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建城专利>正文

一种高硬度的金属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914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硬度的金属底座,包括支撑底座、防滑地脚和金属底座本体,所述支撑底座的两侧皆设置有固定板,所述支撑底座的上方设置有金属底座本体,所述支撑底座的内部开设有矩形沉槽,所述滑动板的两侧皆固定有滑动块,所述矩形沉槽两侧的内侧壁皆开设有滑动槽,所述金属底座本体上方对称设置有支撑柱,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贯穿支撑柱并固定有加持板,所述连接杆远离防护垫的一端皆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金属底座本体的上表面在所述支撑柱的下方开设有燕尾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实现了支撑底座放置时的调平功能,实现了对不同大小待安装物进行加持固定的功能,而且实现了金属底座在使用过程中的减震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硬度的金属底座
本技术涉及金属底座
,具体为一种高硬度的金属底座。
技术介绍
金属制品行业包括结构性金属制品制造、金属工具制造、集装箱及金属包装容器制造、不锈钢及类似日用金属制品制造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金属制品在工业、农业以及人们的生活各个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也给社会创造越来越大的价值,其中金属底座的使用及其广泛。现今市场上的金属底座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1、金属底座在放置时很少实现调平功能,从而很容易因地面不平整导致支撑底座倾斜的现象;2、金属底座在使用时不便于对不同大小的待安装物进行加持固定,从而导致了在使用过程中待安装物发生掉落的现象;3、金属底座在使用过程中易发生震动现象,从而缩短了金属底座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硬度的金属底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金属底座在放置时很少设置调平功能,在使用时不便于对不同大小的待安装物进行加持固定,以及在使用过程中易发生震动现象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硬度的金属底座,包括支撑底座、防滑地脚和金属底座本体,所述支撑底座的两侧皆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内部套设有调节螺杆,并且调节螺杆的底端固定有防滑地脚,所述固定板的底部皆固定有螺套,且螺套与调节螺杆相配合,所述支撑底座的上方设置有金属底座本体,且金属底座本体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连接板,并且连接板底部固定有滑动板,所述支撑底座的内部开设有矩形沉槽,且矩形沉槽的内部设置有等间距的减震机构,所述滑动板的两侧皆固定有滑动块,所述矩形沉槽两侧的内侧壁皆开设有滑动槽,且滑动槽与滑动块相配合,所述金属底座本体上方对称设置有支撑柱,且支撑柱远离金属底座本体的一端设置有与支撑柱垂直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贯穿支撑柱并固定有加持板,且加持板的表面粘贴有防护垫,所述连接杆远离防护垫的一端皆固定有限位块,且限位块底部的一侧固定有伸缩弹簧,并且伸缩弹簧远离限位块的一端与支撑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金属底座本体的上表面在所述支撑柱的下方开设有燕尾滑槽,且燕尾滑槽的内部设置有燕尾滑块。优选的,所述螺套的表面皆设置有锁止螺钉,且锁止螺钉的一端贯穿螺套并铰接有弧形锁止片,并且弧形锁止片的内侧壁与调节螺杆的表面相接触,所述支撑底座表面的中心位置处镶嵌有水平柱。优选的,所述燕尾滑槽与燕尾滑块相配合,同时燕尾滑块的顶端与支撑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燕尾滑块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且固定螺栓的一端贯穿燕尾滑块。优选的,所述减震机构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板、矩形框、T型压杆、上防撞垫、下防撞垫以及缓冲弹簧,所述矩形沉槽的内部设置有等间距的矩形框,所述矩形框内部靠近支撑底座(1)的一侧固定有下防撞垫。优选的,所述下防撞垫的表面皆固定有等间距的缓冲弹簧,且缓冲弹簧远离下防撞垫(190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矩形框内部远离下防撞垫的一侧固定有上防撞垫。优选的,所述缓冲板表面的中心位置处皆固定有T型压杆,且T型压杆的顶端贯穿矩形框以及上防撞垫,并且T型压杆与滑动板的底部相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高硬度的金属底座不仅实现了支撑底座放置时的调平功能,实现了对不同大小待安装物进行加持固定的功能,而且实现了金属底座在使用过程中的减震功能;1、通过设置有锁止螺钉、弧形锁止片、调节螺杆、水平柱以及支撑底座,旋转锁止螺钉带动弧形锁止片与调节螺杆相分离,旋转调节螺杆带动防滑地脚与地面平齐,观察水平柱,使支撑底座处于水平状态,随后反向旋转锁止螺钉,使弧形锁止片与调节螺杆相接触,将调节螺杆锁止,实现了支撑底座放置时的调平功能,从而避免了因地面不平整导致支撑底座倾斜的现象;2、通过设置有固定螺栓、燕尾滑块、支撑柱、燕尾滑槽以及加持板,将待安装物放置在金属底座本体的表面,随后依次旋转固定螺栓,使燕尾滑块带动支撑柱,沿燕尾滑槽进行滑动,使加持板与待安装物的侧壁相接触,在防护垫的作用下对待安装物进行防护,随后反向旋转固定螺栓,将燕尾滑块进行固定,实现了对不同大小的待安装物进行加持固定的功能,从而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待安装物发生掉落的现象;3、通过设置有滑动板、T型压杆、缓冲板、矩形框以及缓冲弹簧,滑动板受到来自金属底座本体表面待安装物的压力,使滑动板对T型压杆挤压,推动缓冲板在矩形框的内部滑动,在缓冲弹簧的作用下对T型压杆受到的力进行缓冲,实现了金属底座在使用过程中的减震功能,从而延长了金属底座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高硬度的金属底座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图1的剖面主视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减震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底座;2、防滑地脚;3、螺套;4、固定板;5、限位块;6、连接杆;7、防护垫;8、加持板;9、伸缩弹簧;10、调节螺杆;11、锁止螺钉;12、弧形锁止片;13、金属底座本体;14、水平柱;15、连接板;16、燕尾滑槽;17、支撑柱;18、滑动块;19、减震机构;1901、缓冲板;1902、矩形框;1903、T型压杆;1904、上防撞垫;1905、下防撞垫;1906、缓冲弹簧;20、滑动板;21、矩形沉槽;22、滑动槽;23、燕尾滑块;24、固定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上、下、左、右”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硬度的金属底座,如图1所示,包括支撑底座1、防滑地脚2和金属底座本体13,支撑底座1的两侧皆设置有固定板4,且固定板4的内部套设有调节螺杆10,并且调节螺杆10的底端固定有防滑地脚2,固定板4的底部皆固定有螺套3,且螺套3与调节螺杆10相配合,螺套3的表面皆设置有锁止螺钉11,且锁止螺钉11的一端贯穿螺套3并铰接有弧形锁止片12,并且弧形锁止片12的内侧壁与调节螺杆10的表面相接触,支撑底座1表面的中心位置处镶嵌有水平柱14,用于实现支撑底座1放置时的调平功能;如图2以及图4所示,支撑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金属底座本体13,且金属底座本体13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连接板15,并且连接板15底部固定有滑动板20,支撑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矩形沉槽21,且矩形沉槽21的内部设置有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硬度的金属底座,包括支撑底座(1)、防滑地脚(2)和金属底座本体(1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板(4),固定板(4)的内部套设有调节螺杆(10),并且调节螺杆(10)的底端固定有防滑地脚(2);固定板(4)的下方皆固定有螺套(3),且螺套(3)与调节螺杆(10)螺纹配合;支撑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金属底座本体(13),且金属底座本体(13)靠近支撑底座(1)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板(15),并且连接板(15)靠近支撑底座(1)的一侧还固定有滑动板(20);支撑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矩形沉槽(21),矩形沉槽(21)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减震机构(19),至少两个减震机构(19)等间距设置;滑动板(20)的两侧面皆固定有滑动块(18),矩形沉槽(21)内部的两侧壁皆开设有滑动槽(22),且滑动块(18)与滑动槽(22)相配合且沿着滑动槽(22)位移;金属底座本体(13)上方对称设置有支撑柱(17),且支撑柱(17)远离金属底座本体(13)的一端设置有与支撑柱(17)垂直连接的连接杆(6),连接杆(6)贯穿支撑柱(17)并在一端固定有加持板(8),且加持板(8)的表面粘贴有防护垫(7),连接杆(6)远离防护垫(7)的一端固定有限位块(5),限位块(5)底部的一侧固定有伸缩弹簧(9),并且伸缩弹簧(9)远离限位块(5)的一端与支撑柱(17)的表面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硬度的金属底座,包括支撑底座(1)、防滑地脚(2)和金属底座本体(1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板(4),固定板(4)的内部套设有调节螺杆(10),并且调节螺杆(10)的底端固定有防滑地脚(2);固定板(4)的下方皆固定有螺套(3),且螺套(3)与调节螺杆(10)螺纹配合;支撑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金属底座本体(13),且金属底座本体(13)靠近支撑底座(1)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板(15),并且连接板(15)靠近支撑底座(1)的一侧还固定有滑动板(20);支撑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矩形沉槽(21),矩形沉槽(21)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减震机构(19),至少两个减震机构(19)等间距设置;滑动板(20)的两侧面皆固定有滑动块(18),矩形沉槽(21)内部的两侧壁皆开设有滑动槽(22),且滑动块(18)与滑动槽(22)相配合且沿着滑动槽(22)位移;金属底座本体(13)上方对称设置有支撑柱(17),且支撑柱(17)远离金属底座本体(13)的一端设置有与支撑柱(17)垂直连接的连接杆(6),连接杆(6)贯穿支撑柱(17)并在一端固定有加持板(8),且加持板(8)的表面粘贴有防护垫(7),连接杆(6)远离防护垫(7)的一端固定有限位块(5),限位块(5)底部的一侧固定有伸缩弹簧(9),并且伸缩弹簧(9)远离限位块(5)的一端与支撑柱(17)的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硬度的金属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套(3)的表面皆设置有锁止螺钉(11),且锁止螺钉(11)的一端贯穿螺套(3)并铰接有弧形锁止片(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建城
申请(专利权)人:施建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