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部灸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5852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眼部灸疗装置,包括灸疗面罩和可调节头环,所述灸疗面罩是仿人体面部形状结构,可调节头环用以固定灸疗面罩,灸疗面罩上设有灸孔用以放置雷火灸条,灸疗面罩底部设有储灰仓。灸疗面罩顶部设有顶部排烟孔和侧面排烟孔,所述排烟孔为筛板状或格栅样,灸疗面罩和可调节头环之间有连接装置,可调节头环由前、后、上三部分组成,左右两侧连接处有可调节旋钮装置,本产品戴上面罩即可自行做眼部雷火灸治疗,无需在治疗全程占用医务人员时间,方便实用。投入临床可以代替人工灸疗,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部灸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眼科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雷火灸治疗眼科疾病的灸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眼部灸疗装置。
技术介绍
雷火灸源自于《本草纲目》中的雷火神针,雷火灸疗法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2010年作为重点中医技术进行推广,雷火灸已被广泛应用于眼科疾病的治疗,在预防青少年近视、祛除眼袋、缓解干眼症、眼睑痉挛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目前市场上没有专门针对眼部的雷火灸灸疗辅助工具,只能由医务人员手持雷火灸灸条对眼部穴位进行悬灸治疗,非常占用医务人员时间,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目前的艾灸装置可以分为台式和佩戴式两种类型,如CN201621299900.1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控温功能的面部艾灸仪,即为典型的台式装备,其涉及面部艾灸设备与设施,面板为中空人脸形状的面具,面板上设有艾灸盒,台式艾灸仪的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使用起来有诸多不便,难以供多人同时使用。佩戴式的艾灸装置如CN201821105188.6公开了一种可滤烟的眼部艾灸器,包括外壳、燃烧仓及弹性带,其中弹性带的两端固定于外壳的两侧上,在使用时将弹性带套在使用者的脑部,燃烧仓内的燃烧的艾绒燃烧产生的烟雾从上方排烟筒排出。CN200410036125.6公开了一种眼科灸疗装置,由带有多孔镜片的眼镜框形面罩,带有通风口的端盖以及内罩三者构成一腔体,在内罩上设置有两个排烟筒,两个带有热辐射口的下沉式燃烧仓通过两个排烟筒下沉置入到腔体内。以上两种佩戴式装置均能实现辅助实现艾灸,但均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各类灸疗者的面部尺寸、形状,以及双眼处的相对距离均不同,以上装置无法实现针对不同灸疗者眼部特征进行的精确微调,同时不同灸疗者对于艾灸的感受不同,有的需要近距离的较高温度灸疗,有的则希望温度降低,甚至对两眼的灸疗温度需求也不一样。在灸疗过程中,灸疗者还希望能根据自身感受实时调整,以上装置均是一旦固定以后,在灸疗过程就不能调整,无法满足灸疗者的需求,且以上装置均有较大尺寸的外壳形成的腔体,佩戴起来较重,舒适感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自由度,可以根据灸疗者感受,由灸疗者在灸疗过程中实时自行精确调整的眼部灸疗装置。本专利技术完整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眼部灸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灸疗面罩和可调节头环,所述灸疗面罩是仿人体面部形状结构,可调节头环用以固定灸疗面罩。所述灸疗面罩采用PC(聚碳酸酯)材质,面罩正面长约30cm,底边呈90℃向内侧延续约5cm,形成储灰仓,可承接掉落的少量艾灰;面罩宽18cm,两侧翼状弧形向后延续成侧翼,以便固定于可调节头环两侧,从而连成一个整体,面罩顶部及侧面设计筛板样的顶部排烟孔和侧面排烟孔,艾烟从上方及两侧排出,该排烟孔也可以设计成格栅样或镂空雕花等样式。面罩正面在眼部对应位置,即灸孔中心点距面罩上缘垂直距离约5cm处设置两个直径为3.6cm的圆形灸孔,将雷火灸灸条伸入,灸孔边缘向外突出0.2cm,上下左右四个方位设置4个灸条固定孔6,用雷火灸配套的固定针通过此孔固定灸条,两个灸孔在一条水平线上,且中心点相距约7cm;灸孔与脸部的可调整间距为8~12cm,以保证足够的调整空间,灸条伸入灸孔4cm,距离眼部4~8cm,可以避免高温烫伤且保证艾灸治疗所需要的温度。可调节头环包括弧形的前端板和后端板,以及左右两侧的侧板,侧板为T形,分别与前端板和后端板以滑扣的方式实现插接,并能够通过手动调整侧板进入前后端板的深度,对左右两侧侧板露出前后端板外的长度进行同步或单独调整。左右侧板在上方与通过滑扣与上扣插接,同样的,能够通过手动调整侧板进入上扣的深度,对左右两侧侧板与灸疗者头部的松紧和贴合程度进行同步或单独调整,前端板上设有与面罩固定螺帽相对应的头环固定螺帽,左右两侧的侧板上设有与面罩调节固定旋钮相对应的固定块,固定块上设有可前后移动且固定的滑槽。使用时,面罩前面通过专用长螺杆穿过面罩固定螺帽与头环固定螺帽将面罩固定到可调节头环上,可以通过拧动长螺杆调节面罩与可调节头环前方的连接距离,实现面罩前后自由度的调整,以实现面罩与面部的距离微调,在恰当的位置以保证灸疗者灸疗时自己选择最适宜的温度。在灸疗过程中,灸疗者可以通过手动分别调整侧板进入前后端板的深度,结合面罩调节固定旋钮,一方面保证了与头部的贴和稳定程度,另一方面,由于面罩是高弹性材料,可以实现面罩正面的弧度变化,以调整灸孔与眼部的角度和距离。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为:1.本产品由可调节头环及“眼部灸疗面罩”组成,可调节头环主要起固定作用,由前、后、上三部分组成,左右两侧连接处有可调节旋钮装置,“眼部灸疗面罩”两侧扣于可调节头环两侧调节旋钮内,可调节头环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头围大小来调节,使眼部灸疗面罩舒适的固定于头部进行灸疗。2.本产品同时结合了头环的刚性可调整结构,以及面罩的高弹性可变形特性,在使用时,通过两者结合,可以实现多种距离、角度和形状的调整。如面罩正面长螺杆可以调整灸孔与眼部的距离。同时在正面长螺杆距离起到固定作用的情况下,通过调整侧板进入前后端板的深度,可以调整面罩的左右侧的弧度,使单独每个灸孔与眼部左右侧的距离实现微调,通过调整侧板进入上扣的深度,可以调整面罩的上下侧的弧度,使单独每个灸孔与眼部上下侧的距离实现微调,适用不同面部特征的人的需求。3.本产品采用刚性可调节的头环加高分子材料面罩的结构,无需形成封闭腔体,极大减轻了重量,正上方及两侧没有零件的部位皆可做成筛板样或格栅样或镂空雕花等外观既美观又可排烟,灸疗时舒适不憋闷。灸疗者戴上面罩即可自行做眼部雷火灸治疗,无需在治疗全程占用医务人员时间,方便实用。投入临床可以代替人工灸疗,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灸疗面罩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灸疗面罩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可调节头环结构示意图。图中:1—顶部排烟孔;2—面罩固定螺帽;3—调节与固定旋钮;4—灸孔;5—灸条固定孔;6—储灰仓;7—侧面排烟孔,8—前端板;9—后端板;10—侧板;11—上扣;12—头环固定螺帽;13—固定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作为例示,并非用于限制本申请。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眼部灸疗装置,包括灸疗面罩和可调节头环,其中该灸疗面罩是仿人体面部形状结构,采用PC(聚碳酸酯)材质,具有耐高温、耐腐蚀、高阻热阻燃的性能,适合灸疗的特点,同时高弹性、质地软、可变形性强,能够实现大行程的多自由度调整,且舒适防摔。面罩正面长约30cm,底边呈90℃向内侧延续约5cm,形成储灰仓6,可承接掉落的少量艾灰;面罩宽18cm,两侧翼状弧形向后延续成侧翼,以便固定于可调节头环两侧,从而连成一个整体。艾烟主要从上方及两侧排出,面罩顶部及侧面设计筛板样的顶部排烟孔1和侧面排烟孔7,该排烟孔也可以设计成格栅样或镂空雕花等样式。面罩正面在眼部对应位置,即灸孔中心点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眼部灸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灸疗面罩和可调节头环,所述灸疗面罩是仿人体面部形状结构,可调节头环,所述可调节头环为刚性可调节结构,用以固定灸疗面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部灸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灸疗面罩和可调节头环,所述灸疗面罩是仿人体面部形状结构,可调节头环,所述可调节头环为刚性可调节结构,用以固定灸疗面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部灸疗装置,其特征在于,灸疗面罩上设有灸孔用以放置雷火灸,灸疗面罩底部设有储灰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部灸疗装置,其特征在于,灸疗面罩顶部设有顶部排烟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青梅隗文豪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市明水眼科医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