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叠片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232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叠片光伏组件,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内壳体太阳能电池板、底板和侧挡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上开设有接线槽和焊带槽,所述焊带槽内设有焊带,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上设有主栅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由电池片组成,所述主栅线沿所述电池片长度方向分布,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背部设有副栅线,所述副栅线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宽度方向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焊带覆盖接线槽,接线槽内的焊带有效对将各个电池片之间进行连接,加强了各个电池片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有效的减小了传统焊带的宽度,使得电池片的有效采光面积增大,使得电转化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叠片光伏组件
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叠片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由于单片太阳电池输出电压较低,加之未封装的电池由于环境的影响电极容易脱落,因此必须将一定数量的单片电池采用串、并联的方式密封成太阳电池组件,以避免电池电极和互连线受到腐蚀,另外封装也避免了电池碎裂,方便了户外安装,封装质量的好坏决定了太阳电池组件的使用寿命及可靠性,太阳电池组件是由高效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超白布纹钢化玻璃、EVA、透明TPT背板以及铝合金边框组成,具有使用寿命长,机械抗压外力强等特点,太阳电池常规组件的结构形式有下列几种,玻璃壳体式结构、底盒式组件、平板式组件、无盖板的全胶密封组件。现有光伏组件为了将电池片之间进行连接,以及加强电池片之间的连接强度,会在电池片间设有焊带或者导电胶,通常焊带的宽度为电池片宽度的两倍,焊带占据较多的电池板空间,降低了采光面积,使得发电效率受损,而导电胶的电导率偏低,目前大多数导电胶的体积电阻率仍维持在10-3~10-4Ω·cm,与钎料接头(l.5×l0-5Ω·cm)的体积电阻率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并且导热性差,导电性能较差,使得电池板的电转化效率降低。因此,专利技术一种高效叠片光伏组件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叠片光伏组件,通过在太阳能电池板上开设有接线槽,接线槽和焊带共同对电池片间进行加固,并设置宽度小于等于电池片宽的焊带,使得电池片的有效采光面积增大,解决了上述现有光伏组件的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叠片光伏组件,包括内壳体太阳能电池板、底板和侧挡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上开设有接线槽和焊带槽,所述焊带槽内设有焊带,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上设有主栅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由电池片组成,所述主栅线沿所述电池片长度方向分布,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背部设有副栅线,所述副栅线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接线槽位于相邻两组电池片之间,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左右两端设有汇流带,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上方设有反射层一,所述反射层一上方设有反射层二,所述反射层二上方设有反射层三,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下方设有强固带,所述底板两端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底板和侧挡板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固定。优选的,所述焊带为镀锡铜带,所述接线槽和焊带在垂直方向上设有两组,所述接线槽和焊带在竖直方向上设有三组。优选的,所述电池片为方形,相邻所述电池片之间连接线位于所述接线槽内。优选的,所述强固带为碳纤维材质,所述反射层一、反射层二和反射层三均为高透明聚合物材质。优选的,所述焊带的宽度为所述电池片宽度的1/2-1倍,所述反射层一、反射层二和反射层三均为折射率为1.44-1.60的聚合物材质。优选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插接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上开设有放置槽和卡槽,所述放置槽和卡槽相连通,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上端和左右两端设置在所述放置槽和卡槽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本技术时,在太阳能电池板上开设接线槽和焊带槽,使圆形的接线槽的直径大于矩形焊带槽的宽度,将各个电池片等间距排设,将电池片相互之间的连接线设置在接线槽内,用镀锡铜对各个电池片进行焊接连接形成焊带,并使焊带位于焊带槽内,将高透明聚合物材质的反射层一、反射层二、反射层三依次安放到太阳能电池板的上方,再将碳纤维材质的强固带安装到太阳能电池板的底部;结构简单,焊带覆盖接线槽,接线槽内的焊带有效对将各个电池片之间进行连接,加强了各个电池片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有效的减小了传统焊带的宽度,使得电池片的有效采光面积增大,使得电转化效率更高;用螺栓将三组侧挡板安装到底板上,将太阳能电池板从未安装侧挡板的底板一端滑入放置槽内,再用螺栓将一组侧挡板安装到太阳能电池板上,完对太阳能电池板四周的固定;太阳光照射过程中,反射层一、反射层二和反射层三将太阳光折射到太阳能电池板,副栅线将载流子导出,主栅线对载流子进行收集,汇流带对电流进行引流,实现电能转化;底板和侧挡板有效的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固定,方便了将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到其它部件上,反射层一、反射层二和反射层三可使光线产生漫反射,最大化的减少光线镜面反射,提高光伏组件的光吸收率和发电效,碳纤维材质的强固带,减轻了整体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仰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固定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太阳能电池板1、底板3、内螺纹孔4、强固带5、侧挡板6、反射层一7、反射层二8、反射层三9、电池片10、接线槽11、主栅线12、焊带槽13、焊带14、汇流带15、副栅线16、固定框17、卡槽18、放置槽19。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参照说明书附图1-3,该实施例的一种高效叠片光伏组件,包括内壳体太阳能电池板1、底板3和侧挡板6,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上开设有接线槽11和焊带槽13,所述焊带槽13内设有焊带14,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上设有主栅线12,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由电池片10组成,所述主栅线12沿所述电池片10长度方向分布,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背部设有副栅线16,所述副栅线16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接线槽11位于相邻两组电池片10之间,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左右两端设有汇流带15,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上方设有反射层一7,所述反射层一7上方设有反射层二8,所述反射层二8上方设有反射层三9,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下方设有强固带5,所述底板3两端开设有内螺纹孔4,所述底板3和侧挡板6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固定;底板3和侧挡板6的作用是对太阳能电池板1进行支撑和固定,同时便于将太阳能电池板1安装到别的结构上,内螺纹孔4的作用是便于底板3和侧挡板6之间的安装,反射层一7、反射层二8和反射层三9均为高透明聚合物材质,作用是使光线产生漫反射,最大化的减少光线镜面反射,提高光伏组件的光吸收率和发电效,强固带5,碳纤维材质的强固带5的含碳量超过百分之九十五,强度比较高,质量比较轻,质量只有钢的四分之一,强度却是钢的7到9倍,抗拉弹性模量也比钢要强,作用是提高对太阳能电池板1的保护强度,提高太阳能电池板1的使用寿命,并且降低了整体的重量,主栅线12的作用是将载流子收集起来,副栅线16的作用是将载流子导出,以供主栅线12进行收集,焊带14的宽度和太阳能电池板1上的主删线12宽度一致,作用是将各个电池片10连接起来,汇流带15的作用是导出太阳能电池板1转化的电流。进一步地,所述焊带14为镀锡铜带,所述接线槽11和焊带14在垂直方向上设有两组,所述接线槽11和焊带14在竖直方向上设有三组。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片10为方形,相邻所述电池片10之间连接线位于所述接线槽11内;相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叠片光伏组件,包括内壳体太阳能电池板(1)、底板(3)和侧挡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上开设有接线槽(11)和焊带槽(13),所述焊带槽(13)内设有焊带(14),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上设有主栅线(12),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由电池片(10)组成,所述主栅线(12)沿所述电池片(10)长度方向分布,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背部设有副栅线(16),所述副栅线(16)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接线槽(11)位于相邻两组电池片(10)之间,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左右两端设有汇流带(15),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上方设有反射层一(7),所述反射层一(7)上方设有反射层二(8),所述反射层二(8)上方设有反射层三(9),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下方设有强固带(5),所述底板(3)两端开设有内螺纹孔(4),所述底板(3)和侧挡板(6)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叠片光伏组件,包括内壳体太阳能电池板(1)、底板(3)和侧挡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上开设有接线槽(11)和焊带槽(13),所述焊带槽(13)内设有焊带(14),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上设有主栅线(12),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由电池片(10)组成,所述主栅线(12)沿所述电池片(10)长度方向分布,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背部设有副栅线(16),所述副栅线(16)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接线槽(11)位于相邻两组电池片(10)之间,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左右两端设有汇流带(15),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上方设有反射层一(7),所述反射层一(7)上方设有反射层二(8),所述反射层二(8)上方设有反射层三(9),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下方设有强固带(5),所述底板(3)两端开设有内螺纹孔(4),所述底板(3)和侧挡板(6)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叠片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带(14)为镀锡铜带,所述接线槽(11)和焊带(14)在垂直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瑞赵华刘晓燕解玉敏
申请(专利权)人:伏图拉新能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