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椅的连接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721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07
本申请为涉及座椅领域的一种转椅的连接底座,其包括用于和支撑气杆相互插接的底座盒,底座盒的上表面固定有一限位轴,底座盒的上方还设置有一与椅座相互连接的支撑底板,支撑底板以限位轴为轴与底座盒转动连接,支撑底板与底座盒之间还设置有一用于带动椅座转动回位的弹性回位件,弹性回位件的一端与底座盒卡位固定,弹性回位件的另一端与支撑底板卡位固定。本申请减少了靠背与桌面边缘磕碰的风险,通过椅座的转动,人员可将腰部的两侧区域依靠在靠背上,舒缓了腰部侧区的疲劳,而且通过椅座的转动可以单独活动下身区域而无需影响人员的正常工作;由于弹性回位件的设置,也便于椅座发生转动后自动回位,而且也增加了转椅的一体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椅的连接底座
本申请涉及座椅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转椅的连接底座。
技术介绍
转椅是电脑椅,办公椅,洽谈椅大类中的一种,一种坐着的部分可以转动的椅子。转椅可分为半转椅和全转椅两种类型。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转椅一般包括支撑地面的爪盘,固定在爪盘上的支撑气杆,设置在支撑气杆上的椅座,固定在椅座下方用于和支撑气杆相互连接的连接底座,与连接底座相互连接的靠背,椅座的两侧还设置有与连接底座相互固定的支撑扶手。椅座和靠背是相互固定的,人员在桌前办公的过程中,若人员需要转动转椅进行交谈,或转动转椅拿取物品,椅座的转动会同步带动靠背转动,极易造成靠背边缘与桌面边缘的磕碰,若是织网转椅,靠背的边缘区域多为织网的固定区,靠背与桌面边缘的磕碰极易造成织网的损坏或影响织网与靠背之间固定的稳定性,从而影响到转椅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椅的连接底座,其优点是使椅座可以相对靠背自由转动,在不减少人体活动空间的同时,还能减少转椅的转动,减少不必要的空间磕碰,提高了转椅的使用寿命。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转椅的连接底座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转椅的连接底座,包括用于和支撑气杆相互插接的底座盒,底座盒的上表面固定有一限位轴,底座盒的上方还设置有一与椅座相互连接的支撑底板,支撑底板以限位轴为轴与底座盒转动连接,支撑底板与底座盒之间还设置有一用于带动椅座转动回位的弹性回位件,弹性回位件的一端与底座盒卡位固定,弹性回位件的另一端与支撑底板卡位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员坐在椅座上时,若人员需要转动身体,可通过支撑扶手控制转椅的朝向不动,再通过腰部的转动,从而带动支撑底板与底座盒的相对转动,进而实现椅座的转动,在此过程中,减少了转椅整体转动对空间的占用,也使得靠背一直处于身体的背部,减少了靠背与桌面边缘磕碰的风险。由于弹性回位件的设置,也便于椅座发生转动后自动回位,而且也增加了转椅的一体性。人员长时间做在椅座上,腰部区域和腿部区域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很容易酸疼,人员无需把控扶手,只需通过椅座的独立转动,使得人员可保持人员上身工作状态对腿部和腰部进行往复的扭转,并对腰部进行了舒缓,缓解了腰部和腿部的疼痛。由于椅座是活动的,人员在扭身时,很容易带动椅座与连接底座之间的转动,使得上身区域得到了舒展,背部大部分的区域都能够接触在靠背上内,增加了背部与靠背的接触面积,而身体也可侧向支撑在靠背上,使得人体活动更加轻松灵活,也使得身体得到了更好的舒展。优选的,所述底座盒上可拆卸连接有一连接座,所述限位轴固定连接在连接座背离底座盒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座增大了限位轴与底座盒的接触面积,使得限位轴工作时更加稳定,由于连接座与底座盒可拆卸连接,若限位轴出现损坏,也便于工作人员对连接座进行更换,从而减少了材料浪费。优选的,所述弹性回位件为第一扭簧,所述连接座固定限位轴的一侧连接有一用于限制第一扭簧两端初始位置的第一卡位块,所述支撑底板朝向底座盒的一侧凸设有一用于带动第一扭簧一端位移使第一扭簧弹性形变的第二卡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扭簧结构小巧,空间占用有限,与限位轴配合使用,能够合理的利用连接底座内部的空间,第一扭簧的一端卡设在第一卡位块的一侧,第一扭簧的另一端卡设在第二卡位块的一侧,通过支撑底板的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扭簧的弹性蓄能,使得支撑底板发生转动后具有回位的作用力,有利于椅座的归位,也使得椅座不会轻易的发生转动,从而影响到人员坐姿状态的舒适性。优选的,所述底座盒的上表面以限位轴为轴嵌设有若干个用于支撑支撑底板的滚珠,滚珠与底座盒滚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珠的设置,一方面对支撑底板起到了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减少了支撑底板与底座盒相对转动的摩擦力,减少了支撑底板转动过程中不必要的转动磨损。优选的,所述支撑底板上与滚珠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用于滚珠滑动的轨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轨道的设置增加了滚珠与支撑底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支撑底板受力更加的均匀,也使得支撑底板与底座盒之间转动更加的稳定。优选的,所述连接座固定限位轴的一侧固定有一限位凸块,所述支撑底板朝向底座盒的一侧固接有两个用于限制支撑底板最大转动角度的挡位块,两个挡位块位于限位凸块的两侧,所述限位凸块在两个挡位块的转动路径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椅座的两侧设置有支撑扶手,若椅座设置为自由转动,容易造成腿部与支撑扶手的磕碰,而且还容易由于身体重心不稳导致椅座转动过度而引起的安全隐患。优选的,所述限位轴的周面固接有若干个稳位支撑块,所述稳位支撑块位于第一扭簧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稳位支撑块更加贴近第一扭簧,对第一扭簧的工作起到了限位作用,保障了第一扭簧收缩过程中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支撑底板上内开设有容纳限位轴穿过的对位孔,所述稳位支撑块的高度低于限位轴的端面高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稳位支撑块还对支撑底板起到了辅助支撑作用,使得支撑底板受力更加稳定。优选的,所述底座盒内设置有限制支撑底板与底座盒相对转动的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与底座盒内壁滑移连接的限位板,限位板同时将底座盒上表面和支撑底板穿透,限位板一侧设置有与底座盒内壁转动连接并带动限位板脱离对支撑底板卡位的回转盘,底座盒内还设置有带动限位板回位到对支撑底板卡设位置的第二扭簧,第二扭簧的一端和底座盒固定,第二扭簧的另一端和限位板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同时卡设在底座盒和支撑底板内,从而限制了支撑底板与底座盒之间的相对转动,使得人员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转椅的工作状态,而且锁止机构结构简单,维护便捷。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纾解了腰部的压力,由于支撑底板与底座盒相对转动,使得在支撑扶手、靠背不发生转动时,也能够使腰部转动,从而纾解了腰部的肌肉;2.减少了转椅的磕碰,由于支撑底板与底座盒相对转动,从而减少了转椅整体的转动位移,从而减少了靠背与桌边磕碰的情况,而且即使发生磕碰,由于支撑底板的转动,也能够减少靠背对桌边的冲击力,使得转椅不易磨损;3.使身体活动更加灵活,由于椅座的自由转动,使得人员在扭动时,很容易带动椅座和连接底座之间的相对转动,从而增大了上身的活动空间,上身的区域也可侧向依靠在靠背上,从而使身体更加的舒缓。附图说明图1是体现转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体现连接底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体现连接底座与支撑底板连接结构爆炸图;图4是体现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体现支撑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体现底座盒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细节A处的放大示意图,并体现锁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体现锁止机构的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1、爪盘;12、万向轮;13、支撑气杆;14、椅座;15、支撑扶手;16、靠背;2、连接底座;21、底座盒;211、凹槽;22、操控杆;23、定位轴套;24、压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椅的连接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和支撑气杆(13)相互插接的底座盒(21),底座盒(21)的上表面固定有一限位轴(41),底座盒(21)的上方还设置有一与椅座(14)相互连接的支撑底板(3),支撑底板(3)以限位轴(41)为轴与底座盒(21)转动连接,支撑底板(3)与底座盒(21)之间还设置有一用于带动椅座(14)转动回位的弹性回位件,弹性回位件的一端与底座盒(21)卡位固定,弹性回位件的另一端与支撑底板(3)卡位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椅的连接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和支撑气杆(13)相互插接的底座盒(21),底座盒(21)的上表面固定有一限位轴(41),底座盒(21)的上方还设置有一与椅座(14)相互连接的支撑底板(3),支撑底板(3)以限位轴(41)为轴与底座盒(21)转动连接,支撑底板(3)与底座盒(21)之间还设置有一用于带动椅座(14)转动回位的弹性回位件,弹性回位件的一端与底座盒(21)卡位固定,弹性回位件的另一端与支撑底板(3)卡位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椅的连接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盒(21)上可拆卸连接有一连接座(4),所述限位轴(41)固定连接在连接座(4)背离底座盒(21)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椅的连接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回位件为第一扭簧(5),所述连接座(4)固定限位轴(41)的一侧连接有一用于限制第一扭簧(5)两端初始位置的第一卡位块(42),所述支撑底板(3)朝向底座盒(21)的一侧凸设有一用于带动第一扭簧(5)一端位移使第一扭簧(5)弹性形变的第二卡位块(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椅的连接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盒(21)的上表面以限位轴(41)为轴嵌设有若干个用于支撑支撑底板(3)的滚珠(6),滚珠(6)与底座盒(21)滚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转椅的连接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3)上与滚珠(6)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用于容纳滚珠(6)滑动的轨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丹欧阳钟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优进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