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烧烫伤创面的中药组合物、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55927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0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治疗烧烫伤创面的中药组合物、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属于治疗烧烫伤创面的中药领域,解决了深度烧烫伤治疗中创面易感染、换药疼痛及愈后瘢痕的技术问题。该中药组合物以包括下述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成:黄芪24‑36份;大黄8‑12份;当归16‑24份;红花8‑12份;三棱8‑12份;莪术8‑12份;紫荆皮12‑18份;白芷8‑12份;防风8‑12份;鸡内金16‑24份。该治疗烧烫伤创面的中药组合物经临床确定:能在促进创面修复愈合的同时加速坏死组织的液化分离;能够阻止正常组织的进行性坏死,从而减轻常规换药给患者带来的疼痛;以及能够抑制和/或杀灭创面细菌,防止创面感染,且在治愈后创面皮肤松软平整,弹性好,很少发生挛缩畸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烧烫伤创面的中药组合物、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本申请属于治疗烧烫伤创面的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创面的中药组合物、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烧烫伤是由热力物质、电流及放射线等因素所引起的组织损害,损伤部位主要在皮肤和黏膜,严重者可伤及皮下或/和黏膜下组织,为常见的多发性外科疾病。根据烧烫伤程度可分为Ⅰ度烧烫伤、浅Ⅱ度烧烫伤、深Ⅱ度烧烫伤、Ⅲ度烧烫伤和Ⅳ度烧烫伤,其中Ⅰ度烧烫伤是指表皮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的损伤,常于短期内(3-5天)脱屑痊愈,不遗留瘢痕;浅Ⅱ度烧烫伤包括整个表皮,直到生发层或真皮乳头层的损伤,若如无感染经1-2周愈合,不遗留瘢痕;深Ⅱ度烧烫伤包括乳头层以下的真皮损伤,但残留有部分真皮,若无感染经3-4周愈合,愈合后多遗留瘢痕,若发生感染则愈合时间延长,严重时可破坏皮肤附件或上皮小岛,创面须植皮方能愈合;Ⅲ度烧烫伤是指全层皮肤的损伤,表皮、真皮及其附件全部损伤;Ⅳ度烧烫伤是指深及肌肉甚至骨骼、内脏器官等损伤,危及患者生命。所以,在烧烫伤发生后应当及时给予有效治疗,以防止烧烫伤创面感染及瘢痕愈合。目前,中药治疗烧烫伤一般都采用清热解毒的药物外治,但这些药物在治疗深度烧烫伤过程中,普遍存在创面易感染、更换药物时创面疼痛及愈后瘢痕等问题。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进行改进,以解决在深度烧烫伤治疗中创面易感染、换药疼痛及愈后瘢痕。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治疗烧烫伤创面的中药组合物、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中药治疗深度烧烫伤时创面易感染、换药时创面疼痛及愈后瘢痕的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治疗烧烫伤创面的中药组合物,以包括下述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成:黄芪24-36份;大黄8-12份;当归16-24份;红花8-12份;三棱8-12份;莪术8-12份;紫荆皮12-18份;白芷8-12份;防风8-12份;鸡内金16-24份。结合第一方面,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选方案中,该治疗烧烫伤创面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成:黄芪29-32份;大黄9-12份;当归19-22份;红花9-12份;三棱9-12份;莪术9-12份;紫荆皮14-16份;白芷9-12份;防风9-12份;鸡内金19-22份。结合第一方面,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选方案中,该治疗烧烫伤创面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成:黄芪30份;大黄10份;当归20份;红花10份;三棱10份;莪术10份;紫荆皮15份;白芷10份;防风10份;鸡内金20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治疗烧烫伤创面的中药组合物的组方机理是:黄芪补益脾气、托疮排脓,大黄凉血解毒、逐瘀活血并能够抑制和杀灭细菌,共为君药;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并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强纤维蛋白溶解,当归补血活血、排脓生肌并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皮肤温度、促进创面愈合,为臣药;三棱与莪术行气、活血、逐瘀,二者合用既能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和体内血栓,又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紫荆皮活血行气、消肿解毒;白芷活血排脓、生肌止痛;防风祛风止痒;鸡内金生肌收口,共为佐药。以上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祛腐生肌、活血止痛之功效,不仅能对创面组织产生温和地刺激,从而使局部血管扩张并促进毛细血管循环,增加局部免疫体的渗出,而且能够加强局部营养,帮助炎性产物的吸收,可促进机体组织的再生和伤口愈合。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该治疗烧烫伤创面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烧烫伤创面的药物中的应用。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治疗烧烫伤创面的药物,包括上述中药组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结合第二方面,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选方案中,该药物的剂型包括膏剂、凝胶、涂膜剂、乳剂、粉剂和贴剂。结合第二方面,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可选方案中,所述药物的剂型为膏剂,制备所述膏剂的原料还包括香油。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治疗烧烫伤创面的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黄芪、大黄、红花、当归、三棱、莪术、紫荆皮、白芷、防风和鸡内金球磨至粉体粒径为15-50μm后,投至适量的香油中浸泡7天;在50-75℃的温度下,对浸泡后的含药粉香油加热至药粉微焦存性,冷却,即得治疗烧烫伤的药物膏剂。在上述药物膏剂的研究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治疗烧烫伤创面的药物贴剂,包括将所述药物膏剂定量均匀地涂于无纺布上,低温干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或优点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治疗烧烫伤创面的中药组合物,经临床确定能够在促进创面修复愈合的同时加速坏死组织的液化分离,也能够阻止正常组织的进行性坏死,从而减轻常规换药给患者带来的疼痛;该中药组合物还能够抑制和/或杀灭创面细菌,防止创面感染,且在治愈后创面皮肤松软平整,弹性好,很少发生挛缩畸形,针对烧烫伤创面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
的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以下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以下实施例描述中所涉及的中药原料均为市售药材,本实施例不作限制。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烧烫伤创面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成:黄芪24-36份;大黄8-12份;当归16-24份;红花8-12份;三棱8-12份;莪术8-12份;紫荆皮12-18份;白芷8-12份;防风8-12份;鸡内金16-24份。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该治疗烧烫伤创面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成:黄芪29-32份;大黄9-12份;当归19-22份;红花9-12份;三棱9-12份;莪术9-12份;紫荆皮14-16份;白芷9-12份;防风9-12份;鸡内金19-22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各药味的药理功效是:黄芪:补益脾气、托疮排脓。大黄:性寒、味苦;具有凉血解毒、逐淤通经的功效,并针对烧烫伤创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等有明显抑制和杀灭作用。三棱和莪术均有破血行气、逐淤止痛的功效,两者合用,既可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又对体内血栓亦有明显抑制作用,还能够明显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而血液循环良好利于肉芽组织生长,达到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当归:性温、味甘;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及排脓生肌的功效,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皮肤温度,促进创面愈合。红花:性温、味辛;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强纤维蛋白溶解。紫荆皮:活血行气、消肿解毒并能抑制病毒和杆菌。白芷:活血排脓、生肌止痛并能抑制大肠杆菌等,还具有镇痛作用。防风:祛风止痒并能抑制多种细菌,还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鸡内金:生肌收口,且因富含大量蛋白质而能够促进机体组织的再生。以上诸药合用,共凑清热解毒、祛腐生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烧烫伤创面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包括下述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成:黄芪24-36份;大黄8-12份;当归16-24份;红花8-12份;三棱8-12份;莪术8-12份;紫荆皮12-18份;白芷8-12份;防风8-12份;鸡内金16-24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烧烫伤创面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包括下述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成:黄芪24-36份;大黄8-12份;当归16-24份;红花8-12份;三棱8-12份;莪术8-12份;紫荆皮12-18份;白芷8-12份;防风8-12份;鸡内金16-2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烧烫伤创面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成:黄芪29-32份;大黄9-12份;当归19-22份;红花9-12份;三棱9-12份;莪术9-12份;紫荆皮14-16份;白芷9-12份;防风9-12份;鸡内金19-22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烧烫伤创面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成:黄芪30份;大黄10份;当归20份;红花10份;三棱10份;莪术10份;紫荆皮15份;白芷10份;防风10份;鸡内金20份。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治疗烧烫伤创面的中药组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玉萍陈奕霖
申请(专利权)人:定西华医中西医结合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