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辉光管的显示装置及电源适配器,基于辉光管的显示装置包括电源模块及级联连接的至少一个级联单元,每个级联单元包括辉光管、控制模块和升压模块,辉光管与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与升压模块连接,升压模块的输出端与辉光管的输入端连接。采用该种架构,控制模块同时用于数据输入控制和电源驱动,从而将数据控制和电源控制集成在一起,使得基于辉光管的显示装置更加模块独立化、使得级联使用更加方便,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的同时提升了产品表现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辉光管的显示装置及电源适配器
本申请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辉光管的显示装置及电源适配器。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具备显示屏。电子设备通过显示屏能够方便的向用户展示各种信息。目前,常见的显示技术基于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ElectroluminesenceDisplay,OLED)、液晶等。例如,手机屏幕、电脑屏幕、电视等。该些电子设备的显示屏除了向用户展示丰富的内容外,还能够方便用户进行触摸操作。然而,对于外用表、台秤等,该些电子设备显示的内容比较简单。若继续使用OLED、LED等屏幕,则显示功能冗余。为此,常见的做法是定制液晶屏幕,该种屏幕的成本低,驱动方便。但是,定制的液晶屏往往显示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辉光管的显示装置及电源适配器,用于解决定制液晶屏显示效果差的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辉光管的显示装置,包括:电源模块以及级联连接的至少一个级联单元,每个级联单元包括:辉光管、控制模块和升压模块,所述辉光管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升压模块连接,所述升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辉光管的输入端连接,其中: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升压模块提供第一电压;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数据并向所述辉光管发送所述目标数据,以及向所述升压模块发送控制信号,以驱动所述升压模块产生第二电压,所述第二电压高于所述第一电压;所述升压模块,用于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后,将所述电源模块提供的所述第一电压转换为所述第二电压;所述辉光管,用于在所述第二电压下显示所述目标数据。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行的方式实现的基于辉光管的显示装置。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行的方式实现的基于辉光管的显示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数据;通过升压模块对电源模块提供的第一电压进行转换,以得到第二电压,所述第二电压大于所述第一电压;控制辉光管在所述第二电压的驱动下显示所述目标数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辉光管的显示装置及电源适配器,包括电源模块及级联连接的至少一个级联单元,每个级联单元包括辉光管、控制模块和升压模块,辉光管与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与升压模块连接,升压模块的输出端与辉光管的输入端连接,其中,控制模块可控制升压模块将电源模块提供的第一电压升压转换为第二电压,并控制辉光管在第二电压的驱动下显示目标数据。采用该种架构,控制模块同时用于数据输入控制和电源驱动,从而将数据控制和电源控制集成在一起,使得基于辉光管的显示装置更加模块独立化、使得级联使用更加方便,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的同时提升了产品表现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辉光管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辉光管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辉光管的显示装置中级联单元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辉光管的显示装置中位移缓存器的引脚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辉光管的显示装置中辉光管的引脚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辉光管的显示装置中控制模块和升压模块的电路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辉光管的显示装置中电源模块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辉光管的显示装置中LED显示模块的示意图;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及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目前,最普及的显示技术是基于OLED、LED、液晶等的显示技术,该类显示技术由于成熟、成本低等因素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手机显示屏幕、电视、部分移动设备的操作屏幕等。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电子设备都需要复杂的显示及触控功能。比如,计算器、台秤、万用表等,该类电子设备只需要显示出计算数据或测量结果,无需显示其他复杂内容。此时,若使用OLED、LED等屏幕则成本高且功能冗余。为此,常见的解决方式是定制液晶屏幕,该种屏幕的成本低、驱动方便,但是显示效果相对比较差。比如,显示颜色单一,只有深浅两种颜色,整体效果非常普通。而且,定制液晶屏幕不能自发光,无法在无光的环境中观看使用。也就是说,在需要展示的场合使用定制液晶屏非常乏力,无吸引力,产品表现力差。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辉光管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用于解决定制液晶屏显示效果差的问题。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辉光管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该基于辉光管的显示装置100包括至少一个级联单元11以及电源模块12,每个级联单元11包括:辉光管111、控制模块112和升压模块113,所述辉光管111与所述控制模块112连接,所述控制模块112与所述升压模块113连接,所述升压模块113的输出端与所述辉光管111的输入端连接,其中:所述电源模块12,用于为所述升压模块113提供所述第一电压。所述控制模块112,用于获取目标数据并向所述辉光管111发送所述目标数据,以及向所述升压模块113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升压模块113产生第二电压,所述第二电压高于所述第一电压;所述升压模块113,用于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后,将所述电源模块12提供的第一电压转换为所述第二电压;所述辉光管111,用于在所述第二电压下显示所述目标数据。本申请实施例中,辉光管111(nixietube)也称为数码管、辉光放电管、冷阴极离子管、冷阴极充气管等,是一种利用气体辉光放电原理工作的离子管。示例性的,请参照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辉光管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请参照图2,左边为辉光管111的侧视图,右边为辉光管111的显示示意图。由于具有自发光等的特性,如图中显示数字0、1、2、3、4、5、6、7、8、9等。上述图1中,每个级联单元11中均包含辉光管111。常见的辉光光111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辉光管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以及级联连接的至少一个级联单元,每个级联单元包括:辉光管、控制模块和升压模块,所述辉光管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升压模块连接,所述升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辉光管的输入端连接,其中:/n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升压模块提供第一电压;/n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数据并向所述辉光管发送所述目标数据,以及向所述升压模块发送控制信号,以驱动所述升压模块产生第二电压,所述第二电压高于所述第一电压;/n所述升压模块,用于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后,将所述电源模块提供的所述第一电压转换为所述第二电压;/n所述辉光管,用于在所述第二电压下显示所述目标数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辉光管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以及级联连接的至少一个级联单元,每个级联单元包括:辉光管、控制模块和升压模块,所述辉光管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升压模块连接,所述升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辉光管的输入端连接,其中:
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升压模块提供第一电压;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数据并向所述辉光管发送所述目标数据,以及向所述升压模块发送控制信号,以驱动所述升压模块产生第二电压,所述第二电压高于所述第一电压;
所述升压模块,用于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后,将所述电源模块提供的所述第一电压转换为所述第二电压;
所述辉光管,用于在所述第二电压下显示所述目标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级联单元还包括:第一位移缓存器和第二位移缓存器,所述第一位移缓存器和所述第二位移缓存器用于缓存所述目标数据,以及连接所述辉光管和所述控制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位移缓存器的数据端引脚、所述第二位移缓存器的数据端引脚与所述辉光管连接;
所述第一位移缓存器的控制端引脚、所述第二位移缓存器的控制端引脚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辉光管包含多个数字引脚,不同数字引脚用于显示不同的数字,所述辉光管还包括多个数字引脚中每个数字引脚对应的三极管和电阻,目标数字引脚与对应的目标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目标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目标引脚对应的目标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目标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位移缓存器或所述第二位移缓存器的数据端引脚连接,所述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森龙,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