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室层板及燃烧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7788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3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燃烧室层板和燃烧室,其中燃烧室层板包括依次设置的上盖板、第一中间层、第二中间层、下盖板,上盖板包括冷却气流入流孔,下盖板包括冷却气流出流孔;第一中间层包括规律布置的第一栅格单元,第二中间层包括规律布置的第二栅格单元,第一栅格单元和第二栅格单元交错布置,形成气流通道;冷却气流从上盖板的冷却气流入流孔流入,并经过气流通道换热,最终由下盖板的冷却气流出流孔流出。通过在燃烧室层板的中间层设置交错的栅格单元,从而在流动通道内形成强化换热的扰流结构特征,提高流动通道内的换热系数,减小冷却空气量,提高燃烧室冷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烧室层板及燃烧室
本申请涉及燃气轮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烧室层板及燃烧室。
技术介绍
燃气轮机主要包括压气机、燃烧室、透平三大部件,压气机排气在燃烧室内与燃料混合后参与燃烧,生成的热燃气输送至透平做功。燃烧室过渡段的主要功能为提供一个圆形转扇形的燃气通道,将燃烧室头部的热燃气引导至透平叶片部分进行做功。燃烧室火焰筒和过渡段内侧受到高温燃气的冲刷,因此需要通过压气机排气进行冷却。一般而言,燃烧室火焰筒和过渡段的冷却方式包括冲击冷却、发散冷却、层板冷却等。当需要冷却区域面积较大时,层板冷却方式具有较高的冷却性能。冷却空气从层板入流孔进入层板内部冷却通道,对层板内部进行冷却后通过热侧出流孔流出,汇入热侧燃气通道。专利CN202719635U公开了包括第一层板以及第二层板的燃烧室结构,其中第一层板为燃烧室内的火焰筒的外壳,第二层板为燃烧室内的火焰筒的浮动壁。第一层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层板上设置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的第一层板形成了冲击冷却结构,第二通孔的第二层板形成了多斜孔发散冷却结构。显然这种结构主要依靠冲击冷却和发散冷却对燃烧室进行冷却,冷却效率低。此外,现有的层板冷却方式还具有以下缺点:1、现有技术层板冷却方式中层板的单元通道截面一般为圆形或者矩形,通道表面为光顺的面,因此在通道内部的换热潜力有限,冷却效率低。2、现有技术层板冷却方式中层板内表面强化换热结构,如肋片、翅柱等,可加工性较差,成本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冷却效率高且易加工成型的高效燃烧室层板结构以及具有该层板结构的燃烧室。为此,本申请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燃烧室层板,能够提升冷却通道内的换热系数,提高冷却效率,减小冷却空气量,提高壁面温度分布均匀性,并且便于加工。本申请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燃烧室。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出了一种燃烧室层板,包括依次设置的上盖板、第一中间层、第二中间层、下盖板,所述上盖板包括冷却气流入流孔,所述下盖板包括冷却气流出流孔;所述第一中间层包括规律布置的第一栅格单元,所述第二中间层包括规律布置的第二栅格单元,所述第一栅格单元和所述第二栅格单元交错布置,形成气流通道;冷却气流从所述上盖板的冷却气流入流孔流入,并经过所述气流通道换热,最终由所述下盖板的冷却气流出流孔流出。可选的,所述第一栅格单元和所述第二栅格单元在平面法向上交错布置。可选的,所述第一栅格单元的布置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栅格单元的布置方向为第二方向,当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一致时,所述第一栅格单元与所述第二栅格单元形成通道单元。可选的,当所述通道单元为多个时,各个通道单元彼此不相互贯通。可选的,当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不一致时,所述第一栅格单元和所述第二栅格单元形成规则且贯通的气流通道。可选的,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可选的,所述第一栅格单元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栅格单元交错布置。可选的,所述第一栅格单元和所述第二栅格单元为镂空挖孔。可选的,所述第一栅格单元和所述第二栅格单元均为长条形。本申请提出的燃烧室层板结构,通过在第一中间层和第二中间层设置栅格单元,在两层中间层结构堆叠时,栅格单元相互错开,经过顶部和底部两个盖板层进行覆盖,进而形成完整的流动通道。由于交错的栅格单元在流动通道内形成了强化换热的扰流结构特征,因此提升冷却通道内的换热系数,提高冷却效率,减小冷却空气量,提高壁面温度分布均匀性,并且这种燃烧室层板便于加工。此外,本申请提出一种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包括上一方面实施的燃烧室层板,所述燃烧室层板围成的空间形成所述燃烧室的燃烧空间。本申请提出的燃烧室,通过在火焰筒和过渡段设置燃烧室层板结构,层板结构的第一中间层和第二中间层设置栅格单元,在两层中间层结构堆叠时,栅格单元相互错开,经过顶部和底部两个盖板层进行覆盖,进而形成完整的流动通道。由于交错的栅格单元在流动通道内形成了强化换热的扰流结构特征,因此提升冷却通道内的换热系数,提高燃烧室的冷却效率,以及冷却均匀性。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燃烧室层板结构的拆解示意图;图2(a)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中间层栅格单元及尺寸示意图;图2(b)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中间层栅格单元结构示意图;图2(c)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中间层栅格单元结构示意图;图2(d)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一种中间层栅格单元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燃烧室层板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气体流动方向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中间层栅格单元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中间层气体流动方向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燃烧室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不能理解为限制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燃烧室层板冷却结构包括四层结构,分别为依次设置的上盖板1、第一中间层2、第二中间层3以及下盖板4。其中,上盖板1包括若干个冷却气流入流孔11,下盖板4包括若干个冷却气流出流孔41。在该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冷却气流入流孔11并排分布在上盖板1的边缘,冷却气流出流孔41并排分布在下盖板4的边缘。第一中间层2规律设置第一栅格单元21,第二中间层3规律设置第二栅格单元31。第一栅格单元21和第二栅格单元31交错布置,形成气流通道。在该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栅格单元和第二栅格单元均为镂空挖孔结构,为满足交错布置下的气流流通需要,第一栅格单元和第二栅格单元均为长条形。如图2(a)所示,栅格单元长度L大于长度B。图2(a)、图2(b)、图2(c)和图2(d)为栅格单元结构示意图,如图2(a)所示,栅格单元为长圆形;如图2(b)所示,栅格单元形状为长六菱形;如图2(c)所示,栅格单元为矩形,如图2(d)所示,栅格单元形状为长六菱形,与图2(b)的区别在于栅格单元的排布方向,但栅格单元的形状不限于这些形状。此外,图2(a)示出了栅格单元排布方向,如图2(a)和图2(b),栅格单元排布方向与中间层边缘呈一定角度倾斜,如图2(c)和图2(d),栅格单元排布方向与中间层边缘平行。上述图例仅为示意,本申请的栅格单元的排布方向可以任意设置,并不进行限定。当冷却气流进入燃烧室层板时,冷却气流从上盖板1的冷却气流入流孔11流入,并经过由第一栅格单元2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烧室层板(130),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上盖板(1)、第一中间层(2)、第二中间层(3)、下盖板(4),/n所述上盖板(1)包括冷却气流入流孔(11),所述下盖板(4)包括冷却气流出流孔(41);/n所述第一中间层(2)包括规律布置的第一栅格单元(21),所述第二中间层(3)包括规律布置的第二栅格单元(31),所述第一栅格单元(21)和所述第二栅格单元(31)交错布置,形成气流通道;/n冷却气流从所述上盖板(1)的冷却气流入流孔(11)流入,并经过所述气流通道换热,最终由所述下盖板(4)的冷却气流出流孔(41)流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烧室层板(130),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上盖板(1)、第一中间层(2)、第二中间层(3)、下盖板(4),
所述上盖板(1)包括冷却气流入流孔(11),所述下盖板(4)包括冷却气流出流孔(41);
所述第一中间层(2)包括规律布置的第一栅格单元(21),所述第二中间层(3)包括规律布置的第二栅格单元(31),所述第一栅格单元(21)和所述第二栅格单元(31)交错布置,形成气流通道;
冷却气流从所述上盖板(1)的冷却气流入流孔(11)流入,并经过所述气流通道换热,最终由所述下盖板(4)的冷却气流出流孔(41)流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室层板(13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格单元(21)和所述第二栅格单元(31)在平面法向上交错布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室层板(13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格单元(21)的布置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栅格单元(31)的布置方向为第二方向,当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一致时,所述第一栅格单元(21)与所述第二栅格单元(31)形成通道单元(23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旭刘小龙李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