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景辉专利>正文

一种胸罩扣及应用该胸罩扣的胸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9603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58
一种胸罩扣,包括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第一部分(10)包括第一连接带(11)以及沿第一连接带(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第一连接带(11)内部的多个第一扣件(12),第一连接带(11)的一面在对应每个第一扣件(12)的位置处设有通孔(111),第二部分(20)包括第二连接带(21)以及设置在第二连接带(21)内部的第二扣件(22),第二扣件(22)部分从第二连接带(21)的一面伸出并可穿过第一连接带(11)上的其中一个通孔(111)扣合到与该通孔(111)对应的第一扣件(12),当第二扣件(22)部分扣合到第一扣件(12)时,第二连接带(21)覆盖到第一连接带(1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胸罩扣及应用该胸罩扣的胸罩一种胸罩扣及应用该胸罩扣的胸罩
本专利技术涉及胸罩
,尤其是涉及一种胸罩扣及应用该胸罩扣的胸罩。
技术介绍
现有的胸罩一般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两个罩杯、连接在两个罩杯的相远离的一侧的两个背带以及胸罩扣。两个罩杯和两个背带之间分别通过肩带连接。胸罩扣一般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背带自由端外侧和内侧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连接带以及设置在第一连接带上的多排扣环,第二部分包括第二连接带以及设置在第二连接带上的一排扣勾,将第二连接带上的一排扣勾扣合到第一连接带上的一排扣环即可将两个背带连接在一起。该种扣环和扣勾的方式操作起来比较费时费力,扣勾和扣环容易错位扣合,且易漏掉,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便、轻松快捷、使用方便、不易错位的胸罩扣及应用该胸罩扣的胸罩。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胸罩扣,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连接带以及沿第一连接带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第一连接带内部的多个第一扣件,所述第一连接带的一面在对应每个第一扣件的位置处设有通孔,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连接带以及设置在第二连接带内部的第二扣件,所述第二扣件部分从所述第二连接带的一面伸出并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带上的其中一个通孔扣合到与该通孔对应的第一扣件,当所述第二扣件部分扣合到第一扣件时,所述第二连接带覆盖到所述第一连接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扣件包括第一本体、设置在第一本体的远离对应的通孔的一面的凹位以及设置在凹位底部的卡孔,所述第一连接带的一面在对应每个第一扣件的所述卡孔的位置处设有所述通孔;所述卡孔包括两个相对的并沿第一连接带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侧以及两个相对的并沿第一连接带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扣件包括第二本体以及设置在第二本体一面的扣体,所述第二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带的内部,所述扣体从所述第二连接带的一面伸出并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带上的其中一个通孔扣合到与该通孔对应的第一扣件的卡孔。进一步地,所述扣体包括扣体本体以及形成在扣体本体的两个相对的第一侧的两个凸部,两个凸部靠近扣体本体的端部,两个凸部的外侧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卡孔的内怪,当扣体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带上的其中一个通孔扣合到与该通孔对应的第一扣件的卡孔时,两个凸部分别卡设到所述凹位的靠近所述卡孔的两个相对的第一侧的两侧,扣体本体穿设在所述卡孔中且扣体本体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本体的远离通孔的一面平齐,扣体本体的两个相对的第二侧与卡孔的两个相对的第二侧之间分别存在间隙从而扣体可在卡孔的两个相对的第二侧之间移动。进一步地,所述扣体本体的两个相对的第二侧设有贯通槽,所述贯通槽的一端延伸至扣体本体的端部,另一端靠近所述第二本体,所述贯通槽将所述扣体本体分割成两个分支。进一步地,所述贯通槽的截面形状为倒梯形。进一步地,所述贯通槽的内怪沿朝所述扣体本体端部的方向逐渐增大。进一步地,所述两个分支的其中一个第二侧在靠近其端部的位置分别形成有卡部,所述凹位的靠近所述卡孔的其中一个第二侧的一侧形成有卡位,当扣体朝向对应的第一扣件的卡位移动时,所述卡部卡设到所述卡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本体的靠近对应的所述通孔的一面在所述卡孔的边缘位置处设有凸环,所述凸环位于对应的通孔的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带包括依次迭加的第一基体层、第二基体层以及第三基体层,所述第一扣件夹设在所述第一基体层和第二基体层之间,所述第二基体层和第三基体层在对应每个第一扣件的卡孔的位置处设有所述通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体层、第二基体层以及第三基体层均为布层。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带包括依次迭加的第四基体层、第五基体层和第六基体层,所述第二本体夹设在所述第四基体层和第五基体层之间,所述扣体从所述第五基体层和第六基体层中伸出。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基体层、第五基体层和第六基体层均为布层。进一步地,所述布层为尼龙布层、涤纟仑布层、绒布层或粗棉布层。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的材质为POM塑料材质、PP塑料材质或PC塑料材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带有所述的胸罩扣的胸罩,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两个罩杯、连接在两个罩杯的相远离的一侧的两个背带以及胸罩扣,所述胸罩扣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设置在其中一个背带的自由端的外侧,所述第二部分设置在另外一个背带的自由端的内侧,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连接带以及沿第一连接带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第一连接带内部的多个第一扣件,所述第一连接带的一面在对应每个第一扣件的位置处设有通孔,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连接带以及设置在第二连接带内部的第二扣件,所述第二扣件部分从所述第二连接带的一面伸出并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带上的其中一个通孔扣合到与该通孔对应的第一扣件,当所述第二扣件部分扣合到第一扣件时,所述第二连接带覆盖到所述第一连接带。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扣件和第一扣件扣合操作比较简便,且省时省力,轻松便捷,使用方便,不易错位和漏掉。【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胸罩扣的第一部分的正面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第一部分的背面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第一部分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第一部分分解后的主视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第一部分的第一扣件的俯视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第一扣件的侧视示意图;图7是图5所示第一扣件的剖视示意图;图8是图1所示胸罩扣的第二部分的正面的示意图;图9是图8所示第二部分的背面的示意图;图10是图8所示第二部分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8所示第二部分分解后的主视示意图;图12是图8所示第二部分的第二扣件的俯视示意图;图13是图12所示第二扣件的主视示意图;图14是图12所示第二扣件的侧视示意图;图15是图1所示第一部分的第一卡扣结构和图8所示第二部分的第二卡扣结构相卡合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应用本专利技术的胸罩扣的胸罩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参考图1、图2、图8和图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胸罩扣,包括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20。第一部分10包括第一连接带11以及沿第一连接带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第一连接带11内部的多个第一扣件12。第一连接带11的一面在对应每个第一扣件12的位置处设有方形的通孔111。本实施例的第一扣件12的数量为三个,第一扣件12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第二部分20包括第二连接带21以及设置在第二连接带21内部的第二扣件22。第二扣件22部分从第二连接带21的一面伸出并可穿过第一连接带21上的其中一个通孔111扣合到与该通孔111对应的第一扣件12。当第二扣件22部分扣合到第一扣件12时,第二连接带21覆盖到第一连接带11。本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带21的宽度与第一连接带11的宽度相等。第二连接带21的长度小于第一连接带11的长度。第一连接带11、第二连接带21的一端的两个角均设有倒圆角,外观美观。具体的,参考图1至图7,第一扣件12包括第一本体121、设置在第一本体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权 利 要 求 书 /n 1.一种胸罩扣,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包括 第一连接带以及沿第一连接带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第一连接带内部的多个第 一扣件,所述第一连接带的一面在对应每个第一扣件的位置处设有通孔,所述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连接带以及设置在第二连接带内部的第二扣件,所述第二扣 件部分从所述第二连接带的一面伸出并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带上的其中一个通 孔扣合到与该通孔对应的第一扣件, 当所述第二扣件部分扣合到第一扣件时, 所述第二连接带覆盖到所述第一连接带。 /n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胸罩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件包括第一本体、 设置在第一本体的远离对应的通孔的一面的凹位以及设置在凹位底部的卡孔, 所述第一连接带的一面在对应每个第一扣件的所述卡孔的位置处设有所述通 孔;所述卡孔包括两个相对的并沿第一连接带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侧以及两 个相对的并沿第一连接带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侧。 /n 3.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胸罩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扣件包括第二本体 以及设置在第二本体一面的扣体,所述第二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带的内部, 所述扣体从所述第二连接带的一面伸出并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带上的其中一个 通孔扣合到与该通孔对应的第一扣件的卡孔。 /n 4.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胸罩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体包括扣体本体以及 形成在扣体本体的两个相对的第一侧的两个凸部, 两个凸部靠近扣体本体的端 部 , 两个凸部的外侧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卡孔的内怪, 当扣体穿过所述第一连 接带上的其中一个通孔扣合到与该通孔对应的第一扣件的卡孔时, 两个凸部分 别卡设到所述凹位的靠近所述卡孔的两个相对的第一侧的两侧,扣体本体穿设 在所述卡孔中且扣体本体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本体的远离通孔的一面平齐,扣体 本体的两个相对的第二侧与卡孔的两个相对的第二侧之间分别存在间隙从而扣 体可在卡孔的两个相对的第二侧之间移动。 /n 5.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胸罩扣 ,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体本体的两个相对的 第二侧设有贯通槽 ,所述贯通槽的一端延伸至扣体本体的端部 , 另一端靠近所 述第二本体,所述贯通槽将所述扣体本体分割成两个分支。 /n 6.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胸罩扣 ,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槽的截面形状为倒 梯形。 /n 7.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胸罩扣 ,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槽的内怪沿朝所述 扣体本体端部的方向逐渐增大。 /n 8.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胸罩扣 ,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分支的其中一个第 二侧在靠近其端部的位置分别形成有卡部 ,所述凹位的靠近所述卡孔的其中一 个第二侧的一侧形成有卡位, 当扣体朝向对应的第一扣件的卡位移动时 ,所述 卡部卡设到所述卡位。 /n 9.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胸罩扣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的靠近对应的 所述通孔的一面在所述卡孔的边缘位置处设有凸环 ,所述凸环位于对应的通孔 的中 。 /n 10.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胸罩扣 ,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带包括依次 迭加的第一基体层 、 第二基体层以及第三基体层 ,所述第一扣件夹设在所述第 一基体层和第二基体层之间 ,所述第二基体层和第三基体层在对应每个第一扣 件的卡孔的位置处设有所述通孔。 /n 11.根据权利要求 10所述的胸罩扣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体层 、第二基 体层以及第三基体层均为布层 。 /n 12.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胸罩扣 ,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带包括依次 迭加的第四基体层 、 第五基体层和第六基体层 ,所述第二本体夹设在所述第四 基体层和第五基体层之间 ,所述扣体从所述第五基体层和第六基体层中伸出 。/n13根据权利要求 12所述的胸罩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基体层、第五基 体层和第六基体层均为布层。 /n 14.根据权利要求 11或 13所述的胸罩扣 ,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层为尼龙布 层 、涤给布层、绒布层或粗棉布层。 /n 15.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胸罩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 的材质为 POM塑料材质、 PP塑料材质或 PC塑料材质。 /n 16.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胸罩扣,一种带有所述的胸罩扣的胸罩,包括连 接在一起的两个罩杯、连接在两个罩杯的相远离的一侧的两个背带以及胸罩扣, 所述胸罩扣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设置在其中一个背带的自 由端的外侧,所述第二部分设置在另外一个背带的自由端的内侧,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连接带以及沿第一连接带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第一连 接带内部的多个第一扣件,所述第一连接带的一面在对应每个第一扣件的位置 处设有通孔,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连接带以及设置在第二连接带内部的第二 扣件,所述第二扣件部分从所述第二连接带的一面伸出并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90411 HK 19122190.2权利要求书
1.一种胸罩扣,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连接带以及沿第一连接带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第一连接带内部的多个第一扣件,所述第一连接带的一面在对应每个第一扣件的位置处设有通孔,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连接带以及设置在第二连接带内部的第二扣件,所述第二扣件部分从所述第二连接带的一面伸出并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带上的其中一个通孔扣合到与该通孔对应的第一扣件,当所述第二扣件部分扣合到第一扣件时,所述第二连接带覆盖到所述第一连接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罩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件包括第一本体、设置在第一本体的远离对应的通孔的一面的凹位以及设置在凹位底部的卡孔,所述第一连接带的一面在对应每个第一扣件的所述卡孔的位置处设有所述通孔;所述卡孔包括两个相对的并沿第一连接带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侧以及两个相对的并沿第一连接带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胸罩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扣件包括第二本体以及设置在第二本体一面的扣体,所述第二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带的内部,所述扣体从所述第二连接带的一面伸出并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带上的其中一个通孔扣合到与该通孔对应的第一扣件的卡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胸罩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体包括扣体本体以及形成在扣体本体的两个相对的第一侧的两个凸部,两个凸部靠近扣体本体的端部,两个凸部的外侧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卡孔的内怪,当扣体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带上的其中一个通孔扣合到与该通孔对应的第一扣件的卡孔时,两个凸部分别卡设到所述凹位的靠近所述卡孔的两个相对的第一侧的两侧,扣体本体穿设在所述卡孔中且扣体本体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本体的远离通孔的一面平齐,扣体本体的两个相对的第二侧与卡孔的两个相对的第二侧之间分别存在间隙从而扣
体可在卡孔的两个相对的第二侧之间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胸罩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体本体的两个相对的第二侧设有贯通槽,所述贯通槽的一端延伸至扣体本体的端部,另一端靠近所述第二本体,所述贯通槽将所述扣体本体分割成两个分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胸罩扣,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槽的截面形状为倒梯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胸罩扣,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槽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景辉
申请(专利权)人:林景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