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芦笋炒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659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芦笋炒茶机,包括长槽形的炒锅、加热机构、安装在底座上的支架和设在炒锅内的翻茶机构,所述炒锅的下半部为半圆形结构,炒锅上部两侧转动连接在支架上,所述翻茶机构包括刮板和压板,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呈螺旋状嵌在炒锅内壁中的加热管;所述刮板和压板以传动轴为中心呈一定夹角设置;所述炒锅的顶部开口处设有盖板,盖板的一端铰接在炒锅的一侧;所述炒锅上还设有开盖装置,开盖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在盖板上;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与炒锅底部相连的炒锅翻转机构;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与炒锅的出料端相配合的输料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炒茶效率高、芦笋茶叶倾倒高效、无残留,避免茶叶溅出的芦笋炒茶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芦笋炒茶机
本技术属于芦笋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芦笋炒茶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炒茶机一般由炒锅、加热装置和抄手机构,抄手机构设在炒锅内,抄手机构的压板和刮板能够对芦笋茶叶进行翻转和挤压,以使茶叶翻炒脱水高效。但是现有的炒茶机在炒茶时,会引抄手机构的动作将茶叶翻出炒锅,造成材料浪费。此外在炒茶完成后,贴在炒锅底部的刮板和压板会影响茶叶倒出,造成茶叶残留。此外现有的炒茶机一般采用气缸的推动实现炒锅翻转倾倒茶叶操作,经常出现力度过大造成茶叶溅出来,造成材料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炒茶效率高、芦笋茶叶倾倒高效、无残留,避免茶叶溅出的芦笋炒茶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芦笋炒茶机,包括长槽形的炒锅、加热机构、安装在底座上的支架和设在炒锅内的翻茶机构,所述炒锅的下半部为半圆形结构,炒锅上部两侧转动连接在支架上,所述翻茶机构包括刮板和压板,刮板和压板沿炒锅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呈螺旋状嵌在炒锅内壁中的加热管;所述支架上安装有传动电机,传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套设在炒锅侧壁中部设置的轴承内并向内伸入炒锅中;所述刮板和压板以传动轴为中心呈一定夹角设置,刮板转动连接在第一伸缩杆的伸缩端,第一伸缩杆固定在传动轴上,压板转动连接在第二伸缩杆的伸缩端,第二伸缩杆固定在传动轴上;所述炒锅的顶部开口处设有盖板,盖板的一端铰接在炒锅的一侧;所述炒锅上还设有开盖装置,开盖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在盖板上;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与炒锅底部相连的炒锅翻转机构;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与炒锅的出料端相配合的输料槽。优选的,所述开盖装置包括圆弧形的限位杆、套筒和第三伸缩杆,所述套筒固定在炒锅上,限位杆的一端铰接在盖板上,另一端套设在套筒内;所述第三伸缩杆垂直向上转动连接在炒锅的一侧,第三伸缩杆的伸缩端铰接在盖板上。优选的,所述套筒上还设有锁紧手轮,锁紧手轮的调节螺栓贯穿套筒与限位杆相抵触。优选的,所述炒锅底面上固定设有与炒锅圆弧形底面相贴合的齿条;所述炒锅翻转机构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翻转电机,翻转电机输出轴上同轴固连的齿轮与所述齿条相啮合。优选的,所述炒锅顶部开口边沿向外设有导料嘴。优选的,所述输料槽的进料口倾斜向上设置并与所述导料嘴相配合。优选的,所述盖板上开设有排气孔。优选的,所述盖板上设有透明的观察窗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1.与现有技术中加热装置仅设在炒锅底部一侧相比,本技术的加热机构供热更加均匀,可有效避免炒锅局部受热引起的茶叶烤糊,影响茶叶产品质量。2.当炒茶操作时,通过第一伸缩杆的动作使刮板与炒锅底部贴合,第二伸缩杆的伸长带动压板压在茶叶上边,传动电机的正反转通过传动轴动力传递至刮板和压板上,进而实现茶叶的翻转和挤压,显著提高茶叶的脱水效率。3.随着炒茶工艺的进行茶叶体积减小,在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不断调整压板与炒锅间的距离,才能对芦笋茶的不断有效挤压,操作繁琐,费时费力。而本技术只需调整第二伸缩杆的伸长距离即可简单快速的调整压板与炒锅间的距离,实现对芦笋茶的有效挤压翻炒。4.在炒茶完成后茶叶成品向外倾倒时,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带动刮板和压板向上抬起,避免阻塞茶叶,使出茶更加顺利,防止茶叶残留。5.通过调节锁紧手轮可对限位杆的活动位置进行固定,进而在盖板的张开一定角度后实现对盖板的锁紧固定,有效避免茶叶成品倾倒时,盖板意外闭合引起事故,显著提高本技术的安全稳定性。6.翻转电机旋转可通过齿轮与齿条的配合,实现炒锅相输料槽方向缓慢倾斜翻转,有效避免翻转力度太大造成茶叶外溅,有效提高装置的稳定性。7.当炒锅倾斜出茶时,芦笋茶叶的成品会由导料嘴落入输料槽中,不会造成茶叶向外漏料,避免材料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炒锅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翻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刮板和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芦笋炒茶机,包括长槽形的炒锅2、加热机构、安装在底座1上的支架11和设在炒锅2内的翻茶机构4,炒锅2的下半部为半圆形结构,炒锅2上部两侧转动连接在支架11上,翻茶机构4包括刮板43和压板44,刮板43和压板44沿炒锅2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加热机构包括呈螺旋状嵌在炒锅2内壁中的加热管33。与现有技术中加热装置仅设在炒锅2底部一侧相比,本技术的加热机构供热更加均匀,可有效避免炒锅2局部受热引起的茶叶烤糊,影响茶叶产品质量。支架11上安装有传动电机40,传动电机40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有传动轴42,传动轴42套设在炒锅2侧壁中部设置的轴承41内并向内伸入炒锅2中;刮板43和压板44以传动轴42为中心呈一定夹角设置,刮板43转动连接在第一伸缩杆431的伸缩端,第一伸缩杆431固定在传动轴42上,压板44转动连接在第二伸缩杆441的伸缩端,第二伸缩杆441固定在传动轴42上。第一伸缩杆431、第二伸缩杆441和第三伸缩杆63均采用电动液压杆。当炒茶操作时,通过第一伸缩杆431的动作使刮板43与炒锅2底部贴合,第二伸缩杆441的伸长带动压板44压在茶叶上边,传动电机40的正反转通过传动轴42动力传递至刮板43和压板44上,进而实现茶叶的翻转和挤压,显著提高茶叶的脱水效率。随着炒茶工艺的进行茶叶体积减小,在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不断调整压板44与炒锅2间的距离,才能对芦笋茶的不断有效挤压,操作繁琐,费时费力。而本技术只需调整第二伸缩杆441的伸长距离即可简单快速的调整压板44与炒锅2间的距离,实现对芦笋茶的有效挤压翻炒。在炒茶完成后茶叶成品向外倾倒时,第一伸缩杆431和第二伸缩杆441带动刮板43和压板44向上抬起,避免阻塞茶叶,使出茶更加顺利,防止茶叶残留。炒锅2的顶部开口处设有盖板3,盖板3的一端铰接在炒锅2的一侧。炒锅2上还设有开盖装置,开盖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在盖板3上。其中开盖装置包括圆弧形的限位杆、套筒62和第三伸缩杆63,套筒62固定在炒锅2上,限位杆的一端铰接在盖板3上,另一端套设在套筒62内;第三伸缩杆63垂直向上转动连接在炒锅2的一侧,第三伸缩杆63的伸缩端铰接在盖板3上。通过第三伸缩杆63的伸长可将盖板3顶起,避免了人工开合,省时省力。并且套筒62上还设有锁紧手轮,锁紧手轮的调节螺栓贯穿套筒62与限位杆相抵触。通过调节锁紧手轮可对限位杆的活动位置进行固定,进而在盖板3的张开一定角度后实现对盖板3的锁紧固定,有效避免茶叶成品倾倒时,盖板3意外闭合引起事故,显著提高本技术的安全稳定性。底座1上还设有与炒锅2底部相连的炒锅翻转机构5,炒锅2底面上固定设有与炒锅2圆弧形底面相贴合的齿条22;炒锅翻转机构5包括固定在底座1上的翻转电机51,翻转电机51输出轴上同轴固连的齿轮52与齿条22相啮合。翻转电机51旋转可通过齿轮52与齿条22的配合,实现炒锅2向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芦笋炒茶机,包括长槽形的炒锅、加热机构、安装在底座上的支架和设在炒锅内的翻茶机构,所述炒锅的下半部为半圆形结构,炒锅上部两侧转动连接在支架上,所述翻茶机构包括刮板和压板,刮板和压板沿炒锅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呈螺旋状嵌在炒锅内壁中的加热管;所述支架上安装有传动电机,传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套设在炒锅侧壁中部设置的轴承内并向内伸入炒锅中;所述刮板和压板以传动轴为中心呈一定夹角设置,刮板转动连接在第一伸缩杆的伸缩端,第一伸缩杆固定在传动轴上,压板转动连接在 第二伸缩杆的伸缩端,第二伸缩杆固定在传动轴上;所述炒锅的顶部开口处设有盖板,盖板的一端铰接在炒锅的一侧;所述炒锅上还设有开盖装置,开盖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在盖板上;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与炒锅底部相连的炒锅翻转机构;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与炒锅的出料端相配合的输料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芦笋炒茶机,包括长槽形的炒锅、加热机构、安装在底座上的支架和设在炒锅内的翻茶机构,所述炒锅的下半部为半圆形结构,炒锅上部两侧转动连接在支架上,所述翻茶机构包括刮板和压板,刮板和压板沿炒锅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呈螺旋状嵌在炒锅内壁中的加热管;所述支架上安装有传动电机,传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套设在炒锅侧壁中部设置的轴承内并向内伸入炒锅中;所述刮板和压板以传动轴为中心呈一定夹角设置,刮板转动连接在第一伸缩杆的伸缩端,第一伸缩杆固定在传动轴上,压板转动连接在第二伸缩杆的伸缩端,第二伸缩杆固定在传动轴上;所述炒锅的顶部开口处设有盖板,盖板的一端铰接在炒锅的一侧;所述炒锅上还设有开盖装置,开盖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在盖板上;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与炒锅底部相连的炒锅翻转机构;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与炒锅的出料端相配合的输料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芦笋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盖装置包括圆弧形的限位杆、套筒和第三伸缩杆,所述套筒固定在炒锅上,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强王长江时海霞赵海亭周首民王春雨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蔡玖农产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