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切换使用的双腔输液瓶及其专用通气阀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6128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切换使用的双腔输液瓶及其专用通气阀盖,瓶体内的中部设有隔板,隔板将瓶体内分隔成两个不互连通的腔室,瓶体的底端分别向下设有通液管,瓶体的底端中心设有凸台,凸台的底面对应于腔室分别对称设有通气孔A,通液管的底端密封固定设有盖帽A,凸台的底端密封固定设有盖帽B;专用通气阀盖包括与凸台匹配的阀盖,阀盖的顶部设有与凸台匹配的凹槽,阀盖的底部设有直径与通气孔A相等的通气孔B,通气孔B连通凹槽内和阀盖的底部。从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便于切换使用的双腔输液瓶及其专用通气阀盖,通过将瓶体分隔成多个腔室后可以通过专用通气阀盖根据输液要求控制其中的腔室内的液体进行输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切换使用的双腔输液瓶及其专用通气阀盖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液瓶的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切换使用的双腔输液瓶及其专用通气阀盖。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一次性输液器,由瓶塞穿孔针,导管,滴斗,流量调节器和注射针组成。它们每次只能使用一个瓶体内的液体,如果有多瓶液体,一个瓶体内的液体用完后,必须拔出导管的瓶塞穿孔针插入下一瓶内。医院的病人中有许多病人需要输多瓶液体,所以护士的工作因此很麻烦。另一种更特别的情况是有需要同时输入多种液体的病人,比如无胃肠道功能或需长期禁食的病人,他们以胃肠外营养维持人体能量代谢。在医疗过程中,因病情需要,如:术后4~5天不能经口或鼻胃管进食;短肠综合症;消化道痿;急性胰腺炎;多发内脏损伤;败血症;大面积烧伤;肠道疾病;麻痹性肠梗阻等需长期禁食或无胃肠功能者,必须以静脉输注营养液体方法:全胃肠外营养来维持人体能量代谢。自从脂肪乳剂问世以来,目前较为适用的有3升全合一胶袋。但在3升全合一胶袋使用过程中操作颇为复杂,它需一无菌操作台,先将各种营养液配制后混合在3升胶袋内再进行输注体内,而且盛有3升液体的胶袋份量够沉重的,配制时要求严格无菌;现在通过公开号为CN2397938Y输液器能够无需混合营养液而直接将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等各种营养液分别输注体内。但是如果多种营养液分别一个输液容器的话会占用较大空间,所以目前急需要一种能够装有不同液体的集成输液容器,而且还能便于快速切换不同液体的输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切换使用的双腔输液瓶及其专用通气阀盖,通过将瓶体分隔成多个腔室后可以通过专用通气阀盖根据输液要求控制其中的腔室内的液体进行输液;通过瓶体的通气孔的设置,便于将各腔室内的通气孔与大气的连通进行控制;通过瓶体内对应于各腔室区域的底部所设的坡面和凹陷结构,从而便于使腔室内的液体能够完全滴尽;凸台通过螺纹分别与盖帽B和阀盖连接,从而便于方便快速地将盖帽B或阀盖与凸台连接或分离;通过阀芯与电磁铁的作用,从而可以控制通气孔B和对应腔室的通气孔A的连通,从而实现对应腔室的滴液;通过盖板的作用,便于更换电磁铁的供电电池。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便于切换使用的双腔输液瓶,包括瓶体,所述瓶体内的中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瓶体内分隔成两个不互连通的腔室,所述瓶体的底端分别向下设有通液管,所述通液管内的通液孔连通通液管的底部和对应的腔室内,所述瓶体的底端中心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底面对应于腔室分别对称设有与对应腔室内连通的通气孔A,所述通液管的底端密封固定设有盖帽A,所述凸台的底端密封固定设有盖帽B。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通液管分别对称位于瓶体的底端远离隔板的一侧。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瓶体内、对应位于腔室的底部、沿着由隔板至两侧的方向向下倾斜,形成坡面。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瓶体内的底部、对应于通液管的位置处向下凹陷、形成凹槽。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盖帽B与凸台之间通过螺纹固定。用于如上所述的双腔输液瓶专用通气阀盖,包括与凸台匹配的阀盖,所述阀盖的顶部设有与凸台匹配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壁与凸台螺纹密封连接,所述阀盖的底部设有直径与通气孔A相等的通气孔B,所述通气孔B连通凹槽内和阀盖的底部,并且当阀盖与凸台旋紧固定的时候,所述通气孔B与通气孔A的位置分别对应;所述凹槽的槽底设有沿两个通气孔A轴心连线方向设置的阀芯,所述阀芯在凹槽的槽底、沿着两个通气孔A轴心连线方向往复移动;当阀芯移动至凹槽的中心位置处时、所述两个通气孔A均与对应的通气孔B断开,当阀芯向其中一侧移动至最大行程处的时候,该侧的通气孔A与对应的通气孔B连通。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阀芯的宽度大于通气孔A的直径,所述阀芯的长度大于两个通气孔A的孔壁之间的最大距离,所述阀芯的中心设有阀孔。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阀孔内设有空气过滤器。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凹槽的槽壁、对应于阀芯的两端固定设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与阀芯的对应端部之间分别对称连接有弹簧,所述阀芯为导磁体,所述阀盖内的下部固定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分别与电磁铁电连接,所述蓄电池固定于阀盖底部所设的电池槽内,所述阀盖的底部、对应于电池槽的槽口可拆卸地固定有与蓄电池匹配的盖板。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电磁铁为无线遥控电磁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本技术的便于切换使用的双腔输液瓶及其专用通气阀盖,通过将瓶体分隔成多个腔室后可以通过专用通气阀盖根据输液要求控制其中的腔室内的液体进行输液。第二、本技术的便于切换使用的双腔输液瓶及其专用通气阀盖,通过瓶体的通气孔的设置,便于将各腔室内的通气孔与大气的连通进行控制。第三、本技术的便于切换使用的双腔输液瓶及其专用通气阀盖,通过瓶体内对应于各腔室区域的底部所设的坡面和凹陷结构,从而便于使腔室内的液体能够完全滴尽。第四、本技术的便于切换使用的双腔输液瓶及其专用通气阀盖,凸台通过螺纹分别与盖帽B和阀盖连接,从而便于方便快速地将盖帽B或阀盖与凸台连接或分离。第五、本技术的便于切换使用的双腔输液瓶及其专用通气阀盖,通过阀芯与电磁铁的作用,从而可以控制通气孔B和对应腔室的通气孔A的连通,从而实现对应腔室的滴液。第六、本技术的便于切换使用的双腔输液瓶及其专用通气阀盖,通过盖板的作用,便于更换电磁铁的供电电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未使用时的主视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使用时的主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使用时的主视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图3可知,本技术的便于切换使用的双腔输液瓶,包括瓶体1,所述瓶体1内的中部设有隔板2,所述隔板2将瓶体1内分隔成两个不互连通的腔室3,所述瓶体1的底端分别向下设有通液管4,所述通液管4内的通液孔5连通通液管4的底部和对应的腔室3内,所述瓶体1的底端中心设有凸台6,所述凸台6的底面对应于腔室3分别对称设有与对应腔室3内连通的通气孔A7,所述通液管4的底端密封固定设有盖帽A9,所述凸台6的底端密封固定设有盖帽B10;所述通液管4分别对称位于瓶体1的底端远离隔板2的一侧;所述瓶体1内、对应位于腔室3的底部、沿着由隔板2至两侧的方向向下倾斜,形成坡面8;所述瓶体1内的底部、对应于通液管4的位置处向下凹陷、形成凹槽;所述盖帽B10与凸台6之间通过螺纹固定。用于如上所述的双腔输液瓶专用通气阀盖,包括与凸台6匹配的阀盖11,所述阀盖11的顶部设有与凸台6匹配的凹槽14,所述凹槽14的槽壁与凸台6螺纹密封连接,所述阀盖11的底部设有直径与通气孔A7相等的通气孔B12,所述通气孔B12连通凹槽14内和阀盖11的底部,并且当阀盖11与凸台6旋紧固定的时候,所述通气孔B12与通气孔A7的位置分别对应;所述凹槽14的槽底设有沿两个通气孔A7轴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于切换使用的双腔输液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1),所述瓶体(1)内的中部设有隔板(2),所述隔板(2)将瓶体(1)内分隔成两个不互连通的腔室(3),所述瓶体(1)的底端分别向下设有通液管(4),所述通液管(4)内的通液孔(5)连通通液管(4)的底部和对应的腔室(3)内,所述瓶体(1)的底端中心设有凸台(6),所述凸台(6)的底面对应于腔室(3)分别对称设有与对应腔室(3)内连通的通气孔A(7),所述通液管(4)的底端密封固定设有盖帽A(9),所述凸台(6)的底端密封固定设有盖帽B(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便于切换使用的双腔输液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1),所述瓶体(1)内的中部设有隔板(2),所述隔板(2)将瓶体(1)内分隔成两个不互连通的腔室(3),所述瓶体(1)的底端分别向下设有通液管(4),所述通液管(4)内的通液孔(5)连通通液管(4)的底部和对应的腔室(3)内,所述瓶体(1)的底端中心设有凸台(6),所述凸台(6)的底面对应于腔室(3)分别对称设有与对应腔室(3)内连通的通气孔A(7),所述通液管(4)的底端密封固定设有盖帽A(9),所述凸台(6)的底端密封固定设有盖帽B(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切换使用的双腔输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液管(4)分别对称位于瓶体(1)的底端远离隔板(2)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切换使用的双腔输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1)内、对应位于腔室(3)的底部、沿着由隔板(2)至两侧的方向向下倾斜,形成坡面(8)。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切换使用的双腔输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1)内的底部、对应于通液管(4)的位置处向下凹陷、形成凹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切换使用的双腔输液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帽B(10)与凸台(6)之间通过螺纹固定。


6.用于如权利要求1~5其中任意一条所述的双腔输液瓶专用通气阀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凸台(6)匹配的阀盖(11),所述阀盖(11)的顶部设有与凸台(6)匹配的凹槽(14),所述凹槽(14)的槽壁与凸台(6)螺纹密封连接,所述阀盖(11)的底部设有直径与通气孔A(7)相等的通气孔B(12),所述通气孔B(12)连通凹槽(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娟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