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高效节能光伏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5232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伏玻璃技术领域,具体为建筑高效节能光伏玻璃,包括有光伏玻璃主体,所述光伏玻璃主体上层安装有前玻璃层,所述前玻璃层下表面连接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下表面连接有高透EVA层,所述高透EVA层下表面连接有光伏电池层,所述光伏电池层下表面连接有截止EVA层,所述截止EVA层下表面连接有后玻璃层。高透EVA层与截止EVA层内中部设置有空腔,两组空腔形成保温层能有效的隔绝热量的传递,减低能量损失实现节能的目的,微型电机向左带动主齿轮的转动,控制第一固定轴的转动,同时主齿轮通过皮带带动下方副齿轮的转动,使上下两组光伏玻璃主体同时倾斜一定的角度,便于光伏电池能够更好的接受到太阳光,进一步提高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高效节能光伏玻璃
本技术涉及光伏玻璃
,尤其涉及建筑高效节能光伏玻璃。
技术介绍
光伏玻璃是一种通过层压入太阳能电池,将汇聚后的太阳光通过高转化效率的光伏电池直接转换为电能,并具有相关电流引出装置以及电缆的特种玻璃,常应用在如:太阳能智能窗,太阳能凉亭和光伏玻璃建筑顶棚,以及光伏玻璃幕墙等。当将光伏玻璃安装在建筑物上时,常常采用固定安装方式,使得光伏玻璃始终以同一角度接受太阳光,不利于提高光伏玻璃内部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而且其隔热效果一般,常会造成建筑物内的热量流失,并不节能。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建筑高效节能光伏玻璃。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建筑高效节能光伏玻璃,具有光电转换率高以及节能的特点。(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建筑高效节能光伏玻璃,包括有光伏玻璃主体,所述光伏玻璃主体上层安装有前玻璃层,所述前玻璃层下表面向下连接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下表面向下连接有高透EVA层,所述高透EVA层下表面向下连接有光伏电池层,所述光伏电池层下表面向下连接有截止EVA层,所述截止EVA层下表面向下连接有后玻璃层。优选的,所述光伏玻璃主体外侧设置有安装壳体,所述光伏玻璃主体右侧上方位于安装壳体内设置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通过固定架固定安装在安装壳体内,所述微型电机输出轴水平向左固定套接有前后方向设置的主齿轮,所述主齿轮水平向左套接有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通过光伏玻璃主体后侧壁上的固定块与光伏玻璃主体固定安装。优选的,所述安装壳体内部竖直均匀安装有两组光伏玻璃主体,底部所述光伏玻璃主体后侧壁上部通过固定块固定安装有水平设置的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二固定轴右端位于主齿轮的正下方活动套接有前后方向设置的副齿轮,所述副齿轮与主齿轮连接有内侧壁安装齿条的皮带。优选的,所述加强层内部设置有聚碳酸酯纤维。优选的,所述高透EVA层与截止EVA层内中部均设置有空腔。优选的,所述光伏电池层内部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两组竖直方向的缓冲柱。优选的,所述前玻璃层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滤光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设置的高透EVA层以及截止EVA层反射穿过光伏电池层的太阳光,加强光伏电池接受的太阳光强度,提高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率,同时高透EVA层与截止EVA层内中部均设置有空腔,两组空腔形成保温层,能有效的隔绝热量的传递,减低能量损失,实现节能的目的。2、设置的微型电机向左带动主齿轮的转动,从而控制第一固定轴的转动,同时主齿轮通过皮带带动下方副齿轮的转动,使上下两组光伏玻璃主体同时倾斜一定的角度,以便于光伏玻璃主体内部的光伏电池能够更好的接受到太阳光,提高接受太阳光的光照强度,进一步提高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光伏玻璃主体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安装壳体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光伏玻璃主体与安装壳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光伏玻璃主体;2、前玻璃层;3、加强层;4、高透EVA层;5、光伏电池层;6、缓冲柱;7、截止EVA层;8、后玻璃层;9、滤光膜;10、安装壳体;11、微型电机;12、固定架;13、主齿轮;14、第一固定轴;15、皮带;16、副齿轮;17、第二固定轴;18、固定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3所示,建筑高效节能光伏玻璃,包括有光伏玻璃主体1,光伏玻璃主体1上层安装有前玻璃层2,前玻璃层2下表面向下连接有加强层3,加强层3下表面向下连接有高透EVA层4,高透EVA层4下表面向下连接有光伏电池层5,光伏电池层5下表面向下连接有截止EVA层7,截止EVA层7下表面向下连接有后玻璃层8,通过在光伏电池层5上下两侧安装前玻璃层2以及后玻璃层8对其内部的光伏电池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而且不会阻碍光伏电池正常吸收太阳光而进行光电转换,设置的高透EVA层4以及截止EVA层7反射穿过光伏电池层5的太阳光,加强光伏电池接受的太阳光强度,提高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率。图2为本技术安装壳体的主视图,光伏玻璃主体1外侧设置有安装壳体10,光伏玻璃主体1右侧上方位于安装壳体10内设置有微型电机11,微型电机11通过固定架12固定安装在安装壳体10内,微型电机11输出轴水平向左固定套接有前后方向设置的主齿轮13,主齿轮13水平向左套接有第一固定轴14,第一固定轴14通过光伏玻璃主体1后侧壁上的固定块18与光伏玻璃主体1固定安装,通过设置的微型电机11向左带动主齿轮13的转动,从而带动主齿轮13左侧第一固定轴14的转动,使光伏玻璃主体1倾斜一定的角度,以便于光伏玻璃主体1内部的光伏电池能够更好的接受到太阳光,提高接受太阳光的光照强度,进一步提高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率。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壳体10内部竖直均匀安装有两组光伏玻璃主体1,底部光伏玻璃主体1后侧壁上部通过固定块18固定安装有水平设置的第二固定轴17,第二固定轴17右端位于主齿轮13的正下方活动套接有前后方向设置的副齿轮16,副齿轮16与主齿轮13连接有内侧壁安装齿条的皮带15,通过在安装壳体10底部对应安装另一组光伏玻璃主体1,配合副齿轮16、皮带15以及第二固定轴17,在同一组微型电机11的带动下实现两组光伏玻璃主体1的同步转动,具有节能的作用。如图1所示,加强层3内部设置有聚碳酸酯纤维,使用聚碳酸酯纤维提高光伏玻璃主体1的抗压强度,能有效保护内部的光伏电池。需要说明的是,高透EVA层4与截止EVA层7内中部均设置有空腔,两组空腔形成保温层,能有效的隔绝热量的传递,减低能量损失,实现节能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光伏电池层5内部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两组竖直方向的缓冲柱6,在光伏电池层5的内部对上下两方向的前玻璃层2和后玻璃层8起到支撑缓冲的作用,对内部的光伏电池提供保护。在本实施例中,前玻璃层2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滤光膜9,增加太阳光的透过率,提高太阳能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需要转动光伏玻璃主体1以便于更好的接收太阳光时,启动微型电机11,微型电机11向左带动主齿轮13的转动,从而带动主齿轮13左侧第一固定轴14的转动,同时主齿轮13通过连接的皮带15带动下方副齿轮16的转动,从而使上下两组光伏玻璃主体1同时倾斜一定的角度,以提高提高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率,光伏玻璃主体1在接受太阳光时,高透EVA层4与截止EVA层7内中部设置的空腔形成保温层,能有效的隔绝热量的传递,减低能量损失,实现节能的目的。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建筑高效节能光伏玻璃,包括有光伏玻璃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玻璃主体(1)上层安装有前玻璃层(2),所述前玻璃层(2)下表面向下连接有加强层(3),所述加强层(3)下表面向下连接有高透EVA层(4),所述高透EVA层(4)下表面向下连接有光伏电池层(5),所述光伏电池层(5)下表面向下连接有截止EVA层(7),所述截止EVA层(7)下表面向下连接有后玻璃层(8)。/n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高效节能光伏玻璃,包括有光伏玻璃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玻璃主体(1)上层安装有前玻璃层(2),所述前玻璃层(2)下表面向下连接有加强层(3),所述加强层(3)下表面向下连接有高透EVA层(4),所述高透EVA层(4)下表面向下连接有光伏电池层(5),所述光伏电池层(5)下表面向下连接有截止EVA层(7),所述截止EVA层(7)下表面向下连接有后玻璃层(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高效节能光伏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玻璃主体(1)外侧设置有安装壳体(10),所述光伏玻璃主体(1)右侧上方位于安装壳体(10)内设置有微型电机(11),所述微型电机(11)通过固定架(12)固定安装在安装壳体(10)内,所述微型电机(11)输出轴水平向左固定套接有前后方向设置的主齿轮(13),所述主齿轮(13)水平向左套接有第一固定轴(14),所述第一固定轴(14)通过光伏玻璃主体(1)后侧壁上的固定块(18)与光伏玻璃主体(1)固定安装。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兵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恒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