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臼假体及髋关节表面置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5824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髋臼假体及髋关节表面置换系统。所述髋臼假体包括多孔基体以及连接于所述多孔基体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体,所述多孔基体为半球形;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体通过压铸固定于所述多孔基体围设形成的空间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髋臼假体及髋关节表面置换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假体
,特别是涉及一种髋臼假体及髋关节表面置换系统。
技术介绍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相比全髋关节置换术能更多地保留患者骨量,更好地恢复患者生物力学,对于活动需求大的年轻患者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市面上现有髋关节表面置换系统大多为相互配对的髋臼假体及股骨假体相配合;现有的髋臼假体通常采用两种材料相互结合形成,以满足髋臼假体的生物性能。但现有髋臼假体的两种材料之间的结合程度较差,无法满足人体正常髋部活动的强度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髋臼假体及髋关节表面置换系统。一种髋臼假体,所述髋臼假体包括多孔基体以及连接于所述多孔基体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体;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体通过压铸固定于所述多孔基体围设形成的空间内。进一步地,所述多孔基体包括相互固定的多孔外层及多孔内衬层,且所述多孔外层位于所述多孔基体的外侧,所述多孔内衬层位于所述多孔外层及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体之间,且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体渗入并固定于所述多孔内衬层。进一步地,所述多孔外层的孔隙率在50%以上;及/或,多孔内衬层的孔隙率在20%以上。进一步地,所述多孔基体还包括致密层,所述致密层形成于所述多孔外层与所述多孔内衬层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多孔外层的厚度t1,满足以下关系式:0.5mm≤t1≤2mm;及/或,所述致密层的厚度t2,满足以下关系式:0.1mm≤t2≤2mm;及/或,所述多孔内衬层的厚度t3,满足以下关系式:0.2mm≤t2≤3mm。进一步地,所述多孔基体为钛合金基体。进一步地,所述多孔基体通过3D打印一体成型。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髋关节表面置换系统,包括相互配合的髋臼假体和股骨假体;所述髋臼假体为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髋臼假体。进一步地,所述股骨假体包括相互固定的球形关节部及连接部,所述球形关节部用于与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体相配合,所述连接部用于植入与所述髋臼假体对应的股骨处;且所述股骨假体还包括所述球形关节部外侧的耐磨层。进一步地,所述耐磨层包括TiN、TiNbN及DLC膜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髋臼假体,通过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体直接压铸于多孔基体内,使得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与多孔基体之间的连接强度相应提升,以使髋臼假体能够在人体内满足正常髋部活动的强度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髋关节表面置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髋关节表面置换系统中髋臼假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髋臼假体在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髋关节表面置换系统中髋臼假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髋关节表面置换系统中股骨假体的结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00、髋关节表面置换系统;10、髋臼假体;11、多孔基体;111、多孔外层;112、多孔内衬层;113、致密层;12、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体;20、股骨假体;21、球形关节部;22、连接部;23、耐磨层。以上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安装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髋关节表面置换系统。髋关节表面置换系统用于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替换原有损伤的髋臼关节及对应的股骨部分,以维持正常的人体活动需求。请参阅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髋关节表面置换系统100的结构示意图。髋关节表面置换系统100包括髋臼假体10及股骨假体20。髋臼假体10与股骨假体20配套安装在人体内并相互配合,用于替换人体髋关节损伤的部分,以维持人体髋臼关节的正常生理机能。髋臼假体10用于替换人体内髋骨的损伤部分,并通过特殊材料的紧固件等与正常的髋骨部分相固定;股骨假体20通过紧固件等固定于股骨中,并对准髋臼假体10。请参阅图2,图2为图1所示髋关节表面置换系统100中髋臼假体10的结构示意图。髋臼假体10包括多孔基体11以及连接于多孔基体11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体12。多孔基体11用于朝向并连接至人体髋骨的正常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体12固定于多孔基体11,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体12用于朝向髋关节表面置换系统100中的股骨假体20,并与股骨假体20配合,以替代原本人体内髋骨与股骨之间的关节活动。多孔基体11大致为半球状。多孔基体11的外侧能够与髋骨的正常侧相连接;多孔基体11围设形成的空间内壁能够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体12相固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体12的形状与多孔基体11的内壁形状大致相同,且围设形成的空间内能够用于包裹股骨假体20,以使股骨假体20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体12之间形成正常的关节连接。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髋臼假体10的外轮廓还可以设置成与髋骨正常侧相配合的其他结构形状,只要能够实现与髋骨正常侧之间的固定连接即可。髋骨与股骨之间具有较大的关节活动量,是人体中承受力较大的关节部位之一。因此对于本申请中的髋关节表面置换系统100中的髋臼假体10或股骨假体20的受力强度要求均有较高的要求,同时需要具有一定的生物相容性以及较好的耐磨损性能等。在本申请中,髋臼假体10通过多孔基体11以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体12固定后使得髋臼假体10满足上述的需求。多孔基体11由于孔隙的存在使得多孔基体11与髋骨的正常侧能够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相互融合,并稳定生长,以确保髋臼假体10的骨生长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体12由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固有的性能,使髋臼假体10朝向股骨假体20一侧具有超强的耐磨性以及自润滑性的同时还具备高强度、稳定的化学性质以及极强的抗老化性能。上述的这些特点均显示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体12独特的性能优势。需要解释的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体12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制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是分子量150万以上高交联度的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髋臼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髋臼假体包括多孔基体以及连接于所述多孔基体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体;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体通过压铸固定于所述多孔基体围设形成的空间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髋臼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髋臼假体包括多孔基体以及连接于所述多孔基体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体;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体通过压铸固定于所述多孔基体围设形成的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髋臼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基体包括相互固定的多孔外层及多孔内衬层,且所述多孔外层位于所述多孔基体的外侧,所述多孔内衬层位于所述多孔外层及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体之间,且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体渗入并固定于所述多孔内衬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髋臼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外层的孔隙率在50%以上;及/或,
多孔内衬层的孔隙率在20%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髋臼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基体还包括致密层,所述致密层形成于所述多孔外层与所述多孔内衬层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髋臼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外层的厚度t1,满足以下关系式:0.5mm≤t1≤2mm;及/或,
所述致密层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夕辉贺达韩伟徐寒冬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联影智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