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无线骨传导蓝牙耳机的C形弹性夹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441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6: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无线骨传导蓝牙耳机的C形弹性夹持机构,所述真无线骨传导蓝牙耳机包括有振动腔体和驱动腔体,所述弹性夹持机构包括有呈C形的定型弹性臂,所述定型弹性臂的外侧包覆有软胶套,所述定型弹性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振动腔体和所述驱动腔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使振动腔体能够更加可靠地贴紧人耳,有助于提高骨传导耳机的夹持稳定性、可靠性,以及帮助蓝牙耳机实现真无线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无线骨传导蓝牙耳机的C形弹性夹持机构
本技术涉及蓝牙耳机,尤其涉及一种真无线骨传导蓝牙耳机的C形弹性夹持机构。
技术介绍
自然界中的声波可穿过空气介质进行传导,即声波以空气为介质依次传导至外耳、中耳以及到达耳蜗内耳。此外,声波还可以通过头骨的直接振动传到耳蜗内耳,现有的骨传导耳机请参见:公开号为CN107809695A、名称为“一种后戴式骨传导耳机”的中国专利公开文献;以及,公开号为CN111935588A、名称为“一种骨传导真无线耳机”的中国专利公开文献。上述专利虽然能实现骨传导功能,但是对于骨传导耳机而言,如何使振动发生部分能够更加可靠地贴紧人体,是现有技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使振动腔体能够更加可靠地贴紧人耳,有助于提高骨传导耳机的夹持稳定性、可靠性,以及帮助蓝牙耳机实现真无线功能的C形弹性夹持机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真无线骨传导蓝牙耳机的C形弹性夹持机构,所述真无线骨传导蓝牙耳机包括有振动腔体和驱动腔体,所述弹性夹持机构包括有呈C形的定型弹性臂,所述定型弹性臂的外侧包覆有软胶套,所述定型弹性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振动腔体和所述驱动腔体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振动腔体包括有相对拼合的振动腔外壳和贴耳面壳,所述驱动腔体包括有相对拼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优选地,所述定型弹性臂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所述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分别与所述振动腔外壳和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振动腔外壳内形成有第一弧形挡板,所述第一弧形挡板的内侧形成有第一螺丝孔位,所述第一螺丝孔位内螺合有第一螺丝,所述第一卡勾卡设于所述第一螺丝与所述第一弧形挡板之间,借由所述第一螺丝与所述第一弧形挡板的配合将所述第一卡勾固定于所述振动腔外壳内。优选地,所述振动腔外壳的外侧壁形成有第一锥状过渡套,所述第一锥状过渡套套设于所述软胶套的外侧且二者密封配合。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形成有第二弧形挡板,所述第二弧形挡板的内侧形成有第二螺丝孔位,所述第二螺丝孔位内螺合有第二螺丝,所述第二卡勾卡设于所述第二螺丝与所述第二弧形挡板之间,借由所述第二螺丝与所述第二弧形挡板的配合将所述第二卡勾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壁形成有第二锥状过渡套,所述第二锥状过渡套套设于所述软胶套的外侧且二者密封配合。优选地,所述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均为“L”形的卡勾。优选地,所述软胶套内穿设有引线,所述引线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振动腔体和所述驱动腔体内。优选地,所述引线为FPC排线或者多芯导线。上述真无线骨传导蓝牙耳机的C形弹性夹持机构中,所述弹性夹持机构由定型弹性臂构成,并且该定型弹性臂呈C形结构,所述定型弹性臂主要起到弹性夹持作用,通过为所述振动腔体和所述驱动腔体提供弹性夹持力,使得所述振动腔体和所述驱动腔体更加稳固地夹持于人耳软骨位置的内外两侧,有助于提高骨传导耳机的夹持稳定性、可靠性,进而帮助蓝牙耳机实现真无线功能,在此基础上,本技术在所述定型弹性臂的外侧包覆有软胶套,该软胶套不仅能提高所述弹性夹持机构的手感、质量,还能对所述定型弹性臂起到保护作用,进而提高所述弹性夹持机构以及蓝牙耳机的整体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左耳机本体的立体图;图2为右耳机本体的立体图;图3为左耳机本体的分解图;图4为右耳机本体的分解图;图5为振动腔体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替换方式下的振动腔体剖视图;图7为左耳机本体佩戴于人耳之后的结构图一;图8为本技术一种应用方式下的左耳机本体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另一种应用方式下的左耳机本体剖视图;图10为图8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11为图8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12为弹性夹持机构的剖视图一;图13为弹性夹持机构的剖视图二;图14为图12中C部分的放大图;图15本技术一种替换方式下的局部分解图;图16为左耳机本体佩戴于人耳之后的结构图二;图17为用户佩戴左耳机本体和右耳机本体之后的示意图一;图18为用户佩戴左耳机本体和右耳机本体之后的示意图二;图19为用户佩戴左耳机本体和右耳机本体之后的示意图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加详细的描述。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真无线骨传导蓝牙耳机的C形弹性夹持机构,结合图1、图2、图3、图4和图6所示,所述真无线骨传导蓝牙耳机包括有振动腔体10和驱动腔体11,所述弹性夹持机构12包括有呈C形的定型弹性臂120,所述定型弹性臂120的外侧包覆有软胶套121,所述定型弹性臂12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振动腔体10和所述驱动腔体11固定连接。上述结构中,所述弹性夹持机构12由定型弹性臂120构成,并且该定型弹性臂120呈C形结构,所述定型弹性臂120主要起到弹性夹持作用,通过为所述振动腔体10和所述驱动腔体11提供弹性夹持力,使得所述振动腔体10和所述驱动腔体11更加稳固地夹持于人耳软骨位置的内外两侧,有助于提高骨传导耳机的夹持稳定性、可靠性,进而帮助蓝牙耳机实现真无线功能,在此基础上,本技术在所述定型弹性臂120的外侧包覆有软胶套121,该软胶套121不仅能提高所述弹性夹持机构12的手感、质量,还能对所述定型弹性臂120起到保护作用,进而提高所述弹性夹持机构12以及蓝牙耳机的整体性能。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适用人群、夹持力度要求等因素,将所述定型弹性臂120设计为具有不同尺寸以及不同夹持力度的多种款型,进而满足多种组装要求。根据制造需要,所述定型弹性臂120可以为单质金属;可以用多种材料的合金,例如弹簧钢、铝合金、镁合金、镍合金、钛合金、钛镍合金等弹性金属丝;也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复合金属等等。所述定型弹性臂120的截面可以是圆形,规格为直径大于0.3mm、小于2mm;也可以采用类似规格的扁丝,扁丝的剖面长度大于0.3mm、小于30mm,宽度大于0.3mm、小于30mm。所述定型弹性臂120的长度根据需要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长度,长度范围为大于5mm、小于70mm。进一步地,所述振动腔体10包括有相对拼合的振动腔外壳101和贴耳面壳102,所述驱动腔体11包括有相对拼合的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为了更好地与所述振动腔体10和所述驱动腔体11进行匹配,本实施例中,所述定型弹性臂120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卡勾122和第二卡勾123,所述第一卡勾122和第二卡勾123分别与所述振动腔外壳101和所述第一壳体111固定连接。为了较好地固定所述第一卡勾122,同时防止所述第一卡勾122在受力时脱出,本实施例中,所述振动腔外壳101内形成有第一弧形挡板1011,所述第一弧形挡板1011的内侧形成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无线骨传导蓝牙耳机的C形弹性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真无线骨传导蓝牙耳机包括有振动腔体和驱动腔体,所述弹性夹持机构包括有呈C形的定型弹性臂,所述定型弹性臂的外侧包覆有软胶套,所述定型弹性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振动腔体和所述驱动腔体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无线骨传导蓝牙耳机的C形弹性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真无线骨传导蓝牙耳机包括有振动腔体和驱动腔体,所述弹性夹持机构包括有呈C形的定型弹性臂,所述定型弹性臂的外侧包覆有软胶套,所述定型弹性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振动腔体和所述驱动腔体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无线骨传导蓝牙耳机的C形弹性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腔体包括有相对拼合的振动腔外壳和贴耳面壳,所述驱动腔体包括有相对拼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无线骨传导蓝牙耳机的C形弹性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弹性臂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所述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分别与所述振动腔外壳和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述的真无线骨传导蓝牙耳机的C形弹性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腔外壳内形成有第一弧形挡板,所述第一弧形挡板的内侧形成有第一螺丝孔位,所述第一螺丝孔位内螺合有第一螺丝,所述第一卡勾卡设于所述第一螺丝与所述第一弧形挡板之间,借由所述第一螺丝与所述第一弧形挡板的配合将所述第一卡勾固定于所述振动腔外壳内。


5.如权利要求4述的真无线骨传导蓝牙耳机的C形弹性夹持机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启元迅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