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道路地下空间布置的互通立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7360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道路地下空间布置的互通立交,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主隧道,主隧道设置于地下,主隧道用于连接被障碍物分隔的两侧路网;分流道路,主隧道的两端分别衔接有分流道路;连接匝道,连接匝道连接所述主隧道和所述分流道路,所述连接匝道位于所述主隧道和所述分流道路的单侧或双侧,所述连接匝道紧贴所述主隧道或所述分流道路布置,所述连接匝道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平行于所述主隧道或所述分流道路。主隧道的两端分别衔接了多条分流道路,以实现主隧道的多点进出,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提升了主隧道的分流功能。主隧道布置在现有道路的地下空间,连接匝道紧贴主隧道或分流道路布置,节约了土地资源,减少了征地拆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道路地下空间布置的互通立交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道路地下空间布置的互通立交。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也日益严重。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高架桥、立交桥及大型立交的应运而生,能较好的解决交通问题。但使用多年后发现,高架桥在方便交通的同时,产生的噪音严重影响人居环境,高大的桥梁结构物严重影响城市景观,高架附近的地块价值也影响较大。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中心区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国内城市已越来越多的采用地下道路,但受限于地下道路交通环境,目前的地下道路一般采用单点进出,导致地下道路出入口交通压力较大。近年,已有部分城市开始建设地下互通立交,如长沙营盘路湘江隧道、红谷隧道东岸水下立交。但上述立交虽具有交通转换便捷、对周边环境影响小,地面景观好等优点,但也存在衔接道路单一、占地大,征拆费用高、隧道(含基坑)建设成本高、维护使用成本高的缺点,不利于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利用道路地下空间布置的互通立交,充分利用现有道路地下空间布置匝道,不新增立交建设用地,并设置主隧道与多条分流道路衔接,以解决主线隧道与不同道路的交通转换,避免隧道与单一城市道路衔接性造成地面交通拥堵。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利用道路地下空间布置的互通立交,包括:主隧道,所述主隧道设置于地下,所述主隧道用于连接被障碍物分隔的两侧路网;分流道路,所述主隧道的两端分别衔接有所述分流道路,所述分流道路与所述主隧道相交,所述分流道路至少包括第一分流道路和第二分流道路,所述第一分流道路和所述第二分流道路分别与所述主隧道的不同位置衔接;连接匝道,所述连接匝道连接所述主隧道和所述分流道路,所述连接匝道位于所述主隧道和所述分流道路的单侧或双侧,所述连接匝道紧贴所述主隧道或所述分流道路布置,所述连接匝道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基本平行于所述主隧道或所述分流道路。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分流道路还包括第三分流道路,所述第三分流道路通过所述连接匝道与所述主隧道衔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主隧道与所述第三分流道路采用平面交叉方式衔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主隧道从所述第一分流道路的下方穿过,所述主隧道通过右进右出型匝道与所述第一条道路衔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流道路的地面与所述主隧道上方或两侧的辅道平交。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主隧道与所述第二分流道路为双向衔接,所述主隧道与所述第二分流道路的衔接采用单向往返型匝道、右进右出型匝道或组合型匝道的其中一种。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主隧道与所述第二分流道路为单向衔接,所述主隧道与所述第二分流道路采用单向往返型匝道衔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主隧道与所述第三分流道路衔接处设置有信号灯,所述信号灯用于解决所述主隧道与第三分流道路的交通转换。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主隧道采用单向2~4车道。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利用道路地下空间布置的互通立交,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主隧道设置于地下,对城市景观影响小,交通干扰少,通行效率高,同时利用道路地下空间布置的互通立交的噪音对周边环境影响小;主隧道的两端分别衔接了多条分流道路,以实现主隧道的多点进出,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提升了主隧道的分流功能;主隧道布置在现有道路的地下空间,连接匝道紧贴主隧道或分流道路布置,节约了土地资源,减少了征地拆迁成本;此外,本利用道路地下空间布置的互通立交充分利用既有路网,采用地上、地下路网相结合方式,解决了交通问题。根据主隧道长度,主隧道两端可视为两个独立的立交,每个独立立交处都有2处及以上的进出口,可分散单点进出导致的交通压力。连接匝道基本平行于主隧道或分流道路,在节约用地的同时,也可以与主隧道共用基坑,减少基坑支护工程量,节省投资。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利用道路地下空间布置的互通立交布置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横断面示意图;图3为图1中B的横断面示意图;图4为图1中C的横断面示意图;图5为图1中D的横断面示意图;图6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右出型匝道连接示意图;图6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右进型匝道连接示意图;图6c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右进右出型匝道连接示意图;图7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单向往返型匝道连接示意图;图7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单向往返型匝道的另一连接示意图;图8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合型匝道连接示意图;图8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合型匝道另一连接示意图;图8c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合匝道又一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主隧道11,第一分流道路21,第二分流道路22,第三分流道路2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参见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利用道路地下空间布置的互通立交,包括主隧道11、分流道路及连接匝道。具体的,参见图1,主隧道11设置于地下,主隧道11用于连接被障碍物分隔于两侧的路网;主隧道11的两端分别衔接有分流道路,分流道路与主隧道11相交,分流道路至少包括第一分流道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道路地下空间布置的互通立交,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隧道,所述主隧道设置于地下,所述主隧道用于连接被障碍物分隔的两侧路网;/n分流道路,所述主隧道的两端分别衔接有所述分流道路,所述分流道路与所述主隧道相交,所述分流道路至少包括第一分流道路和第二分流道路,所述第一分流道路和所述第二分流道路分别与所述主隧道的不同位置衔接;/n连接匝道,所述连接匝道连接所述主隧道和所述分流道路,所述连接匝道位于所述主隧道和所述分流道路的单侧或双侧,所述连接匝道紧贴所述主隧道或所述分流道路布置,所述连接匝道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平行于所述主隧道或所述分流道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道路地下空间布置的互通立交,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隧道,所述主隧道设置于地下,所述主隧道用于连接被障碍物分隔的两侧路网;
分流道路,所述主隧道的两端分别衔接有所述分流道路,所述分流道路与所述主隧道相交,所述分流道路至少包括第一分流道路和第二分流道路,所述第一分流道路和所述第二分流道路分别与所述主隧道的不同位置衔接;
连接匝道,所述连接匝道连接所述主隧道和所述分流道路,所述连接匝道位于所述主隧道和所述分流道路的单侧或双侧,所述连接匝道紧贴所述主隧道或所述分流道路布置,所述连接匝道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平行于所述主隧道或所述分流道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道路地下空间布置的互通立交,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道路还包括第三分流道路,所述第三分流道路通过所述连接匝道与所述主隧道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道路地下空间布置的互通立交,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隧道与所述第三分流道路采用平面交叉方式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道路地下空间布置的互通立交,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长明杨勇邹峻熊勇杨宏助李翔李宇翔马丽珠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