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湖南大学专利>正文

激酶抑制剂Staurosporine在提高植物青枯病抗性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0341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病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激酶抑制剂Staurosporine在提高植物青枯病抗性的应用。挖掘到与青枯病抗性相关的FER基因,进而通过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筛选FER的激酶抑制剂,先在拟南芥中验证抑激酶制剂对于青枯病的抗性调节作用,最后在青枯病危害严重的烟草中验证相关激酶抑制剂的功能,发现激酶抑制剂Staurosporine能够抑制FER的激酶活性,从而提高烟草对于青枯病的抗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激酶抑制剂Staurosporine在提高植物青枯病抗性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病害防治
,具体涉及激酶抑制剂Staurosporine在提高植物青枯病抗性的应用。
技术介绍
FERONIA(FER)为植物界保守的一类受体蛋白激酶,在植物中的发现其具有响应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功能,包括冷热胁迫,盐胁迫,病原菌胁迫等。尤其近年来发现其配体分子RALF23能够通过FER结合抑制植物免疫系统,而在植物根部,根结线虫通过分泌RALF类似物与FER竞争结合,从而达到抑制植物免疫系统的作用,因此FER在植物免疫调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且主要起到抑制免疫的功能。FER作为一种类受体蛋白激酶,其发挥功能主要通过激酶区域的自磷酸化,从而影响激酶的活性,进而招募下游蛋白,完成信号的传递和功能的输出,因此FER的激酶活性对于其调控的免疫反应有重要作用。激酶抑制剂Staurosporine是一种有效、非选择性蛋白激酶抑制剂,抑制PKC,PKA,c-Fgr,和Phosphorylasekinase的IC50分别为6nM,15nM,2nM,3nM;激酶抑制剂Staurosporine是一个凋亡诱导剂。青枯病是由假单胞杆菌科(Burkholderiaceae)青枯菌属(Ralstonia)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solanacearum)侵染引起的一种土传细菌病害,寄主范围广,可侵染烟草、番茄、马铃薯、辣椒等百种植物。烟草青枯病主要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等地区,是烟草生产上一大毁灭性土传病害。烟草青枯病在化学、生物防治等方面仍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且青枯菌系变异类型多,侵染来源较为复杂,因此寻找植物中广谱的青枯病调节基因,并通过化学手段调节其抗性能力对于防治青枯病是较为有效的策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植物青枯病在化学、生物防治等方面仍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防治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思路为:挖掘到与青枯病抗性相关的FER基因,进而通过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筛选FER的激酶抑制剂,先在拟南芥中验证抑激酶制剂对于青枯病的抗性调节作用,最后在青枯病危害严重的烟草中验证相关激酶抑制剂的功能,发现激酶抑制剂Staurosporine能够抑制FER的激酶活性,从而提高烟草对于青枯病的抗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通过前期筛选发现FER基因参与到青枯病的抗性过程,并起到负调控的作用。通过1400余种激酶活性抑制剂的筛选发现激酶抑制剂Staurosporine能够高效抑制FER的激酶活性,同时检测激酶抑制剂Staurosporine对FER同源蛋白中自磷酸化能力较强的HERK1、ANJEA和THE1的激酶活性的影响,发现该抑制剂的特异性相对较高。激酶抑制剂Staurosporine在提高植物青枯病抗性的应用。优选地,所述激酶抑制剂Staurosporine的有效成分为星形孢菌素。优选地,所述星形孢菌素的浓度为10nM-10μM优选地,所述星形孢菌素的浓度为5μM。优选地,所述植物为易感青枯病的植物。优选地,所述易感青枯病的植物为烟草、番茄、辣椒。一种植物青枯病抑制剂,包含激酶抑制剂Staurosporine。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筛选FER的激酶抑制剂,先在拟南芥中验证激酶抑制剂对于青枯病的抗性调节作用,最后在青枯病危害严重的烟草中验证相关激酶抑制剂的功能,发现激酶抑制剂Staurosporine能够抑制FER的激酶活性,从而提高烟草对于青枯病的抗性。附图说明图1.为拟南芥野生型WT和FER功能缺失突变体fer-4接种青枯病菌后发病情况。图2为FER激酶活性化学抑制剂的筛选结果图。图3为拟南芥不同处理下青枯病的病情发展结果图。图4为对照组、Staurosporine处理组的抗青枯病表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28℃下过夜摇培青枯病菌CQPS菌株(菌株来源于文献GenomesequencingofRalstoniasolanacearumCQPS-1,aphylotypeIstraincollectedfromahighlandareawithcontinuouscroppingoftobacco),将菌液OD600调整至0.1后接种到生长4周的拟南芥野生型WT和FER功能缺失突变体fer-4的根部,每株植物浇灌30mL青枯病菌液,以接种等量ddH2O的植物作为空白对照,于28℃下长日照培养。每天浇一次水,观察记录植物青枯病的病情发展,图1为接种6-15d植物发病的情况,拟南芥野生型WT随着时间迁移出现青枯病病情,而FER功能缺失突变体fer-4生长正常,无青枯病病情。实施例2基于原核表达蛋白技术,构建FER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用体外纯化的方式得到FER胞内结构域蛋白质,具体操作步骤如下:PCR克隆:PCR反应扩增FER基因片段。PCR反应体系(50μL见表1),表1PCR反应体系组分PCR反应条件:95℃预变性5min;95℃变性30s,60℃退火30s,72℃延伸30s,34个循环后,72℃继续延伸10min,完成后在4℃保存。PCR产物回收:将FER的PCR产物进行胶回收,4℃保存。FER进行PCR扩增的引物为His-FER-F/His-FER-R,引物序列如下:His-FER-F5'-CCACAGCCAGGATCCGGGTGCTTACCGCAGACGTA-3'(下划线为BamHI酶切位点)His-FER-R5'-TTTACCAGACTCGAGCTAACGTCCCTTTGGATTCATGAT-3'(下划线为XhoI酶切位点)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利用BamHI和XhoI对pRSF-Duet载体进行双酶切,并回收载体片段,将回收的PCR产物与载体片段预混,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进行连接,转化感受态Top10,涂LB平板(含有50mg/LKan),37℃过夜培养后,即可获得单菌落,菌落PCR鉴定获得阳性转化子后,37℃摇菌过夜,提取质粒,并测序。将所得阳性质粒pRSF-Duet-FER和前期已构建好的质粒pGEX-4T-1-ABI2共同转入BL21感受态细胞。将携有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BL21菌种进行IPTG诱导,16℃,110rpm,16h,0.5mMIPTG;诱导后菌体经超声破碎,和Ni柱吸附纯化,经超滤后蛋白储存于-80℃。实施例3FER激酶活性化学抑制剂的筛选:原核表达并纯化超滤得到FER的胞内结构域蛋白质后,使用Kinase-LumiTM化学发光法激酶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激酶抑制剂Staurosporine在提高植物青枯病抗性的应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激酶抑制剂Staurosporine在提高植物青枯病抗性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酶抑制剂Staurosporine的有效成分为星形孢菌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星形孢菌素的浓度为10nM-10μ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峰刘红斌汪龙伍斗生李晓旭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