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璐专利>正文

一种可进行婴儿早期教育的婴儿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830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婴儿教育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进行婴儿早期教育的婴儿床;包括床体和固定销,所述床体的前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上下方向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右侧外壁上开有通孔并连接有固定销;所述导向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动支架,滑动支架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连接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了连杆的伸缩原理,可以随意的调节支撑板的距离,方便对婴儿教育的使用;整个装置采取可收拢式的结构,当对婴儿的教育工作完毕之后,可以将这个伸缩装置都收拢到床体的前侧,避免了设备占用太大的空间,同时方便储存;此外,床体的底部设置有滑轮装置,滑轮装置的使用可以方便的对床体进行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进行婴儿早期教育的婴儿床
本技术涉及婴儿教育
,具体是一种可进行婴儿早期教育的婴儿床。
技术介绍
早期教育指对胎儿至进入初等教育前的儿童所进行的教育、组织的活动和施加的影响;早期教育包括家庭中的早期教育和早期教育机构中的教育,其中家庭教育对儿童影响最大,以锻炼儿童的体能、智能、心理能力等,提升儿童的安全感、意志力、目标感等;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抓紧早期教育,可以提高学习效果;早期教育能促进大脑的发育,一些家长担心,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会累坏孩子的大脑,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一些研究者曾经用动物的大脑和生化的变化;事实说明,早期丰富的环境刺激与学习机会不但不会伤害大脑,还会促进大脑的发育。目前市场上面的婴儿床大多都不具有早期教育的功能,早期教育都是靠家长手持辅助设备对婴儿进行培养和教育,但是有的时候父母比较忙的时候就会耽搁孩子的教育问题,孩子的学习的教育应该是持续的,因此需要一种婴儿辅助设备投入使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进行婴儿早期教育的婴儿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进行婴儿早期教育的婴儿床,包括床体和固定销,所述床体的前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上下方向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右侧外壁上开有通孔并连接有固定销;所述导向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动支架,滑动支架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连接座,左右两个连接座之间滚动安装有连接轴,连接轴上的中部滚动安装有输送架一,所述输送架一的内部上下方向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一,所述输送架一的内部转动轴一的上下两侧对称转动安装有转动座,上下两个转动座上分别转动连接有相互错开的一对连杆,所述连杆的自由端又分别连接相互错开一定角度且自由端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的另一对连杆,连杆的首尾处连接有转动轴二,然后依次向后延伸若干对连杆,第二对连杆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一,转动轴一的两端转动连接有输送架二,最后一对连杆通过转动轴一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顶部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之间通过轴转动连接有支撑座。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向槽、输送架一和输送架二均为C形。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若干连杆组成一个可伸缩的整体。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座为Z形结构。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床体的底部固定对称安装有若干对滑轮座,滑轮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滑轮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利用了连杆的伸缩原理,可以随意的调节支撑板的距离,方便对婴儿教育的使用;整个装置采取可收拢式的结构,当对婴儿的教育工作完毕之后,可以将这个伸缩装置都收拢到床体的前侧,避免了设备占用太大的空间,同时方便储存;此外,床体的底部设置有滑轮装置,滑轮装置的使用可以方便的对床体进行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可进行婴儿早期教育的婴儿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可进行婴儿早期教育的婴儿床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种可进行婴儿早期教育的婴儿床中导向槽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床体1、导向槽2、滑动支架3、固定销4、连杆5、支撑板6、支撑座7、滑轮装置8、滑轮座9、连接座10、连接轴11、转动轴一12、转动轴二13、输送架一14、输送架二15、转动座16、固定座17。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6,一种可进行婴儿早期教育的婴儿床,包括床体1和固定销4,所述床体1的前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上下方向的C形导向槽2,所述导向槽2的右侧外壁上开有通孔并连接有固定销4;所述导向槽2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动支架3,滑动支架3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Z形连接座10,左右两个连接座10之间滚动安装有连接轴11,连接轴11上的中部滚动安装有开口向后的C形输送架一14,所述输送架一14的内部上下方向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一12,所述输送架一14的内部转动轴一12的上下两侧对称转动安装有转动座16,上下两个转动座16上分别转动连接有相互错开的一对连杆5,所述连杆5的自由端又分别连接相互错开一定角度且自由端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的另一对连杆5,连杆5的首尾处连接有转动轴二13,然后依次向后延伸若干对连杆5,第二对连杆5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一12,转动轴一12的两端转动连接有前后方形且开口向后的C形输送架二15,最后一对连杆5通过转动轴一12连接有支撑座7,所述支撑座7顶部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7,固定座17之间通过轴转动连接有支撑座7,支撑座7上可防止音乐盒、视频显示器等婴儿教育设备。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为了使本装置的性能更加的优化,所述床体1的底部固定对称安装有若干对滑轮座9,滑轮座9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滑轮装置8,滑轮装置8的使用可以使床体1的移动更加的方便。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时,所有的连杆5均处于收拢状态,并且输送架一14和输送架二15均处于床体1前侧的竖直平面内;首先将滑动支架3滑出导向槽2的顶部,然后用固定销4进行固定,然后转动输送架一14和输送架二15,使原来开口向上变为开有向后,然后推动输送架二15,输送架二15通过转动轴一12的传动使得第二对连杆5向后展开,进而带动后面的若干对连杆5依次进行展开,最终带动支撑板7到达相应的位置即可。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进行婴儿早期教育的婴儿床,包括床体(1)和固定销(4),所述床体(1)的前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上下方向的导向槽(2),所述导向槽(2)的右侧外壁上开有通孔并连接有固定销(4);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2)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动支架(3),滑动支架(3)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连接座(10),左右两个连接座(10)之间滚动安装有连接轴(11),连接轴(11)上的中部滚动安装有输送架一(14),所述输送架一(14)的内部上下方向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一(12),所述输送架一(14)的内部转动轴一(12)的上下两侧对称转动安装有转动座(16),上下两个转动座(16)上分别转动连接有相互错开的一对连杆(5),所述连杆(5)的自由端又分别连接相互错开一定角度且自由端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的另一对连杆(5),连杆(5)的首尾处连接有转动轴二(13),然后依次向后延伸若干对连杆(5),第二对连杆(5)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一(12),转动轴一(12)的两端转动连接有输送架二(15),最后一对连杆(5)通过转动轴一(12)连接有支撑座(7),所述支撑座(7)顶部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7),固定座(17)之间通过轴转动连接有支撑座(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进行婴儿早期教育的婴儿床,包括床体(1)和固定销(4),所述床体(1)的前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上下方向的导向槽(2),所述导向槽(2)的右侧外壁上开有通孔并连接有固定销(4);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2)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动支架(3),滑动支架(3)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连接座(10),左右两个连接座(10)之间滚动安装有连接轴(11),连接轴(11)上的中部滚动安装有输送架一(14),所述输送架一(14)的内部上下方向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一(12),所述输送架一(14)的内部转动轴一(12)的上下两侧对称转动安装有转动座(16),上下两个转动座(16)上分别转动连接有相互错开的一对连杆(5),所述连杆(5)的自由端又分别连接相互错开一定角度且自由端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的另一对连杆(5),连杆(5)的首尾处连接有转动轴二(13),然后依次向后延伸若干对连杆(5),第二对连杆(5)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一(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璐李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叶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