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绿色环保技术的建筑幕墙用遮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7546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31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绿色环保技术的建筑幕墙用遮阳装置,涉及遮阳技术领域;其包括遮阳组件,遮阳组件一侧设置有与遮阳组件适配使用的玻璃幕墙体,所述遮阳组件包括固定框架、对称设置于固定框架内部的支撑柱、以及设置于固定框架内第一遮阳件,所述第一遮阳件包括若干个第一叶片和同时连接于第一叶片上的第一拉绳,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叶片间预留有供光线穿过的第一间隙,每一所述第一叶片均铰接于支撑柱侧壁,所述固定框架上端设置有用于卷放第一拉绳的第一卷放件;本申请具有实现对遮阳角度和遮阳范围的灵活调节,提高适用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绿色环保技术的建筑幕墙用遮阳装置
本申请涉及遮阳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绿色环保技术的建筑幕墙用遮阳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幕墙是指建筑物不承重的外墙护围,通常由面板(玻璃、金属板、石板、陶瓷板等)和后面的支撑结构(铝横梁立柱、钢结构、玻璃肋等等)组成。相关申请公布号为CN10961070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绿色环保技术的建筑幕墙用遮阳装置,包括顶墙,顶墙的顶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支柱,支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楼板上,相邻的两个支柱之间设有升降机构;遮阳机构包括收卷盒,收卷盒的底端设有收卷孔,收卷盒的内腔中部设有收卷辊,收卷辊上绕设有遮阳布,收卷辊其中一端设置有收卷电机;当需要遮阳时,启动收卷电机以带动收卷辊转动,从而使得遮阳布下端穿过收卷孔并展开,通过遮阳布遮挡玻璃板,阻拦强烈的太阳光照射,从而降低室内光线强度。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通过上述遮阳布的卷放来遮阳的方式无法根据使用者需求调节遮阳角度和遮阳范围,功能较为单一,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相关技术的这样装置无法根据需要调节遮阳角度和遮阳范围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绿色环保技术的建筑幕墙用遮阳装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绿色环保技术的建筑幕墙用遮阳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绿色环保技术的建筑幕墙用遮阳装置,包括遮阳组件,遮阳组件一侧设置有与遮阳组件适配使用的玻璃幕墙体,所述遮阳组件包括固定框架、对称设置于固定框架内部的支撑柱、以及设置于固定框架内第一遮阳件,所述第一遮阳件包括若干个第一叶片和同时连接于第一叶片上的第一拉绳,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叶片间预留有供光线穿过的第一间隙,每一所述第一叶片均铰接于支撑柱侧壁,所述固定框架上端设置有用于卷放第一拉绳的第一卷放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卷放件卷放第一拉绳,此时每一第一叶片均以其与支撑柱相连的铰接点为中心进行转动,从而使得第一叶片相对支撑柱倾斜,当相邻第一叶片倾斜至几近相互贴合时,此时遮阳范围最大,当第一叶片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较小时,遮阳范围较小,且阳光进入室内的角度随第一叶片的倾斜角度而变化,以实现对遮阳角度和范围的灵活调节,提高适用性。可选的,所述遮阳组件还包括设置于第一遮阳件下方的第二遮阳件,所述第二遮阳件包括若干个第二叶片和同时连接于第二叶片上的第二拉绳,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叶片间预留有供光线穿过的第二间隙,每一所述第二叶片均铰接于支撑柱侧壁,所述固定框架内部设置有用于卷放第二拉绳的第二卷放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遮阳件和第一遮阳件相对独立,可根据实现对玻璃幕墙体上部和下部的独立遮阳操作,如通过第二遮阳件实现通光,第一遮阳件实现遮阳,进一步提高适用性。可选的,所述第一卷放件包括第一卷杆和嵌固于第一卷杆外侧壁的第一磁铁片,所述第一拉绳远离第一叶片处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卷杆外侧壁;所述第二卷放件包括第二卷杆和嵌固于第二卷杆外侧壁的第二磁铁片,所述固定框架侧壁开设有供第一卷杆和第二卷杆贯穿插设的对接孔,所述第二拉绳远离第二叶片处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卷杆外侧壁;所述对接孔内壁设置有与第一磁铁片和第二磁铁片磁性吸固的吸附铁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第一卷杆和第二卷杆来实现对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的卷放,第一磁铁片和第二磁铁片的设置能够固定第一卷杆和第二卷杆的转动位置。可选的,所述第一卷放件还包括两个链轮、位于第一卷杆下方的对接杆、以及啮合连接于两个链轮之间的链条,其中一个所述链轮固定套接于第一卷杆外侧壁,另一所述链轮固定套接于对接杆外侧壁,所述对接杆贯穿插设于固定框架靠近下方处的侧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玻璃幕墙体较高时,为了方便转动第一卷杆,可直接通过转动位于玻璃幕墙体下部处的对接杆,以实现对第一遮阳件的便捷调节。可选的,每一所述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靠近支撑柱的侧壁均铰接有滑动环,所述滑动环滑移连接于支撑柱外侧;位于最下方的所述第一叶片下方设置有承托杆,所述承托杆两端设置有吊绳,所述固定框架内部设置有过渡杆,所述吊绳远离承托杆处的一端绕过过渡杆并固定连接有收纳杆,所述收纳杆转动连接于固定框架上,所述固定框架侧壁设置有固定收纳杆转动位置的锁止件;所述固定框架靠近第二卷杆处的外侧壁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连通于第二卷杆所在的对接孔,所述固定框架侧壁设置有用于将第二卷杆固定于对接孔内的限位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卷杆和第二卷杆将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转至水平状态,然后转动收纳杆以使得承托杆上移,此时第一叶片随承托杆上移,与第一叶片相连的滑动环沿支撑柱高度方向上移,从而将所有第一叶片收拢于固定框架顶部的位置;通过限位件撤销对第二卷杆的固定,使第二卷杆脱离对接孔并下移,此时第二叶片下移,与第二叶片相连的滑动环下移,从而将所有第二叶片收拢于固定框架底部的位置,以便在无需遮阳时,扩大阳光照射范围。可选的,所述固定框架顶壁开设有供第一叶片插设的第一收容槽,所述固定框架底壁开设有供第二叶片插设的第二收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便在无需遮阳时,进一步扩大阳光照射范围,实现对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的便捷收纳。可选的,所述限位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固定框架侧壁的滑移架、以及沿滑移架长度方向滑移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第二卷杆下方,且所述限位板上表面设置有与第二卷杆相适配的弧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卷杆移动至对接孔内时,将限位板朝靠近第二卷杆的方向移动,以使得限位板下表面的弧面与第二卷杆相贴合,此时限位板插设于滑孔内,以将第二卷杆稳固插设于对接孔内,当需要收卷第二叶片时,只需将限位板脱离滑孔,然后驱动第二卷杆下移即可。可选的,所述过渡杆外部套接有滚筒,所述吊绳外侧壁与滚筒外侧壁相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筒转动连接于过渡杆上,其能够减小吊绳与过渡杆之间相接触面上的摩擦,进而减小吊绳与过渡杆相接触时的磨损。可选的,所述对接杆和第二卷杆端壁均设置有水平标记线,所述固定框架靠近每一对接孔处的侧壁均设置有水平基准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对接杆和第二卷杆时,当水平标记线与水平基准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时,此时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被转至水平状态,以使得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更为便捷快速地定位水平状态,以便后续将第一叶片完全收拢于第一收容槽内,将第二叶片完全收拢于第二收容槽内。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第一卷放件卷放第一拉绳,此时每一第一叶片均以其与支撑柱相连的铰接点为中心进行转动,从而使得第一叶片相对支撑柱倾斜,当相邻第一叶片倾斜至几近相互贴合时,此时遮阳范围最大,当第一叶片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较小时,遮阳范围较小,且阳光进入室内的角度随第一叶片的倾斜角度而变化,以实现对遮阳角度和范围的灵活调节,提高适用性;2.通过第一卷杆和第二卷杆将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转至水平状态,然后转动收纳杆以使得承托杆上移,此时第一叶片随承托杆上移,与第一叶片相连的滑动环沿支撑柱高度方向上移,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绿色环保技术的建筑幕墙用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遮阳组件(1),遮阳组件(1)一侧设置有与遮阳组件(1)适配使用的玻璃幕墙体(2),所述遮阳组件(1)包括固定框架(14)、对称设置于固定框架(14)内部的支撑柱(13)、以及设置于固定框架(14)内第一遮阳件(11),所述第一遮阳件(11)包括若干个第一叶片(111)和同时连接于第一叶片(111)上的第一拉绳(112),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叶片(111)间预留有供光线穿过的第一间隙(113),每一所述第一叶片(111)均铰接于支撑柱(13)侧壁,所述固定框架(14)上端设置有用于卷放第一拉绳(112)的第一卷放件(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绿色环保技术的建筑幕墙用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遮阳组件(1),遮阳组件(1)一侧设置有与遮阳组件(1)适配使用的玻璃幕墙体(2),所述遮阳组件(1)包括固定框架(14)、对称设置于固定框架(14)内部的支撑柱(13)、以及设置于固定框架(14)内第一遮阳件(11),所述第一遮阳件(11)包括若干个第一叶片(111)和同时连接于第一叶片(111)上的第一拉绳(112),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叶片(111)间预留有供光线穿过的第一间隙(113),每一所述第一叶片(111)均铰接于支撑柱(13)侧壁,所述固定框架(14)上端设置有用于卷放第一拉绳(112)的第一卷放件(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绿色环保技术的建筑幕墙用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组件(1)还包括设置于第一遮阳件(11)下方的第二遮阳件(12),所述第二遮阳件(12)包括若干个第二叶片(121)和同时连接于第二叶片(121)上的第二拉绳(122),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叶片(121)间预留有供光线穿过的第二间隙(123),每一所述第二叶片(121)均铰接于支撑柱(13)侧壁,所述固定框架(14)内部设置有用于卷放第二拉绳(122)的第二卷放件(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绿色环保技术的建筑幕墙用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放件(15)包括第一卷杆(151)和嵌固于第一卷杆(151)外侧壁的第一磁铁片(152),所述第一拉绳(112)远离第一叶片(111)处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卷杆(151)外侧壁;
所述第二卷放件(16)包括第二卷杆(161)和嵌固于第二卷杆(161)外侧壁的第二磁铁片(162),所述固定框架(14)侧壁开设有供第一卷杆(151)和第二卷杆(161)贯穿插设的对接孔(142),所述第二拉绳(122)远离第二叶片(121)处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卷杆(161)外侧壁;所述对接孔(142)内壁设置有与第一磁铁片(152)和第二磁铁片(162)磁性吸固的吸附铁片(14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绿色环保技术的建筑幕墙用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放件(15)还包括两个链轮(153)、位于第一卷杆(151)下方的对接杆(155)、以及啮合连接于两个链轮(153)之间的链条(154),其中一个所述链轮(153)固定套接于第一卷杆(151)外侧壁,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颖赵福光吴晓舟陈迪孙黄为陈瑶
申请(专利权)人:银广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