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悬臂梁结构平板硫化主机,包括工作台、底座、悬臂后支撑立柱、立柱及升降导轨组件和V带硫化工作区,所述底座的一端上固定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固定有V带硫化工作区,所述悬臂后支撑立柱和所述立柱及升降导轨组件上方设置有硫化上主梁,所述硫化上主梁通过第一伸缩杆与所述悬臂后支撑立柱连接,所述硫化上主梁通过第二伸缩杆与所述立柱及升降导轨组件连接,该悬臂梁结构平板硫化主机,将龙门式的传统结构优化为悬臂梁结构平板硫主机是可行的,将主机底座探坑埋入工厂地面之下,主机底座上平面与工厂地面平齐,便获得了较之前方便得多的操作空间,装置支撑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臂梁结构平板硫化主机
本技术涉及硫化机
,具体为一种悬臂梁结构平板硫化主机。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现有的硫化机是一种用于V带加工的辅助装置,其在硫化机
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公开号为“CN204149383U”专利名称为:“平板硫化机”的专利,其公开了“本技术涉及橡胶和塑料领域硫化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平板硫化机。包括电控箱、上板、立柱、下板、支架、升降驱动机构及硫化主机,其中支架的上端设有下板,所述上板通过立柱安装在下板的上方,所述上板和下板之间设有两个硫化主机,各硫化主机均与控制箱电连接,每个硫化主机均包括上硫化模具和下硫化模具,所述上硫化模具固定安装在上板上,所述下硫化模具设置于下板上、并与安装在下板上的升降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下硫化模具通过升降驱动机构的驱动上下移动。本技术占地面积少,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能耗”。现有的平板硫化机在使用中发现,其在进行V带硫化工序,很多工序需硫化工主机操作员工进行手工作业,受运输和场地等的限制,员工操作区不可能设计得过高。长时间在这种作业区工作,操作员工难免出现碰到龙门式立柱的情形,员工的身心受到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导致其使用局限性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作空间大的悬臂梁结构平板硫化主机。(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悬臂梁结构平板硫化主机,包括工作台、底座、悬臂后支撑立柱、立柱及升降导轨组件和V带硫化工作区,所述底座的一端上固定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固定有V带硫化工作区,所述底座上另一端固定有悬臂后支撑立柱,所述悬臂后支撑立柱上设置有第一保护壳,所述第一保护壳内上方设置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一保护壳内下方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保护壳内设置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一液压缸上固定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与所述第一滑道相匹配,所述底座上固定有立柱及升降导轨组件,所述立柱及升降导轨组件设置在工作台与所述悬臂后支撑立柱之间,所述立柱及升降导轨组件上设置有第二保护壳,所述第二保护壳下方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保护壳上方设置有第二滑道,第二液压缸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二液压缸上固定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与所述第二滑道相匹配,所述悬臂后支撑立柱和所述立柱及升降导轨组件上方设置有硫化上主梁,所述硫化上主梁通过第一伸缩杆与所述悬臂后支撑立柱连接,所述硫化上主梁通过第二伸缩杆与所述立柱及升降导轨组件连接。为了方便对硫化上主梁支撑稳定,本技术改进有,所述第一液压缸、第一安装槽、第一伸缩杆、第一滑道设置为四组。为了方便对硫化上主梁支撑稳定,本技术改进有,所述第二液压缸、第二安装槽、第二伸缩杆、第二滑道设置为四组。为了方便对第一保护壳支撑稳定,本技术改进有,所述第一保护壳下方固定有第一加强辅板。为了对第一保护壳进行全方位支撑,本技术改进有,所述第一加强辅板设置为多组,所述第一加强辅板均匀的布置在所述第一保护壳周侧。为了方便对第二保护壳支撑稳定,本技术改进有,所述第二保护壳下方固定有第二加强辅板。为了对第二保护壳进行全方位支撑,本技术改进有,所述第二加强辅板设置为多组,所述第二加强辅板均匀的布置在所述第二保护壳周侧。为了方便装置散热,本技术改进有,所述底座和所述硫化上主梁上设置有散热孔。(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悬臂梁结构平板硫化主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悬臂梁结构平板硫化主机,将龙门式的传统结构优化为悬臂梁结构平板硫主机是可行的,将主机底座探坑埋入工厂地面之下,主机底座上平面与工厂地面平齐,便获得了较之前方便得多的操作空间,装置支撑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正视图。图中:1、工作台;2、底座;3、悬臂后支撑立柱;4、立柱及升降导轨组件;5、V带硫化工作区;6、第一保护壳;7、第一滑道;8、第一安装槽;9、第一液压缸;10、第一伸缩杆;11、第二保护壳;12、第二安装槽;13、第二滑道;14、第二伸缩杆;15、第二液压缸;16、硫化上主梁;17、第一加强辅板;18、第二加强辅板;19、散热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悬臂梁结构平板硫化主机,包括工作台1、底座2、悬臂后支撑立柱3、立柱及升降导轨组件4和V带硫化工作区5,所述底座2的一端上固定有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固定有V带硫化工作区5,所述底座2上另一端固定有悬臂后支撑立柱3,所述悬臂后支撑立柱3上设置有第一保护壳6,所述第一保护壳6内上方设置有第一滑道7,所述第一保护壳6内下方设置有第一安装槽8,所述第一保护壳6内设置有第一液压缸9,所述第一液压缸9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槽8内,所述第一液压缸9上固定有第一伸缩杆10,所述第一伸缩杆10与所述第一滑道7相匹配,所述底座2上固定有立柱及升降导轨组件4,所述立柱及升降导轨组件4设置在工作台1与所述悬臂后支撑立柱3之间,所述立柱及升降导轨组件4上设置有第二保护壳11,所述第二保护壳11下方设置有第二安装槽12,所述第二保护壳11上方设置有第二滑道13,第二液压缸15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槽12内,所述第二液压缸15上固定有第二伸缩杆14,所述第二伸缩杆14与所述第二滑道13相匹配,所述悬臂后支撑立柱3和所述立柱及升降导轨组件4上方设置有硫化上主梁16,所述硫化上主梁16通过第一伸缩杆10与所述悬臂后支撑立柱3连接,所述硫化上主梁16通过第二伸缩杆14与所述立柱及升降导轨组件4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9、第一安装槽8、第一伸缩杆10、第一滑道7设置为四组,为了方便对硫化上主梁16支撑稳定。所述第二液压缸15、第二安装槽12、第二伸缩杆14、第二滑道13设置为四组,为了方便对硫化上主梁16支撑稳定。所述第一保护壳6下方固定有第一加强辅板17,为了方便对第一保护壳6支撑稳定。所述第一加强辅板17设置为多组,所述第一加强辅板17均匀的布置在所述第一保护壳6周侧,为了对第一保护壳6进行全方位支撑。所述第二保护壳11下方固定有第二加强辅板18,为了方便对第二保护壳11支撑稳定。所述第二加强辅板18设置为多组,所述第二加强辅板18均匀的布置在所述第二保护壳11周侧,为了对第二保护壳11进行全方位支撑。所述底座2和所述硫化上主梁16上设置有散热孔19,为了方便装置散热。综上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臂梁结构平板硫化主机,包括工作台(1)、底座(2)、悬臂后支撑立柱(3)、立柱及升降导轨组件(4)和V带硫化工作区(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一端上固定有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固定有V带硫化工作区(5),所述底座(2)上另一端固定有悬臂后支撑立柱(3),所述悬臂后支撑立柱(3)上设置有第一保护壳(6),所述第一保护壳(6)内上方设置有第一滑道(7),所述第一保护壳(6)内下方设置有第一安装槽(8),所述第一保护壳(6)内设置有第一液压缸(9),所述第一液压缸(9)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槽(8)内,所述第一液压缸(9)上固定有第一伸缩杆(10),所述第一伸缩杆(10)与所述第一滑道(7)相匹配,所述底座(2)上固定有立柱及升降导轨组件(4),所述立柱及升降导轨组件(4)设置在工作台(1)与所述悬臂后支撑立柱(3)之间,所述立柱及升降导轨组件(4)上设置有第二保护壳(11),所述第二保护壳(11)下方设置有第二安装槽(12),所述第二保护壳(11)上方设置有第二滑道(13),第二液压缸(15)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槽(12)内,所述第二液压缸(15)上固定有第二伸缩杆(14),所述第二伸缩杆(14)与所述第二滑道(13)相匹配,所述悬臂后支撑立柱(3)和所述立柱及升降导轨组件(4)上方设置有硫化上主梁(16),所述硫化上主梁(16)通过第一伸缩杆(10)与所述悬臂后支撑立柱(3)连接,所述硫化上主梁(16)通过第二伸缩杆(14)与所述立柱及升降导轨组件(4)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臂梁结构平板硫化主机,包括工作台(1)、底座(2)、悬臂后支撑立柱(3)、立柱及升降导轨组件(4)和V带硫化工作区(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一端上固定有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固定有V带硫化工作区(5),所述底座(2)上另一端固定有悬臂后支撑立柱(3),所述悬臂后支撑立柱(3)上设置有第一保护壳(6),所述第一保护壳(6)内上方设置有第一滑道(7),所述第一保护壳(6)内下方设置有第一安装槽(8),所述第一保护壳(6)内设置有第一液压缸(9),所述第一液压缸(9)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槽(8)内,所述第一液压缸(9)上固定有第一伸缩杆(10),所述第一伸缩杆(10)与所述第一滑道(7)相匹配,所述底座(2)上固定有立柱及升降导轨组件(4),所述立柱及升降导轨组件(4)设置在工作台(1)与所述悬臂后支撑立柱(3)之间,所述立柱及升降导轨组件(4)上设置有第二保护壳(11),所述第二保护壳(11)下方设置有第二安装槽(12),所述第二保护壳(11)上方设置有第二滑道(13),第二液压缸(15)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槽(12)内,所述第二液压缸(15)上固定有第二伸缩杆(14),所述第二伸缩杆(14)与所述第二滑道(13)相匹配,所述悬臂后支撑立柱(3)和所述立柱及升降导轨组件(4)上方设置有硫化上主梁(16),所述硫化上主梁(16)通过第一伸缩杆(10)与所述悬臂后支撑立柱(3)连接,所述硫化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开华,江云灼,陈洪,范良喜,陈美娇,陈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三明市东辰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