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智能种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5564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植物智能种植装置,包括分离幼苗与育苗土的分筛机构和与分筛机构相连接的堆肥机构;所述堆肥机构包括混合肥料与育苗土的混合室和与混合室相连接的发酵室;所述混合室包括供育苗土进入的第一进口和供肥料进入的第二进口;所述堆肥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混合室内的搅拌辊和驱动搅拌辊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将苗圃倾倒至分筛机构上,通过控制器控制分筛机构筛分筛育苗土和幼苗,通过筛分后育苗土通过第一进料口进入混合室内,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搅拌辊转动,搅拌混合育苗土和肥料,之后将混合后的育苗土和肥料输送至发酵室内进行发酵,使得使用后的育苗土重新堆肥,通过智能化和机械化的回收方式分离幼苗和育苗土,减少了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智能种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智能种植装置。
技术介绍
育苗是植物栽培的重要步骤之一,指在苗圃、温床或温室里培育幼苗,以备移植至土地里去栽种;育苗是一项劳动强度大、费时、技术性强的工作。育苗土一般由经过发酵之后的农业废料、泥炭土、陶瓷或者是轻质墙体矿物质混合而成,土质松散;然而在现有技术中,一般在育苗完成后将育苗土丢弃,在下次育苗时重新购买或配置育苗土造成浪费;并且现阶段的育苗过程中,播种和分离幼苗时需要大量的人工,随着我国劳动人口的下降,工价的上涨,农业走向机械化智能化,显得十分有必要。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智能种植装置;着重解决育苗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及育苗土浪费的问题。为了达到优选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植物智能种植装置,包括分离幼苗与育苗土的分筛机构和与分筛机构相连接的堆肥机构;所述堆肥机构包括混合肥料与育苗土的混合室和与混合室相连接的发酵室;所述混合室包括供育苗土进入的第一进口和供肥料进入的第二进口;所述堆肥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混合室内的搅拌辊和驱动搅拌辊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搅拌辊包括多个搅杆和承载搅杆的转动轴;多个所述搅杆分布设置于转动轴上。所述分筛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进料口上方的筛网,设置于筛网上的振动器,驱动筛网升降的第二驱动装置,以及驱动筛网翻转的第三驱动装置。本专利技术还包括输送苗圃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承载苗圃的承载件,和输送承载件的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包括传送承载件的第一输送带,和设置于第一输送带与筛网之间卡夹承载件的卡夹器。所述卡夹器包括卡座、与卡座转动连接的承载块,以及驱动承载块转动的第四驱动装置;所述承载块的转轴竖向设置。所述卡夹器还包括与承载块转动连接的转盘,和驱动转盘转动的第五驱动装置;所述转盘的转轴水平设置。所述卡夹器还包括设置于转盘上的卡夹部和驱动卡夹部开合的第六驱动装置。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多个与第一输送带相连接的调节机构;多个所述调节机构等距设置。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输送带上方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包括朝向第一输送带的第一面和设置于第一面上的植物灯。所述承载板还包括与第一面朝向相反的第二面;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二面上的洒水箱;所述洒水箱具有多个设置于洒水箱的侧壁上的喷水孔。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制造苗圃的制造机构;所述制造机构包括与发酵室连接输送育苗土的传送组件,压平育苗土的压土组件,以及处于传送组件下方的第二输送带。所述压土组件包括可伸入承载件内的压块,和驱动压块升降移动的第七驱动装置。所述传送组件包括输送育苗土的输送通道和设置于输送通道内的螺旋杆。所述传送组件还包括连接与输送通道的出口处的落土管。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植物智能种植装置,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将苗圃倾倒至分筛机构上,通过控制器控制分筛机构筛分筛育苗土和幼苗,通过筛分后育苗土通过第一进料口进入混合室内,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搅拌辊转动,搅拌混合育苗土和肥料,之后将混合后的育苗土和肥料输送至发酵室内进行发酵,使得使用后的育苗土重新堆肥,通过智能化和机械化的回收方式分离幼苗和育苗土,减少了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堆肥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卡夹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A区域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B区域放大图;图中:分筛机构1;堆肥机构2;混合室21;发酵室22;搅拌辊23;搅杆231;转动轴232;筛网11;输送机构3;承载件31;第一输送带32;卡夹器33;卡座331;承载块332;转盘333;卡夹部334;调节机构4;承载板41;洒水箱42;制造机构5;传送组件51;压土组件52;第二输送带53;压块521;落土管51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5所示,一种植物智能种植装置,包括分离幼苗与育苗土的分筛机构1和与分筛机构1相连接的堆肥机构2;堆肥机构2包括混合肥料与育苗土的混合室21和与混合室21相连接的发酵室22;混合室21包括供育苗土进入的第一进口和供肥料进入的第二进口;堆肥机构2还包括设置于混合室21内的搅拌辊23和驱动搅拌辊23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将苗圃倾倒至分筛机构1上,通过控制器控制分筛机构1筛分筛育苗土和幼苗,通过筛分后育苗土通过第一进料口进入混合室21内,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搅拌辊23转动,搅拌混合育苗土和肥料,之后将混合后的育苗土和肥料输送至发酵室22内进行发酵,使得使用后的育苗土重新堆肥,通过智能化和机械化的回收方式分离幼苗和育苗土,减少了劳动强度;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二进口与沼气池相连接。优选的,搅拌辊23包括多个搅杆231和承载搅杆231的转动轴232;多个搅杆231分布设置于转动轴232上。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育苗土具有松散的特点,通过转动轴232带动搅杆231转动,在搅拌过程中,搅杆231可伸入育苗土内,便于育苗土与肥料混合,提高搅拌效率。优选的,分筛机构1包括设置于第一进料口上方的筛网11,设置于筛网11上的振动器,驱动筛网11升降的第二驱动装置,以及驱动筛网11翻转的第三驱动装置。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将苗圃倾倒至分筛机构1后,控制器控制振动器使筛网11上下振动,使得筛网11上的育苗土与幼苗振动,育苗土通过振动进一步的分散开来,通过筛网11进入第一进料口,育苗处于筛网11上;控制器控制第三驱动装置使筛网11翻转,将处于筛网11的上的幼苗倾倒回收;具体的,堆肥机构2还包括与第一进口相连接的进料斗,通过进料斗,便于回收育苗土,在筛网11翻转前,通过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筛网11上升,避免筛网11翻转时与进料斗发生碰撞;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气缸,第三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动机。优选的,本专利技术还包括输送苗圃的输送机构3;输送机构3包括承载苗圃的承载件31,和输送承载件31的输送组件。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承载件31包括罐瓶等承载器皿;通过承载件31承载苗圃方便苗圃的运输;通过将种子放置于承载件内进行育苗,改变原有的大面积育苗模式,将大面积的苗圃分隔为多个小面积的苗圃,便于控制光照和滴灌。优选的,输送组件包括传送承载件31的第一输送带32,和设置于第一输送带32与筛网11之间卡夹承载件31的卡夹器33。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第一输送带32为首尾相接的闭环输送带,通过第一输送带32将承载件31输将承载件31输送至靠近分筛机构1,通过卡夹器33卡夹承载件31,将处于承载件31内的苗圃倾倒至筛网11上,通过机械化和智能化的运作,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有效的提高回收效率。优选的,卡夹器33包括卡座331、与卡座331转动连接的承载块332,以及驱动承载块332转动的第四驱动装置;承载块332的转轴竖向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智能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幼苗与育苗土的分筛机构和与分筛机构相连接的堆肥机构;所述堆肥机构包括混合肥料与育苗土的混合室和与混合室相连接的发酵室;所述混合室包括供育苗土进入的第一进口和供肥料进入的第二进口;所述堆肥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混合室内的搅拌辊和驱动搅拌辊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智能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幼苗与育苗土的分筛机构和与分筛机构相连接的堆肥机构;所述堆肥机构包括混合肥料与育苗土的混合室和与混合室相连接的发酵室;所述混合室包括供育苗土进入的第一进口和供肥料进入的第二进口;所述堆肥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混合室内的搅拌辊和驱动搅拌辊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智能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辊包括多个搅杆和承载搅杆的转动轴;多个所述搅杆分布设置于转动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植物智能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筛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进料口上方的筛网,设置于筛网上的振动器,驱动筛网升降的第二驱动装置,以及驱动筛网翻转的第三驱动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植物智能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送苗圃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承载苗圃的承载件,和输送承载件的输送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植物智能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志福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