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桌上花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0323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桌上花盆,包括花盆主体、底座、控制系统和阀门系统。花盆主体内部通过储水隔层分割为储水区及种植区,种植区位于花盆中部,储水区在外围。储水区顶部设置有注水口,内部通过隔板分割为自上到下分布的蓄水池及蓄水槽,并在隔板上置有通孔作为进水口,进水口处设置阀门系统;蓄水槽在与土壤相接的内壁处开设细小栅格,以供均匀渗透补水。底座用于电控盒的安装,实现“电—水—土”分离。控制系统与阀门系统相连接,根据生长状态变化自动控制阀门系统实现给水功能。该花盆的自动化程度高,能够避免水泵给水及喷洒式给水带来的问题且能耗较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极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桌上花盆
本专利技术属于家具
,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桌上花盆。
技术介绍
伴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家居理念有了成为现实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养花已经成为了现代上班族和学生党调节身心、环节压力的主要方式之一。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一些对花盆结构的改进和设计。然而,现有产品存在以下问题:1)自动化程度较低;2)浇水方式多为水泵给水或喷洒式给水,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及水分流失且能耗较高;3)由于能耗较高,使用局限性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桌上花盆,该花盆的自动化程度高,且能够避免水泵给水及喷洒式给水带来的问题,且能耗降低。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桌上花盆包括控制系统、花盆主体及花盆底座;花盆主体位于花盆底座上,花盆主体内部通过储水隔层分割为储水区及种植区,其中,种植区位于储水区的中部,储水区内部通过隔板分割为自上到下分布的蓄水池及蓄水槽,储水隔层的侧面设置有进水口,蓄水槽与种植区通过进水口相连通;隔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处设置阀门系统;花盆主体的顶部设置有花盆顶盖,其中,花盆顶盖上设置有注水口,其中,注水口正对蓄水池,控制系统与阀门系统相连接。所述阀门系统包括电控盒、下阀体、阀杆、上磁铁及上阀体;电控盒设置于花盆底座内,所述电控盒内设置有滑道、下弹簧、下磁铁及舵机,其中,舵机通过尼龙细线与下磁铁相连接,下磁铁位于滑道上,下弹簧的一端与下磁铁相连接,下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电控盒的底部,下阀体位于蓄水槽内,上阀体位于蓄水池内,阀杆的上端与上阀体相连接,阀杆的下端穿过隔板上的通孔与下阀体相连接,下阀体的底部有上磁铁,其中,上磁铁正对下磁铁,阀杆上套接有上弹簧,其中,上弹簧的上端与上阀体相连接,上弹簧的下端固定于隔板上。花盆主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凸起,花盆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凹槽。各凸起沿周向依次分布。花盆主体内部设置有传感器腔体,所述传感器腔体内设置有土壤湿度传感器,花盆底座外设置有用于监测植物生长环境的空气温度及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花盆底座的侧壁上设置有通风孔、充电接口及OLED屏幕,控制系统与OLED屏幕、土壤湿度传感器及温湿度传感器相连接。控制系统连接有手持终端。进水口处设置有格栅。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桌上花盆在具体操作时,水经注水口进入到蓄水池中,当植物生长环境发生变化需要进行浇灌时,控制系统自动控制阀门系统打开,使得蓄水池中的水经进水口进入到蓄水槽中,然后通过蓄水槽与种植区之间的细小栅格进行渗透式给水,以实现植物的浇灌,自动化程度较高,能耗较低,从种植区的底部对植物进行渗透式浇灌,能够避免水泵给水及喷洒式给水带来的问题,同时,基于物联网技术设计的手机用户端实现了对植物的远程监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极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拆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截面图。其中,1为花盆底座、2为电源、3为传感器腔体、4为充电接口、5为凸起、6为凹槽、7为OLED屏幕、8为花盆主体、9为储水隔层、10为花盆顶盖、11为注水口、12为种植区、13为蓄水池、14为通风孔、15为上阀体、16为阀杆、17为下阀体、18为上磁铁、19为下磁铁、20为下弹簧、22为上弹簧、22为格栅、23为蓄水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1、图2及图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桌上花盆包括控制系统、花盆主体8、花盆底座1、电控盒、下阀体17、阀杆16、上磁铁18及上阀体15;花盆主体8位于花盆底座1上,花盆主体8内部通过储水隔层9分割为储水区及种植区12,其中,种植区12位于储水区中部,储水区内部通过隔板分割为自上到下分布的蓄水池13及蓄水槽23,储水隔层9的侧面设置有进水口,其中,进水口处设置有格栅22,蓄水槽23与种植区12通过进水口相连通,电控盒设置于花盆底座1内,所述电控盒内设置有滑道、下弹簧20、下磁铁19及舵机,其中,舵机通过尼龙细线与下磁铁19相连接,下磁铁19位于滑道上,下弹簧20的一端与下磁铁19相连接,下弹簧20的另一端固定于电控盒的底部,下阀体17位于蓄水槽23内,上阀体15位于蓄水池13内,阀杆16的上端与上阀体15相连接,阀杆16的下端穿过隔板上的通孔与下阀体17相连接,下阀体17的底部有上磁铁18,其中,上磁铁18正对下磁铁19,阀杆16上套接有上弹簧21,其中,上弹簧21的上端与上阀体15相连接,上弹簧21的下端固定于隔板上。花盆主体8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凸起5,花盆底座1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5相配合的凹槽6,其中,各凸起5沿周向依次分布,花盆主体8内部设置有传感器腔体3,所述传感器腔体3内设置有土壤湿度传感器,花盆底座1外设置有用于监测植物生长环境的空气温度及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花盆底座1的侧壁上设置有通风孔14、充电接口4及OLED屏幕7;花盆主体8的顶部设置有花盆顶盖10,其中,花盆顶盖10上设置有注水口11,其中,注水口11正对蓄水池13。当需要浇灌时,可通过舵机收回尼龙细线,使得下磁铁19向下运动,以带动下阀体17向下运动,避免下阀体17堵住通孔,从而使得蓄水池13内的水通过所述通孔进入到蓄水槽23内,水通过栅格22向种植区12渗透式给水,注水完成后,则通过舵机放出尼龙细线,使得下磁铁19在下弹簧20的作用下向上弹出,以推动下阀体17向上移动,通过在上弹簧21的作用下,使得下阀体17堵住所述通孔,避免蓄水池13内的水进入到蓄水槽23中。为了使水能够顺利进入种植区12内,蓄水槽23通过管道与外接大气相连通,实现气压平衡。控制系统与土壤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及舵机相连接,控制系统获取天气信息及当前北京时间和年月日信息,并通过OLED屏幕7显示,同时显示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湿度信息以及土壤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土壤湿度信息。另外,控制系统与手机端相连接,用户通过手机端实现对植物的远程监控,在工作过程中,当土壤的湿度小于最低阈值时,即植物存活于最低湿度时,则自动驱动舵机,对植物进行补救性补水。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采用无螺钉的嵌合式连接,可以实现徒手拆卸,便于检修与维护。2)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不仅可以实现植物生长的远程监控与浇水控制,还借助网络爬虫技术,使智能花盆具有联网对时、天气预报等功能。3)注重平衡用户参与和系统自动化程度之间的关系,设置托管、辅助两种工作模式,让用户在体验到种植的乐趣的同时也能够不再担心由于疏忽而导致植物枯萎。4)高度集成:集空气温湿度、土壤湿度、天气预报、自动浇水、自主遥控等多种功能为一体。5)内置电源,无需插电使用,花盆具有休眠与唤醒机制,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桌上花盆,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花盆主体(8)及花盆底座(1);/n花盆主体(8)位于花盆底座(1)上,花盆主体(8)内部通过储水隔层(9)分割为储水区及种植区(12),其中,种植区(12)位于储水区的中部,储水区内部通过隔板分割为自上到下分布的蓄水池(13)及蓄水槽(23),储水隔层(9)的侧面设置有进水口,蓄水槽(23)与种植区(12)通过进水口相连通;隔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处设置阀门系统;/n花盆主体(8)的顶部设置有花盆顶盖(10),其中,花盆顶盖(10)上设置有注水口(11),其中,注水口(11)正对蓄水池(13),控制系统与阀门系统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桌上花盆,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花盆主体(8)及花盆底座(1);
花盆主体(8)位于花盆底座(1)上,花盆主体(8)内部通过储水隔层(9)分割为储水区及种植区(12),其中,种植区(12)位于储水区的中部,储水区内部通过隔板分割为自上到下分布的蓄水池(13)及蓄水槽(23),储水隔层(9)的侧面设置有进水口,蓄水槽(23)与种植区(12)通过进水口相连通;隔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处设置阀门系统;
花盆主体(8)的顶部设置有花盆顶盖(10),其中,花盆顶盖(10)上设置有注水口(11),其中,注水口(11)正对蓄水池(13),控制系统与阀门系统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桌上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系统包括电控盒、下阀体(17)、阀杆(16)、上磁铁(18)及上阀体(15);
电控盒设置于花盆底座(1)内,所述电控盒内设置有滑道、下弹簧(20)、下磁铁(19)及舵机,其中,舵机通过尼龙细线与下磁铁(19)相连接,下磁铁(19)位于滑道上,下弹簧(20)的一端与下磁铁(19)相连接,下弹簧(20)的另一端固定于电控盒的底部,下阀体(17)位于蓄水槽(23)内,上阀体(15)位于蓄水池(13)内,阀杆(16)的上端与上阀体(15)相连接,阀杆(16)的下端穿过隔板上的通孔与下阀体(17)相连接,下阀体(17)的底部有上磁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晓楠徐柯文尚锦奥柴凯昕邱卓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