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除螨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0353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除螨机器人,属于智能家居领域,该除螨机器人包括壳体、分别设置在壳体两端底部的驱动轮和移动轮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控制单元、集尘箱、风机、杀菌灯和供电模块,风机、杀菌灯和供电模块均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驱动轮包括设置在壳体远离移动轮一端底部的行走轮以及固定安装在壳体内部且与控制单元相连的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贯穿于壳体并与行走轮相连;壳体的内部底面开设有出风口,壳体的底面对应出风口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进尘结构。该除螨机器人采用智能控制,自动规划路线清洁,能够有效地杀菌除螨,清除织物上的异物,释放用户双手,减轻负担,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地提高用户的生活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除螨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家居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除螨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环境污染的加剧,过敏性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增高的趋势,成为世界性的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21世纪过敏性疾病将成为人类最常见的流行病之一,是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之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在引起过敏性疾病的众多过敏原中,螨虫过敏原是最普遍、危害最大的一种,是引发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皮炎以及过敏性结膜炎的罪魁祸首。因此,室内除螨工作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除螨仪的消费需求日趋增加。现有除螨仪因吸力电机功率限制,普遍都是有线交流电机,电机效率32%上下,功率400W左右,无线除螨仪为了节约消费者清扫时间,功率在150W上下的功率电机才能满足使用需求,使用时间短,相对交流除螨仪效果差。在消费升级大趋势下,除螨仪需求将逐渐向无线、高端方向发展,我国本土除螨仪品牌还需加快布局高端领域发展,为用户提供贴合需求的产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快速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除螨机器人,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除螨机器人,该除螨机器人包括壳体、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两端底部的驱动轮和移动轮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控制单元、集尘箱、风机、杀菌灯和供电模块,所述风机、杀菌灯和供电模块均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驱动轮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远离所述移动轮一端底部的行走轮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且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贯穿于所述壳体并与所述行走轮相连;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壳体的底面对应所述出风口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进尘结构,所述进尘结构贯穿于壳体的底面并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集尘箱和所述风机固定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和所述进尘结构内侧;所述集尘箱具有两个端口,其中一个端口与所述进尘结构相接,另一个端口与所述风机的进口相接,所述风机的出口朝向所述出风口;所述杀菌灯固定安装所述壳体的内部,且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面对应所述杀菌灯的位置处呈镂空状;所述供电模块固定设置在所述集尘箱和所述风机的一侧;所述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靠近所述驱动轮的一端;所述机器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四个拐角处、且与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相连的红外传感器。优选的,所述行走轮包括固定支撑辊以及呈环形阵列分布在所述支撑辊的两端外表壁上的角位筋。优选的,所述支撑辊的两端的所述角位筋交错分布。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面对应所述行走轮的位置处开设有容腔,所述容腔的内壁上对应所述支撑辊的两端的所述角位筋内侧设置有梳齿。优选的,所述集尘箱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集尘盒以及卡合在所述集尘盒上的盒盖。优选的,所述壳体对应所述盒盖的位置处为镂空状。优选的,所述集尘盒的内部设置有无尘布,所述无尘布的靠近所述盒盖的一面设置有支架,所述无尘布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集尘盒与所述进尘结构相接的端口延伸至所述集尘盒的内部,所述端口的出口端的高度至少高于所述集尘盒的内部底面。优选的,所述集尘盒的内壁上具有用于支撑所述支架的支撑沿。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上对应所述壳体的一端位置处焊接有充电接口,所述壳体对应所述充电接口的位置处呈镂空状;所述供电模块为可充电电池。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部对应所述控制单元的下方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配重块。该除螨机器人采用智能控制,自动规划路线清洁,能够有效地杀菌除螨,清除织物上的异物,释放用户双手,减轻负担,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地提高用户的生活品质。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智能除螨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智能除螨机器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一种智能除螨机器人中驱动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一种智能除螨机器人中驱动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101、出风口;102、进风结构;103、容槽;104、梳齿;2、驱动轮;201、行走轮;2011、支撑辊;2012、角位筋;202、伺服电机;3、移动轮;4、集尘箱;401、集尘盒;402、盒盖;403、无尘布;404、支架;5、风机;6、杀菌灯;7、供电模块;8、红外传感器;9、控制单元;10、充电接口;11、配重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除螨机器人,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该除螨机器人包括壳体1、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1两端底部的驱动轮2和移动轮3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部的控制单元9、集尘箱4、风机5、杀菌灯6和供电模块7,所述风机5、杀菌灯6和供电模块7均与所述控制单元9电性连接。所述驱动轮2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1远离所述移动轮3一端底部的行走轮201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部且与所述控制单元9相连的伺服电机202,所述伺服电机202的输出轴贯穿于所述壳体1并与所述行走轮201相连;所述壳体1的内部底面开设有出风口101,所述壳体1的底面对应所述出风口10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进尘结构102,所述进尘结构102贯穿于壳体1的底面并延伸至所述壳体1的内部;所述集尘箱4和所述风机5固定设置在所述出风口101和所述进尘结构102内侧;所述集尘箱4具有两个端口,其中一个端口与所述进尘结构102相接,另一个端口与所述风机5的进口相接,所述风机5的出口朝向所述出风口101;所述杀菌灯6固定安装所述壳体1的内部,且所述壳体1的内部底面对应所述杀菌灯6的位置处呈镂空状;所述供电模块7固定设置在所述集尘箱4和所述风机5的一侧;所述控制单元9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靠近所述驱动轮2的一端;所述机器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四个拐角处、且与所述控制单元9的输入端相连的红外传感器8。使用时,由控制单元9控制伺服电机202、风机5、杀菌灯6启动,并在控制单元9内预设路线规划、行走避障、脱困处理、防偏移等算法,由控制单元9驱动伺服电机202带动行走轮201在待除螨物品上行走移动,在移动时,通过风机5吸取集尘箱4内的气体,使得集尘箱4内产生负压,此时,除螨物品上的粉尘等杂物在吸力作用下,由进尘结构102进入集尘箱4内,同时在吸尘时,风机5的出口向出风口101吹风,吹动除螨物品上的粉尘等杂物,有效的提高吸尘效果;同时,行走时,通过杀菌灯6将物品上的螨虫、细菌污染,从而达到清洁的作用,有效地对物品进行清理。其中,杀菌灯6采用紫外线杀菌灯。传统的滚轮在织物上行走,因织物质地软,易变型,不能形成有效的压力支撑,易打滑,严重可能失去行走能力,为了提高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除螨机器人,包括壳体(1)、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1)两端底部的驱动轮(2)和移动轮(3)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部的控制单元(9)、集尘箱(4)、风机(5)、杀菌灯(6)和供电模块(7),所述风机(5)、杀菌灯(6)和供电模块(7)均与所述控制单元(9)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2)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1)远离所述移动轮(3)一端底部的行走轮(201)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部且与所述控制单元(9)相连的伺服电机(202),所述伺服电机(202)的输出轴贯穿于所述壳体(1)并与所述行走轮(201)相连;/n所述壳体(1)的内部底面开设有出风口(101),所述壳体(1)的底面对应所述出风口(10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进尘结构(102),所述进尘结构(102)贯穿于壳体(1)的底面并延伸至所述壳体(1)的内部;/n所述集尘箱(4)和所述风机(5)固定设置在所述出风口(101)和所述进尘结构(102)内侧;所述集尘箱(4)具有两个端口,其中一个端口与所述进尘结构(102)相接,另一个端口与所述风机(5)的进口相接,所述风机(5)的出口朝向所述出风口(101);/n所述杀菌灯(6)固定安装所述壳体(1)的内部,且所述壳体(1)的内部底面对应所述杀菌灯(6)的位置处呈镂空状;/n所述供电模块(7)固定设置在所述集尘箱(4)和所述风机(5)的一侧;/n所述控制单元(9)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靠近所述驱动轮(2)的一端;/n所述机器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四个拐角处、且与所述控制单元(9)的输入端相连的红外传感器(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除螨机器人,包括壳体(1)、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1)两端底部的驱动轮(2)和移动轮(3)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部的控制单元(9)、集尘箱(4)、风机(5)、杀菌灯(6)和供电模块(7),所述风机(5)、杀菌灯(6)和供电模块(7)均与所述控制单元(9)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2)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1)远离所述移动轮(3)一端底部的行走轮(201)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部且与所述控制单元(9)相连的伺服电机(202),所述伺服电机(202)的输出轴贯穿于所述壳体(1)并与所述行走轮(201)相连;
所述壳体(1)的内部底面开设有出风口(101),所述壳体(1)的底面对应所述出风口(10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进尘结构(102),所述进尘结构(102)贯穿于壳体(1)的底面并延伸至所述壳体(1)的内部;
所述集尘箱(4)和所述风机(5)固定设置在所述出风口(101)和所述进尘结构(102)内侧;所述集尘箱(4)具有两个端口,其中一个端口与所述进尘结构(102)相接,另一个端口与所述风机(5)的进口相接,所述风机(5)的出口朝向所述出风口(101);
所述杀菌灯(6)固定安装所述壳体(1)的内部,且所述壳体(1)的内部底面对应所述杀菌灯(6)的位置处呈镂空状;
所述供电模块(7)固定设置在所述集尘箱(4)和所述风机(5)的一侧;
所述控制单元(9)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靠近所述驱动轮(2)的一端;
所述机器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四个拐角处、且与所述控制单元(9)的输入端相连的红外传感器(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除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201)包括固定支撑辊(2011)以及呈环形阵列分布在所述支撑辊(2011)的两端外表壁上的角位筋(2012)。


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斌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赣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