2同轴连接。其中,进排液管8一端位于所述储液腔中,另一端穿过所述连通通道伸出所述储液腔外,通过设置进排液管8实现储液腔内部的液体与外部的流通。需要说明的是,连通轴7与回转壳体2连接具有两种方式,本示例以连通轴7与回转壳体2固定连接为例。本示例中,回转孔呈方形,连通轴7对应回转壳体2上用于围构成所述回转孔的边框的位置也设置为方形,即连通轴7与回转壳体2通过花键固定连接;同时为了提升储液腔的密封性,可以在花键连接处设置橡胶或硅胶材质的密封结构10。可以理解的是,本示例中提供的储液装置能够在连通轴7转动时带动回转壳体2转动,从而带动液体运输工具共同运动。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示例中,连通轴7与回转壳体2之间转动连接,本示例中,储液装置还包括轴承1,所述轴承1设置在回转孔中并套设于连通轴7外侧,用于实现连通轴7与回转壳体2的同轴转动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储液装置用于运输车辆的车辆时,可以将连通轴7与回转壳体2之间转动连接形成的储液装置作为前轮方便车辆换向,可以将连通轴7与回转壳体2之间固定连接的储液装置作为后轮,并与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连接,为车辆提供动力。如图1所示,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轴承1与连通轴7外侧之间的间隙、以及轴承1与回转壳体2上用于围构成所述回转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装置包括:/n回转壳体,内部具有用于容纳液体的储液腔,所述回转壳体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储液腔连通的回转孔;/n连通轴,内部具有连通通道,连通轴的一端伸入到所述回转壳体的回转孔中,与回转壳体同轴连接;/n进排液管,一端位于所述储液腔中,另一端穿过所述连通通道伸出所述储液腔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装置包括:
回转壳体,内部具有用于容纳液体的储液腔,所述回转壳体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储液腔连通的回转孔;
连通轴,内部具有连通通道,连通轴的一端伸入到所述回转壳体的回转孔中,与回转壳体同轴连接;
进排液管,一端位于所述储液腔中,另一端穿过所述连通通道伸出所述储液腔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装置还包括:
轴承,所述轴承设置在回转孔中并套设于连通轴外侧,用于实现连通轴与回转壳体的同轴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与连通轴外侧之间的间隙、以及轴承与回转壳体上用于围构成所述回转孔的边框之间的间隙均分别设置有密封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装置还包括:
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回转壳体内部,用于检测回转壳体内部液体的液位并产生对应的液位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装置还包括:
排气管,一端位于储液腔中并高于储液腔中液体的液位,另一端穿过所述连通通道伸出储液腔外并与大气连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天高建忠齐海宁张彬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中航民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