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模块化外加电梯井道施工的吊装装置、组合吊臂和定位卡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6819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外加电梯井道施工的吊装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液压组件、摆臂、第二液压组件和吊臂。第一液压组件的液压缸与底座转动连接,液压杆的伸出端与摆臂中部转动连接;第二液压组件中液压缸与摆臂上部转动连接,液压杆伸出端与吊臂中部转动连接;摆臂下端与底座转动连接;摆臂的上端与吊臂的一端转动连接;吊臂的两端均分别设有定滑轮。定位卡件由钢板弯折焊接而成的薄壁结构,包括柱头卡口、横梁卡口和定位卡口,定位卡口上大下小;吊装施工过程中,柱头卡口和横梁卡口分别卡住电梯井道结构框架立柱的上端及与之相连的横梁。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等特点,适用于场地有限,空间狭小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模块化外加电梯井道施工的吊装装置、组合吊臂和定位卡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起重吊装设备,具体来讲是一种折叠组合吊臂和吊装定位卡件。
技术介绍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社会老龄化问题已经十分严峻。然而在我国城镇住宅中,大量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多层住宅,受当时经济发展水平、建设标准和相关建筑规范的限制,都没有配建电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适老化改造势在必行。近年来,广东、上海、北京、福州、杭州等各地方政府鼓励城市居民自行出资加装电梯,已开展了大量改造工程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同时,将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作为一项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的民生工程,鼓励老旧小区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现代工程技术的进步不仅表现为工程规模的巨大和工程技术的复杂,而且也体现在工程施工的机械程度越来越高。各种工程机械种类繁多,在出现大量通用工程机械设备的同时,各种用于特定施工场景和特定用途的专用设备也越来越多。如目前最常见塔吊就是专门用来进行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专用设备,集装箱码头用的龙门吊就是为了适应集装箱规格统一但吊装效率高的需求而专利技术的专用设备。对于通常工程施工、设备安装,以及抢险、救援等场景使用的起重机械大多采用液压伸缩吊臂的形式。由于受机械结构和力学原理的限制,液压伸缩吊臂的规格和重量一般都比较大,通常直接采用轮胎式或履带式车载的方式来提高搬运和组装的效率,大大提高的起重机械的灵活性。但对于如老旧小区改造和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等一些施工场地有限,作业环境复杂,作业空间狭小等情况,大型吊车进出和作业很难进行。因此,需要针对上述空间小、干扰多的施工场景专利技术设计专用的工程机械和起重设备。目前既有多层建筑加装电梯的相关技术,大多数采用工厂整体预制,现场整体吊装的施工方式。虽然现场整体吊装施工,可以使用通用的大型吊车来完成,但通常情况下由于场地内部道路狭窄,既有建筑之间距离有限,加上周围树木、路灯等的干扰,大型的运输车辆和起重机械很难进入。即使能够靠近施工场地,不仅作业的空间受限,而且安全措施也无法保证,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对居民干扰大。因此,急需针对既有多层建筑加装电梯工程吊装施工的专用小型起重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既有多层建筑加装电梯工程吊装施工的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专用的小型起重设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模块化外加电梯井道施工吊装装置,要吊装的电梯井道的结构单元包括立柱和横梁;其特征在于,该吊装装置包括底座、摆臂、第一液压组件、第二液压组件和吊臂;所述底座与电梯井道结构单元的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摆臂的下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摆臂的上端与所述吊臂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组件包括与第一液压缸相连的第一液压杆,第一液压缸的底部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杆的伸出端与所述摆臂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组件包括与第二液压缸相连的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缸的底部与所述摆臂的上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杆的伸出端与所述吊臂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吊臂的两端均分别设有定滑轮;在所述立柱与横梁交接处设有定位卡件;所述定位卡件是由钢板弯折焊接而成的薄壁结构,所述定位卡件包括柱头卡口、横梁卡口和定位卡口;所述柱头卡口的截面内轮廓与所述立柱的外轮廓配合,所述横梁卡口的截面内轮廓与所述横梁的截面外轮廓配合,所述定位卡口的下部轮廓与所述柱头卡口的截面外轮廓配合,所述定位卡口的上部为向外逐步放大喇叭口;吊装施工前将所述定位卡件的柱头卡口套在电梯井道的下层结构单元的立柱上端,所述横梁卡口分别卡在与该立柱相连的横梁的端部;吊装施工过程中,将电梯井道的上层结构单元的立柱的下端对准该定位卡件的定位卡口,利用该定位卡口上大下小的拉喇叭口将该上层结构单元的立柱的下端与下层结构单元的立柱上端对齐;在电梯井道的相邻的上下层结构单元之间采用与立柱个数相同数量的所述定位卡件将电梯井道的相邻的上下层结构单元对齐连接。进一步讲,所述的模块化外加电梯井道施工吊装装置,其中,所述底座设有水平旋转装置,所述底座在水平旋转装置的带动下可以水平旋转。所述摆臂和吊臂均是由杆件组成的空间桁架结构。同时,本专利技术中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模块化外加电梯井道施工吊装的组合吊臂,包括摆臂、第一液压组件、第二液压组件和吊臂;所述摆臂的上端与所述吊臂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组件包括与第一液压缸相连的第一液压杆,第一液压缸的底部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杆的伸出端与所述摆臂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组件包括与第二液压缸相连的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缸的底部与所述摆臂的上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杆的伸出端与所述吊臂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吊臂的两端均分别设有定滑轮;组装时,所述摆臂的底端与吊装装置的底座转动连接。进一步讲,本专利技术的吊装装置和组合吊臂,其中,所述第一液压缸为双向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内部设有两个油腔,每个油腔均分别设有油口,每个油腔均分别通过各自油口相连的油管连接至对应的分流马达和油泵,通过分流马达控制每个油口油液的进出和每个油腔内的油压的大小从而推动第一液压杆的伸出与缩回;所述第二液压组件与所述第一液压缸组件的结构相同。另外,本专利技术中又提供了一种用于模块化外加电梯井道施工吊装的定位卡件,要吊装的电梯井道的结构单元包括立柱和横梁;该定位卡件是由钢板弯折焊接而成的薄壁结构,所述定位卡件包括柱头卡口、横梁卡口和定位卡口;所述柱头卡口的截面内轮廓与所述立柱的外轮廓配合,所述横梁卡口的截面内轮廓与所述横梁的截面外轮廓配合,所述定位卡口的下部轮廓与所述柱头卡口的截面外轮廓配合,所述定位卡口的上部为向外逐步放大喇叭口;吊装施工前,将一个定位卡件设置在所述立柱和横梁交接处,将所述定位卡件的柱头卡口套在电梯井道的下层结构单元的立柱上端,所述横梁卡口分别卡在与该立柱相连的横梁的端部;吊装施工过程中,将电梯井道的上层结构单元的立柱的下端对准该定位卡件的定位卡口,利用该定位卡口上大下小的拉喇叭口将该上层结构单元的立柱的下端与下层结构单元的立柱上端对齐;通过在电梯井道的相邻的上下层结构单元之间采用与立柱个数相同数量的所述定位卡件,从而将电梯井道的相邻的上下层结构单元对齐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了格构化的吊臂结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相对于常见的液压伸缩吊臂基本都采用方钢截面形式,具有重量轻、稳定性强的特点,极大地减小了设备的自重。(2)由于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一液压组件和第二液压组件均采用由双向液压缸带动液压杆与两根吊臂组合的形式,不仅加大了两根液压杆的伸缩范围,提高了液压缸的灵活性,更大大简化了整体机械结构。(3)由于本专利技术中采用两个双向液压缸带动两个液压杆作为主要动力机构,液压杆在承受压力与拉力之间可以实现不间断连续转换,吊臂的活动范围较比传统液压伸缩吊臂大,可以到达设备的正上方和后上方。(4)由于本专利技术中每个立柱和横梁交界处均放置一个定位卡件,利用其上大下小的喇叭口构造,从而保证在吊装过程中上下立柱端部能够精确对齐,方便后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外加电梯井道施工吊装装置,要吊装的电梯井道的结构单元(70)包括立柱(71)和横梁(72);其特征在于,该吊装装置包括底座(10)、第一液压组件(20)、摆臂(30)、第二液压组件(40)和吊臂(50);其特征在于:/n所述底座(10)与电梯井道结构单元(70)的横梁(72)固定连接;/n所述摆臂(30)的下端与所述底座(10)转动连接,所述摆臂(30)的上端与所述吊臂(50)的上端转动连接;/n所述第一液压组件(20)包括与第一液压缸(21)相连的第一液压杆(22),第一液压缸(21)的底部与所述底座(1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杆(22)的伸出端与所述摆臂(30)的中部转动连接;/n所述第二液压组件(40)包括与第二液压缸(41)相连的第二液压杆(42),所述第二液压缸(41)的底部与所述摆臂(30)的上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杆(42)的伸出端与所述吊臂(50)的中部转动连接;/n所述吊臂(50)的两端均分别设有定滑轮;/n在所述立柱(71)与横梁(72)交接处设有定位卡件(60);所述定位卡件(60)是由钢板弯折焊接而成的薄壁结构,所述定位卡件(60)包括柱头卡口(61)、横梁卡口(62)和定位卡口(63);所述柱头卡口(61)的截面内轮廓与所述立柱(71)的外轮廓配合,所述横梁卡口(62)的截面内轮廓与所述横梁(72)的截面外轮廓配合,所述定位卡口(63)的下部轮廓与所述柱头卡口(61)的截面外轮廓配合,所述定位卡口(63)的上部为向外逐步放大喇叭口;/n吊装施工前将所述定位卡件(60)的柱头卡口(61)套在电梯井道的下层结构单元的立柱(71)上端,所述横梁卡口(62)分别卡在与该立柱(71)相连的横梁(72)的端部;吊装施工过程中,将电梯井道的上层结构单元的立柱(71)的下端对准该定位卡件(60)的定位卡口(63),利用该定位卡口(63)上大下小的拉喇叭口将该上层结构单元的立柱(71)的下端与下层结构单元的立柱(71)上端对齐;在电梯井道的相邻的上下层结构单元之间采用与立柱(71)个数相同数量的所述定位卡件(60)将电梯井道的相邻的上下层结构单元对齐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外加电梯井道施工吊装装置,要吊装的电梯井道的结构单元(70)包括立柱(71)和横梁(72);其特征在于,该吊装装置包括底座(10)、第一液压组件(20)、摆臂(30)、第二液压组件(40)和吊臂(50);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0)与电梯井道结构单元(70)的横梁(72)固定连接;
所述摆臂(30)的下端与所述底座(10)转动连接,所述摆臂(30)的上端与所述吊臂(50)的上端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液压组件(20)包括与第一液压缸(21)相连的第一液压杆(22),第一液压缸(21)的底部与所述底座(1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杆(22)的伸出端与所述摆臂(30)的中部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液压组件(40)包括与第二液压缸(41)相连的第二液压杆(42),所述第二液压缸(41)的底部与所述摆臂(30)的上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杆(42)的伸出端与所述吊臂(50)的中部转动连接;
所述吊臂(50)的两端均分别设有定滑轮;
在所述立柱(71)与横梁(72)交接处设有定位卡件(60);所述定位卡件(60)是由钢板弯折焊接而成的薄壁结构,所述定位卡件(60)包括柱头卡口(61)、横梁卡口(62)和定位卡口(63);所述柱头卡口(61)的截面内轮廓与所述立柱(71)的外轮廓配合,所述横梁卡口(62)的截面内轮廓与所述横梁(72)的截面外轮廓配合,所述定位卡口(63)的下部轮廓与所述柱头卡口(61)的截面外轮廓配合,所述定位卡口(63)的上部为向外逐步放大喇叭口;
吊装施工前将所述定位卡件(60)的柱头卡口(61)套在电梯井道的下层结构单元的立柱(71)上端,所述横梁卡口(62)分别卡在与该立柱(71)相连的横梁(72)的端部;吊装施工过程中,将电梯井道的上层结构单元的立柱(71)的下端对准该定位卡件(60)的定位卡口(63),利用该定位卡口(63)上大下小的拉喇叭口将该上层结构单元的立柱(71)的下端与下层结构单元的立柱(71)上端对齐;在电梯井道的相邻的上下层结构单元之间采用与立柱(71)个数相同数量的所述定位卡件(60)将电梯井道的相邻的上下层结构单元对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外加电梯井道施工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缸(21)为双向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21)内部设有两个油腔,每个油腔均分别设有油口,每个油腔均分别通过各自油口相连的油管连接至对应的分流马达和油泵,通过分流马达控制每个油口油液的进出和每个油腔内的油压的大小从而推动第一液压杆(21)的伸出与缩回;
所述第二液压组件(40)与所述第一液压缸组件(20)的结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外加电梯井道施工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设有水平旋转装置,所述底座(10)在水平旋转装置的带动下可以水平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江华
申请(专利权)人:华城天津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