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螺纹型硅碳棒电热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4524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6: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螺纹型硅碳棒电热元件,包括连接段,在所述连接段一端的端面上向远离所述连接段的方向螺旋延伸设置有两条硅碳材质的发热件,两条所述发热件彼此间隔设置,两条所述发热件远离所述连接段的一端均连接有电连接段,两个电连接段之间设置有绝缘的隔离件,所述电连接段的端部外表面上设置有金属层,且两条所述发热件的外表面在同一空间圆柱面上,在每个所述发热件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外凸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所述发热件的延伸方向从一端延伸至另一端;通过设置加强筋可以对螺旋形加热件的结构强度进行加固,从而可以双螺纹型硅碳棒加热元件的整体强度加强,可以显著的降低双螺纹型硅碳棒电加热元件易碎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螺纹型硅碳棒电热元件
本技术一般涉及硅碳棒电热元件
,具体涉及一种双螺纹型硅碳棒电热元件。
技术介绍
硅碳棒是用高纯度碳化硅为主要原料,按一定料比加工制坯,经2200℃高温硅化再结晶烧结而制成的棒状、管状非金属高温电热元件,硅碳棒使用温度高,具有耐高温、抗氧化、耐腐蚀、升温快、寿命长、高温变形小等特点,且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与自动化电控系统配套,可得到精确的恒定温度,又可根据生产工艺的需要按曲线自动调温。使用硅碳棒加热既方便,又安全可靠。现已广泛应用于电子、磁性材料、粉末冶金、陶瓷、玻璃、半导体、分析化验、科学研究等高温领域,成为隧道窑、辊道窑、玻璃窑炉、真空炉、马弗炉、冶炼炉以及各类加热设备的电加热元件,现有的使用中常用的有双螺纹型及单螺纹型等的硅碳棒加热元件,但是现有的硅碳棒加热元件在使用时螺旋形的加热区域均易碎,尤其是双螺纹型的硅碳棒电加热元件。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螺纹型硅碳棒电热元件,通过在硅碳棒的螺旋延伸设置的发热件的表面设置凸出的加强筋,可以对螺旋形发热件的结构强度进行加固,从而可以双螺纹型硅碳棒加热元件的整体强度加强,可以显著的降低双螺纹型硅碳棒电加热元件易碎的现象,提高双螺纹型硅碳棒加热元件的整体性能。本技术提供一种双螺纹型硅碳棒电热元件,包括连接段,在所述连接段一端的端面上向远离所述连接段的方向螺旋延伸设置有两条硅碳材质的发热件,两条所述发热件彼此间隔设置,两条所述发热件远离所述连接段的一端均连接有电连接段,两个电连接段之间设置有绝缘的隔离件,所述电连接段的端部外表面上设置有金属层,且两条所述发热件的外表面在同一空间圆柱面上,在每个所述发热件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外凸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所述发热件的延伸方向从一端延伸至另一端。进一步的,每条所述发热件上均设置有两条所述加强筋,两条所述加强筋靠近所述发热件的两侧边缘位置设置。进一步的,每条所述发热件上设置有一条所述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发热件的中间位置。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的横截面为圆弧形;或者,所述加强筋的横截面为梯形。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与所述发热件为一体设置,所述加强筋的材质与所述发热件的材质相同。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层的材质包括铝、铜。进一步的,两所述电连接段的内表面位于同一空间圆周面上,所述隔离件为与所述空间圆周面等直径的圆柱件,所述隔离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能够伸入两所述电连接之间间隙的隔离板,所述金属层沿所述电连接段至所述连接段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隔离件轴向方向的长度。本技术提供一种肿瘤内科局部骤冷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硅碳棒的螺旋延伸设置的发热件的表面设置凸出的加强筋,可以对螺旋形发热件的结构强度进行加固,从而可以双螺纹型硅碳棒加热元件的整体强度加强,可以显著的降低双螺纹型硅碳棒电加热元件易碎的现象,提高双螺纹型硅碳棒加热元件的整体性能。2、通过设置加强筋还可以增加发热件的表面积,从而提高热传导速率。3、通过将隔离件的外表面设置隔离板,从而使在通过卡箍将铝带卡接在电连接段使可以对电连接段起到充分的支撑作用,避免电连接段碎裂。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螺纹型硅碳棒电热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螺纹型硅碳棒电热元件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螺纹型硅碳棒电热元件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隔离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连接段10、发热件11、电连接段110、隔离件2、金属层111、加强筋12、第一缝隙1100、第二缝隙110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技术,而非对该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第一实施例,参考图1、图2,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双螺纹型硅碳棒电热元件,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其包括连接段10,在所述连接段10一端的端面上向远离所述连接段10的方向螺旋延伸设置有两条硅碳材质的发热件11,两条所述发热件11彼此间隔设置,两条所述发热件11远离所述连接段10的一端均连接有电连接段110,两个电连接段之间设置有绝缘的隔离件2,所述电连接段110的端部外表面上设置有金属层111,且两条所述发热件11的外表面在同一空间圆柱面上,在每个所述发热件11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外凸的加强筋12,所述加强筋12沿所述发热件11的延伸方向从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具体的,连接段10为导电材料制成,但电阻远小于发热件11的电阻,在通电时发热量很小,其作用是连接两个发热件11,两个发热件11为螺旋设置,在实际的制造过程中可以采用一根硅碳管,在硅碳管的侧壁上开设两条第一缝隙1100来制造双螺纹型的硅碳棒电热元件,两个发热件11的另一端设置有电连接段110,两个电连接段110之间设置有两条第二间隙1101,且第二间隙对应连通一个第一间隙,第二间隙为直线设置,电连接段110的材质与发热件11的材质不相同,其电阻也很小,在通电时发热量很小,主要起到固定电热元件及导电的作用,加强筋12设置在发热件11的外表面,其可以与电热件11为一体设置,在制造硅碳棒时与硅碳棒一体成型,然后在通过工具切割形成第一缝隙。通过在硅碳棒的螺旋延伸设置的发热件的表面设置凸出的加强筋,可以对螺旋形发热件的结构强度进行加固,从而可以双螺纹型硅碳棒加热元件的整体强度加强,可以显著的降低双螺纹型硅碳棒电加热元件易碎的现象,提高双螺纹型硅碳棒加热元件的整体性能,此外,加强筋的设置还可以增加发热件11的表面积,从而在加热时提高热传导速率具体的,参考图2,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每条所述发热件11上均设置有两条所述加强筋12,两条所述加强筋12靠近所述发热件11的两侧边缘位置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发热件11的断裂一般都是从发热件11横截面方向上位于两侧壁的位置开始断裂,将所述加强筋12设置在两侧边缘的位置,可以很好地对发热件起到加固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双螺纹型硅碳棒电热元件碎裂的现象。进一步的,参考图2,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加强筋12的横截面为圆弧形;当然,加强筋12也可设置为其他的结构,作为另一种常用的实施方式,参考图3,所述加强筋12的横截面为梯形。进一步的,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双螺纹型硅碳棒电热元件的通电通常是采用铝带与电连接段110接触,然后通过夹持件进行加持,使铝带与电连接段110紧密接触,达到导电的效果,但由于电热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螺纹型硅碳棒电热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段(10),在所述连接段(10)一端的端面上向远离所述连接段(10)的方向螺旋延伸设置有两条硅碳材质的发热件(11),两条所述发热件(11)彼此间隔设置,两条所述发热件(11)远离所述连接段(10)的一端均连接有电连接段(110),两个电连接段之间设置有绝缘的隔离件(2),所述电连接段(110)的端部外表面上设置有金属层(111),且两条所述发热件(11)的外表面在同一空间圆柱面上,在每个所述发热件(11)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外凸的加强筋(12),所述加强筋(12)沿所述发热件(11)的延伸方向从一端延伸至另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螺纹型硅碳棒电热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段(10),在所述连接段(10)一端的端面上向远离所述连接段(10)的方向螺旋延伸设置有两条硅碳材质的发热件(11),两条所述发热件(11)彼此间隔设置,两条所述发热件(11)远离所述连接段(10)的一端均连接有电连接段(110),两个电连接段之间设置有绝缘的隔离件(2),所述电连接段(110)的端部外表面上设置有金属层(111),且两条所述发热件(11)的外表面在同一空间圆柱面上,在每个所述发热件(11)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外凸的加强筋(12),所述加强筋(12)沿所述发热件(11)的延伸方向从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螺纹型硅碳棒电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发热件(11)上均设置有两条所述加强筋(12),两条所述加强筋(12)靠近所述发热件(11)的两侧边缘位置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螺纹型硅碳棒电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发热件(11)上设置有一条所述加强筋(1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辉陈章有陈克明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嵩山电热元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