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CD逻辑板的耐蚀性实验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7989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LCD逻辑板的耐腐蚀性试验装置,包括矩形主体,矩形主体上下部分设置有第一步进电机,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右侧耦接调节轴,调节轮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输出轮,调节轮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输出轮,右侧涡轮与右侧喷淋装置的推动轴轴连接,每个喷淋装置分别与实验槽连接,实验槽的底部设置有加热板,矩形主体内部的左侧中心设置有控制板,控制板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右侧耦接调节轴,调节轮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输出轮,第一输出轮啮合连接于风轮,第二输出轮连接有左侧定位夹,左侧定位夹的右侧设置有逻辑板的实验空间,可以对LCD逻辑板进行重复率测试和变量测试,提高了逻辑板的腐蚀性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CD逻辑板的耐蚀性实验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LCD逻辑板
,具体为一种LCD逻辑板的耐蚀性实验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电子设备经历潮湿或其他恶劣气候环境时,有可能因为腐蚀效应而失效。材料受环境介质的化学作用而发生性能下降、状态改变,直至损坏、变质。根据被腐蚀材料的种类,可分为金属材料腐蚀和非金属材料腐蚀两大类。金属与周围环境介质之间发生化学或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的破坏或变质称为金属腐蚀。按腐蚀机理分类可分为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和物理腐蚀。化学腐蚀主要为金属在无水的液体和气体以及在干燥气体中的腐蚀。在干燥的空气中,金属与氧作用形成表面氧化膜层,可列入化学腐蚀范围。电化学腐蚀是指金属表面与离子导电介质发生电化学反应引起的破坏。金属材料在潮湿的大气、海水和土壤等自然环境及在酸、碱、盐溶液和水介质中的腐蚀都属于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是最普遍、最常见的金属腐蚀,在造成电子装备故障的常见原因中,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是最常受到指责的因素。大多数电子设备的制造、运输、贮存和使用都是在地面或接近地面的地方进行,因此电子材料的腐蚀主要是大气腐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电子设备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但是,目前的电子设备比几年前制造的更易于受到腐蚀的损害。密集的装配、高阻抗的电路以及很高的放大率,使现代器件对表面腐蚀更为敏感。逻辑板也叫屏驱动板,中心控制板,作用是把数字板送来的图像数据输入信号,转换成能驱动液晶屏的信号,通过处理移位寄存器存储将图像数据信号,时钟信号转换成屏能够识别的控制信号。逻辑板一般随液晶面板一同暴露在空气环境内,因所处环境不同,随时间显示器内驱动电路,即驱动板所受腐蚀程度也有差异,为保证部分特殊工种环境下驱动板能保证足够长的使用寿命,客户往往会需求驱动板耐蚀性能参数,现有的耐蚀测试仅包括成品老化测试中,常温极限氧化腐蚀时间,表征能力有限,缺乏说服力。逻辑板一般为印刷电路板,出厂时会有耐蚀处理,表面有耐蚀镀层,常见的腐蚀测试应包括镀层的腐蚀及电路腐蚀,以检测镀层缺损及极端环境下不同的腐蚀程度,进而提供产品改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LCD逻辑板耐蚀测试过程中存在测试条件单一,表征能力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LCD逻辑板的耐蚀性实验装置及方法,具备易于对逻辑板不同腐蚀环境下耐蚀性能测试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专利技术点是:一种LCD逻辑板的耐蚀性实验装置,包括矩形主体,所述矩形主体上下部分设置有第一步进电机,所述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右侧耦接调节轴,所述调节轴上设置有调节轮,所述调节轮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输出轮,所述调节轮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输出轮,所述第一输出轮与左侧蜗杆啮合,所述第二输出轮与右侧蜗杆啮合,所述左侧蜗杆与左侧涡轮啮合,所述左侧涡轮与左侧喷淋装置的推动轴轴连接,所述右侧蜗杆与右侧涡轮啮合,所述右侧涡轮与右侧喷淋装置的推动轴轴连接,所述每个喷淋装置分别与实验槽连接,所述实验槽的底部设置有加热板。所述矩形主体内部的左侧中心设置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步进电机,所述第二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右侧耦接调节轴,所述调节轴上设置有调节轮,所述调节轮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输出轮,所述调节轮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输出轮,所述第一输出轮啮合连接于风轮,所述第二输出轮连接有左侧定位夹,所述左侧定位夹的右侧设置有逻辑板的实验空间,所述逻辑板通过所述实验槽左右定位夹悬空置入所述实验空间内。本专利技术点的优点在于: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LCD逻辑板的耐蚀性实验装置,所述的实验装置通过三个步进电机,分别控制四个喷淋装置,定位夹和风轮,实现喷淋,吹干一体化的功能。基于第一个专利技术点,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第二个专利技术点,所述调节轮跟随调节轴转动,其水平位置可由外部电控推杆进行调整,其左右侧设置有所述第一输出轮及所述第二输出轮适配的卡扣。本专利技术点的优点在于:通过调节轮,可调节啮合条件,充分利用电机性能,易于更换驱动模式,可实现压缩空间完成腐蚀剂喷洒与后续风干,使结构紧凑基于第一个专利技术点,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第三个专利技术点,所述喷淋装置包括推动轴,所述推动轴的一端与涡轮轴连接,所述推动轴的另一端固定有推动液体试剂前进的橡胶密封塞,橡胶密封塞设置于储液管的内部,所述储液管与实验槽固定连接,所述储液管的穿透实验槽的端部固定有喷淋头,所述储液管与进液管连接。本专利技术点的优点在于:通过调节轮,分别控制四个喷淋装置,以达到模拟不同环境参数,如湿度、PH等。基于第一个专利技术点,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第四个专利技术点,所述加热板内部设置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左端连接至控制板。本专利技术点的优点在于:所述控制板可以控制所述加热板制造不同的温度环境。基于第一个专利技术点,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第五个专利技术点,提出一种LCD逻辑板的耐蚀性实验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将逻辑板侧放于实验槽内,扣好定位夹夹扣,控制逻辑板转动;S2:通过进液管分别向第一个喷淋装置中加入第一种腐蚀性液体,向第二个喷淋装置中加入第二种腐蚀性液体,向第三个喷淋装置中加入第三种腐蚀性液体;S3:通过进液管分别向第四喷淋装置中加入清洗剂;S4:启动控制板,根据需要控制第一,第二和第三喷淋装置,向逻辑板喷洒腐蚀剂液珠,控制加热板上升至指定温度;S5:控制第四喷淋装置冲洗逻辑板;S6:控制调节轮带动风轮吹干腐蚀剂;S7:取出逻辑板,对逻辑板进行测试;S8:更换逻辑板做重复率测试或变量测试;S9:撤出逻辑板,关闭控制板电源,结束测试。本专利技术点的优点在于:提出一种LCD逻辑板的耐蚀性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的使用方法能够快速高效的完成一个逻辑板的腐蚀性检测,而且可以进行重复率测试和变量测试,高效的利用了第一专利技术点提出的一种LCD逻辑板的耐蚀性实验装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一种LCD逻辑板的耐蚀性实验装置主要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一种LCD逻辑板的耐蚀性实验装置的调节轮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LCD逻辑板的耐蚀性实验装置的模拟操作流程图;图4为一种LCD逻辑板的耐蚀性实验装置的检测方法流程图。图中:1、矩型主体;2、控制板;3、第一步进电机;4、输出轴;5、风轮;6、定位夹;7、实验槽;8、逻辑板;9、加热板;10、左侧蜗杆;11、右侧蜗杆;12、左侧涡轮;13、右侧涡轮;14、推动轴;15、储液管;16、进液管;17、喷淋头;18、第一输出轮;19、第二输出轮;20、调节轮;21、电控推杆;22、调节轴;23、第二步进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CD逻辑板的耐腐蚀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主体,所述矩形主体上下部分设置有第一步进电机,所述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右侧耦接第一调节轴,所述第一调节轴上设置有第一调节轮,所述第一调节轮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输出轮,所述第一调节轮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输出轮,所述第一输出轮与左侧蜗杆啮合,所述第二输出轮与右侧蜗杆啮合,所述左侧蜗杆与左侧涡轮啮合,所述左侧涡轮与左侧喷淋装置的推动轴轴连接,所述右侧蜗杆与右侧涡轮啮合,所述右侧涡轮与右侧喷淋装置的推动轴轴连接,每个喷淋装置分别与实验槽连接,所述实验槽的底部设置有加热板;/n所述矩形主体内部的左侧中心设置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步进电机,所述第二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右侧耦接第二调节轴,所述第二调节轴上设置有第二调节轮,所述第二调节轮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输出轮,所述第二调节轮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输出轮,所述第一输出轮啮合连接于风轮,所述第二输出轮连接有左侧定位夹,左侧定位夹的右侧设置有逻辑板的实验空间,所述逻辑板通过所述实验槽左右定位夹悬空置入所述实验空间内,其中,所述第一调节轴和所述第二调节轴属于调节轴,所述第一调节轮和所述第二调节轮属于调节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CD逻辑板的耐腐蚀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主体,所述矩形主体上下部分设置有第一步进电机,所述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右侧耦接第一调节轴,所述第一调节轴上设置有第一调节轮,所述第一调节轮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输出轮,所述第一调节轮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输出轮,所述第一输出轮与左侧蜗杆啮合,所述第二输出轮与右侧蜗杆啮合,所述左侧蜗杆与左侧涡轮啮合,所述左侧涡轮与左侧喷淋装置的推动轴轴连接,所述右侧蜗杆与右侧涡轮啮合,所述右侧涡轮与右侧喷淋装置的推动轴轴连接,每个喷淋装置分别与实验槽连接,所述实验槽的底部设置有加热板;
所述矩形主体内部的左侧中心设置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步进电机,所述第二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右侧耦接第二调节轴,所述第二调节轴上设置有第二调节轮,所述第二调节轮的左侧设置有第一输出轮,所述第二调节轮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输出轮,所述第一输出轮啮合连接于风轮,所述第二输出轮连接有左侧定位夹,左侧定位夹的右侧设置有逻辑板的实验空间,所述逻辑板通过所述实验槽左右定位夹悬空置入所述实验空间内,其中,所述第一调节轴和所述第二调节轴属于调节轴,所述第一调节轮和所述第二调节轮属于调节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CD逻辑板的耐腐蚀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轮跟随调节轴转动,所述调节轮的水平位置可由外部电控推杆进行调整,所述调节轮的左右侧设置有所述第一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云陈明惠李丽坤张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极限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