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盒翻转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626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养殖盒翻转夹具,包括水平设置的转轴,转轴上间隔垂直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支架板;支架板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养殖盒容纳槽,上部的养殖盒容纳槽和下部的容纳槽分别设于转轴的相对两侧,养殖盒容纳槽的槽壁上远离转轴的端部设有养殖盒上边沿卡槽;还包括连接支架板的顶档杆、侧挡杆和底挡杆,顶档杆与养殖盒上边沿卡槽远离转轴的侧壁和养殖盒容纳槽的槽侧壁相交处固定连接,侧挡杆与养殖盒容纳槽的侧壁固定连接,底挡杆与养殖盒容纳槽的底壁固定连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养殖盒翻转夹具,能够实现养殖盒的自动翻转,实现养殖盒倾倒的自动化,且成本低,安装简便,维修维护方便,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殖盒翻转夹具
本技术涉及养殖设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养殖盒翻转夹具。
技术介绍
黑水虻养殖周期完成后,需要将养殖盒内的幼虫及虫粪混合物倾倒出来,进行下一步筛分。目前,养殖盒的翻转倾倒主要通过人工进行,使得人工劳动负担重。另外,黑水虻养殖过程中产生很大的气味,使得养殖环境气味很大,人工去倾倒养殖盒,难以忍受难闻的气味,劳动体验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养殖盒翻转夹具,能够实现养殖盒的自动翻转,实现养殖盒倾倒的自动化,且成本低,安装简便,维修维护方便,效率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养殖盒翻转夹具,包括水平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上间隔垂直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支架板;所述支架板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养殖盒容纳槽,上部的所述养殖盒容纳槽和下部的所述容纳槽分别设于所述转轴的相对两侧,所述养殖盒容纳槽的槽壁上远离所述转轴的端部设有养殖盒上边沿卡槽;还包括连接所述支架板的顶档杆、侧挡杆和底挡杆,所述顶档杆与所述养殖盒上边沿卡槽远离所述转轴的侧壁和所述养殖盒容纳槽的槽侧壁相交处固定连接,所述侧挡杆与所述养殖盒容纳槽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底挡杆与所述养殖盒容纳槽的底壁固定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轴穿过每个所述支架板的中部。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养殖盒容纳槽的底壁上间隔设有至少两根底挡杆。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养殖盒容纳槽的底壁上间隔设有三根底挡杆。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上部的所述养殖盒容纳槽和下部的所述养殖盒容纳槽以所述转轴为中心对称设置。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顶档杆、所述侧挡杆和所述底挡杆均为圆柱形。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架板的数量为多个。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养殖盒翻转夹具,上部和下部的养殖盒容纳槽内均装入养殖盒,可同时容纳两组养殖盒翻转,可将转轴连接驱动电机,利用驱动电机自动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带动养殖盒翻转夹具自动转动翻转,当夹具翻转180°时,上方的养殖盒翻转到下部,将混合物倾倒出来,下方的空养殖盒翻转到上方,空养殖盒被拖走,然后补充进新的需要翻转的养殖盒,然后养殖盒翻转夹具再翻转180°,这样重复做翻转动作。实现了养殖盒的自动翻转,实现了养殖盒倾倒的自动化。且上部和下部可放置多个养殖盒,同时实现多个养殖盒的自动翻转倾倒,工作效率高。养殖盒放在养殖盒翻转夹具中时,由焊接在支架板上的顶挡杆、侧挡杆以及底挡杆限制了养殖盒上下左右的移动,只保留了养殖盒进出养殖盒翻转夹具的两个方向上的可移动性,这样,养殖盒翻转夹具在绕转轴翻转时,养殖盒不会掉出养殖盒翻转夹具。此种结构的养殖盒翻转夹具,仅由支架板、转轴和挡杆连接组成,整体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安装简便,维修维护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养殖盒翻转夹具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装入养殖盒后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右视示意图。图中标号:1、支架板;2、转轴;3、养殖盒容纳槽;4、养殖盒上边沿卡槽;5、顶档杆;6、侧挡杆;7、底挡杆;8、养殖盒。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附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一种养殖盒翻转夹具,包括水平设置的转轴2,转轴2上间隔垂直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支架板1,转轴2穿过每个支架板1的中部。支架板1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养殖盒容纳槽3,上部的养殖盒容纳槽3和下部的养殖盒容纳槽3分别设于转轴2的相对两侧,上部的养殖盒容纳槽3和下部的养殖盒容纳槽3以转轴2为中心对称设置。养殖盒容纳槽3的槽壁上远离转轴2的端部设有养殖盒上边沿卡槽4。为了更好地将养殖盒容纳于养殖盒容纳槽3内,相邻的两个支架板1之间的间距不大于所使用的养殖盒的长度。还包括连接支架板1的顶档杆5、侧挡杆6和底挡杆7,顶档杆5与养殖盒上边沿卡槽4远离转轴2的侧壁和养殖盒容纳槽3的槽侧壁相交处固定连接,侧挡杆6与养殖盒容纳槽3的侧壁固定连接,底挡杆7与养殖盒容纳槽3的底壁固定连接。养殖盒容纳槽3的底壁上间隔设有至少两根底挡杆7。图1至图3中,支架板1的数量为五个,上部和下部均可一次容纳四个养殖盒,共可一次容纳八个养殖盒,每个养殖盒容纳槽3的两侧各设置一根顶挡杆5和一根侧挡杆6,养殖盒容纳槽3的底壁上间隔设有三根底挡杆7。当然,支架板1、侧挡杆以及底挡杆的数量并不局限于所举例的数量。支架板1整齐排列固定在转轴2上,各个挡杆焊接在支架板1上的上述对应固定位置,将支架板1连接起来,形成养殖盒翻转夹具,这样转轴2旋转的时候,整个养殖盒翻转夹具就可以旋转。参照图2和图3,养殖盒8就放置在养殖盒翻转夹具的养殖盒容纳槽3内,跟养殖盒翻转夹具同时翻转。养殖盒8放在养殖盒翻转夹具中时,养殖盒8放入养殖盒容纳槽3内,养殖盒8的上边沿侧边插入对应侧的养殖盒上边沿卡槽4,由焊接在支架板1上的顶挡杆5、侧挡杆6以及底挡杆7限制了养殖盒8上下左右的移动,只保留了养殖盒8进出养殖盒翻转夹具的两个方向上的可移动性,这样,养殖盒翻转夹具在绕转轴2翻转时,养殖盒不会掉出养殖盒翻转夹具。本实施例的养殖盒翻转夹具,仅由支架板1、转轴2和挡杆连接组成,整体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安装简便,维修维护方便。另外,顶档杆5、侧挡杆6和底挡杆7均为圆柱形,能够降低抽拉养殖盒时的摩擦力。本技术的养殖盒翻转夹具,上部和下部的养殖盒容纳槽内均装入养殖盒,可同时容纳两组养殖盒翻转,可将转轴2连接驱动电机,利用驱动电机自动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带动养殖盒翻转夹具自动转动翻转,当养殖盒翻转夹具翻转180°时,上方的养殖盒翻转到下部,将混合物倾倒出来,下方的空养殖盒翻转到上方,空养殖盒被拖走,然后补充进新的需要翻转的养殖盒,然后养殖盒翻转夹具再翻转180°,这样重复做翻转动作。实现了养殖盒的自动翻转,实现了养殖盒倾倒的自动化。不用再利用人工去翻转倾倒养殖盒,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负担,避免了劳动体验差的问题。且上部和下部可放置多个养殖盒,同时实现多个养殖盒的自动翻转倾倒,工作效率高。其中,上述的支架板、转轴、各挡杆可采用金属材料,固定连接的方式可根据具体需要采用焊接,螺栓连接等的方式,不再详述。以上所述为本技术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技术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养殖盒翻转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上间隔垂直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支架板;所述支架板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养殖盒容纳槽,上部的所述养殖盒容纳槽和下部的所述养殖盒容纳槽分别设于所述转轴的相对两侧,所述养殖盒容纳槽的槽壁上远离所述转轴的端部设有养殖盒上边沿卡槽;/n还包括连接所述支架板的顶档杆、侧挡杆和底挡杆,所述顶档杆与所述养殖盒上边沿卡槽远离所述转轴的侧壁和所述养殖盒容纳槽的槽侧壁相交处固定连接,所述侧挡杆与所述养殖盒容纳槽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底挡杆与所述养殖盒容纳槽的底壁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殖盒翻转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上间隔垂直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支架板;所述支架板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养殖盒容纳槽,上部的所述养殖盒容纳槽和下部的所述养殖盒容纳槽分别设于所述转轴的相对两侧,所述养殖盒容纳槽的槽壁上远离所述转轴的端部设有养殖盒上边沿卡槽;
还包括连接所述支架板的顶档杆、侧挡杆和底挡杆,所述顶档杆与所述养殖盒上边沿卡槽远离所述转轴的侧壁和所述养殖盒容纳槽的槽侧壁相交处固定连接,所述侧挡杆与所述养殖盒容纳槽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底挡杆与所述养殖盒容纳槽的底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盒翻转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穿过每个所述支架板的中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圣杰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星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