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工抗裂低收缩高性能混凝土制备工艺及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6454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水工抗裂低收缩高性能混凝土制备工艺及制备装置;该制备装置包括底部机架、顶端机架、搅拌混合装置、骨料筛选定量下料装置、水泥定量送料装置、辅料定量上料装置以及控制机柜,所述顶端机架设置在底部机架上表面的一端,所述搅拌混合装置固定安装在底部机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制备的混凝土具有低收缩率、高抗裂的优异特性,同时公开的混凝土制备装置具有对细骨料进行过筛、精准称重的功能,重新设计后的搅拌组件能够将混凝土的各个成分充分搅拌,有效保证了制备的混凝土的性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工抗裂低收缩高性能混凝土制备工艺及制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
,具体公开了一种水工抗裂低收缩高性能混凝土制备工艺及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增加,当前市场上商品混凝土收缩率高、抗裂性差,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现有的混凝土上料重量不精准,导致在搅拌生产过程中各组分的实际配比与理论上的存在差异;同时混凝土在搅拌加工过程中不均,从而导致使用过程中的混凝土使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导致混凝土微裂缝扩展,有害物质侵入造成混凝土劣化,降低混凝土耐久性,影响混凝土构筑物的使用寿命。申请号为2020110672180的专利技术专利就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体,搅拌罐体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脚,搅拌罐体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出料门,搅拌罐体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该专利技术通过于搅拌罐体顶部一侧设置有水罐,水罐底部设置有配水块,配水块底部通过复位弹簧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配水管,配水管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驱动折杆,配水管靠驱动折杆上方一侧开设有联结孔,总电机通过第三皮带传动结构带动端面凸轮旋转,端面凸轮迫使驱动折杆间歇带动配水管顶部一侧的联结孔与进水管顶部联通,此时水罐可经配水管以及进水管往搅拌罐体间歇提供搅拌工艺所需的水分,使得混凝土被充分搅拌均匀,混凝土的主要性质大大提高;但是该混凝土搅拌装置没有精准控制原料重量的上料组件,需要作业人员人工称重,导致实际配料与理论存在偏差,而且该搅拌装置搅拌效果一般,欲到达彻底搅拌均匀需要长时间搅拌,降低了混凝土的生产效率。因此,针对现有混凝土搅拌装置的上述不足,设计一种水工抗裂低收缩高性能混凝土以及相关制备装置是一项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混凝土搅拌装置的在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足,设计一种水工抗裂低收缩高性能混凝土以及相关制备装置。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水工抗裂低收缩高性能混凝土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按上述重量份数称取:150~180份中砂、80~100份细骨料、70~78份水泥、60~65份粉煤灰、15~20份减水剂、5~8份抗裂纤维、3~5份蒙脱土以及适量水;2)将上述细骨料投入筛选设备中进行过筛,将过筛后的细骨料与中砂、水泥、粉煤灰投入混料罐中,然后注入适量水后搅拌30~45min;3)搅拌后静止10~15min,然后继续搅拌,同时加入上述减水剂、抗裂纤维和蒙脱土充分搅拌20~30min即得。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175份中砂、92份细骨料、75份水泥、62份粉煤灰、16份减水剂、6份抗裂纤维、3份蒙脱土以及适量水。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过筛后的细骨料颗粒直径不大于15mm。一种用于制备上述水工抗裂低收缩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装置,包括底部机架、顶端机架、搅拌混合装置、骨料筛选定量下料装置、水泥定量送料装置、辅料定量上料装置以及控制机柜,所述顶端机架设置在底部机架上表面的一端,所述搅拌混合装置固定安装在底部机架上;所述搅拌混合装置包括搅拌混料罐、设置在搅拌混料罐上表面圆心处的搅拌电机以及连接在搅拌混料罐下端的排料管,所述搅拌混料罐的内部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伸入搅拌混料罐的端部通过联轴器与搅拌组件相连接,所述排料管上设置有浆料阀;其中,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上端连接有大齿轮,位于所述大齿轮下方的搅拌轴上连接有叉型板,所述叉型板的每个端部上转动连接有与搅拌轴相平行的转动杆,每个所述转动杆上连接有多个搅拌棒,所述转动杆的顶端连接有与大齿轮相啮合的小齿轮,所述搅拌轴的下端连接有翻料螺旋叶;所述骨料筛选定量下料装置包括储料仓以及设置在储料仓下端的下料管,所述下料管上插设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的外端连接有推动装置,所述顶端机架上开设有与储料仓相适配的通孔,所述储料仓设置在通孔中,位于所述通孔上方的储料仓外侧面上均匀焊接有多个耳座,每个所述耳座的下表面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连接有托块,位于所述通孔外侧的顶端机架上表面设置有与每个托块相对应的第一称重传感器,所述下料管的下端连接有水平布置的第一绞龙输送机,所述第一绞龙输送机的端部下表面连接有倾斜向上设置的筛分机壳,所述筛分机壳中固定设置有圆柱形筛筒,且所述圆柱形筛筒的下端上表面开设有与第一绞龙输送机相连通的进料口,所述筛分机壳下端斜面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伸入圆柱形筛筒的内部设置有输料螺旋叶,所述筛分机壳的上端下表面连接有大骨料下料通道,所述圆柱形筛筒的上端下表面开设有出料口,位于所述大骨料下料通道正下方设置有大骨料接收槽,所述顶端机架上表面设置有对大骨料接收槽进行称重的第二称重传感器,所述筛分机壳的下端下表面连接有小骨料下料通道,所述小骨料下料通道的下端连接有水平布置的第二绞龙输送机,所述第二绞龙输送机的出料端与搅拌混料罐的侧面上端相连通;所述水泥定量送料装置包括水泥储料斗和设置在水泥储料斗下端的第三绞龙输送机,所述第三绞龙输送机的出料端与搅拌混料罐侧面上端相连通,所述辅料定量上料装置包括辅料储料斗和设置在辅料储料斗的下端连接有第四绞龙输送机,所述第四绞龙输送机的出料端也与搅拌混料罐侧面上端相连通。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叉型板每个端部的外端连接有竖直设置且与搅拌混料罐内壁相贴合的刮料板。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推动装置为气缸、液压缸或电动伸缩杆其中的一种。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储料仓上焊接的耳座设置有四个,且分布设置在储料仓每个侧面的中心位置处。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圆柱形筛筒的两端为圆筒、中间端开设有大量筛孔。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筛分机壳的下表面设置有振动电机。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大齿轮与小齿轮的齿数比为3~5∶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混凝土制备工艺,其能够对细骨料的颗粒大小进行严格控制,组分中没有添加碎石等大骨料,通过对中砂、过筛后的细骨料、水泥、粉煤灰、抗裂纤维的合理搭配以及精准配比,使得制备的混凝土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其干缩值,以达到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的目的,使得制备的混凝土具有低收缩率、高抗裂的优异特性。2)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制备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先对投入的细骨料进行过筛,并且能够通过第一称重传感器和第二称重传感器的差值精准计算出实际投入使用的过筛细骨料的量;同时本装置将传统搅拌组件进行改进,通过大齿轮与小齿轮之间的啮合作用,使得转动杆以及搅拌棒能够在搅拌混料罐内部呈行星周向运动,并在行星周向运动的过程中通过设定的啮合比能够提高转动杆的转动速度,然后通过搅拌棒能够将混凝土的各个成分充分搅拌,有效保证了制备的混凝土的性质。3)本专利技术还对制备装置进一步优化,其在搅拌组件上设置的刮料板能够在搅拌加工完成后自动对搅拌混料罐的内壁进行清洁,设置的振动电机能够保证过筛后的细骨料快速下料,防止造成堵塞,其设计虽然简单,但是使用效果优异、实用性强。附图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工抗裂低收缩高性能混凝土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按上述重量份数称取:150~180份中砂、80~100份细骨料、70~78份水泥、60~65份粉煤灰、15~20份减水剂、5~8份抗裂纤维、3~5份蒙脱土以及适量水;/n2)将上述细骨料投入筛选设备中进行过筛,将过筛后的细骨料与中砂、水泥、粉煤灰投入混料罐中,然后注入适量水后搅拌30~45min;/n3)搅拌后静止10~15min,然后继续搅拌,同时加入上述减水剂、抗裂纤维和蒙脱土充分搅拌20~30min即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工抗裂低收缩高性能混凝土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上述重量份数称取:150~180份中砂、80~100份细骨料、70~78份水泥、60~65份粉煤灰、15~20份减水剂、5~8份抗裂纤维、3~5份蒙脱土以及适量水;
2)将上述细骨料投入筛选设备中进行过筛,将过筛后的细骨料与中砂、水泥、粉煤灰投入混料罐中,然后注入适量水后搅拌30~45min;
3)搅拌后静止10~15min,然后继续搅拌,同时加入上述减水剂、抗裂纤维和蒙脱土充分搅拌20~30min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工抗裂低收缩高性能混凝土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175份中砂、92份细骨料、75份水泥、62份粉煤灰、16份减水剂、6份抗裂纤维、3份蒙脱土以及适量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工抗裂低收缩高性能混凝土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过筛后的细骨料颗粒直径不大于15mm。


4.一种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水工抗裂低收缩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机架(1)、顶端机架(2)、搅拌混合装置(3)、骨料筛选定量下料装置(4)、水泥定量送料装置(5)、辅料定量上料装置(6)以及控制机柜(7),所述顶端机架(2)设置在底部机架(1)上表面的一端,所述搅拌混合装置(3)固定安装在底部机架(1)上;
所述搅拌混合装置(3)包括搅拌混料罐(301)、设置在搅拌混料罐(301)上表面圆心处的搅拌电机(302)以及连接在搅拌混料罐(301)下端的排料管(303),所述搅拌混料罐(301)的内部设置有搅拌组件(304),所述搅拌电机(302)的输出轴伸入搅拌混料罐(301)的端部通过联轴器与搅拌组件(304)相连接,所述排料管(303)上设置有浆料阀(305);
其中,所述搅拌组件(304)包括搅拌轴(3041),所述搅拌轴(304)的上端连接有大齿轮(3042),位于所述大齿轮(3042)下方的搅拌轴(3041)上连接有叉型板(3043),所述叉型板(3043)的每个端部上转动连接有与搅拌轴(3041)相平行的转动杆(3044),每个所述转动杆(3044)上连接有多个搅拌棒(3045),所述转动杆(3044)的顶端连接有与大齿轮(3042)相啮合的小齿轮(3046),所述搅拌轴(3041)的下端连接有翻料螺旋叶(3047);
所述骨料筛选定量下料装置(4)包括储料仓(401)以及设置在储料仓(401)下端的下料管(402),所述下料管(402)上插设有挡料板(415),所述挡料板(415)的外端连接有推动装置(416),所述顶端机架(2)上开设有与储料仓(401)相适配的通孔,所述储料仓(401)设置在通孔中,位于所述通孔上方的储料仓(401)外侧面上均匀焊接有多个耳座(403),每个所述耳座(403)的下表面连接有弹簧(40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力蒋红樱赵一晗许凤阳蒋山杨卫星黄冬玲张旭吕晓云王星彦许超宋欣澄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水利工程科技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