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6475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涉及注塑成型技术领域。该注塑模具包括第一模块及第二模块。所述第一模块包括第一模仁,所述第一模仁设置有第一成型件,所述第一成型件包括第一凹槽及围绕所述第一凹槽设置的第一分型面;所述第二模块包括第二模仁,所述第二模仁设置有第二成型件,所述第二成型件包括第二凹槽及围绕所述第二凹槽设置的第二分型面;所述第一模块与所述第二模块闭合时,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围成成型空间,所述第一分型面与所述第二分型面之间存在间隙。该注塑模具能够消除分型面之间的过约束、重复定位及排气不畅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成型
,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各领域需求的塑料产品种类越来越多,结构设计越来越复杂,导致注塑模具结构的设计也越来越复杂。传统注塑模具结构中,传统的塑胶模具分型面之间没有间隙以确保塑胶产品在成型时没有毛边,导致模具分型面研磨工作难度和工作量都较大,且定模和动模很难保证紧密贴合。尤其是对于分型面为异型面的模具,在同一个方向就可能存在多个定位,这样就会导致公模仁和母模仁之间过约束。生产时,温度和压力的轻微变化,会导致公模仁和母模仁每次合模时的定位基准会不一样,从而致使模具生产产品品质不稳定,另外模具也容易损坏。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开发一种注塑模具,以解决传统注塑模具分型面紧密贴合导致过约束以及轻微形变导致每次合模时定位基准发生变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注塑模具,能够消除分型面之间的过约束、重复定位及排气不畅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模具,包括:第一模块,所述第一模块包括第一模仁,所述第一模仁设置有第一成型件,所述第一成型件包括第一凹槽及围绕所述第一凹槽设置的第一分型面;第二模块,所述第二模块包括第二模仁,所述第二模仁设置有第二成型件,所述第二成型件包括第二凹槽及围绕所述第二凹槽设置的第二分型面;所述第一模块与所述第二模块闭合时,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围成成型空间,所述第一分型面与所述第二分型面之间存在间隙。优选地,所述第一模仁还包括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模仁还包括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模块与所述第二模块闭合时,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贴合。优选地,所述间隙大小为0.004mm~0.008mm。优选地,所述第二模块还包括:第二模胚,所述第二模仁沿合模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模胚;蝶形弹簧,所述蝶形弹簧的两端沿合模方向分别抵接所述第二模仁及第二模胚。优选地,所述第二模块还包括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模胚,所述蝶形弹簧套设于所述导向柱。优选地,所述第一模仁和所述第二模仁二者中,一个设置有定位柱,另一个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穿设于所述定位孔中。优选地,所述第二模仁固定设置有多个限位件,多个所述限位件沿所述第二模仁的四周均匀分布,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二模仁进行限位。优选地,所述第一模块还包括:第一模胚,所述第一模仁设置于所述第一模胚,所述第一模胚和所述第二模胚二者中,一个设置有第一定位块,另一个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块与所述第一定位槽配合插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成型件开设有第一通气槽,所述第二支撑件开设有第二通气槽,所述第一通气槽与所述第二通气槽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一模块还包括热流道接头,所述热流道接头通过注塑管道与所述成型空间连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该注塑模具中,第一模块向第二模块闭合的过程中,第一成型件与第二成型件逐渐靠近闭合成一个整体,形成成型空间。而第一分型面与第二分型面之间存在间隙使得即使分型面复杂,二者之间也不会产生过约束,模具的定位不依赖分型面之间的形状,从而将模具的成型特征和定位特征完全独立,可以有效的解决模具的重复定位以及排气问题,显著的提高了成型生产的稳定性,降低成型压力,减少了模具生产过程中的缺胶,困气烧焦等成型缺陷。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一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一成型件与第二成型件闭合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3中A-A处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二模仁和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二模块的左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图6中B-B处的剖视图。图中:1、第一模块;2、第二模块;3、成型空间;11、第一模仁;12、第一模胚;15、热流道接头;21、第二模仁;22、第二模胚;23、蝶形弹簧;24、导向柱;25、限位件;26、支撑弹簧;27、导向螺栓;111、第一成型件;112、第一支撑件;113、定位柱;114、第二定位块;121、导柱;122、第一定位块;211、第二成型件;212、第二支撑件;213、定位孔;214、第二定位槽;221、导套;222、第一定位槽;1111、第一凹槽;1112、第一分型面;1113、第一通气槽;2111、第二凹槽;2112、第二分型面;2121、第二通气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如图1-图4所示,该注塑模具包括第一模块1及第二模块2。第一模块1包括第一模仁11,第一模仁11设置有第一成型件111,第一成型件111包括第一凹槽1111及围绕第一凹槽1111设置的第一分型面1112。第二模块2包括第二模仁21,第二模仁21设置有第二成型件211,第二成型件211包括第二凹槽2111及围绕第二凹槽2111设置的第二分型面2112。第一模块1与第二模块2闭合时,第一凹槽1111与第二凹槽2111围成成型空间3,第一分型面1112与第二分型面2112之间存在间隙。分型面是模具成型空间3的分界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模块(1),所述第一模块(1)包括第一模仁(11),所述第一模仁(11)设置有第一成型件(111),所述第一成型件(111)包括第一凹槽(1111)及围绕所述第一凹槽(1111)设置的第一分型面(1112);/n第二模块(2),所述第二模块(2)包括第二模仁(21),所述第二模仁(21)设置有第二成型件(211),所述第二成型件(211)包括第二凹槽(2111)及围绕所述第二凹槽(2111)设置的第二分型面(2112);/n所述第一模块(1)与所述第二模块(2)闭合时,所述第一凹槽(1111)与所述第二凹槽(2111)围成成型空间(3),所述第一分型面(1112)与所述第二分型面(2112)之间存在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模块(1),所述第一模块(1)包括第一模仁(11),所述第一模仁(11)设置有第一成型件(111),所述第一成型件(111)包括第一凹槽(1111)及围绕所述第一凹槽(1111)设置的第一分型面(1112);
第二模块(2),所述第二模块(2)包括第二模仁(21),所述第二模仁(21)设置有第二成型件(211),所述第二成型件(211)包括第二凹槽(2111)及围绕所述第二凹槽(2111)设置的第二分型面(2112);
所述第一模块(1)与所述第二模块(2)闭合时,所述第一凹槽(1111)与所述第二凹槽(2111)围成成型空间(3),所述第一分型面(1112)与所述第二分型面(2112)之间存在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仁(11)还包括第一支撑件(112),所述第二模仁(21)还包括第二支撑件(212),所述第一模块(1)与所述第二模块(2)闭合时,所述第一支撑件(112)与所述第二支撑件(212)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大小为0.004mm~0.00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块(2)还包括:
第二模胚(22),所述第二模仁(21)沿合模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模胚(22);
蝶形弹簧(23),所述蝶形弹簧(23)的两端沿合模方向分别抵接所述第二模仁(21)及第二模胚(22)。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玉铭聂龙元夏勇
申请(专利权)人:立臻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