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混凝土梁的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8723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46
本申请涉及一种新增混凝土梁的加固结构,涉及建筑施工的领域,包括钢管、横梁、底板、固定板、锚栓和抗剪组件;所述钢管垂直设置于所述横梁上,所述底板固定于所述钢管的底端,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所述横梁的内部,且所述底板和所述固定板相互平行,所述锚栓固定于底板和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抗剪组件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和所述横梁的上表面之间,且所述抗剪组件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横梁的内部。本申请具有结构稳定、牢固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增混凝土梁的加固结构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增混凝土梁的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施工科学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高层及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为满足建筑物的刚度、强度及抗震性能,高层特别是超高层建筑中越来越多地采用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一篇申请号为CN201921370395.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及其加固体系,该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包括内外管壁上布置栓钉的叠合柱钢管和位于叠合柱钢管底部的柱脚底板,上述柱脚底板上通过锚栓固定于基础中,上述柱脚底板上方设置有上环形定位板,上述上环形定位板设置于锚栓伸出柱脚底板上的部分,上述上环形定位板通过设置于锚栓上的螺母夹持并与柱脚底板平行;上述锚栓的底部套有埋设于基础下的下环形定位板,上述下环形定位板尺寸与上环形定位板尺寸上下对应。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叠合柱钢管与基础横梁之间是直接通过锚栓将柱脚底板和环形定位板固定在基础横梁上的,在后期搭建模板浇筑混凝土后,叠合柱钢管与基础横梁处的连接结构不够稳定、牢固,故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钢管和横梁连接点的结构不稳固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增混凝土梁的加固结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新增混凝土梁的加固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增混凝土梁的加固结构,包括钢管、横梁、底板、固定板、锚栓和抗剪组件;所述钢管垂直设置于所述横梁上,所述底板固定于所述钢管的底端,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所述横梁的内部,且所述底板和所述固定板相互平行,所述锚栓固定于底板和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抗剪组件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和所述横梁的上表面之间,且所述抗剪组件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横梁的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锚栓将钢管底端的底端和横梁内部的固定连接固定在一起后,然后再在底板和横梁之间设置抗剪组件,而抗剪组件的一部分插入横梁的内部,可以有效地抵抗钢管底部的剪力,可以防止底板和横梁之间出现滑移,钢管和横梁连接处的结构更加稳定、牢固。优选的,所述抗剪组件包括混凝土层和十字抗剪键;所述混凝土层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和所述横梁的上表面之间,所述混凝土层和所述横梁上均设置有相对应且连通的预埋孔,所述十字抗剪键的底端插入所述预埋孔内,所述十字抗剪键的顶端固定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横梁上开设有供十字抗剪键插入的预埋孔,然后再将混凝土层设置在横梁的上表面,然后再将底板和十字抗剪键固定连接后,十字抗剪键能很好地固定和限制住底板,时底板不容易滑动,底板和横梁之间的连接结构更加稳定、牢固。优选的,所述钢管的外侧壁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加强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管与底板直接的连接,只是通过钢管底端的端面和底板固定的,结构牢固性不好,在两者之间增加加强肋后,钢管和底板增加了多个连接点,从而使底板和钢管之间结构更加牢固。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层内预埋有与所述锚栓相对应的螺母,所述锚栓的顶端螺纹穿设于所述螺母后并凸出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底板通过螺母和多个螺帽夹设于所述锚栓的顶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锚栓穿设在底板和固定板之间后,由于锚栓的顶端螺栓贯穿在混凝土层内的螺母内,螺母不仅对锚杆具有固定和限位作用,使锚杆不能随意晃动,而且螺母和两个螺帽相互配合将底板夹住,从而使锚栓更加稳定穿设在底板上,进一步增强了结构稳定性和牢固性。优选的,所述锚栓的底端设置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弯折部增强了锚栓的底端在横梁内的抗拔能力,而且也能使固定板不容易从锚栓的底端脱离,结构更加稳定和牢固。优选的,所述钢管的外周侧和所述横梁的内部之间竖向设置有一圈竖筋,沿一圈所述竖筋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环筋,且一圈所述竖筋通过多个所述环筋箍紧连接并形成钢筋笼。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时,在钢管的外周架设钢筋,然后在钢筋笼的外周搭设模板进行浇筑混凝土,而钢筋笼从钢管的下端一直延伸至横梁的内部,钢管和横梁之间的整体连接性较好,结构更加稳定、牢固。优选的,所述竖筋的顶端向靠近所述钢管的方向弯折,所述竖筋的底端向远离所述钢管的方向弯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筋的顶端和底端都设计成弯折的,增强了竖筋在混凝土内的抗拔能力,整个钢筋笼的结构更加稳定和牢固,从而增强了钢管和横梁之间的稳固性。优选的,所述钢管的外侧壁上固定有多个栓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管外周的栓钉不仅增强了钢管的结构强度,而且后期再钢管的外周浇筑混凝土后,栓钉能增强钢管和混凝土之间的抗拔能力,使钢管在混凝土内的结构更加稳定和牢固。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锚栓将钢管底端的底端和横梁内的固定连接在一起,然后再在底板和横梁之间设置抗剪组件,能有效地防止底板在横梁的上表面滑动,增强了钢管与横梁连接处的结构稳定性;2.在横梁的上表面开设预埋孔,然后将十字抗剪键插入横梁内,再将底板固定在十字抗剪键的顶端后,通过混凝土层进行固定,可以防止底板在横梁的上表面滑动,钢管和横梁连接处的结构更加稳定和牢固;3.钢管和底板之间设置多个加强肋,增强了钢管和底板的连接牢固性,时两者不容易相互脱离,结构更加稳定和牢固。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锚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十字抗剪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钢管;2、横梁;3、底板;4、固定板;5、锚栓;51、弯折部;6、抗剪组件;61、混凝土层;62、十字抗剪键;7、加强肋;8、钢筋笼;81、竖筋;82、环筋;9、栓钉;101、螺母;102、螺帽;103、模板;104、砼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新增混凝土梁的加固结构。参照图1,新增混凝土梁的加固结构包括钢管1、横梁2、底板3、固定板4、锚栓5和抗剪组件6;钢管1竖向安装于横梁2的上表面,钢管1由不锈钢材质制成,钢管1的外周壁焊接固定有多个水平布设的栓钉9,钢管1底端的端面上同轴焊接固定有矩形状的底板3,底板3的厚度为40mm,钢管1下端的周侧外壁与底板3的上表面之间焊接固定有多个截面为直角梯形的加强肋7,多个不锈钢材质的加强肋7沿钢管1的周向间隔布设。参照图1和图2,底板3靠近周侧边缘处开设有多个穿孔,每一个穿孔内竖向贯穿有一根锚栓5,横梁2的内部横向固定有与底板3相互平行的固定板4,固定板4上也开设有与底板3相对应的通孔,锚栓5的底端也竖向贯穿固定板4,锚栓5的顶端凸出于底板3的上表面,底端凸出于固定板4的下表面,且锚栓5的底端一体成型有朝向钢管1方向的弯折部51。参照图1和图3,为了防止底板3在横梁2的上表面滑动,在底板3和横梁2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抗剪组件6,抗剪组件6包括混凝土层61和十字抗剪键62,十字抗剪键62由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增混凝土梁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1)、横梁(2)、底板(3)、固定板(4)、锚栓(5)和抗剪组件(6);/n所述钢管(1)垂直设置于所述横梁(2)上,所述底板(3)固定于所述钢管(1)的底端,所述固定板(4)设置于所述横梁(2)的内部,且所述底板(3)和所述固定板(4)相互平行,所述锚栓(5)固定于底板(3)和所述固定板(4)之间,所述抗剪组件(6)设置于所述底板(3)的下表面和所述横梁(2)的上表面之间,且所述抗剪组件(6)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横梁(2)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增混凝土梁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1)、横梁(2)、底板(3)、固定板(4)、锚栓(5)和抗剪组件(6);
所述钢管(1)垂直设置于所述横梁(2)上,所述底板(3)固定于所述钢管(1)的底端,所述固定板(4)设置于所述横梁(2)的内部,且所述底板(3)和所述固定板(4)相互平行,所述锚栓(5)固定于底板(3)和所述固定板(4)之间,所述抗剪组件(6)设置于所述底板(3)的下表面和所述横梁(2)的上表面之间,且所述抗剪组件(6)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横梁(2)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增混凝土梁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剪组件(6)包括混凝土层(61)和十字抗剪键(62);
所述混凝土层(61)设置于所述底板(3)的下表面和所述横梁(2)的上表面之间,所述混凝土层(61)和所述横梁(2)上均设置有相对应且连通的预埋孔,所述十字抗剪键(62)的底端插入所述预埋孔内,所述十字抗剪键(62)的顶端固定于所述底板(3)的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增混凝土梁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1)的外侧壁与所述底板(3)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加强肋(7)。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飞黄勇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科永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