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接式铜巴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55341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6: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接式铜巴保护装置,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左半壳体、右半壳体及连接两个半壳体的连接螺栓;左半壳体包括左顶板、左侧板、左底板、左对接板;左顶板的左侧与左侧板顶部固定连接,以压覆包裹铜巴的顶面和左侧面;左侧板底部和左底板左侧通过内置的扭转弹簧铰接,以压覆铜巴的底面和左侧面;左对接板底部与左顶板右侧固定连接并由左顶板右侧向上垂直引出,左对接板上设有供连接螺栓的螺杆自左向右穿过的通孔;右半壳体与左半壳体对称设置。上述装置能够对铜巴有效保护,防止相邻铜巴位移碰撞产生的危险,且装置本身安装方便快捷,体积小,节省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接式铜巴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铜巴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插接箱是作为母线槽配套使用的装置,主要用以分配母线槽的电力。在插接箱内各相间的电力传送大都使用铜巴连接,为了达到紧凑分配及空间节省的目的,相邻铜巴间的安全距离有限,现有技术的铜巴保护上大都在铜巴间放置单一的隔板。单一隔板的放置缺乏稳定的基础,在箱体出现晃动等特殊情况时容易发生位移,降低安全系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安全稳固、操作方便且能够有效保护铜巴、避免意外情况下相邻铜巴接触导致的安全事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对接式铜巴保护装置,包括左半壳体、右半壳体及连接两个半壳体的连接螺栓;左半壳体包括左顶板、左侧板、左底板、左对接板;左顶板的左侧与左侧板顶部固定连接,以压覆包裹铜巴的顶面和左侧面;左侧板底部和左底板左侧通过内置的扭转弹簧铰接,以压覆铜巴的底面和左侧面;左对接板底部与左顶板右侧固定连接并由左顶板右侧向上垂直引出,左对接板上设有供连接螺栓的螺杆自左向右穿过的通孔;右半壳体与左半壳体对称设置。优选的:左侧板与左底板连接的内侧面上设有弹性橡胶保护层。优选的:左对接板为两块,呈前后对称分布,对应的连接螺栓为两个。优选的:还包括连接两个连接螺栓的连接垫片,所述连接垫片上设有与两个连接螺栓位置对应的通孔,用以垫压在连接螺栓的螺母压覆处。本技术通过保护装置的各个板面实现了对铜巴本体的包裹式防护,即使相邻铜巴在连接出现问题发生位移时也可保持有效的安全距离;相比普通的单一板材隔绝,保护装置整体稳定(连接螺栓的顶部连接及扭转弹簧的底部弹性压覆使得整体稳定性极佳);两个半体对接式安装方便快捷,包裹式的安装效果也不会占用箱体过多空间;此外顶部连接螺栓的长度可适时调整,以适应不同宽度的铜巴保护。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主视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2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连接垫片三维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左半壳体;11、左顶板;12、左侧板;13、左底板;14、左对接板;2、右半壳体;3、连接螺栓;31、连接垫片;4、扭转弹簧;5、弹性橡胶保护层。具体实施方式现对本技术所述的铜巴保护装置的结构进行充分阐述,以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充分理解和实施。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对接式铜巴保护装置,包括左半壳体1、右半壳体2及连接两个半壳体的连接螺栓3(各个板体及连接螺栓均采用绝缘板材制成,连接螺栓3优选采用硬质耐磨橡胶螺栓);左半壳体1包括左顶板11、左侧板12、左底板13、左对接板14;左顶板11的左侧与左侧板12顶部固定连接,以压覆包裹铜巴的顶面和左侧面;左侧板12底部和左底板13左侧通过内置的扭转弹簧4铰接,以压覆铜巴的底面和左侧面;左对接板14底部与左顶板11右侧固定连接并由左顶板11右侧向上垂直引出(其纵向位置位于左顶板11中部),左对接板14上设有供连接螺栓3的螺杆自左向右穿过的通孔;右半壳体2与左半壳体1对称设置。通过上述设计,左半壳体1和右半壳体2分别从左右两侧包裹住铜巴,通过扭转弹簧4压紧铜巴底面;通过连接螺栓3的螺杆穿过两个对接板上的通孔,拧紧螺母实现整体连接。由此可见,铜巴通过保护装置实现单独包裹,具有单独的稳定性,即使箱体内相邻铜巴发生位置偏移也不会发生触碰的危险。此外连接螺栓3的长度可根据需要设计合适的长度,以适用于不同宽度的铜巴。由前述设计可知,在安装或拆卸时,扭转弹簧4处的磨损及受力相对较大,为了提高使用寿命及装置的安全性,优选的:左侧板12与左底板13连接的内侧面上设有弹性橡胶保护层5(右半壳体2对称设置)。实施例2如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如下改进:左对接板14为两块,呈前后对称分布,对应的连接螺栓3为两个;此外在两个连接螺栓3的螺母压覆处增加了一体的连接垫片31,所述连接垫片31上设有与两个连接螺栓3位置对应的通孔,用以垫压在连接螺栓3的螺母压覆处。上述设计的对称式对接板使左半壳体1和右半壳体2的连接更加稳定,而整体式的连接垫片31提高了装置的整体性。上述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做出的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及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以上公开的方法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技术的原理或方案,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本技术公开的技术特征做出的任何组合、修改或替换均应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接式铜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半壳体(1)、右半壳体(2)及连接两个半壳体的连接螺栓(3);左半壳体(1)包括左顶板(11)、左侧板(12)、左底板(13)、左对接板(14);左顶板(11)的左侧与左侧板(12)顶部固定连接,以压覆包裹铜巴的顶面和左侧面;左侧板(12)底部和左底板(13)左侧通过内置的扭转弹簧(4)铰接,以压覆铜巴的底面和左侧面;左对接板(14)底部与左顶板(11)右侧固定连接并由左顶板(11)右侧向上垂直引出,左对接板(14)上设有供连接螺栓(3)的螺杆自左向右穿过的通孔;右半壳体(2)与左半壳体(1)对称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接式铜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半壳体(1)、右半壳体(2)及连接两个半壳体的连接螺栓(3);左半壳体(1)包括左顶板(11)、左侧板(12)、左底板(13)、左对接板(14);左顶板(11)的左侧与左侧板(12)顶部固定连接,以压覆包裹铜巴的顶面和左侧面;左侧板(12)底部和左底板(13)左侧通过内置的扭转弹簧(4)铰接,以压覆铜巴的底面和左侧面;左对接板(14)底部与左顶板(11)右侧固定连接并由左顶板(11)右侧向上垂直引出,左对接板(14)上设有供连接螺栓(3)的螺杆自左向右穿过的通孔;右半壳体(2)与左半壳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黔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