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生葡萄孢酵母TN29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7171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芽生葡萄孢酵母(Blastobotrys sp.)TN29,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966,该菌株已于2020年10月2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简称为CGMCC,其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菌株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966。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菌株TN29是一株高效降解氨氮菌株,同时兼具协同去除COD的能力,该菌株对于COD、氨氮和总氮都有较好的降解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芽生葡萄孢酵母TN29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尤其涉及微生物污水处理

技术介绍
污水中氨氮是水体中的营养素,可导致水富营养化现象产生,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对鱼类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因此,针对污水高效脱氮的研究一直是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污水脱氮的生物处理特别是微生物处理法作为一种绿色高效且投入成本低的处理方法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该方法的核心问题是高效脱氮菌株的研发,通过功能菌株的生理代谢过程对污水中的氨氮进行高效的转化和降解,从而实现污水的脱氮。目前应用于污水脱氮处理的微生物资源主要是细菌,如假单胞菌、芽孢杆菌、产碱杆菌和副球菌等,而作为微生物另一重要组成部分的真菌,目前只挖掘出少数可用于脱氮处理的菌种资源,如葡萄有孢汉逊酵母、根瘤菌等。与细菌相比,真菌脱氮在硝化反硝化速率、对抑制性化合物的抗性、提高脱氮工艺抗冲击负荷能力等方面往往表现更优秀(Guestetal.2002),因此,挖掘更多高效生物脱氮的真菌菌种资源对促进传统生物脱氮工艺效率的提升及新型生物脱氮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株芽生葡萄孢酵母(Blastobotryssp.)TN29。本专利技术的芽生葡萄孢酵母(Blastobotryssp.)TN29已于2020年10月2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简称为CGMCC,其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菌株保藏编号为CGMCCNo.2096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芽生葡萄孢酵母(Blastobotryssp.)TN29是一株高效脱氮真菌,第一次应用于污水微生物处理领域并且具有良好效果,其对氨氮有很好的降解作用,对COD和总氮也有明显的去除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芽生葡萄孢酵母属真菌(Blastobotryssp.)TN29形态图。其中A是在PDA培养基上正面菌株形态图,B是体视显微镜20倍下菌丝形态图,C和D是光学显微镜10×40倍下孢子形态图。图2为芽生葡萄孢酵母属真菌(Blastobotryssp.)TN29基于26srDNA的LSU序列同源性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图3为芽生葡萄孢酵母属真菌(Blastobotryssp.)TN29对氨氮24h降解曲线。图4为芽生葡萄孢酵母属真菌(Blastobotryssp.)TN29对生活污水中COD降解效果图。图5为芽生葡萄孢酵母属真菌(Blastobotryssp.)TN29对生活污水中总氮降解效果图。图6为芽生葡萄孢酵母属真菌(Blastobotryssp.)TN29对生活污水中氨氮降解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列举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此。实施例1高效氨氮降解菌株的选育、分离与鉴定:将采集自北京大兴(采集人:余鹏举,采集时间:2019年)某养殖户的猪粪、牛粪、羊粪、鸡粪按照1:1:1:1比例混合的混合物取10g在100mL无菌水中30℃、200rpm摇床自然发酵12h后,取发酵液5mL接种于筛选驯化培养基A和B中,在30℃、200rpm摇床培养3d,每隔12h补充50mg/L硫酸铵,此外,每隔3d取5mL培养液接种于新的筛选驯化培养基中,如此反复培养10代。筛选驯化培养基A:蔗糖30g,硫酸铵2g,氯化钠0.5g,七水硫酸亚铁0.01g,磷酸氢二钾1g,七水硫酸镁0.5g,去离子水定容至1L,分装于250ml三角瓶中,每瓶100ml,115℃灭菌30min。筛选驯化培养基B:葡糖糖5g,硫酸铵2g,氯化钠2.0g,七水硫酸亚铁0.04g,磷酸氢二钾1g,七水硫酸镁0.5g,去离子水定容至1L,分装于250ml三角瓶中,每瓶100ml,115℃灭菌30min。取筛选驯化10代后的培养液,按照10-3-10-7的不同比例梯度稀释,每个梯度取100μL稀释液涂布到纯化培养基上,30℃培养24-48h,观察菌落生长状况,选取生长快、数量多的菌落采取多次分区划线法纯化,将纯化后的单菌落冷冻保藏备用。纯化培养基:葡糖糖10g,蛋白胨5g,七水硫酸亚铁0.05g,磷酸二氢钾1g,七水硫酸镁0.5g,琼脂15.0g,去离子水定容至1L,自然pH。经115℃灭菌30min后备用。临用时每100ml培养基中加1%孟加拉红水溶液和1%链霉素液。经上述分离纯化过程得到一株具有高效氨氮降解效果的菌株,该菌在25-35℃下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上菌落形态特征为初为乳白色菌落,后变浅咖色绒毛样,中心突起、褶皱,不易挑起,菌落紧致,圆形辐射向外生长;变形子囊酵母,产生节孢子,孢子圆形,出芽进行无性繁殖。观察结果如图1所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马铃薯200g、葡萄糖16g、琼脂20g,去离子水定容至1L。经115℃灭菌30min后备用。对所得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通过对真菌ITS序列和LSU序列PCR扩增后进行测序比对。扩增引物:ITS1:5'-TCCGTAGGTGAACCTGCGG-3'ITS4:5'-TCCTCCGCTTATTGATATGC-3'NL1:5'-GCATATCAATAAGCGGAGGAAAAG-3'NL4:5'-GGTCCGTGTTTCAAGACGG-3'反应体系为:10×Buffer2μL,2.5mMdNTP1.5μL,Primer11μL,Primer21μL,模板1μL,酶0.3μL,水13.2μL,总体积20μL;ITS扩增PCR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5min,30cycle的94℃变性30sec,54℃退火30sec,72℃延伸40sec,72℃延伸10min,4℃forever保温。LSU扩增PCR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5min,30cycle的94℃变性30sec,53℃退火30sec,72℃延伸50sec,72℃延伸10min,4℃forever保温。PCR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后,北京华大基因测序。将测序后的ITS序列(SEQIDNO.1)和LSU序列(SEQIDNO.2)于NCBI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ITS序列比对结果显示,与酵母(Blastobotrysproliferans)NR_077193.2同源性最高,达95.77%,进一步LSU序列比对结果显示,与酵母(Blastobotrysproliferans)NG_066350.1同源性最高,达98.62%,根据LSU比对结果选取同源性最高的前15个序列建立系统发育树(如图2),再结合形态鉴定,,现将菌株分类命名为Blastobotryssp.,对应的中文名称为芽生葡萄孢酵母,故菌株的名称为芽生葡萄孢酵母(Blastobotryssp.)TN29,在本申请中简称菌株TN29。Blastobotryss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株芽生葡萄孢酵母(Blastobotrys sp.)TN29,其保藏编号是CGMCC No.2096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芽生葡萄孢酵母(Blastobotryssp.)TN29,其保藏编号是CGMCCNo.20966。


2.微生物制剂,其活性成分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芽生葡萄孢酵母(Blastobotryssp.)TN2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少杰余鹏举孙宪昀胡成成张振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