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狭窄空间施工桥梁道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57383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狭窄空间施工桥梁道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开挖现状挡土墙墙背的山体,开挖后的山体包括上面、底面和坡面,上面开挖至路基顶面标高,底面开挖至现状挡土墙的基础标高,上面和底面之间通过坡面过渡;拆除现状挡土墙;在现状挡土墙的原址施工新建挡土墙,在底面施工靠近新建挡土墙的第一排桥梁桩基;第一次回填土至新建挡土墙的墙顶标高;在回填的土层和坡面形成的基础上,施工第二排桥梁桩基、承台、桥墩和桥梁上部结构;第二次回填土至路基顶面标高,在回填的土层和上面顶部实施路面结构。本方案开辟了一种新的思路,既能保证施工期间山体的安全,又为墙顶路基提供了安全的路基和支挡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狭窄空间施工桥梁道路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用于城市道路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在狭窄空间施工桥梁道路的方法。
技术介绍
挡土墙是城市道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结构物,其作用是保证城市道路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就挡土墙的位置而言,一般可分为路肩墙和路堑墙。按照实施的次序,首先处理路床以下的软基,当路基的强度和工后沉降满足要求之后,再实施挡土墙,最后实施路面结构,挡土墙为路面结构提供安全保障。挡土墙和路面结构对路基的强度和工后沉降,均有相应的要求。城市道路中常见的挡土墙形式主要有重力式、悬臂式、扶壁式等,重力式挡土墙高度可以达到12m,但是墙身材料数量较大,承载力要求高;悬臂式挡土墙墙高一般不超过5m,比较轻薄,但是基础宽度较大,地基承载力要求相对较低;扶壁式挡土墙墙高不超过15m,材料较省,但是基础宽度较大,地基承载力要求相对较低。挡土墙的实施方式一般是现场搭支架做模板,要求宽敞的场地,特别是基础较大的挡土墙形式。城市道路常见的几种挡土墙形式,在应用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术成熟,但是也暴露出了各自的问题。重力式挡土墙石材用量大,当前环保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节省石料是一个发展方向;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基础较大,需要较大的施工用地,对现状交通的影响较大,用地较多。参见图1,位于山体坡脚的挡土墙,一侧为山体,另一侧为建筑物,类似于城市道路中的路堑挡土墙,城市道路工程的线位经过挡土墙上方的山体。为避免占用建筑物,城市道路线位与挡土墙平行,路基宽度延伸至山体边坡上方,此时形成了半填半挖路基,靠近山体一侧需开挖山体,边坡上方需要填土,形成路基平面。在用地不增加、不用拆迁建筑物的前提下,此时的挡土墙高度高于现状挡土墙,且挡土墙的形式由路堑挡土墙变化为路堤挡土墙。这为在狭小空间内的挡土墙重建以及城市道路施工提出了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在狭窄空间施工桥梁道路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在狭窄空间施工桥梁道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开挖现状挡土墙墙背的山体,开挖后的山体包括上面、底面和坡面,所述上面开挖至路基顶面标高,所述底面开挖至所述现状挡土墙的基础标高,所述上面和底面之间通过所述坡面过渡;拆除所述现状挡土墙;在所述现状挡土墙的原址施工新建挡土墙,在所述底面施工靠近所述新建挡土墙的第一排桥梁桩基;第一次回填土至所述新建挡土墙的墙顶标高;在回填的土层和所述坡面形成的基础上,施工第二排桥梁桩基、承台、桥墩和桥梁上部结构;第二次回填土至路基顶面标高,在回填的土层和所述上面顶部实施路面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开挖山体形成的所述坡面上开挖台阶,并在所述坡面喷射混凝土。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建挡土墙包括多个抗滑桩,所述抗滑桩沿所述新建挡土墙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相邻的所述抗滑桩之间设有预制挡土板,所述抗滑桩侧面设有插槽,多个所述预制挡土板沿高度方向拼装在所述插槽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挡土板分布多个沿上下布置的泄水孔,所述泄水孔在所述新建挡土墙的外侧通过竖向排水管接入排水沟,所述泄水孔在所述新建挡土墙的背侧设有反滤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次回填土采用气泡轻质土。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次回填土前铺设道路管线。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次回填土采用气泡轻质土。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次回填土在路基外侧设置过渡至所述新建挡土墙墙顶的稳定边坡。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稳定边坡设置台阶,并覆盖包边土,包边土种植植被。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挡土墙距离建筑物较近,无施工空间,需要在山体一侧寻找施工空间。同时山体一侧距离待建桥梁桩基较近,无法实现在不拆除现状挡土墙的前提下,在现状挡土墙靠山体一侧实施挡土墙。本方案提供了解决这种特定情况的成套措施,在现状挡墙靠近山体一侧开辟施工空间,同时保证山体边坡的稳定性,为挡土墙的拆除重建和桥梁施工提供空间。本方案为狭小空间内的挡土墙重建、桥梁道路的设计和施工,开辟了一种新的思路,既能保证施工期间山体的安全,又为墙顶路基提供了安全的路基和支挡结构。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初始状态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开挖山体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拆除现状挡土墙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施工新建挡土墙和第一排桥梁桩基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次回填土至新建挡土墙的墙顶标高示意图;图6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施工第二排桥梁桩基、承台、桥墩和桥梁上部示意图;图7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第二次回填土至路基顶面标高示意图;图8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实施路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新建挡土墙结构平面图;图10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新建挡土墙结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中,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技术特征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能够互相通讯;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见图1,现状挡土墙1高度约为6m,距离现状建筑物距离约为2m,距离待建桥梁的桩基约为2m,新建挡土墙2高度为10m,其位置与现状挡土墙1重合。现状挡土墙1距离建筑物3较近,没有施工空间;其与待建桥梁桩基之间的距离较近,没有实施其他形式挡土墙的空间。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狭窄空间施工桥梁道路的方法,施工完成后的桥梁道路如图8所示,包括位于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狭窄空间施工桥梁道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开挖现状挡土墙墙背的山体,开挖后的山体包括上面、底面和坡面,所述上面开挖至路基顶面标高,所述底面开挖至所述现状挡土墙的基础标高,所述上面和底面之间通过所述坡面过渡;/n拆除所述现状挡土墙;/n在所述现状挡土墙的原址施工新建挡土墙,在所述底面施工靠近所述新建挡土墙的第一排桥梁桩基;/n第一次回填土至所述新建挡土墙的墙顶标高;/n在回填的土层和所述坡面形成的基础上,施工第二排桥梁桩基、承台、桥墩和桥梁上部结构;/n第二次回填土至路基顶面标高,在回填的土层和所述上面顶部实施路面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狭窄空间施工桥梁道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开挖现状挡土墙墙背的山体,开挖后的山体包括上面、底面和坡面,所述上面开挖至路基顶面标高,所述底面开挖至所述现状挡土墙的基础标高,所述上面和底面之间通过所述坡面过渡;
拆除所述现状挡土墙;
在所述现状挡土墙的原址施工新建挡土墙,在所述底面施工靠近所述新建挡土墙的第一排桥梁桩基;
第一次回填土至所述新建挡土墙的墙顶标高;
在回填的土层和所述坡面形成的基础上,施工第二排桥梁桩基、承台、桥墩和桥梁上部结构;
第二次回填土至路基顶面标高,在回填的土层和所述上面顶部实施路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狭窄空间施工桥梁道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开挖山体形成的所述坡面上开挖台阶,并在所述坡面喷射混凝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狭窄空间施工桥梁道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建挡土墙包括多个抗滑桩,所述抗滑桩沿所述新建挡土墙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相邻的所述抗滑桩之间设有预制挡土板,所述抗滑桩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