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超声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9533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超声仪,包括护板和探测杆,所述探测杆与护板贯穿滑动连接,所述探测杆中部位置贯穿固定连接有动力盒,所述动力盒底部上表面远离中心任意一侧固定连接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驱动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表面设置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远离主动轮一端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中心位置贯穿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两端均贯穿固定连接连接有齿轮,两个所述齿轮轮齿啮合连接有齿条,所述护板开设有导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移动机构避免医生触碰到病人隐私部位造成病人不配合,影响检查或者治疗结果,设置了固定装置,可以良好的配合医生进行检测或治疗,提高检测或者治疗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超声仪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超声仪。
技术介绍
超声仪在医疗领域内使用较多是用来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医疗器械,其工作原理与声纳相似,即将超声波发射到人体内,当它在体内遇到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及折射,并且在人体组织中可能被吸收而衰减。因为人体各种组织的形态与结构是不相同的,因此其反射与折射以及吸收超声波的程度也就不同,医生正是通过仪器所反映出的波型和曲线或影像的特征来辨别它们,便可诊断所检查的器官是否正常。在日常检测中,医生需要手持超声探头在病人身上进行移动来观察病人体内组织的结构来判断形态和结构,但是这期间病人需要将身上的衣服退去,让探头与皮肤直接接触,如果涉及到隐私部位会给病人带来一定的困扰,随着探头在隐私部位进行移动,病人身体本能会出现一定的抗拒动作,这样就会给医生在检查过程中带来麻烦,影响检测结果,随后需要再次进行检测,影响检查或治疗效率,同时医生在手持探头的时候还要盯着屏幕进行观察和分析,如果出现问题及时截图或者治疗,这样就会让医生在分心的状态下进行工作,就会出现移动范围重复或者不准确的情况发生,可能会遗漏一些重要信息,影响治疗效果或者检查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改进的超声仪。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的超声仪,包括护板和探测杆,所述探测杆与护板贯穿滑动连接,所述探测杆中部位置贯穿固定连接有动力盒,所述动力盒底部上表面远离中心任意一侧固定连接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驱动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表面设置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远离主动轮一端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中心位置贯穿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两端均贯穿固定连接连接有齿轮,两个所述齿轮轮齿啮合连接有齿条,所述护板开设有导轨,所述齿条任意两侧与导轨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护板呈半圆型设置,所述护板底部任意一端固定连接有铰链,所述铰链远离护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表面固定连接有海绵垫。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护板底部远离铰链一端固定连接有上固定块,所述底板靠近上固定块一侧固定连接有下固定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转动杆两端与动力盒任意两侧侧壁转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探测杆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线,所述探测杆远离连接线一端固定连接有探测块,所述探测块远离探测杆一端滑动连接有伸缩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动力盒任意两侧与导轨贯穿滑动连接。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电机、主动轮和齿轮形成了移动机构,通过电机带动主动轮进行转动,随后通过连接带带动从动轮进行转动,最后通过转动杆带动齿轮进行转动,齿轮在齿条上进行移动,这样可以避免医生手持探头进行检测,可以通过自动移动的方式专心观察,出现问题后让探头进行倒退,或者在问题区域反复移动进行观察,这样也可以避免医生触碰到病人隐私部位造成病人不配合,影响检查或者治疗结果。2.本技术通过设置护板和底板形成了固定装置,病人躺着底板上,通过护板进行固定,随后开始进行检测,这样可以将病人的隐私部位进行遮挡,不会让病人出现尴尬的心情,可以良好的配合医生进行检测或治疗,提高检测或者治疗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改进的超声仪的主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改进的超声仪的护板的展开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改进的超声仪的探测杆的主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改进的超声仪的探测杆的俯剖视图。图例说明:1、护板;2、探测杆;3、动力盒;4、微型电机;5、主动轮;6、连接带;7、从动轮;8、转动杆;9、齿轮;10、齿条;11、铰链;12、底板;13、海绵垫;14、下固定块;15、上固定块;16、探测块;17、伸缩头;18、连接线;19、导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改进的超声仪,包括护板1和探测杆2,探测杆2与护板1贯穿滑动连接,探测杆2中部位置贯穿固定连接有动力盒3,动力盒3底部上表面远离中心任意一侧固定连接有微型电机4,微型电机4驱动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5,主动轮5表面设置有连接带6,连接带6远离主动轮5一端连接有从动轮7,从动轮7中心位置贯穿固定连接有转动杆8,转动杆8两端均贯穿固定连接连接有齿轮9,通过微型电机4进行带动,让齿轮9在齿条10上进行啮合,从而带动探测杆2进行移动,进行检测,这样医生就可以不用手持进行检测,可以专心的看着传递回来的图像进行观察,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两个齿轮9轮齿啮合连接有齿条10,护板1开设有导轨19,导轨19呈S型设置的,是为了让探头在病人身体全面的进行探测,齿条10任意两侧与导轨19固定连接。护板1呈半圆型设置,护板1底部任意一端固定连接有铰链11,铰链11可以控制护板1和底板12的开合,让病人躺进去后进行固定,铰链11远离护板1一侧固定连接有底板12,底板12表面固定连接有海绵垫13,海绵垫13是为了增加舒适度,使得病人不会因为检测时间过长而造成身体不舒服,护板1底部远离铰链11一端固定连接有上固定块15,底板12靠近上固定块15一侧固定连接有下固定块14,转动杆8两端与动力盒3任意两侧侧壁转动连接,探测杆2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线18,探测杆2远离连接线18一端固定连接有探测块16,探测块16远离探测杆2一端滑动连接有伸缩头17,伸缩头17是为了在移动的过程中更好的贴合病人的身体,根据病人身体的形状进行伸缩,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动力盒3任意两侧与导轨19贯穿滑动连接。工作原理:首先打开护板1让病人躺在底板12上,随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的超声仪,包括护板(1)和探测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杆(2)与护板(1)贯穿滑动连接,所述探测杆(2)中部位置贯穿固定连接有动力盒(3),所述动力盒(3)底部上表面远离中心任意一侧固定连接有微型电机(4),所述微型电机(4)驱动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5),所述主动轮(5)表面设置有连接带(6),所述连接带(6)远离主动轮(5)一端连接有从动轮(7),所述从动轮(7)中心位置贯穿固定连接有转动杆(8),所述转动杆(8)两端均贯穿固定连接有齿轮(9),两个所述齿轮(9)轮齿啮合连接有齿条(10),所述护板(1)开设有导轨(19),所述齿条(10)任意两侧与导轨(19)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超声仪,包括护板(1)和探测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杆(2)与护板(1)贯穿滑动连接,所述探测杆(2)中部位置贯穿固定连接有动力盒(3),所述动力盒(3)底部上表面远离中心任意一侧固定连接有微型电机(4),所述微型电机(4)驱动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5),所述主动轮(5)表面设置有连接带(6),所述连接带(6)远离主动轮(5)一端连接有从动轮(7),所述从动轮(7)中心位置贯穿固定连接有转动杆(8),所述转动杆(8)两端均贯穿固定连接有齿轮(9),两个所述齿轮(9)轮齿啮合连接有齿条(10),所述护板(1)开设有导轨(19),所述齿条(10)任意两侧与导轨(19)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超声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1)呈半圆型设置,所述护板(1)底部任意一端固定连接有铰链(11),所述铰链(11)远离护板(1)一侧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崇杰尹翠娟王小飞石宪富崔乐乐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双元泰和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