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7828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装盒,为一纸折叠结构,且折叠成型后具有产品定位部和配件放置区,无需额外设置,提高了环保性和生产效率。所述包装盒为一纸折叠成型结构,其包括盒体,其开口向上;盖体,其通过第一折痕可翻转地连接于盒体,内卡设在盒体内并通过第二折痕可翻转地连接于盒体,内卡的顶面上形成有产品定位部,内卡的侧面与盒体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第一配件容置区,内卡的底面与盒体的底板上表面之间形成有第二配件容置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装盒,为一纸折叠结构,节能环保,无需开模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装盒折叠后形成有产品定位部和配件放置区,无需另外设置纸卡粘接,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装盒
本技术涉及产品包装
,具体涉及电子产品包装盒的结构改进。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科技发展,电子产品发展迅速,尤其是智能电子产品发展迅速,使用也越来越普遍,比如智能手机、智能手环、智能音响、TWS耳机等。为了获得更多潜在客户的青睐,生产厂家不仅在产品自身结构上进行改进,同时对其外形包装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大部分电子产品都配置有多个配件,比如充电器、说明书、保修卡等,在包装时配件需要纳入包装,因此需要包装盒内部具有划分空间和固定产品的特性。传统纸盒包装一般采用增加纸塑/吸塑等根据产品形状形成固定凹槽,但纸塑吸塑需要大笔模具费;采用增加多个纸卡分隔空间虽然能够节约成本,但纸卡固定需要用胶,环保性较差,多颗包装料组装亦会增加人工操作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包装盒,为一纸折叠结构,且折叠成型后具有产品定位部和配件放置区,提高了环保性和生产效率。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装盒,所述包装盒为一纸折叠成型结构,其包括:盒体,其开口向上;盖体,其通过第一折痕可翻转地连接于所述盒体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盒体;内卡,其设在所述盒体内并通过第二折痕可翻转地连接于所述盒体,所述内卡的顶面上形成有用于定位产品的产品定位部,所述内卡的侧面与所述盒体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第一配件容置区,所述内卡的底面与所述盒体的底板上表面之间形成有第二配件容置区。所述内卡的顶面上折叠成型有多个定位凸台,多个所述产品凸台沿周向布设,所述产品定位部由多个所述定位凸台围成。所述定位凸台中空。至少其中一组相邻两所述定位凸台之间形成有向上凸出的止挡部,所述止挡部折叠成型在所述内卡的顶面上。所述内卡的顶面竖直向上折叠形成有连接部,所述止挡部的一侧面与所述连接部相贴合且与所述连接部通过第三折痕连接为一体。所述止挡部的两端分别和与其相邻的两所述定位凸台通过第四折痕连接为一体,与所述第一配件容置区最为临近的所述止挡部将所述产品定位部与所述第一配件容置区分隔开。所述盒体为矩形盒体,所述定位凸台的数量为4个且按矩形阵列分布,所述盒体的其中三个侧板上分别抵靠有其中两个所述定位凸台。所述盒体包括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相邻的第二侧板及第三侧板、以及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对的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顶边通过第五折痕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贴合在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面上,所述内卡的一侧边通过所述第一折痕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边。所述第二侧板的两端及所述第三侧板的两端均通过第七折痕连接有插舌,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插舌及所述第三侧板的一端插舌均插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的缝隙内;所述第四侧板的顶边通过第八折痕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贴合在所述第四侧板的内侧面上,所述第二侧板的另一端插舌及所述第三侧板的另一端插舌均插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四侧板之间的缝隙内。所述盖体通过第九折痕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顶边,且所述盖体上形成有插舌,所述盒体上形成有插缝,当所述盖体关闭所述盒体时,所述插舌插设至所述插缝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1、本技术包装盒,为一纸折叠结构,节能环保,无需开模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2、本技术包装盒折叠后形成有产品定位部和配件放置区,便于产品和配件的同时包装,无需另外设置纸卡粘接,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包装盒组装更为简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包装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内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包装盒的刀版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内卡的刀版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包装盒的盒体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盒体;11、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第三侧板;14、第四侧板;15、第一连接板;16、插舌;17、第二连接板;18、第三连接板;19、底板;110、条形延伸部;20、盖体;21、插舌;30、内卡;31、产品定位部;32、定位凸台;33、止挡部;34、连接部;35、T形连接部;40、第一配件容置区;A、第一折痕;B、第二折痕;C、第三折痕;D、第四折痕;E、第五折痕;F、第六折痕;G、第七折痕;H、第八折痕;I、第九折痕;J、第十折痕;K、第十一折痕;L、第十二折痕;M、第十三折痕;N、第十四折痕;O、第十五折痕;P、第十六折痕;Q、第十七折痕。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一种包装盒,为一纸折叠结构,包括包括盒体10、盖体20和内卡30,盒体10开口向上,盖体20通过第一折痕A可翻转地连接于盒体10以打开或关闭盒体10;内卡30设在盒体10内并通过第二折痕B可翻转地连接于盒体10,以使内卡30可向内翻转至位于盒体10内的状态以及向外拽出翻转至位于盒体10外的状态;内卡30的顶面上形成有用于定位产品的产品定位部31,内卡30的侧面与盒体10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第一配件容置区40,用来存放充电器、数据线类配件;内卡30的底面与盒体10的底板19上表面之间形成有第二配件容置区(未图示),即内卡30的底面与盒体10的底板19上表面之间的夹缝,用来放置说明书、保修卡类配件,当内卡30向外翻转至位于盒体10外时可将说明书、保修卡放置在第二配件容置区内或从第二配件容置区取出。本实施例包装盒为一纸折叠结构,即由同一片纸类材料比如白纸卡折叠成型,在保证使用纸类材料满足环保要求的前提下,无需分别加工各部件,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无需开模具,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折叠后包装盒具有产品定位部和配件放置区,便于产品和配件的共同包装,无需另外设置纸卡粘接,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包装盒组装更为简便。进一步地,内卡30的顶面上折叠成型有多个定位凸台32,多个产品凸台32沿周向布设,产品定位部31即由多个定位凸台32围成的空间。产品包装时,其置于产品定位部31内并与各定位凸台32相抵靠,以实现产品的可靠定位。本实施例中定位凸台32优选为中空凸台,缓冲性能好,对产品进行良好缓冲,无需另外设置缓冲内卡,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盒为一纸折叠成型结构,其包括:/n盒体,其开口向上;/n盖体,其通过第一折痕可翻转地连接于所述盒体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盒体;/n内卡,其设在所述盒体内并通过第二折痕可翻转地连接于所述盒体,所述内卡的顶面上形成有用于定位产品的产品定位部,所述内卡的侧面与所述盒体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第一配件容置区,所述内卡的底面与所述盒体的底板上表面之间形成有第二配件容置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盒为一纸折叠成型结构,其包括:
盒体,其开口向上;
盖体,其通过第一折痕可翻转地连接于所述盒体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盒体;
内卡,其设在所述盒体内并通过第二折痕可翻转地连接于所述盒体,所述内卡的顶面上形成有用于定位产品的产品定位部,所述内卡的侧面与所述盒体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第一配件容置区,所述内卡的底面与所述盒体的底板上表面之间形成有第二配件容置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卡的顶面上折叠成型有多个定位凸台,多个所述产品凸台沿周向布设,所述产品定位部由多个所述定位凸台围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凸台中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
至少其中一组相邻两所述定位凸台之间形成有向上凸出的止挡部,所述止挡部折叠成型在所述内卡的顶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卡的顶面竖直向上折叠形成有连接部,所述止挡部的一侧面与所述连接部相贴合且与所述连接部通过第三折痕连接为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挡部的两端分别和与其相邻的两所述定位凸台通过第四折痕连接为一体,与所述第一配件容置区最为临近的所述止挡部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航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