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速雾化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6194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速雾化杯,包括杯体,雾化芯和杯盖,所述杯体具有底端封闭的管状结构,底部设有从外部贯穿至内腔的喷气管,所述喷气管顶端设有喷射口;所述雾化芯设于所述杯体内,包括罩管和位于所述罩管上方且与罩管连通的注液管,所述罩管用于罩设在所述喷气管外部;所述杯盖盖设在所述杯体上端,其上设有第一调节阀,所述第一调节阀用于调节从外部流入杯体内的空气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雾化杯结构简单,能够进行双重调速,从而扩展了雾化杯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速雾化杯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速雾化杯。
技术介绍
雾化吸入是一种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十分重要和有效的方法,通常是采用雾化吸入器将药液雾化成微小颗粒,药物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从而达到无痛、迅速有效治疗的目的。目前市面上有多种不同类型的雾化器和雾化杯,但在使用过程中,均无法调节出雾量,从而使得难以适用不同人群。现有雾化罐一般都是单项速率调控,即在雾化罐罐芯上设计气流调节阀,这种结构通常都是通过控制外部气流流量来阻断雾化产生,在临床应用中仅能够阻断雾化气体的产生,但对已经雾化后还未进入患者呼吸道的这部分气体无法控制。通常在接受雾化治疗的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会经常性出现一些生理反应例如:咳嗽、喘气等,此时雾化嘴还在不断的出气,如果不及时的控制出雾,这部分气体就会逸到空气中,不仅降低了患者药物的利用率,同时还污染了雾化室的空气环境,给其他患者造成药物误吸入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速雾化杯,用于解决现有雾化杯使用过程中难以调节出雾速率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速雾化杯,包括杯体,雾化芯和杯盖,所述杯体具有底端封闭的管状结构,底部设有从外部贯穿至内腔的喷气管,所述喷气管顶端设有喷射口;所述雾化芯设于所述杯体内,包括罩管和位于所述罩管上方且与罩管连通的注液管,所述罩管用于罩设在所述喷气管外部;所述杯盖盖设在所述杯体上端,其上设有第一调节阀,所述第一调节阀用于调节从外部流入杯体内的空气量。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阀包括盖座、第一固定阀片和第一旋动阀片,所述盖座用于盖设在所述杯体上端开口上;所述第一固定阀片具有半圆形结构,其边缘密封连接在所述盖座内壁上;所述第一旋动阀片也具有半圆形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阀片上,且可绕中心轴旋转;通过调节第一固定阀片和第一旋动阀片之间的重合面积,可调节从外部流入杯体内的空气量。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阀片半圆形结构的圆心处设第一轴孔,所述第一旋动阀片半圆形结构的圆心处设有第一旋转轴,通过将第一旋转轴插设在所述第一轴孔内,即可实现第一旋动阀片相对第一固定阀片的旋转。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阀片直壁上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关于第一轴孔对称;所述第一旋动阀片的直壁下方设有一个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柱;所述第一旋转轴插设在所述第一轴孔内,且第一固定阀片和第一旋动阀片完全重合时,所述限位柱卡设在所述第一限位槽内;第一固定阀片和第一旋动阀片完全对接时,所述限位柱卡设在所述第二限位槽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动阀片的上壁上还设有向外凸出的旋转手柄。进一步地,所述雾化杯还包括出雾管,所述出雾管上还设有第二调节阀,所述第二调节阀用于调节从杯体内流出的雾化药液的流速。进一步地,所述出雾管包括管体、第二固定阀片和第二旋动阀片,所述第二固定阀片上设有贯穿的第一开孔,其侧壁密封连接在所述管体内壁上;所述第二旋动阀片上设有贯穿的第二开孔,所述第二旋动阀片贴设在第二固定阀片上,且可沿第二固定阀片绕轴线旋动,通过调节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的重合度调节雾化药液的流速。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阀片圆心处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二旋动阀片底壁上设有第二旋转轴,将第二旋转轴插设至所述第二轴孔内,可实现第二旋动阀片的转动。进一步地,所述管体侧壁上设有贯穿的开槽,所述开槽沿周向延伸,且沿轴向的端壁贴合所述第二固定阀片端壁;所述第二旋动阀片侧壁上设有向外凸出的旋钮;将所述第二旋动阀片贴设在第二固定阀片上时,所述旋钮可经开槽穿出至管体外部,通过沿开槽旋动所述旋钮,可调节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的重合度。进一步地,所述杯110内还设有位于喷射口上方的挡板123,所述挡板环设在雾化芯外壁和杯体内壁之间,至少有部分挡板123上设有微孔结构,所述微孔尺寸为0.1-0.5mm。本技术提供的雾化杯结构简单,能够进行双重调速,从而扩展了雾化杯的适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雾化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部分雾化的侧视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雾化杯的侧视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雾化杯的装配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第一调节阀的装配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第一调节阀完全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第一调节阀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第二调节阀的装配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第二调节阀完全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第二调节阀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参考图1至图4,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速雾化杯100,用于连接空气压缩式雾化器,所述雾化杯100包括杯体110,雾化芯120,杯盖130,出雾管140,所述杯体110具有底端封闭的管状结构,底部设有从外部贯穿至内腔的喷气管111,所述喷气管111底部用于连接空气压缩式雾化器,顶端设有喷射口,空气压缩式雾化器可经喷气管111向杯体内形成高速气流;所述雾化芯120设于所述杯体110内,包括罩管121和位于所述罩管121上方且与罩管121连通的注液管122,所述罩管121用于罩设在所述喷气管111外部;所述杯盖130盖设在所述杯体上端,其上设有第一调节阀,所述第一调节阀用于调节从外部流入杯体110内的空气量。本实施例提供的雾化杯雾化原理如下:将药液加入至杯体100内;压缩空气经喷气管111流入杯体110后形成高速气流,产生的负压带动液体喷射;后经所述出雾管流出,被患者吸入体内,实现治疗效果。通过第一调节阀调节从外部流入杯体110内的空气量,可以对雾化杯内的出雾速度进行调节。此外,还可以通过雾化芯120向杯体内部注药。较佳地,参考图2、图3,所述杯体110的底壁为沿四周向中间凹陷的结构。本方案使得杯体110内的药液始终聚集在中部,从而有利于药物雾化,避免浪费。参考图4,针对盖体130上第一调节阀的结构,可以有多种,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速雾化杯,包括杯体,雾化芯和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具有底端封闭的管状结构,底部设有从外部贯穿至内腔的喷气管,所述喷气管顶端设有喷射口;所述雾化芯设于所述杯体内,包括罩管和位于所述罩管上方且与罩管连通的注液管,所述罩管用于罩设在所述喷气管外部;所述杯盖盖设在所述杯体上端,其上设有第一调节阀,所述第一调节阀用于调节从外部流入杯体内的空气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速雾化杯,包括杯体,雾化芯和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具有底端封闭的管状结构,底部设有从外部贯穿至内腔的喷气管,所述喷气管顶端设有喷射口;所述雾化芯设于所述杯体内,包括罩管和位于所述罩管上方且与罩管连通的注液管,所述罩管用于罩设在所述喷气管外部;所述杯盖盖设在所述杯体上端,其上设有第一调节阀,所述第一调节阀用于调节从外部流入杯体内的空气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速雾化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阀包括盖座、第一固定阀片和第一旋动阀片,所述盖座用于盖设在所述杯体上端开口上;所述第一固定阀片具有半圆形结构,其边缘密封连接在所述盖座内壁上;所述第一旋动阀片也具有半圆形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阀片上,且可绕中心轴旋转;通过调节第一固定阀片和第一旋动阀片之间的重合面积,可调节从外部流入杯体内的空气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速雾化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阀片半圆形结构的圆心处设第一轴孔,所述第一旋动阀片半圆形结构的圆心处设有第一旋转轴,通过将第一旋转轴插设在所述第一轴孔内,即可实现第一旋动阀片相对第一固定阀片的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速雾化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阀片直壁上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关于第一轴孔对称;所述第一旋动阀片的直壁下方设有一个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柱;所述第一旋转轴插设在所述第一轴孔内,且第一固定阀片和第一旋动阀片完全重合时,所述限位柱卡设在所述第一限位槽内;第一固定阀片和第一旋动阀片完全对接时,所述限位柱卡设在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小川熊银萍唐国盛王锋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美好创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