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皮带双驱动皮带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016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2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双皮带双驱动皮带缸,实现了两个减速电机分别驱动不同的滑动座进行滑动,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再采用传统的丝杆传动,选用皮带传动,速度更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全密封结构,可以防止外部异物进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的刚性更强;双皮带双驱动皮带缸,包括前端同步轮A、前端同步轮B、铝制前轴承座、开口带A、开口带B、滑动座A、滑动座B、滑轨、后端同步轮A、后端同步轮B、铝制后轴承座、联轴器A、减速电机A、联轴器B和减速电机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皮带双驱动皮带缸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尤其涉及双皮带双驱动皮带缸。
技术介绍
目前皮带缸有以下几种模式:第一、单滑动座单驱动,即一个电机驱动一个滑动座;第二、多滑动座单驱动,即一个电机驱动两个或两个以上滑动座,滑动座不能分别运动,只能固定在一起,同步运动。以上两种模式都不能实现在一个皮带缸中,不同的电机驱动不同的滑动座滑动,使滑动座分别运动。使得在生产过程中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双皮带双驱动皮带缸。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皮带双驱动皮带缸,包括前端同步轮A、前端同步轮B、铝制前轴承座、开口带A、开口带B、滑动座A、滑动座B、滑轨、后端同步轮A、后端同步轮B、铝制后轴承座、联轴器A、减速电机A、联轴器B和减速电机B,所述滑动座A和滑动座B均滑动设置在滑轨上,所述前端同步轮A和前端同步轮B均设置在滑轨的前方,所述后端同步轮A和后端同步轮B均设置在滑轨的后方,所述铝制前轴承座上设置有前轴承,前轴承上设置有前转动轴,所述联轴器A的一端与前转动轴连接,另一端与减速电机A连接,前端同步轮A和前端同步轮B的轴芯均与前转动轴连接,所述铝制后轴承座上设置有后轴承,后轴承上设置有后转动轴,所述联轴器B的一端与后转动轴连接,另一端与减速电机B连接,后端同步轮A和后端同步轮B;所述开口带A的一端与滑动座A的一端固定连接,开口带A的另一端依次绕过前端同步轮A和后端同步轮A后与滑动座A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开口带B的一端与滑动座B的一端固定连接,开口带B的另一端依次绕过前端同步轮B和后端同步轮B后与滑动座B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前端同步轮A和前端同步轮B平行设置。进一步的,所述联轴器A和联轴器B平行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双皮带双驱动皮带缸,实现了两个减速电机分别驱动不同的滑动座进行滑动,降低成本;本技术不再采用传统的丝杆传动,选用皮带传动,速度更高;本技术采用全密封结构,可以防止外部异物进入;本技术结构的刚性更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双皮带双驱动皮带缸,包括前端同步轮A1、前端同步轮B2、铝制前轴承座3、开口带A4、开口带B5、滑动座A6、滑动座B7、滑轨8、后端同步轮A9、后端同步轮B10、铝制后轴承座11、联轴器A12、减速电机A13、联轴器B14和减速电机B15,所述滑动座A6和滑动座B7均滑动设置在滑轨8上,所述前端同步轮A1和前端同步轮B2均设置在滑轨8的前方,所述后端同步轮A9和后端同步轮B10均设置在滑轨8的后方,所述铝制前轴承座3上设置有前轴承,前轴承上设置有前转动轴,所述联轴器A12的一端与前转动轴连接,另一端与减速电机A13连接,前端同步轮A1和前端同步轮B2的轴芯均与前转动轴连接。减速电机A13通过联轴器A12带动前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前端同步轮A1转动。所述铝制后轴承座11上设置有后轴承,后轴承上设置有后转动轴,所述联轴器B14的一端与后转动轴连接,另一端与减速电机B15连接,后端同步轮A9和后端同步轮B10。减速电机B15通过联轴器B14带动后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后端同步轮A9转动。所述开口带A4的一端与滑动座A6的一端固定连接,开口带A4的另一端依次绕过前端同步轮A1和后端同步轮A9后与滑动座A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开口带B5的一端与滑动座B7的一端固定连接,开口带B5的另一端依次绕过前端同步轮B2和后端同步轮B10后与滑动座B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前端同步轮A1和前端同步轮B2平行设置。所述联轴器A12和联轴器B14平行设置。使用时,打开减速电机A13和减速电机B15,从而可以使滑动座A6和滑动座B7分别在滑轨8中移动。上述实施例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皮带双驱动皮带缸,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同步轮A(1)、前端同步轮B(2)、铝制前轴承座(3)、开口带A(4)、开口带B(5)、滑动座A(6)、滑动座B(7)、滑轨(8)、后端同步轮A(9)、后端同步轮B(10)、铝制后轴承座(11)、联轴器A(12)、减速电机A(13)、联轴器B(14)和减速电机B(15),所述滑动座A(6)和滑动座B(7)均滑动设置在滑轨(8)上,所述前端同步轮A(1)和前端同步轮B(2)均设置在滑轨(8)的前方,所述后端同步轮A(9)和后端同步轮B(10)均设置在滑轨(8)的后方,所述铝制前轴承座(3)上设置有前轴承,前轴承上设置有前转动轴,所述联轴器A(12)的一端与前转动轴连接,另一端与减速电机A(13)连接,前端同步轮A(1)和前端同步轮B(2)的轴芯均与前转动轴连接,所述铝制后轴承座(11)上设置有后轴承,后轴承上设置有后转动轴,所述联轴器B(14)的一端与后转动轴连接,另一端与减速电机B(15)连接,后端同步轮A(9)和后端同步轮B(10);所述开口带A(4)的一端与滑动座A(6)的一端固定连接,开口带A(4)的另一端依次绕过前端同步轮A(1)和后端同步轮A(9)后与滑动座A(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开口带B(5)的一端与滑动座B(7)的一端固定连接,开口带B(5)的另一端依次绕过前端同步轮B(2)和后端同步轮B(10)后与滑动座B(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双皮带双驱动皮带缸,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同步轮A(1)、前端同步轮B(2)、铝制前轴承座(3)、开口带A(4)、开口带B(5)、滑动座A(6)、滑动座B(7)、滑轨(8)、后端同步轮A(9)、后端同步轮B(10)、铝制后轴承座(11)、联轴器A(12)、减速电机A(13)、联轴器B(14)和减速电机B(15),所述滑动座A(6)和滑动座B(7)均滑动设置在滑轨(8)上,所述前端同步轮A(1)和前端同步轮B(2)均设置在滑轨(8)的前方,所述后端同步轮A(9)和后端同步轮B(10)均设置在滑轨(8)的后方,所述铝制前轴承座(3)上设置有前轴承,前轴承上设置有前转动轴,所述联轴器A(12)的一端与前转动轴连接,另一端与减速电机A(13)连接,前端同步轮A(1)和前端同步轮B(2)的轴芯均与前转动轴连接,所述铝制后轴承座(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龙郑伟盛玉长纪明民郑丰顾春东张艳丁春梅姚蓉
申请(专利权)人:中村精机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