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映雪专利>正文

一种医学试管横向振荡与离心旋转的切换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0541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具领域,尤其是一种医学试管横向振荡与离心旋转的切换机构,包括固定底盘、升降装置、电机、第一转轴、T型连接板、联动装置、试管架和主箱,固定底盘上端中间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三通孔正上端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第三通孔内插接有升降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升降装置、电机、第一转轴、第一限位块和联动装置配合,第一限位块卡入第一凹槽内且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分离,实现试管架的周向旋转,第一限位块滑出第一凹槽内且卡入第二通孔内,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啮合,电机带动试管架左右来回摆动,实现了试管架横向振荡与离心运动两种不同模式的切换,适用于药学实验对试剂的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学试管横向振荡与离心旋转的切换机构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811245165X、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医学试管自动摇匀装置、申请日为2018年10月24日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具领域,尤其是一种医学试管横向振荡与离心旋转的切换机构。
技术介绍
不管是在教学、科研还是临床的实验环节都需要对试液进行摇匀,经常需要将多种药剂和溶液放入到多个试管中,然后不断的用手摇动试管,使试管中的药剂均匀的溶解于溶液中,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有时需要多个人对多个试管同时进行摇匀,消耗大量的人力,工作者在反复摇匀试液后手腕会十分疲惫,影响效率;且对于一些反应较慢或需要严格控制摇匀时间的实验,科研工作者无法十分精确的把握摇匀时间或力度大小,容易导致液体沉淀,从而影响实验数据,目前市面上的摇匀装置功能单一且不易控制,因此有待改善。公告号为CN106914181B的一种医学试管横向振荡与离心旋转的切换机构,对此做出了努力,通过升降装置调节夹持装置的高度以适应试管的长度,并通过电机带动曲柄连杆机构实现了试管的自动摇匀,本装置模拟人工“抖腕”摇匀试管的过程,解放双手,使试管以固定轴为转轴前后摆动,保持力度一致,摇匀效果较好;同时本装置还能够精确控制摇匀时间,避免试管底部的液体出现沉积现象,从而有利于优化实验数据,节省时间,提高科学实验的效率,但该设置试管的摇晃方式单一,不能根据不同需要切换不同频率及振幅的摇匀,因此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提供一种医学试管横向振荡与离心旋转的切换机构,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升降装置、电机、第一转轴、第一限位块和联动装置的配合,通过顺时针转动把手,第一限位块卡入第一凹槽内且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分离,打开电机实现了试管架的周向旋转,通过逆时针转动把手,第一限位块滑出第一凹槽内且卡入第二通孔内,此时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啮合,电机带动第二斜齿轮转动的同时带动试管架左右来回摆动。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医学试管横向振荡与离心旋转的切换机构,包括固定底盘、升降装置、电机、第一转轴、T型连接板、联动装置、试管架和主箱,所述固定底盘为内部中空且上端中间设置有第一滑槽的圆筒型结构,所述第一滑槽内卡接有第二斜齿轮且第二斜齿轮中间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由一个圆形通孔和两个方形孔组成的组合型通孔,一方面保证当第一限位块卡入第一凹槽内并带动联动装置转动时第二斜齿轮保持静止,减少发热,另一方面保证当第一限位块卡入第二通孔内时,第二斜齿轮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一斜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活动板的左右循环运动,实现试管架的来回摆动,所述第一滑槽外侧的固定底盘上每隔90度设置有一个第一通孔且固定底盘下端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三通孔,保证当第二斜齿轮带动第一斜齿轮转动时主箱保持静止,实现单一方向的运动,所述第三通孔正上端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由双向螺纹杆、活动块、铰接座、把手、连杆、底座和滑块组成,所述双向螺纹杆插接在第三通孔内且右端固接有把手,所述双向螺纹杆左右两端对称螺纹连接有活动块且活动块的上端均固接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的上端均铰接有连杆且两连杆的另一端均铰接在底座下端的铰接座上,所述底座左右两端中间对称固接有滑块且滑块均卡入第二滑槽内,提高底座的稳定性,避免倾斜,所述底座上端中间固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右端电性连接有导线且导线穿过固定底盘右上端的第四通孔与开关电性连接,所述电机上端固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端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第一限位块且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通孔相适应,通过第一限位块的上下运动来实现试管架左右摆动和周向转动之间的切换,所述固定底盘正上方设置有主箱,所述主箱为内部中空、上下开口且前后两端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六通孔和第五通孔的正方体结构,所述主箱下端四个顶点处均固接有一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插接在第一通孔内,所述主箱下端中间设置有T型连接板,所述T型连接板下端设置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内插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T型连接板前后两端固接有联动装置,所述联动装置由活动板、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孔、齿条、第二限位杆、第一限位杆、支撑板、第二转轴、第一斜齿轮、第三转轴和半齿轮组成,所述T型连接板前后对称固接有活动板且活动板的中间设置有第一限位孔,所述活动板左右两端的中间均固接有第二限位块且第二限位块内设置有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内插接有第二限位杆且第二限位杆的另一端固接在支撑板的左右两端,一方面对活动板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避免产生运动干涉,所述支撑板固接在主箱内的前后两端且支撑板中间插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前端插接在第五通孔内且其后端固接有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外圈右端固接有第一限位杆且第一限位杆的另一端插接在第一限位孔内,所述第一斜齿轮与其下端的第二斜齿轮相啮合,所述活动板正上方固接有齿条,所述两齿条上端啮合有半齿轮,所述半齿轮中间固接有第三转轴且第三转轴插接在第六通孔内,所述半齿轮上端固接有试管架,所述试管架上端均匀的设置有试管槽且试管槽内均对称固接有两个弹簧夹持块,对放入的试管进行夹持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斜齿轮的齿根圆到主箱底部的距离与第二斜齿轮的齿顶圆到固定底盘上端的距离相等,且第一斜齿轮的齿顶圆到主箱底部的距离大于T型连接板底部到主箱底部的距离,保证当第一限位块完全卡入第二通孔内是,第一斜齿轮转动带动第二斜齿轮转动的同时,T型连接板下端不与第二斜齿轮产生运动干涉,实现试管架的来回摆动,当第一限位块向上卡入第一凹槽内并继续向上运动,待第一斜齿轮脱离第二斜齿轮时,打开电机,实现试管架的周向旋转。进一步的,所述双向螺纹杆左右两端中间设置有反向螺纹线,实现底座的上下运动,调节电机的高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孔的长度为第一限位杆到第一斜齿轮圆心距离的2倍,且为半齿轮圆周的1/3,一方面保证第一限位杆在第一限位孔内上下运动的同时带动活动板左右移动,进而控制试管架的左右摆动的角度范围,另一方面避免第一限位杆与第一限位孔之间产生运动干涉。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升降装置、电机、第一转轴、第一限位块和联动装置的配合,通过顺时针转动把手,第一限位块卡入第一凹槽内且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分离,打开电机实现了试管架的周向旋转,通过逆时针转动把手,第一限位块滑出第一凹槽内且卡入第二通孔内,此时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啮合,电机带动第二斜齿轮转动的同时带动试管架左右来回摆动,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联动装置与试管架位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联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试管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专利技术底座背面的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本专利技术主箱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7对本专利技术做以下详细说明。如图1~7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固定底盘1、升降装置、电机3、第一转轴4、T型连接板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学试管横向振荡与离心旋转的切换机构,包括固定底盘、升降装置、电机、第一转轴、T型连接板、联动装置、试管架和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盘为内部中空且上端中间设置有第一滑槽的圆筒型结构,所述第一滑槽内卡接有第二斜齿轮且第二斜齿轮中间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由一个圆形通孔和两个方形孔组成的组合型通孔,所述第一滑槽外侧的固定底盘上每隔90度设置有一个第一通孔且固定底盘下端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正上端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设置有升降装置;/n所述升降装置由双向螺纹杆、活动块、铰接座、把手、连杆、底座和滑块组成,所述双向螺纹杆插接在第三通孔内且右端固接有把手,所述双向螺纹杆左右两端对称螺纹连接有活动块且活动块的上端均固接有铰接座,所述双向螺纹杆左右两端中间设置有反向螺纹线,所述铰接座的上端均铰接有连杆且两连杆的另一端均铰接在底座下端的铰接座上,所述底座左右两端中间对称固接有滑块且滑块均卡入第二滑槽内,所述底座上端中间固接有电机;/n所述电机上端固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端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第一限位块且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通孔相适应;/n所述固定底盘正上方设置有主箱,所述主箱为内部中空、上下开口且前后两端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六通孔和第五通孔的正方体结构,所述主箱下端四个顶点处均固接有一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插接在第一通孔内,所述主箱下端中间设置有T型连接板,所述T型连接板下端设置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内插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T型连接板前后两端固接有联动装置;/n所述联动装置由活动板、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孔、齿条、第二限位杆、第一限位杆、支撑板、第二转轴、第一斜齿轮、第三转轴和半齿轮组成,所述T型连接板前后对称固接有活动板且活动板的中间设置有第一限位孔,所述活动板左右两端的中间均固接有第二限位块且第二限位块内设置有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内插接有第二限位杆且第二限位杆的另一端固接在支撑板的左右两端,所述支撑板固接在主箱内的前后两端且支撑板中间插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前端插接在第五通孔内且其后端固接有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外圈右端固接有第一限位杆且第一限位杆的另一端插接在第一限位孔内,所述第一斜齿轮与其下端的第二斜齿轮相啮合,所述活动板正上方固接有齿条,两根齿条上端啮合有半齿轮,所述半齿轮中间固接有第三转轴且第三转轴插接在第六通孔内,所述半齿轮上端固接有试管架,所述第一限位孔的长度为第一限位杆到第一斜齿轮圆心距离的2倍,且为半齿轮圆周的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学试管横向振荡与离心旋转的切换机构,包括固定底盘、升降装置、电机、第一转轴、T型连接板、联动装置、试管架和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盘为内部中空且上端中间设置有第一滑槽的圆筒型结构,所述第一滑槽内卡接有第二斜齿轮且第二斜齿轮中间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由一个圆形通孔和两个方形孔组成的组合型通孔,所述第一滑槽外侧的固定底盘上每隔90度设置有一个第一通孔且固定底盘下端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正上端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设置有升降装置;
所述升降装置由双向螺纹杆、活动块、铰接座、把手、连杆、底座和滑块组成,所述双向螺纹杆插接在第三通孔内且右端固接有把手,所述双向螺纹杆左右两端对称螺纹连接有活动块且活动块的上端均固接有铰接座,所述双向螺纹杆左右两端中间设置有反向螺纹线,所述铰接座的上端均铰接有连杆且两连杆的另一端均铰接在底座下端的铰接座上,所述底座左右两端中间对称固接有滑块且滑块均卡入第二滑槽内,所述底座上端中间固接有电机;
所述电机上端固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端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第一限位块且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通孔相适应;
所述固定底盘正上方设置有主箱,所述主箱为内部中空、上下开口且前后两端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六通孔和第五通孔的正方体结构,所述主箱下端四个顶点处均固接有一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插接在第一通孔内,所述主箱下端中间设置有T型连接板,所述T型连接板下端设置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内插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T型连接板前后两端固接有联动装置;
所述联动装置由活动板、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块、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崔映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