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抗病毒水溶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920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抗病毒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抗病毒水溶液,由下述组份制备而成:水、正电荷化的水溶性物质、带正电荷的氨基酸、环糊精、防腐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抗病毒水溶液是无毒的、安全的、生物相容的、抗病毒的,其产生作用的机理是:病毒表面具有带负电荷的区域,抗病毒水溶液中的正电荷可以吸附病毒,进而可以击穿病毒包膜并破坏病毒结构,从而可以实现预防和治疗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抗病毒水溶液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病毒药物
,具体是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抗病毒水溶液。
技术介绍
病毒生活在动物或人体的组织和器官,并可能存在于空气和各种物体表面,病毒进入呼吸道可能导致上呼吸道感染或下呼吸道感染。人的免疫系统可以抵抗一部分病毒感染,但却经常因无法完全抵抗而被病毒感染。当前,最常见的抗病毒药物(“常规药物”)大多以缓解症状和提高免疫力为主,也有一些抗病毒的药物是对病毒复制周期中的靶点作用,但不同病毒靶点可能不一样而且病毒变异后靶点可能变化而耐药,因此,目前抗病毒药物对治疗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抗病毒水溶液,应用水溶液中稳定的正电荷来吸附病毒并消灭病毒,从而预防和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本专利技术任务用于预防或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抗病毒水溶液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抗病毒水溶液,由下述组份制备而成:水、正电荷化的水溶性物质、带正电荷的氨基酸、环糊精、防腐剂,其中正电荷化的水溶性物质的浓度范围为0.0001mg/ml-100mg/ml,带正电荷的氨基酸的浓度范围为0.0001mg/ml-50mg/ml,环糊精的浓度范围为0.0001mg/ml-50mg/ml,防腐剂的浓度范围为0.0001mg/ml-0.1mg/ml。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正电荷化的水溶性物质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将水溶性物质在等离子体反应器内处理0-24小时进行等离子化学反应,然后铺在带负电的晶片基材上以吸引正电荷与所述水溶性物质螯合,并通过反方向设置的带正电晶片基材将负电荷吸走。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水溶性物质为天然提取物和/或衍生物。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天然提取物和/或衍生物包括麦冬,甘草,桔梗、桑叶、菊花、乌梅、双花中的一种或多种植物的提取物和/或衍生物。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氨基酸包括赖氨酸、组氨酸、瓜氨酸、谷氨酰胺、精氨酸、天冬酰胺、聚赖氨酸、聚精氨酸、聚天冬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环糊精包括α-环糊精、(2-羟丙基)-d-环糊精、β-环糊精、羧甲基-β-环糊精、(2-羟丙基)-β-环糊精、(2-羟乙基)-β-环糊精、甲基-β-环糊精、三乙酰基-β-环糊精、γ-环糊精、(2-羟丙基)-γ-环糊精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腐剂包括季铵盐、酚类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抗病毒水溶液,带稳定正电荷的抗病毒水溶液是无毒的、安全的、生物相容的、抗病毒的,其产生作用的机理是:病毒表面具有带负电荷的区域,抗病毒水溶液中的正电荷可以吸附病毒,进而可以击穿病毒包膜并破坏病毒结构,从而可以实现预防和治疗的效果,而且,抗病毒水溶液一直会有稳定的正电荷,因为这些物质上都多了带正电的氨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抗病毒水溶液,使用时可以采用以下方式:(1)粘膜上喷散使用;(2)雾化;(3)口服。通过本专利技术抗病毒水溶液可以用来预防病毒感染,比如,参加很多人的聚会前后可以通过雾化该抗病毒水溶液并吸入呼吸道,在呼吸道表面形成一层带正电荷的薄膜,人体呼吸吸入进来的病毒会吸附到该薄膜上,然后被正电荷击穿包膜而被消灭,预防被传染。当然,本专利技术抗病毒水溶液也可以直接用来治疗病毒感染,比如,通过雾化该抗病毒水溶液并吸入呼吸道,可以消灭呼吸道里面原本存在的病毒,从而能够治疗呼吸道感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说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抗病毒水溶液,由下述组份制备而成:水、正电荷化的麦冬提取物及其衍生物、带正电荷的赖氨酸、α-环糊精、季铵盐,其中正电荷化的麦冬提取物及其衍生物的浓度范围为0.0001mg/ml,带正电荷的赖氨酸的浓度范围为0.0001mg/ml,d-环糊精的浓度范围为0.0001mg/ml,季铵盐的浓度范围为0.0001mg/ml。实施例2: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抗病毒水溶液,由下述组份制备而成:水、正电荷化的桔梗提取物及其衍生物、带正电荷的精氨酸、β-环糊精、酚类,其中正电荷化的桔梗提取物及其衍生物的浓度范围为100mg/ml,带正电荷的精氨酸的浓度范围为50mg/ml,β-环糊精的浓度范围为50mg/ml,酚类的浓度范围为0.1mg/ml。实施例3: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抗病毒水溶液,由下述组份制备而成:水、正电荷化的菊花提取物及其衍生物、带正电荷的聚精氨酸、γ-环糊精、季铵盐,其中正电荷化的菊花提取物及其衍生物的浓度范围为50mg/ml,带正电荷的聚精氨酸的浓度范围为25mg/ml,γ-环糊精的浓度范围为25mg/ml,季铵盐的浓度范围为0.05mg/ml。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抗病毒水溶液,使用时可以采用以下方式:(1)粘膜上喷散使用;(2)雾化;(3)口服。试验例1:本专利技术对冠状病毒的灭活试验:依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第2.1.1.10.7条,在试验温度20℃±1℃条件下,本专利技术抗病毒水溶液作用15min对冠状病毒(GX-P2V)的平均杀灭率均可大于99.99%,具有较好灭活作用。试验数据源自上海微谱化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检测报告》(编号:WP-20054513-JC-01Cn)。试验例2:本专利技术对甲型流感病毒的灭活试验:依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第2.1.1.10.6-7条,本专利技术抗病毒水溶液作用15min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A/PR/8/34)(宿主名称:MDCK细胞)的平均杀灭率为99.18%,具有较好灭活作用。试验数据源自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分析检测报告》(编号:2020FM13471R01)。试验例3:本专利技术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灭活试验:依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在室温条件下,本专利技术抗病毒水溶液作用15min对呼吸道合胞病毒Long株(RSVLong)的灭活率为99.68%,具有较好灭活作用。试验数据源自上海微谱化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检测报告》(编号:WP-20044001-JC-14)。试验例4:本专利技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灭活试验:依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2.1.1.7.4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本专利技术抗病毒水溶液作用15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的平均杀灭率均大于99.9999%,具有较好灭活作用。试验数据源自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分析检测报告》(编号:2020FM09249R01)。试验例5:本专利技术对肺炎链球菌的灭活试验:依据《消毒技术规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抗病毒水溶液,其特征在于,由下述组份制备而成:水、正电荷化的水溶性物质、带正电荷的氨基酸、环糊精、防腐剂,其中正电荷化的水溶性物质的浓度范围为0.0001mg/ml-100mg/ml,带正电荷的氨基酸的浓度范围为0.0001mg/ml-50mg/ml,环糊精的浓度范围为0.0001mg/ml-50mg/ml,防腐剂的浓度范围为0.0001mg/ml-0.1mg/ml。/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抗病毒水溶液,其特征在于,由下述组份制备而成:水、正电荷化的水溶性物质、带正电荷的氨基酸、环糊精、防腐剂,其中正电荷化的水溶性物质的浓度范围为0.0001mg/ml-100mg/ml,带正电荷的氨基酸的浓度范围为0.0001mg/ml-50mg/ml,环糊精的浓度范围为0.0001mg/ml-50mg/ml,防腐剂的浓度范围为0.0001mg/ml-0.1mg/m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防或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抗病毒水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荷化的水溶性物质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将水溶性物质在等离子体反应器内处理0-24小时进行等离子化学反应,然后铺在带负电的晶片基材上以吸引正电荷与所述水溶性物质螯合,并通过反方向设置的带正电晶片基材将负电荷吸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防或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抗病毒水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物质为天然提取物和/或衍生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学军杨栩楷杨尚鹉
申请(专利权)人:芳华国际控股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